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我告诉你们,最好不要抓着我,你们抓着我是控制不了我的”,“你让他跳,你看他敢吗,他每次说完这句话,我就想我要是再回家我就是孙子”,这些“狠话”都是出自几个花季少年的口中,为什么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有时却造成了满满的伤害?也许,纪录片《镜子》能给你带来更多思考。
由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十年策划、两年摄制的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实电影《镜子》讲述了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
《镜子》将于4月19日至21日登陆央视12套,影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
走进校园活动
《镜子》的主创团队分别于4月1日、5日和11日开启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首都师范大学和河北省石家庄二中的校园放映活动,在此期间,家庭情感教育、孩子的自我成长等话题引发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热烈讨论。
纪录电影《镜子》在人大附中开启了进校园活动的第一站。
4月1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和高中部的部分班级停课半天。三百多名学生列队进入学校大礼堂,同时,还有一百多名学生家长,他们将在这里观看一部还没有公映的纪录片。
在整整九十分钟的放映过程中,每一帧画面、每一段对白都牵动着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情绪。
观影后,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创新人才研究会会长,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校长刘彭芝首先分享了她的感受:“看完以后真的心潮澎湃,很震撼,很激动,跟我有共鸣。”她表示:“家庭教育首先要教育家长,不要光说孩子。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家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有一个“问题”的孩子就有一个“问题”的家庭。而且我们家长有很多不太懂教育。尤其独生子女家长,有些家长没有资格当家长,他有资格生孩子,但是没有资格教育孩子。”
校园活动第二站: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组织师生观看电影
老师被电影中的情景所打动
石家庄第二中学成为进校园活动的第三站。
石家庄第二中学组织高三学生和家长观看影片
在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宇东的串联下,《镜子》总导演卢钊凯,《镜子》导演范永东与在座师生和家长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我自己也为人父母,在我看来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孩子如果有问题,确实是因为受到大人的影响!”全国人大代表邵喜珍校长认为每一位父母也需要不断成长,才能真正教育出一个人格完善的孩子。
“这个片子对我个人而言就是一面镜子!每一个人为什么会变成今天的自己,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你能回答我为什么是今天这个样子,包括我的个性,你搞清楚了以后,如果你当父亲、当母亲你会做得更加自然、从容和成功!”导演范永东也是一位父亲,他通过这面“镜子”看清了自己,看清了父母,与父亲断绝关系是他叛逆的极致,但是在《镜子》两年的拍摄和制作中,他终于打开了心结。“所有的性格塑造,所有的这种思想的来源,我都找到了。找到那一刻,你会觉得特别地轻松,看着父亲的时候不再皱着眉头,突然就觉得理解他们了,和解了。我觉得我因为拍这部片子,和我父亲彻底和解了。”
心理学专家张久祥认为,“四个孩子都在和谁较劲?和时代,和父母较劲”,“孩子既不能治愈父母,更不可能是父母的敌人,只能是父母的朋友。“你成为你自己,和你父亲、你母亲让你成为一个好孩子没有区别,这两个方向不是敌对的,但是很多有问题的孩子把这个敌对了”。“这是我看到央视拍的、与心理有关的节目当中最接地气的,直入父母、还有成长中的青春期孩子心灵深处的穴位点,接触得最近的。”
《镜子》将于2017年4月19日至21日每晚20:07分在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央视12套)正式播出。届时,社会与法频道《心理访谈》、《热线12》也将推出与《镜子》相关的节目,敬请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