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顶级的配置、轻薄舒适的手感、轻快的系统、主流的相机和中规中矩的续航,一加 6 是一部均衡中带着惊喜的「水桶机」。
通常来说,为了增加销量,手机厂商会针对不同的用户推出多个价位段的产品,以吸引尽可能多的潜在消费者。不过有两家厂商比较特殊,它们并不尝试用大而全的产品来做全覆盖,而是坚持只做旗舰手机,其中一家是苹果,一家就是一加。
这种极度专一的产品策略,加上一个极度热爱手机的老板以及过去几年里稳中有升的市场表现,让一加是手机行业里不多的几家真正能够专心「做机」的厂商之一。
当然了,相比起占据行业制高点的苹果,「小而美」的一加现在或许还拿不出「惊世骇俗」的产品,但专一的态度让一加的每一款产品身上总有很多细节值得细细品味,今年的一加 6 也是如此。
主流的「刘海屏」,依然是 AMOLED
和今年上半年上市的大多数国产中高端手机一样,一加 6 也采用了「刘海屏」,屏幕上方的中间位置切掉了一块「刘海」区域,用于摆放必要的听筒、光线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指示灯等必要元器件。
不考虑屏幕四角的圆角切割和切掉的「刘海」部分,一加 6 的屏幕对角线长度为 6.28 英寸,分辨率为 2280X1080,长宽比为 19:9,ppi 为 402,材质为 AMOLED。
和之前的几代一加手机一样,一加为一加 6 这块屏幕提供了多种屏幕颜色模式可选,分别是默认、sRGB、DCI-P3、自适应模式、自定义,其中自定义模式是在第一个默认模式的基础上加入了色温冷暖调节。
在默认显示模式下,一加 6 依然是国产机中最常见的「冷艳」风格,「冷艳」的程度和一加 5、5T 基本相当,比一加 3 的程度要低很多,应该属于大多数用户可以接受的那种。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自适应模式,它的调教倾向依然偏冷艳,但程度比默认模式更低,色准表现更好。如果你需要更加准确的色彩(比如说在修图时),可以选择 sRGB 或者 DCI-P3 模式,不过这两种模式下的色彩动态会略有损失(大部分能提供标准色彩模式的 AMOLED 屏都有这个问题)。
在显示的通透性、可视角、亮度等方面,一加 6 的这块屏幕也都没有什么问题。此外,作为可自发光的 OLED 面板,这块屏幕自然也有着真正纯净的黑色和无穷高的对比度,天冷时屏幕的拖影情况也要比大部分 LCD 屏幕好不少。
不过和目前所有的三星 AMOLED 屏幕一样,一加 6 屏幕的次像素排列依然是 Pentile。虽然在几经改良后,Pentile 对清晰度的影响已经比前几年小了不少,不过在 400 左右的 ppi 下,贴着屏幕看的确能看到字体边缘的毛刺,不过这个前提是「贴着屏幕看」。
「无 2K 不 A 屏」这句话用来评价 AMOLED 屏幕的清晰度是没毛病的,但只要你的眼睛不是对屏幕清晰度极度敏感,1080p 的 AMOLED 屏幕用起来同样没啥毛病。
对了,和近期上市的众多「刘海屏」手机类似,一加 6 也提供了隐藏「刘海」的选项(名字叫「凹形区域显示」)。打开后,「刘海」两侧的区域会变成黑色,然后用白色文字显示时间、电量、信号等状态栏中的信息。
总结,一加 6 的屏幕属于优秀但不是最好的那一类,在 OLED 屏幕中稍次于三星 Galaxy S/Note 以及 iPhone X 上用的高分辨率柔性 AMOLED 面板,优于大多数 LCD 面板。只要你不是整天在极度暗光下用手机(低亮度下 AMOLED 的低频 PWM 可能会让部分用户感觉有点「晃眼」),一加 6 的这块屏幕没太多可挑剔的地方。
与众不同的玻璃后盖
