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休闲

【儿郎】专题当年带路运粮送红军长征 而今载歌载舞送儿郎参军

本报特约记者主、通讯员张爱玲君报道。张高东咚咚地敲着,喜鹊的声音响起,姚家的阿郎参军了,人们的脸上充满了笑容。9月10日,在湖南省蓝山县市政广场,姚家的老百姓像往年一样穿着瑶族服装,发声,产生了长鼓舞。

蓝山县是瑶族聚居地,每年都有许多瑶族青年报名参军。长鼓舞是瑶族乡亲在盛大的喜庆仪式上跳的一种舞蹈,一般只在庆祝丰收、举行婚礼时才能见到。

咚咚哒咚咚,哒哒咚咚哒……伴着极富韵律的鼓声,瑶家乡亲双手拍打着长鼓,矫健的身段间或旋转、起跳。蓝山县人武部部长黄萍说:“当年红军长征途经蓝山时,瑶族乡亲给红军带路运粮、送子参军;红军离开时,瑶族乡亲自发跳起长鼓舞送别红军。80多年后,瑶家乡亲用同样的鼓声、同样的舞步,欢送儿郎参军。”

六甲村瑶族青年雷丰涛的父亲回忆起当年往事时说:“红军途经蓝山县时,我父亲才15岁,他说红军纪律严明,跟以前的任何一支部队都不一样,帮乡亲们挑水、架桥、修路。红军走的时候,我们村就有2人参加红军。”

1934年,红军长征途经蓝山时,由于国民党长期组织反动宣传,瑶族乡亲得知红军要来的消息后,早早就躲进了深山。但红军在百叠村休整时,打土豪、分田地,还把没收来的猪、牛和粮食分给了当地的贫苦百姓,只留一小部分用于补充军需,给瑶乡村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瑶族乡亲便用各种方式支援红军,帮助红军筹集粮草、照顾伤员,和红军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红军离开时,瑶族乡亲送子参军,先后有近百人在长鼓舞中离开了瑶山、走上了革命征途。解放后,瑶族乡亲保持和发扬了拥军优良传统,每年征兵时节,瑶族青年踊跃报名应征。谁家儿子被批准入伍后,乡亲们就跳起长鼓舞为他送行。年年如此,跳长鼓舞欢送新兵就成了瑶族乡亲的一个传统。

“奶崽,你到部队了不要想家,要听部队领导的话,千万不要丢乡亲们的脸……”荆竹村村民李维兵一身传统瑶服打扮,笑逐颜开。他的儿子名叫李浩南,学的是汽车修理,刚走出校门就和广州一家汽车制造企业达成了就业意向。出人意料的是,李浩南从网上看到征兵信息后,毅然选择了报名参军。

穿上新军装,李浩南难掩内心的激动:“我在电视上看到英姿飒爽的军人非常羡慕,军人是我从小的偶像,今天我终于有机会实现参军梦了。”一路送儿子到县城的瑶族妈妈刘金花说,我家有两个儿郎,家里非常支持孩子当兵 ,今年送哥哥李浩南去,明年送弟弟去,瑶族儿郎从小吃苦耐劳,希望他能够在部队锻炼成长,为国家效力,为瑶家争光。

军爱民,民拥军,瑶乡军民情意深。该市征兵办工作人员介绍说,红军途经蓝山,不仅播下了革命的火种,还留下了军民鱼水深情的传统。80多年过去了,这个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参军热始终高涨,今年该市报名参军的双合格应征青年远超征兵任务数。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