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武罗】夏代古国——武罗国,武姓起源,“武”来源于上古狩猎

《路史·国名纪》引《世本》说:“夏有武罗国,冀都之武邑。”是说冀州之域有武邑,即今河北武邑县,汉初首制,其北境紧邻武强县,武邑、武强当得名于夏代武罗国。上古确有武罗氏,先秦古籍中多有记载,《山海经·中山经》说:“青要之山,实维帝之密都……武罗司之。”这个负责掌管帝之行宫所在地的青要山之神便来自武罗氏。《左传·襄公四年》载:后羿取代夏后,“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弃武罗、伯因、熊髡(kūn)、尨圉(máng yǔ)而用寒浞(zhuó)。”武罗等人原为“羿之贤臣”,但自从得了寒浞后,后羿逐渐疏远武罗等人,是后干脆罢免了他们,独宠寒浞,长期沉溺于狩猎,不问国政,导致大权旁落,最终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后羿是有穷氏首领,夏王仲康时在王室掌有大权,后取而代之。武罗等人既为“后羿贤臣”,那么在后羿篡夏的过程中必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说武罗因此受封,即为武罗国由来。

河北武邑

“武”的甲骨文为“上戈下足”,是“人举着戈作决斗状”的象形,“戈”指武器,“足”,行动,本义为“战斗、示威”。但“武”并非起源军事征伐,更非许慎说得“止戈为武”,而是起源于原始狩猎,是早期族人面对猛兽准备投入战斗时的场景,后来演变为祭祀舞蹈,舞、武同音当源于此。至于现在指的征伐战阵,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止戈为武”作为政治手段最早由楚庄王提出来的,目的为了巩固自己的霸业,后来上升到一种普世精神,类似于《孙子兵法》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上古武罗氏可能是一支擅长狩猎捕鸟的部族。

武的甲骨文

武罗国是衡水流域上古时期出现较早的国家之一。西汉初,刘邦大封功臣,在今天的武邑县、武强县一带先后分封了两个诸侯国,即武强侯国和武隧侯国,这两个以“武”命名的侯国其国名当来自武罗国。《畿辅通志》等地方文献中记载武强县境内有武强山,说他“形如弓”,故也叫弓形山,但武强山已随着时间的久远湮没于历史长河,早已不见其踪。然而,在相距千里的浙江淳安县,却有一座武强山。根据资料显示,淳安,古称遂安,遂,即隧,两汉时,遂安为武强乡,东汉建安十三年改为新定县,晋太康元年改为遂安县,可见“遂”即由武隧(遂)而来。南宋地方志 《景定严州续志》载:“(遂安)县有溪,曰武强,以山得名。”遂安境内既有武强溪,也有武强山,其中武强溪是千岛湖的第二大河流。那么,浙江淳安武强地名来历与河北武邑、武强是不是存在某种关联?南北武强是否与上古武罗氏族人南迁有关?

淳安武强溪

相关武罗国资料极少,可能其存在时间并不长,武罗是后羿之臣,曾助后羿篡位,少康复国后必不会罢休,估计武罗不得善终的可能性较大。后世武罗氏也难觅其踪,从武邑、武强及邻近的山东武城等地名来看,武罗氏可能简化成了武氏,成为武姓一支。笔者以为,武罗氏遭分裂的可能性很大,捕鸟族古罗国的起源也很有可能跟武罗氏有关。战国时,有说法武罗国故地属燕国,据《史记·赵世家》载:“(悼襄王二年)李牧将,攻燕,拔武遂、方城(今河北固安县方城村)。”但也有说法认为此“武遂”并非在武邑、武强的古武罗国故地,而是在今河北徐水县的遂城镇。遂城镇与方城村近邻,且离燕国下都易都近,这里才有可能属于燕国辖地范围,而武邑、武强一带距离燕国政治中心较远,战国末年燕国的领地不太可能延伸到这里。再说,武邑、武强一带的“武遂”之称源于西汉的武隧侯国,但很有可能,徐水县的遂城镇(武遂)与上古武罗氏北迁有关。

文/堰风

西周古国——冀国,上古大族,西周沦为小国,河北简称跟它有关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武罗,武罗学校,武罗学校一年学费多少”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