和「刘海屏」类似,玻璃后盖是今年中高端智能手机中又一个「流行」的设计元素(iPhone:说起引领潮流,我不是针对谁),一加 6 也采用了玻璃后盖,不过一加 6 背后的这块玻璃又和市面上的其他手机都不一样。
第一个不同之处是弧度。
弧度是一加手机多年来一直强调的地方,一加 6 也是如此,它的后盖采用了一块 4 曲面 3D 玻璃,左右两侧的弧度比较大,配合左右两侧被削薄的带有弧度的金属中框(一加把这个中框叫做「地平线」设计,原因参考下图),一加 6 拿在手上的感觉非常轻薄和贴手。
地平线设计(上图为一加 5)
第二个不同之处是材质。
一加 6 提供了 4 种配色可选,分别是亮瓷黑、墨岩黑、月牙白、复联版,其中亮瓷黑和复联版为亮面,墨岩黑和月牙白虽然也是玻璃,不过表面用纳米蚀刻工艺做成了磨砂的哑光质感。
由左至右分别是墨岩灰、亮瓷黑、月牙白
上手后,墨岩黑和月牙白两个磨砂玻璃后盖给我的感觉有些像一加 1 用的 Baby Skin,温润又不失质感,和金属后盖相比少了一分冰冷的触感,非常独特。
此外,由于表面是磨砂的,墨岩黑和月牙白的表面不像普通的亮面玻璃那样容易沾染油污,特别是颜色更浅的月牙白。
在这 4 个颜色中,我个人最喜欢的是亮瓷黑。
就像它的名字那样,一加 6 亮瓷黑的观感非常接近小米 MIX 2S 等产品上用的「真」陶瓷,而且重量更轻。只是摸上去的时候,MIX 2S 会多一些温润的「陶瓷味」,这个是玻璃做不出来的。
三段式按键、后置指纹、音频、NFC
三段式按键是一加在一加 2 上首次采用并一直沿用下来的,一加 6 也保留了这个设计,不过按键位置从 5T 的左侧中框移到了右侧,功能依然对应的是响铃、振动、静音三种模式。
一加 6 还延续了一加手机优秀的按键手感,左侧的音量键、右侧的电源键触感都很出色,紧凑清脆,有品质感。
和一加 5/5T 相比,一加 6 的后盖除了换成玻璃,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后置双摄排列从横向变成竖向,并且从左上角移到了更显对称的中间,摄像头下方是后置指纹。
关于一加 6 为什么不尝试屏幕指纹这事,我们在发布会后的采访中也咨询了刘作虎。张老板解释是目前屏幕指纹在速度、识别率上距离「爽」还有些距离,所以一加 6 没有采用。
刘作虎还透露,其实早在研发 5T 的时候,一加就尝试过屏幕指纹,并且做了 100 来个采用屏幕指纹的 5T 原型机,甚至还一度考虑要不要做两三千个屏幕指纹的「限量版」5T 蹭个热度,这想法最后被刘作虎以「没必要,浪费时间」的原因否掉了。
从目前 Synaptics 和汇顶量产的屏幕指纹方案来看,目前屏幕指纹的体验更接近 iPhone 5s 上搭载的初代 Touch ID,和目前成熟的电容式指纹的确有一定的差距,刘作虎的说法不无道理。
不过话说回来,后置指纹终究还是一个均衡考虑体验、成本、设计后的一个妥协方案,希望随着屏幕指纹体验的完善,一加可以尽快在之后的产品上跟进屏幕指纹(3D 结构光也问了,张老板的回答是「没有兴趣」)。
指纹识别体验上,一加 6 自然没什么可以说的,轻轻碰一下就能完成解锁。此外,用户还可以设置在锁屏或者息屏时长按指纹快速进入支付宝/微信支付(设置—安全和锁屏),在拍照取景界面长按指纹拍照(设置—体感手势)。
除了指纹,一加 6 还支持基于前置摄像头的 2D 人脸解锁。
解锁的体验和其他搭载国产 AI 公司提供的人脸识别方案的手机差不多,光线良好时可以做到「秒解」,弱光下通过算法优化也具备一定的成功率,不过一加 6 没有像 vivo X21 屏幕指纹版那样加入红外补光灯,极限弱光下人脸识别会失效。
音频是智能手机中一个经常不被重视但又非常影响体验的地方,一加 6 在这方面的表现有好有坏。
