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古无桌椅,器皿置于地,凡祭祀、饮食诸事,皆坐于地。礼经上所谓“坐”,即如今日之“跪”。古人席地而坐,其姿势是:两膝着地,两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踵上。坐姿如跪,但有不同,主要是跪时身体要耸直,臀部不得落在脚踵上。在《仪礼·乡射礼》中,“主人坐取爵于篚降洗”,“主人坐奠爵,遂拜,降盥”,“兴,席末坐,啐酒,降席”,等等如是文字描述,亦见诸《燕礼》、《大射礼》等礼经他篇之中。古人在接待宾客中,每当“坐”着向客人致谢时,为了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即所谓“引身而起”,使坐变成了跪,然后俯身向下,完成致意。这样就逐渐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礼。而由跪(或坐)至起立,则谓之“兴”,故“兴者,起也。”
跪、跽(长跪)亭林先生《日知录》云:“古人之坐,皆以两膝着席,有所敬,引身而起,则为长跪矣。”在文献中,合乎礼义之“跪”有二:一是臀部与脚跟接触的跪姿,此即“坐”;一是身体与大腿小腿约成90度、臀部不与脚跟接触的跪姿,此较前者尤为敬意,古人谓之曰“跪”。但由于前者古人亦有称为“跪”者,故后者又称“跽”或“长跪”。盖此跪之时挺身直腰。此时身体加长。故名之。由于“跽(长跪)”的姿势殊为恭敬,所以恳请别人之时往往行跽礼。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云秦昭王诚恳求教范雎曰:
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闲,秦王复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卒不幸教寡人邪?”
秦王原来坐(跪)着,要请教时即跽(长跪),以示恳切之情。
《史记·项羽本纪》云: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此处项王按剑而跽则明显是一种戒备之举。
蹲踞 这是古代一种较为省力的坐法,即蹲踞。姿势是脚板着地,两膝耸起,臀部向下而不贴地,和今天所谓的蹲相类,所以《说文》说:“居,蹲也。”《论语.乡党》:“寝不尸,居不客。”意思是睡觉不象死尸一样直躺着,平日坐的姿势,也不用象接见客人或者自己做客人一样,把两膝跪在席上。这是一种比较随意、放松的姿势。
箕踞 这是古人认为最不恭敬的一种坐法。不跪而将两足前伸,全身状若带柄畚箕,谓之“箕踞”。其姿势是:臀部贴地,两腿张开,平放而直伸,象箕一样。《礼记·曲礼上》:“立毋跛,坐毋箕。”箕,即指箕踞,有时候也叫做“夷俟”。在他人面前箕踞是对对方的极不尊重,是一种倨傲无礼之态。
蹲踞箕踞二者,均为古人视作不合乎礼仪之举。《论语·宪问》篇云: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夷俟即箕踞,原壤虽为夫子老友,但其箕踞之,孔子对其放浪形骸之状深不以为然,因此以拐杖敲打其小腿纠正之。
《史记·刺客列传》言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的场景云:
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成,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荆轲当时腿断,亦只能倚柱而箕踞之。
