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战剧中,最常出镜的武器除了手枪、步枪外,就是机枪了。
在机枪中,我国军队常用的是捷克式轻机枪和马克沁重机枪,日军用的则是歪把子轻机枪和九二式重机枪。
当然在一些不太严谨的剧中,关于机枪的道具也会出现些偏差。不过大家对上述提到的几种机枪,还算是比较熟悉的。
实际上在抗战中我国军队使用的轻重机枪型号繁杂,远不止是捷克式和马克沁的搭配,其他诸如哈奇开斯、勃朗宁、启拉利、麦德森等,还有很多。
只不过由于道具的因素,上述这些机枪不常出现在影视剧中,进而也不太为人所知罢了。
在当时的我国军队中,火炮的装备量虽然不大,但轻重机枪的装备量不算小。而且由于军系复杂的因素,全国军队的武器供应始终未能统一,因此存在普遍的各自采购、各自装备的情况。
比如老蒋的中央军跟龙云的滇军、刘湘的川军、阎锡山的晋绥军,在轻重机枪的装备上,就大不相同。
不过相同的是,各路军队都非常重视轻重机枪的装备。毕竟在火炮不多的情况下,轻重机枪所能发挥的作用实在太大了。
诸如国军优先配置的调整师等单位,其轻机枪可以配置到步兵班,整个师装备的轻重机枪可达400多挺,这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了。
而就我军当时的情况来说,在开赴抗日战场前的装备,主要是之前红军时期的缴获品。由于我军的炮更少,因此轻重机枪便更为珍贵。
不过因为是缴获装备的因素,所以我军轻重机枪的型号比较杂乱,而且武器状况不太良好。普遍存在使用过度,性能不稳定等情况。
但是在当时那种连刺刀都极度稀缺的背景下,轻重机枪的状态再差,只要能打出子弹来,那就依然是极珍贵的看家武器。
那么在当时的八路军中,轻重机枪的装备数量又能到什么程度呢?
在1937年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前,我军设想的步兵师理想编制是每个师编14000人,每个团编2700人,具体到每个步兵连应当配备6挺轻机枪。
当然,单凭我军当时的实有武器数量,是不足以让一个步兵连即装备6挺轻机枪的。
以当时设想的情况来说,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后,国府应提供武器装备。
不过在实际抗战中,国府并不乐衷于向八路军直接提供武器,而是更倾向于拨付弹药。当然了,具体武器方面也给了一部分,不过数量不多,显然不足以实现全军的装备更新。
这样的话,八路军3个师开赴抗日前线,主要还得靠自带装备参战。
以当时八路军的实际配置来说,基本是按照每个步兵连配3挺轻机枪,每个步兵营配3挺重机枪来的。
这个水准连中央军精锐的一半都达不到,但却是我们能够拿出来的最强阵容了。
到1938年5月时,八路军129师统计老部队的实力数,其中3个老团(欠1营),总计实际8个主力营中,一共装备有25挺重机枪、100挺轻机枪,合计装备量为125挺。
这种珍贵的数据资料统计,为我们揭开了全面抗战初期,八路军的武器装备配置之谜。
在这里所谓的3个老团,指的应该是129师开赴抗日前线的769团、771团和772团,所缺的一个营应当是执行其他任务,没有来得及汇报装备数据。
按照八路军当时的编制,这3个团8个营的实际战斗力量应当为3个团属特务连、8个营属机枪连、32个步兵连。
其中营属机枪连装备的是重机枪,实际8个连装备25挺重机枪,基本每个连就是装备3挺重机枪,基本符合八路军最初时的编制数。
32个步兵连+3个特务连,合计为35个战斗连,合计装备100挺轻机枪,大部分的连队也是可以装备到3挺轻机枪的,少数连队则装备2挺轻机枪。
也就是说在主力部队中,当时的129师依然维持了基本的机枪装备数。
在这里,我们为什么特别强调是维持呢?
因为1938年5月底3个老团的阵容,已经不是出师之前的原始老红军阵容了。
其中从769团中抽出3个步兵连和1个机枪连组建为东进纵队;又抽出了1个步兵连作为汪乃贵支队的骨干;再抽出1个步兵连作为新成立的独立团的骨干。
从772团中抽出3个步兵连作为新成立的新兵团(后称补充团)的骨干;从771团中也抽出了2个步兵连作为其他部队的基干。
这样实际抽出的部队多达10余个连,而在这些老红军连抽出时,都是连人带枪走的。而老部队在抽出这些连队后,也不可能维持缺额,还是要成立新的连队补上。
所以129师能在抽出这些连队后,依然还能维持基本的机枪配置,主要是用缴获的装备来维系了。
同时,多余的缴获机枪也会尽可能补充到新成立的部队中,这些部队实在是太缺装备了。
比如汪乃贵支队,全支队老的基干只有第7连,也只有这个连有基本武器。到1938年3月底将师教导团第8连补入该团后,其全支队兵力有1500余人,主要武器有4门迫击炮、9挺轻机枪和300余支步枪。
这个装备量显然也是经过调剂武器和陆续缴获后才可达到的,否则仅以1个战斗连和1个教导连,是不会有这些武器装备的。
当然,反过来说这些装备也不可能满足1500余人的武器需求,只不过是先搭架子,后续逐步充实。但是新团队的机枪装备量,是不可能再像主力团那样,能有标准配置的。
这也是八路军当时主要的硬仗、大仗还得是主力团来打,新团主要起辅助作用的因素之一。毕竟这样的武器装备,在当时还不足以独当一面,只有后续装备逐渐充实后,战斗力也随之锻炼出来,方能升格到主力团的地位,但这个过程并不轻松。
在当时八路军最强的主力团,一般配备40多挺轻重机枪;主力团则配20多挺机枪;普通团可能就只有10来挺机枪。在步兵团的数量上,普通团其实是最多的。
而与当时的其他国内军队相比较,国军毕竟是有大型兵工厂和外援武器做支撑的,因此国军的机枪装备量要充实不少。
1937年时,配置最强的国军步兵师装备400多挺轻重机枪;1938年后国军调整步兵师为三团制,机枪装备数调整为重机枪装备54挺、轻机枪装备172挺,平均到每个团则是18挺重机枪和54挺重机枪,合计72挺机枪。
这个配置我们当时是达不到的,当时我军中只有最精锐的警卫连或特务连才会装备9挺以上的机枪,一般的主力还是以装备3挺为标准,普通部队可能就只有1挺。
1941年到1942年间,敌后抗战进入到艰难时期,八路军进行了甲乙丙团编制的调整。
基本是将原来的主力团缩编为三营九连制,普通主力团缩编为二营六连制,一般团则缩编为直辖3到5个连的丙种团。
编制上的缩编看起来规模是小了,但其实是走“精兵主义”,并将原先全团的武器压缩充实到了步兵连中。
此时八路军的步兵连数量虽然剧减,但由此带来的却是平均武器装备量上的提升。至于精简下来的一部分主力,则实施主力地方化,充实到地方部队中,提升其战斗力。
所以八路军的发展先是由小到大,再是由大到小,然后再由小到大,如此锤炼下部队规模大了,战斗力也提升了,武器装备也改善了。到抗战后期恢复大团编制,我们的轻重机枪装备量就又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