好的地方是一加 6 保留了 3.5 毫米耳机插孔,虽然没用什么特别的音频芯片,不过都 2018 年了,能找到一个有耳机孔的高配手机已经极为不易了,况且一加 6 还在耳机孔等地方做了防水处理(注:一加 6 具备一定的防泼溅能力,但没有 IPXX 认证),此处点个赞。
另外,一加 6 的蓝牙支持 LDAC 音频传输协议,配合 WI-1000X 等支持 LDAC 的耳机,可以获得比普通的 SBC、AAC、aptX 更好的音质。
不过一加 6 并没有采用双扬声器设计,只在底部左下角配备了一个扬声器,听筒部分不能作为辅助扬声器使用。虽然一加 6 的这颗单扬声器表现尚可,不过近期越来越多的旗舰机都用上了音质更好的双扬声器,一加有必要在下一代产品上进行一下补强。
一加 6 保留了 NFC 模块,并且还联合交通微云卡小程序(暂时尚未开通),可以在支持交通联合标准的城市(目前已经超过 190 个)用 NFC 功能乘坐公共交通。值得一提的是,这项功能支持微信代扣,不需要再进行提前充值。
这就是史上最快的安卓手机
「快」可能是一加手机最重要的标签,在一加 6 上,「快」依然是主打卖点之一。
要做到「快」,顶级的硬件是基础,一加 6 不出意外地用上了目前能买得着的最强的硬件,包括高通骁龙 845、8GB LPDDR4X 运行内存(入门版是 6GB)、最大 256GB 双通道 UFS 2.1 闪存。另外,一加 6 在通讯性能上也没有任何缩水,包括 2X2MIMO 双天线 Wi-Fi,LTE 支持 4X4 MIMO 和下行 3XCA(最高 1Gbps 下行速率)、6 模 37 频、MAAT 自适应天线。
在系统调度上,一加 6 也是一加一贯的「暴力」路线,「4 颗 CPU 大核 2.8GHz + 4 颗 CPU 小核 1.7GHz」的满血跑是家常便饭。
在这样的硬件规格和调度机制下,配上轻定制的操作系统,一加 6 的「快」是没有悬念的。
在我用过的所有搭载骁龙 845 的机型中,一加 6 给我的感觉也是最快的。这倒不是因为一加 6 在 app 冷启动、游戏加载等考验绝对性能的测试中有什么额外的优势,而是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一加 6 出现滑动不跟手、动画掉帧等情况的时候最少。
举个非常不严谨的例子,在使用其他品牌搭载骁龙 845 的 Android 旗舰机时,日常使用中可能会有 2%-3% 的概率出现掉帧和卡顿,一加 6 可能只有 0.5%。
背后的原因,可能和刘作虎在一加 6 发布会上重点强调的「APP 全速引擎」(号称可以对 app 启动、前台 app、常用 app 智能进行加速)有关,氢 OS 干净利落的过渡动画、相比其他骁龙 845 机型更加激进的性能调度应该也有所帮助。
系统方面,一加 6 搭载的是基于 Android 8.1 的氢 OS 5.1。
经过了几代的演进,现在的氢 OS 已经和一加在国外产品上搭载的氧 OS 基本没什么区别,都是非常贴近原生 Android,现在这一版的氢 OS 甚至连原来的氢桌面都去掉了。
和 MIUI、Flyme、EMUI 等国产定制系统相比,氢 OS 的功能肯定没这么丰富,不过该有的功能大部分也都有,包括全面屏手势、系统迁移(一加搬家)、云相册、整合了很多信息的负一屏,可以在游戏中屏蔽悬浮通知的游戏模式也在这一版系统中加了进来。
另外,一加 6 还加入了 Android P Beta 计划,用户购买一加 6 之后可以直接刷入 Android P Beta 版。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目前的 Android P 是一个「货真价实」的 Beta 版,除非你是个开发者,否则非常不建议大家购买后刷入。
续航和充电
相比起「无负担的快」,一加 6 在续航上的表现就比较平庸了。