拜、叩跪的本义是屈膝、单膝或双膝着地,臀部抬起,伸直腰股。《说文解字》曰:“跪,拜也”。《说文通训·定声》也说:“跪,两膝拄地所以拜也”。可见,跪和拜亦同义。跪拜,单从字面来讲就是跪而磕头。在中国传统中,这是作为臣服、崇拜或高度恭敬的表示;拜的本原是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凡两手下地曰拜。即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不跪不成拜,这是屈膝下跪后时配合跪进行的一个手的动作;而叩的本义则是击打,如《列子·汤问》中的“叩石垦壤。”就是说用镐刨石头。叩头就是跪在地上,上身从上向前向下的移动。古人席地而坐,引身而起,则为长跪。首至手则为拜手。手至地则为拜。首至地则为稽首。此礼之等也。君父之尊必用稽首。拜而后稽首,此礼之渐也;必以稽首终,此礼之成也。故《大明会典》曰:“后一拜,叩头成礼。”此古之遗意也。
先秦之时相见所行之礼主要有拜礼和揖礼。拜,是以跪着为前提的。
《周礼·春官·大祝》说拜礼有九:
辩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周礼》九拜,历代礼家解说纷异。然此九拜之中,以稽首、顿首、空首三者为重则为共解。
1、稽首,《荀子》说“平衡曰拜,下衡曰稽,首至地曰稽颡”。这是最隆重的拜礼,凡臣拜君都是再拜稽首,古人以稽首为敬之至。“稽首,拜头至地。”其仪是先屈膝跪拜,而左手按右手,拱手至地,再慢慢伸头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稍许。手在膝前,头在手前。《礼记·玉藻》篇说“君赐,稽首,据掌,致诸地”。郑注:“致首于地,据掌,以左手覆按右手也。”贾疏对稽首的解释是:“一曰稽首,其稽,稽留之字;头至地多时,则为稽首也。”宋代经学家陈祥道在其《礼书》中说:“稽首者,诸侯于天子、大夫士于其君之礼也。然君于臣亦有稽首,《书》称太甲稽首于伊尹,成王稽首于周公是也。大夫于非其君亦有稽首,《仪礼》:‘公劳宾,宾再拜稽首;劳介,介再拜稽首’是也。盖君子行礼于其所敬者,无所不用其至。则君稽首于其臣者,尊德也;大夫士稽首于非其君者,尊主人也。”但需要说明的是,礼,是相互的,稽首虽然是表达最为尊敬的礼节,古人并非仅仅是臣拜君,君主对待臣下,一样也用稽首礼。(随着演变,后世方外之人举手所行的常礼,亦曰稽首。)
2、顿首,其仪大致与稽首略同。区别在于稽首头至地时略有停留,动作舒缓不显著。而顿首则是头快速顿地且触其额而即起,动作明显。《周礼·春官·大祝》注:“顿首拜头叩地也。”疏:“顿首者,为空首之时,引头至地,首顿地即举,故名顿首。”顿首是平辈之间的拜礼。所以《周礼正义》上说:“二种拜俱头至地,但稽首至地多时,顿首至地则举,故以叩地言之,谓若以首叩物然。”陈氏《礼书》说“春秋之时,晋穆赢抱太子顿首于赵宣子,鲁季平子顿首于叔孙,则顿首非施于尊者之礼也。”李陵《答苏武书》末尾称“李陵顿首”,丘迟《与陈伯之书》末尾称“丘迟顿首”,以及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的朋友之间的书信往来,署曰“某某顿首或某某顿首拜”,皆是其例。
3、空首,又称拜手,简称拜。跪而拱手,头俯至于手,与心平,头不至地。触手即起。这是古代男子的常用礼,也用于君对臣的回礼。所谓“空”,就是头并没有真正叩到地面上,而是悬在空中。《周礼·春官·大祝》疏:“空首,拜头至手所,谓拜手是也。即《尚书》拜手稽首。”古人常说的“拜”就是“拜手”的省称。《论语·乡党》:“康子馈药,拜而受之。”古人在行稽首、顿首礼时,一般要先行拜手礼。
4、振动,即振恸,稽颡而后踊之。两手相击,振动其身而拜。不仅要跪拜、顿首,拜后还要“踊”。也就是说,顿首拜毕起而踊之,与哀乐节奏相应,表达极度的哀恸之情。郑注:“杜子春云:‘振读为振铎之振,动读为哀恸之恸。’玄谓振动,战栗变动之拜。”凌廷堪《礼经释例·周官九拜解》:“四曰振动,此即《丧礼》拜而后踊也。振动之拜,诸儒言人人殊,惟杜子春得之。盖因凶事之有振动,犹吉事之有稽首,皆拜之最重者。”
5、凶拜,是凶丧之拜。“凶拜,稽颡而后拜,谓三年服。”先稽颡而后拜手,头触地时表情严肃,表示凶丧事重。这是丧礼中最重的拜礼,用于三年斩衰之丧。凶拜行礼时,先顿首,后空首。所以《礼记·杂记》云:“三年之丧,即以丧拜。非三年丧,以其吉拜。”
