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之城创始人林杰和论坛版主合影
文| 铅笔道 记者 石 伟
►导语
2000年,林杰创办“嘻哈之城”网站(原名“飞鸟舞道馆”),是最早一批将嘻哈文化引入国内的人。那时,他还只是一名高中生。
2015年,感受到了嘻哈文化的崛起,34岁的林杰决定重拾兴趣。去年3月,他组建团队并全职运营“嘻哈之城”,希望将其打造成面向街头文化爱好者的垂直媒体。
截至目前,平台积累40万用户,PC端日活1.2万人,PV3.6万~5万;移动端用户月增长率为20%~30%。
注:林杰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切入嘻哈文化行业
林杰是一名资深街头迷,是最早一批将嘻哈文化引入国内的人。对于嘻哈文化,他如数家珍,“嘻哈文化大致包括黑胶碟混音(DJ)、说唱(MC)、街舞(Bboying)、涂鸦(Graffitti)四大元素”。
2001年,上海浦东还是一片弄堂。东华大学的某个舞台,帷幕拉开,音乐声起,灯光聚焦舞池中央,来自全国的数十名嘻哈玩家陆续登场;而舞台一周,1000多名全国各地的观众或站或立,翘首以待。
这是“嘻哈之城”论坛第一次网友见面会。
回忆起“嘻哈之城”,需要追溯到2000年。那时,林杰还是一名高中生。当时,因追捧街舞,他在网上找寻资料自学街舞。无果后,他转而在网易建立个人论坛——飞鸟舞道馆,与全国的网友交流学习。资料则是他委托朋友从国外人肉带回录像带;因为资料稀缺,大批爱好者被吸引而来。
第二年,论坛改名为“嘻哈之城”,覆盖面随之扩增到说唱、DJ、涂鸦。随着论坛知名度打响,各地街舞领袖或嘻哈行业拔尖人士,为了彰显在圈中地位,纷纷要求成为论坛版主。十几年过后,其中一些人已成业内大腕,比如前河南版版主吕龙,现在已是河南嘻哈帮连锁学校的校长。
◆2011年,嘻哈之城为知名街舞赛事KOD视频在线直播,这也是国内第一次对职业街舞比赛进行网络直播。
随着论坛不断改版升级,“嘻哈之城”迎来爆发期。每日,平台为嘻哈文化爱好者们提供新闻资讯、活动预告、影音视听、社区交友等服务。
但随着林杰工作的不断晋升,再加上微博对社群的冲击、黑客攻击等原因,网站逐渐沉寂下来,日活维持在2000~3000人。
直到2015年,他看到嘻哈文化的崛起。嘻哈帮的街舞连锁培训机构多达45家,平均每月有200场嘻哈文化的活动,其中超过2000人的大中型活动占比15%。福建省,以嘻哈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嗨普普传媒,已挂牌新三板。
一番调查过后,他了解到,在嘻哈行业中,光街舞从业人数就达到30万人左右,受众大约1000万人,年市场份额有一百亿元左右。同时,市场持续增长。
同时,考虑到文创市场已相对成熟,且年轻人消费力上涨,嘻哈文化受众基数扩大,2015年年底,林杰有了创业的想法。基于“嘻哈之城”的基础,他想把其打造成面向街头文化爱好者的垂直媒体。
移动端上线
去年3月,林杰组建团队并全职运营“嘻哈之城” ,办公室设在上海南翔智地文化创意园区。
3个月后,“嘻哈之城”PC端V7(第七版)上线。同时,林杰开始规划移动端产品。
◆嘻哈之城Web端截图
目前,App处于公测阶段。其功能简洁,包括资讯、活动、视频、专辑等。在资讯模块,运营团队采用精华资讯采编+原创内容的形式,其中受众较多的街舞、说唱内容占比较大。
在推广方面,林杰心里有谱。由于“嘻哈之城“资历老,一直在各大导流平台保持较高的权重;据他统计,平台40%的流量来自百度、UC等各大平台的内容推荐。
未来,平台主要依靠广告服务、会员增值、活动票务托管、垂直电商四部分盈利。现阶段,平台对所有商户免费。
对于盈利,林杰表示很有信心,这是因为在17年的时间里,林杰积累了众多街头文化类的品牌合作方、活动赛事IP,以及嘻哈明星/团体的人脉资源。
在广告推广方面,平台主要为街舞培训班、赛事主办方提供招生、赛事宣传等服务。在此之前,论坛在2006~2008年度积累广告客户超过50余家,年收入30余万元。同时,“嘻哈之城”于2010年成为国家体育总局街舞委员会指定网宣媒体。
会员服务方面,林杰将提供原创的街舞教学视频、练习舞曲等付费项目。
◆移动端截图
截至目前,平台累计获得40余万用户,PC端日活1.2万人,PV为3.6万~5万。移动端用户月增长率为20%~30%。
当前,林杰正在筹备天使轮融资,预计金额为40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团队扩建,加强内容运营、研发新产品。
/The End/
编辑 邱晓雅 校对 毛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