一加 6 的电池容量为 3300 毫安时,这个容量在骁龙 845 机型中不算太小。作为对比,三星 Galaxy S9 的电池容量为 3000 毫安时,S9+ 为 3300 毫安时,小米 MIX 2S 为 3400 毫安时,坚果 R1 是 3600 毫安时。不过在激进的系统调度下,一加 6 的续航表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略好于 iPhone X,但好的着实也不多,省着点用也能勉强撑一天。
充电上,一加 6 并没有因为改用玻璃后盖而加上无线充电,不过鉴于当前无线充电的速度和发热,我倒不觉得这是个多大的问题。
一加 6 用的依然是 DASH 闪充,充电头的造型变得更加方正,和 OPPO 的新版 VOOC 头保持一致,充电规格依然是 5V 4A。
实测一加 6 在完全没电的情况下,半小时可以充到接近 60%,虽然没啥进步吧,不过这个速度在旗舰机中也依然算得上是优秀水准,而且由于 DASH 闪充是低压快充方案,所以在亮屏充电速度、充电时发热控制等方面相比起市面上更常见的高压快充有些优势。
相机:别担心,IMX519 很稳
一加 6 发布之后,不少网友表示对它的相机表现非常好奇,也有不少人表达了对一加 6 拍照的担忧,原因就是一加 6 采用的这颗索尼 IMX519 CMOS,而不是 MIX 2S、坚果 R1 上用的 IMX363(三星 Galaxy S8/Note8 上用的 IMX333 的「外卖版」)。
不过大家大可不必担心 IMX519 这颗 CMOS,虽然它在设计上和 IMX363 有很多的区别,不过依然是一颗定位较高的传感器。
索尼 IMX363:1 英寸,1200 万像素,单像素尺寸 1.4 微米,全像素双核对焦
索尼 IMX519:1 英寸,1600 万像素,单像素尺寸 1.22 微米,双核对焦
在传感器面积差别不大的情况下,IMX363 的做法是通过较低的像素(1200 万)来获得 1.4 微米的单像素面积,优点是有助于弱光下成像,缺点是像素低会损失了一部分解析力,IMX519 的方式则比较传统,它的像素更高,达到了 1600 万,不过 1.22 微米的单像素面积比 IMX363 要低了一级, 不过由于 IMX363 的 CMOS 做了 Dual Pixel 全像素设计(DP 对画质会有一定的损失),理论上讲,IMX519 单像素的感光能力距离 IMX363 的差距并没有 1.22 微米对比 1.4 微米这么大。
IMX519 还有两个值得关注的技术,第一个是 3-HDR,在拍照时如果启用了 HDR,一加 6 取景框中画面显示出来的画面就是 HDR 后的画面,而大多数手机在启用 HDR 后取景框只能显示没有 HDR 的效果,这种「所见即所得」的方式让一加 6 在更加方便构图和预览。
此外,IMX519 的全像素采样帧率达到了 60fps(应该是通过增加了 DRAM 实现的),和索尼为自家旗舰「祖传」的 IMX400 相同,是绝大多数主流 CMOS 的一倍,更高的采样帧率有助于降低相机的「果冻效应」,提高抓拍时的成功率。
除了 IMX519 这颗 CMOS,一加还终于为一加 6 的相机镜头加入了 5 和 5T 上缺失的光学防抖,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弱光下成像。另外,一加 6 这颗境头的光圈也到了 ,没有华为和三星的旗舰机用的 、 那么夸张,但也算是较大的光圈了。
参数部分讨论完毕,下面我们聊聊一加 6 的相机表现。
对焦方面,凭借着双核对焦(CMOS 的部分像素支持对焦,可以理解为 Dual Pixel 的简化版,优于普通相位对焦)的加持,一加 6 在绝大多数时候都能提供准确快速的对焦体验,变换场景时的预对焦表现也比较靠谱,和 iPhone X 差距不大。当然,受限于硬件,在极弱光下,一加 6、iPhone X 的对焦表现要比 Galaxy S9 等采用 Dual Pixel 传感器并且优化出色的机型稍逊一筹。