6、吉拜,先拜手而后稽颡,是谓吉拜。亦属丧礼之拜,但较凶拜为轻。《礼记·檀弓上》:“孔子曰:拜而后稽颡,颓乎其顺也;稽头而后拜,硕乎其至也。三年之丧,我从其至者。”郑注:“(拜而后稽颡,)此殷之丧拜也,颓,顺也。先拜宾,顺于事也。(稽颢而后拜)此周之丧拜也。颀,至也。先触地无容,哀之至。重者尚哀戚,自期如殷可。”依郑注之说,吉拜,指丧拜中之轻者,即稽颡,可用于齐衰期以下,不能用于三年斩衰。故《礼记·杂记下》又云:“三年之丧,以其丧拜;非三年之丧,以吉拜。”
7、奇拜,《周礼正义》:“云‘奇拜,谓一拜也’,一拜者,谓君拜臣下。按《燕礼》、《大射》有一拜之时,君答一拜,后郑从之。”奇为单数,即一拜。先屈一膝而拜,又称“雅拜”。古人以再拜为重,所以说“一拜,(君)答臣下拜。再拜,拜神与尸。”
8、褒拜,褒羡之拜,也称“报拜”。 “褒读为报,报拜谓再拜是也。”这是行拜礼后为回报他人行礼的再拜或三拜,其再拜以上拜数不一。传统上以再拜为重。古人行礼多用一拜,再拜表示加敬,三拜则表示遍及。
9、肃拜,又称手拜,是拜礼中最轻的一种。跪,俯首两手下垂,头及两手均不至地。《周礼·春官·大祝》注:“肃拜,但俯下手(俯身拱手下地),今时撎(揖)是也。”疏:“肃拜者,拜中最轻,唯军中有此肃拜。妇人亦以肃拜为正。”军中用肃拜礼,是因为将士披甲,不便于拜,所以《礼记·曲礼上》说:“介者不拜,故曰为事故,敢肃使者”。《左传·成公十六年》中记载的晋楚交兵,晋将却至对楚君的使者“三肃使者而退”。这个“肃”,就是指的肃拜。其仪是屈膝跪地,头微俯,手拱举而下,头虽低但不至手,手虽下但不至地。其使用者一是身披甲胄的将士,不便拜倒;二是妇人。肃,就是手到地的意思。后世在书信来往中,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往往署“谨肃拜”。妇人行礼也称“端肃拜”,亦即源于此。
——以上,是为《周礼》之“九拜”。孙诒让《周礼正义·卷四十九》云:“此九拜,稽首、空首、顿首、振动四者为拜仪之正。肃拜则专为妇人之拜。吉拜、凶拜,则因事而别其手之所尚。奇拜、褒拜,则随礼之隆杀,为拜之数。皆依上五拜而为之别,异其仪节也。”(贾公彦则认为稽首、空首、顿首三者为正拜。兹存此说。)
周礼所谓九拜,或就头、手、身、足配合言之,或就行礼次数言之。其具体行礼时则要视行礼之对象来决定。故《礼记·曲礼》云:
大夫、士见于国君,君若劳之,则还辟再拜稽首。君若迎拜,则还辟不敢答拜。大夫、士相见,虽贵贱不敌,主人敬客,则先拜客。客敬主人,则先拜主人。凡非吊丧、非见国君,无不答拜者。大夫见于国君,国君拜其辱。士见于大夫,大夫拜其辱。同国始相见,主人拜其辱。君于士,不答拜也;非其臣,则答拜之。大夫于其臣,虽贱必答拜之。男女相答拜也。
而后世礼书及史料所云,实与《周礼》所说相去甚远,约略言之,其常见者撮如次:
再拜稽首 拜两次。表示礼节隆重,这是一般情况下的最敬礼。《论语·乡党》:“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再拜之礼,用于平辈之间。如果臣对君,再拜之外,还要行稽首礼,所以古书中常见“再拜稽首”连文。如《左传·成二年》齐晋鞌之战,晋大夫韩厥即将俘虏齐君,行的就是“再拜稽首”之礼。《礼记·玉藻》亦云:“凡献于君,皆再拜稽首送之。”
《左传·僖十五年》则记载秦穆公在战场上俘虏晋惠公,晋国大夫请求释放惠公,对秦穆公行“三拜稽首”,礼家有说此“三拜”为亡国之礼,且存此说。而《战国策》中苏秦佩六国相印衣锦还乡,其“不为炊”的嫂夫人则“蛇行匍伏、自跪四拜”。此三拜四拜,皆非当时之常礼。
后世文献中常见的“顿首顿首”字样,亦即再拜稽首之意。
百拜 多拜的意思。《礼记·乐记》:“一献之礼,宾主百拜。”注:“百拜以喻多。”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八》“百拜”云:“古人之拜,如今之鞠躬,故通计一席之间,宾主交拜,近至于百。若平礼止是一拜再拜,即人臣于君,亦止再拜。礼至末世而繁,自唐以下,即有四拜。今人书状动称百拜何也?”
