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入夜无眠了,按理说每晚都是伴着老郭与谦大爷的相声入睡,但是昨夜却越听越兴奋了。听的是个传统段子——《情义谱》,没记错的话应该是这个名字,只不过经老郭、谦大爷二人加工润色后成典型的德云相声风格,极具讽刺意味,辛辣十足。不过很有意思的事情是里面老郭提到的一句承上启下的话,而且以很严肃的口吻说:“朋友啊,二字应当拆开来看,朋与友,后者包含着前者,前者可不见得包含着后者……”听吧,摘下耳机,思忖良久,不禁喟然。
确实很少有时间或者精力去细品这二字,感受这层关系,总觉得朋友就是朋友,再往深就是兄弟,哪有那么多解释。听老郭一席话,今日一早边决定认真查一查。用手机查了查百度的解释,百度百科的解释:“朋友指在特定条件下由双方都认可的认知模式联系在一起的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的相互尊重、相互分享美好事物、可以再对方需要的时候自觉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的人以及持久的关系……其最高境界是知己。”可以看出第一句话:“特定的条件下由双方都认可的认知模式都认可的认知模式……”就像“废话”一样,直白点说其实就是“两个人看对眼了”而已。这里提一句,就是马上要面临着毕业答辩的学子们,引用例子或者数据的时候不要从百科直接找来并且注上是来源百度百科,这样做你的论文一定很危险,一定记得找引例或者数据的原典。我觉得对于“朋友”的解释,百度百科告诉我的只是将原本的大白话说的书面语一点、文绉绉一点,有点low……我把目光投向了《辞海》,“朋友”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共有三种:其一,同学、志同道合之人,泛指感情深厚的人。这个解释就是说交朋友要有共同的目标、理想、信念,并可以一起为之努力的人;其二,明代士大夫对儒学生员之称;其三,特指恋人。不做赘述。
《辞海》的解释很明确,称为朋友的彼此,要么志同道合,要么关系暧昧,所以就会有人说:“男人之间不会有纯洁的友谊!”这点不懂,各位看官自有想法就好。不过总觉得第三点解释,特指恋人显得很苍白,就像电视剧里总演的,男女之间总会说的:“做不成恋人,做个朋友也可以啊!“听上去真挺悲惨的。这点《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可能更为婉转一些:朋友,指彼此有交情的人或恋爱的对象。交情二字可是害人不浅、伤人无数的词啊!像老郭总说的: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
好了,把朋友两个字拆成“朋”和“友”我们再来看看。《汉语大词典》对于“朋”字的解释,指:其一,彼此交好之人;其二,结党;其三,成群。可以说单看一个“朋”字,它的意味就不同了,很明显地出现了不那么高尚层面的解释——结党,由结党演变为朋党,多指集团、派别,为争权夺利、排除异己而互相勾结,最初见于《战国策·赵策二》:“臣闻明王决疑去谗,屏流言之迹,塞朋党之门。”结党营私其实也算是中华民族传统之一吧,利益驱使下的结果。至于第三种解释,成群。推荐一本书,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著作《乌合之众》,因为当我们处于自我朋友圈里的时候,我们真是的自我可能已经被压抑了,所谓的朋友们也许只是乌合之众。
相较于“朋”字的左右为难,“友”字就来的很直接了。《汉语大词典》中收录“友”字的解释也是三个:其一,彼此有交情的人。这与朋友的解释相一致,所以我认为大词典把朋友的友作为重点及诉求,而朋只是一种方式方法;其二,有亲切和睦的关系,不做赘述;其三,相好,互相亲爱。一目了然又了然于胸,“互相亲爱”告诉我们“友”是双方的,彼此的情感传递,它才是我们的最高追求。我们那些所谓的亲密感、归属感、亲切感等等这些诉诸心理的感受,全然来自于你的“友”们。所以也就会出现了我们宴请客人时常说的那句“高朋满座”,而非“高友满座”。我想唐朝时候王勃在写《滕王阁序》那句:“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的时候也是为了让你应酬的时候用一用吧,相比与此,我还是喜欢“三五好友相约路边烧烤摊吧!”
今天我算是知道老郭为什么总说:“听相声长学问”了。朋友二字拆开一念,意义无穷是趣味无穷啊。人为人,首先是社会人,有些东西无法逃避。所以可以更任何人称为“朋”,却不敢轻易唤其“友”。也罢也罢,听段相声哈哈一乐,一夜好梦。
PS:原本说今天要写的这篇是《郭、曹、岳,我眼中的相声三国(下)》的,第二部推荐量和阅读数都达到申请头条号之后的最高值,有了些许成就感,心想抓紧写出第三部分,但是想了几天还是不知道从何下笔,无意中听相声有感,今天写下来当篇小随笔。第三部分的内容还是尽快写出来,聊聊郭麒麟和烧饼。最近抓紧听听郭麒麟的相声,至于烧饼的相声,因为他和他搭档曹鹤阳着实太躁,不适合睡觉前听,所以他的内容我想一笔带过了。尽请期待我的第三部分作品的发布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