成像品质上,得益于 1600 万的高像素,在光照充足时,一加 6 可以展现出比其它 1200 万像素的旗舰机更丰富的细节。不过大家也知道,目前的中高端手机在光照充足时都能拍出不错的照片,主要的差别在于发色倾向、HDR 处理方式上,下面我们重点看看弱光下的表现。
一加 6 拍摄
小米 MIX 2S 拍摄
坚果 R1 拍摄
一加 6 拍摄
小米 MIX 2S 拍摄
坚果 R1 拍摄
一加 6 拍摄
小米 MIX 2S 拍摄
坚果 R1 拍摄
在弱光环境下,一加 6 的曝光时间可以达到 1/5 秒,不过除了用光学防抖拉长曝光时间,一加 6 在弱光下启动多帧合成。如果你在弱光下拍完照片立刻查看照片,可以看到照片的噪点大幅减少的过程,这就是一加 6 在利用多帧合成的数据对画面进行降噪(不排除这是目前系统的一个 bug,如果大家买到一加 6 后无法重现这个过程也不要慌张)。
可以看出,在光学防抖和多帧合成的帮助下,一加 6 在弱光下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相比起两款采用 IMX363 的机型小米 MIX 2S 和坚果 R1,除了在极弱光下的噪点稍微多点,一加 6 并没有被另外两部机型拉开差距,部分场景(比如第三组相比坚果 R1)的表现甚至还有所反超。
副摄上,一加 6 采用了是和一加 5T 一样的索尼 IMX376K 传感器,2000 万像素,单像素 1.0 微米,镜头光圈同为 ,不过没光学防抖。
在一加 5T 上,这颗 CMOS 有两个功能,一是在弱光下用「4 合 1」的方式以 500 万像素的方式输出更纯净的夜景照片然后再「插值」回 2000 万,二是收集景深数据,在人像模式做背景虚化。到了一加 6 上,由于 1600 万的主摄有了明显升级(传感器更大、光学防抖、多帧合成),弱光下的成像也交给了这颗主摄,于是乎这颗 2000 万副摄的功能只剩下人像虚化了。
除了拍照,一加 6 在视频方面的表现也非常可圈可点。
首先,一加 6 的 4K 拍摄支持 60fps,这应该还是国产手机中第一个做到这一点的。此外,一加 6 还支持 720p 480fps、1080p 240fps 的慢动作拍摄,这个数字没有三星和索尼的 960fps 强,不过一加 6 的特别之处是它可以在这两种模式下持续录制长达 1 分钟的视频(这对于手机性能和散热的要求是很高的),录制完成后用户可以手动选择其中所需的内容进行编辑,操作的难度可要比三星、索尼的只能录制 0.1 或者 0.2 秒的 960fps 小多了。
总体来看,不考虑华为 P20 Pro、Mate RS 保时捷这两款明显领先同时期所有对手的「怪物」,一加 6 的相机表现在国产机中是可以拍到第一阵营的,相比在拍照上口碑不错、在 DxOMark 中拿到高分的小米 MIX 2S,一加 6 在白天的拍照以及视频上的表现稍强,对焦以及弱光下的成像稍弱,综合水准在伯仲之间。
一款均衡中带着惊喜的「水桶机」
一加 6 是一部非常典型的「一加式」旗舰,它有着最顶级的配置、轻薄舒适的手感、精致的工艺、轻快的系统、主流的相机和中规中矩的续航。如果按照流行的「水桶机」标准评判的话,一加 6 在做到足够均衡的前提下,在配置和手感两个地方明显高于「水桶」的平均标准。
一加 6 的定价
这样一款均衡中带着惊喜的产品,配上更加合理的定价,让今年的一加 6 有着可能比一加之前的两代产品更强的竞争力,特别是如果你看中性能和手感,一加 6 是当前 3000-4000 元价位的不二之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