从历史上来看,拜之“节”多有变。明代以四拜为尊,《明史·礼志一》云洪武九年定“大祀”拜礼:迎神四拜,饮福受胙四拜,送神四拜,共十二拜而毕。清代则以三为节,其礼三跪九拜、三跪九叩。有人以清人此礼源自《左传·定四年》申包胥乞师于秦之九顿首故事,实为大缪。殊不知申包胥之乞秦师,乃亡国大夫之礼者三,故有此九顿首,与清人之三跪九叩实为径庭之别。
《王制》云:
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瞽亦如之。
孔颖达疏曰:“其受君命之时,理须再拜,不堪为劳,一坐于地,而首再至于地。”亦有以《王制》此“一坐再至”言三跪九叩者,实皆误矣。《王制》此为对八十岁老者及盲人特别之法,示仁爱也。焉可同语哉?
周礼之中还有一“趋”和“翔”之说,皆为“走路”之仪态:
《论语·季氏》篇“孔鲤趋于庭”,《曲礼》亦云:“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趋,就是急。《少仪》:“堂上不趋。”郑注:“步张足曰趋。”《说文》走、趋互训,段注:“《释名》曰:‘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此析言之。”又,《玉藻》:“凡君召以三节,二节以走,一节以趋。”古人于朝堂、祭祀之时必以“趋”步,这个“趋”,就是在尊长之前小步疾行,以示恭谨之态。《论语·子罕》篇又曰:“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齐衰者乃重孝之人、冕衣裳者为着礼服之人、瞽者则是盲人,“作”,即站起来。此言夫子对于同情的人和尊敬的人,虽然其年轻也以趋步以示敬意。
除了“趋”之外,古人还有一种表示恭敬从容、不慌不忙的走路仪态,谓之“翔”。《曲礼》云:“父母有疾,冠者不栉,行不翔,言不惰,琴瑟不御。”“室中不翔。”郑玄注曰:“行而张拱曰翔。”《曲礼》又云“望柩不歌,入临不翔。”郑注“哀伤之,无容乐。”所谓“经礼三百、威仪三千”, “翔”,为古人庄重之仪态。
古人不跪不叫拜,凡拜必有揖。与“拜”密切相关的就是“揖”。 揖,《说文》注解:“攘也。”《曲礼》曰“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此“拱”,即双手抱拳,《尚书·大传》以“拱手抱鼓”形容之。正立而拱手,以示恭敬之意,此即揖礼。拱手时手举至齐,双臂伸直。《内则》曰:“凡女拜,尚右手”,《檀弓》又云:“孔子与门人里,拱而尚右,二三子亦皆尚右。孔子曰:‘二三自之嗜学也。我则有姐之丧故也。’二三子皆尚左。”凡拱手,右手在内左手在外,此谓尚左;左手在内右手在外,此谓尚右。中国文化尚左,左为阳,右为阴。左为阳,阳则主生,所以吉拜之礼尚左,凡稽首、顿首、空首、肃拜、振动皆尚左;右为阴,阴主杀,所以凡女子之拜及居丧期间的凶拜之礼皆尚右。
今人影视剧中有拱手率意而为之者,殊不知贻笑大方、乃至自取其辱尔。
抱手为礼曰揖。揖礼也属于相见礼。但它比拜礼轻,常用于宾主相见之时。据《周礼》之说,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揖有土揖、时揖、天揖之分;在具体使用上则又有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别。郑玄云:“推手曰揖。凡拱其手使前曰揖,凡推手小下之为土揖,推手小举之为天揖,推手平之为时揖也。”揖礼为站立之态行之,先拱手,后前略推。郑注所云依举手之高低即《周礼》之“天揖、时揖、土揖”。
土揖。《周礼·秋官·司仪》:“诏王仪,南乡见诸侯,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 郑注:“土揖,推手小下之。”即拱手向外伸出。古宾礼中的会同之礼,天子对庶姓诸侯(无亲缘关系的异姓诸侯)即行此礼。按:拱手向外伸出,较低者为土揖,土,地之意;如向上,则为天揖;平推,则为时揖。
时揖。“时揖异姓。”郑注:“时揖,平推手也。”即拱手向前平推。古宾礼中的会同之礼,天子对异姓诸侯(有亲缘关系者)即行此礼。亦曰拱手、推手。
天揖。“天揖同姓。”郑注:“天揖,推手小举之。”即拱手向前,略上举。会同之时,古天子对同姓诸侯即行此礼。天揖在后世属于标准揖礼。按:今天人们所见的夫子图画形象,即为天揖之势。然惜乎唐人作画,不知夫子之时无叉手之法,竟以叉手误作拱手。
特揖。《周礼·夏官·司士》:“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郑注:“特揖,一一揖之。”孙诒让《周礼正义》亦云:“谓每人一揖之,凡揖者推手。”
旅揖。“大夫以其等旅揖。”郑注:旅,众也。大夫爵同者众揖之。旅揖即“旅拜”:主人向众宾三拜,众宾答一拜。《仪礼·乡饮酒礼》:“主人西南面,三拜众宾,众宾皆答一拜。”郑注:“三拜、一拜,示徧,不备礼也。”
旁三揖。“士旁三揖。”郑玄引郑司农之说:“卿、大夫、士,皆君之所揖。”言王揖来朝之臣,向卿,每人一揖;向大夫及其同爵者一揖;向士,亦一揖,总计三揖。以此三者均为王之所揖礼,故后世亦常以“三揖”指代卿、大夫、士三者。
由此可知,周人对没有亲缘关系者,使用“土揖”礼,推手时拱手前伸而稍稍向下。土揖属于下揖礼;对于有亲缘关系的异姓同辈间日常用“时揖”礼,拱手向前平平伸手。时揖属于中揖礼;对同姓或尊长则用“天揖”礼,推手时拱手前伸而稍上举。天揖属于上揖礼。而在揖礼的使用上,“特揖”是一个一个地作揖;“旅揖”是以爵位等同者众揖之;“旁三揖”是对众人一次性揖礼。
需要说明的是,古文献之中与“揖”相类似的还有一个“厌”字。《仪礼·乡饮酒礼》:“主人揖,先入。宾厌介,入门左。介厌众宾入,众宾皆入门左,北上。”此“厌”字亦作“撎”。郑玄注:“宾之属相厌,变于主人也。推手曰揖,引手曰厌。今文皆作揖。”《说文•手部》:“揖,攘也。一曰:手着当胸曰揖。”则《说文》之一曰:“揖、厌同,与《仪礼》今文同。”揖,是拱手后推手向外;厌,则是拱手后引手向内,敛于胸。厌,汉代之后鲜见,今通称为揖。古人揖、厌,必辅以“磬折”,即鞠躬。《礼记•玉藻》云:“进而揖之,退则扬之。”郑玄注:“揖之谓小俯也。扬之谓小仰也。”
——以上,属于周揖礼。《礼运》曰:“礼也者,义之实也。协诸义而协,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朱子亦云:“礼时为大,使圣贤有作,必不一切从古之礼。”先秦礼仪到了后世也随着时代的演进而发生递变。宋人王虚中《训蒙法》和明人屠义英《童子礼》对后世揖拜之礼之动作要领叙说颇为清晰:
宋王虚中《训蒙法》:
凡揖人时。则稍阔其足。其立则稳。揖时须是曲其身。以眼看自己鞋头。威仪方羙。观揖时亦须直其膝。不得曲了。当低其头。使手至膝畔。又不入膝内。则手随时起。而乂于胸前。揖时须全出手。不得只出一指。谓之鲜礼。揖尊位则手过膝下。亦以手随身起。乂手于胸前也。
明屠义英《童子礼》:
肃揖,凡揖时,稍阔其足,则立稳。须直其膝,曲其身,低其首,眼看自己鞋头,两手圆拱而下。凡与尊者揖,举手至眼而下;与长者揖,举手至口而下。皆令过膝。与平交者揖,举手当心,下不必过膝,然皆手随身起,乂于当胸。
后世自汉魏至隋唐,有一种叉手礼(后世也有叫乂手、或交手者,均属其衍变耳)的出现对后世影响颇大。先秦文献中均无叉手的文字记载,后汉史志则有“叉手从戮”、“叉手屈膝”等语。《三国志》注引《魏略》载赵俨“叉手车上,发到霸上,忘持其常所服药”,盖此叉手之礼当源起于汉末。唐人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中“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说的就是这个叉手之礼,可见其风之盛。乃至吴道玄作先师像,亦误之。
宋人陈元靓辑《事林广记》云叉手详法:
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紧把右手大拇指,其左手小指则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手不可太着胸,须令稍去胸二三寸,方为叉手法也。
叉手礼在唐以后的五代辽宋金元、乃至明末,均曾广泛流行,且为彼时主要恭敬之态。王虚中《训蒙法》所言小儿六岁学乂手,即此。
(河南安阳唐赵逸公墓壁画中的叉手礼)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长揖”:拱手高举至额,自上而下行礼,就是长揖。颜师古注曰:“长揖者,手自上而极下。”凡祭祀、和对尊贵者用之。然此“长揖”非周礼,亦属后世所递变衍生之礼。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云: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天下同共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
刘邦轻鄙儒生,倨床洗足侮辱之。揖比拜礼为轻,而郦生则“长揖不拜”,刘邦遂延于上座而致歉。颜师古解释曰:“长揖者,手自上而极下也。”换言之,揖与长揖动作不同,揖仅为推手向前,长揖则由上向下而动。
《金瓶梅词话》第十三回:
那西门庆忙屈身还喏,说道:“不敢。嫂子这里吩咐,早晨一同出门,将得军去,将得军来,在下敢不铭心。”
此“屈身还喏”,即言长揖。小说家常有“打躬作揖”之语,大多此谓。
(图片来自网络,此为长揖礼,误作天揖。)
礼,时为大。因革损益,代为更易。礼必从其仪,经权常变,虽各有分际,然其义则一。后世拜揖之礼虽已距先秦有着明显变化,然其动作有原则曰“缓”,实为其不变之法。拜揖之礼,凡跪,先屈左膝,后右膝。凡言单膝跪者,则专指左膝。“兴”之时,则先以双手压于右膝之上,徐徐缓慢起之。一切均以“详缓”为敬,以示优雅庄重之仪态。此谓“礼之容”。明人屠义英《童子礼》之说尤为精辟:
凡下拜之法,一揖少退。再一揖,即俯伏,以两手齐按地。先跪左足,次屈右足,顿首至地即起。先起右足,以双手齐按膝上,次起左足,仍一揖而后拜。其仪度以详缓为敬,不可急迫。
对后世影响小的拜揖礼节,兹不赘述。
(根据QQ群聊天记录整理。)
——“研经读史、复礼兴乐”,欢迎关注阙里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