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剧《亮剑》中,出现了好几种八路军的步兵团,其中既有独立团,也有新1团、新2团,还有772团等。
结合历史来看的话,这几类团在当时都存在过。772团是由红军改编的老部队,新1团、新2团这一类则是新扩充的部队,其中新1团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
另外就是独立团,八路军刚改编时就有了115师独立团,这也是老红军部队改编的。除了这个团外,后来出现的独立团也是新扩充的部队。
在全面抗战初期,这种步兵团称号比较多的情况曾普遍存在。不过在1939年到1940年时,八路军进行了整军,以各大战略区为单位,分别理顺和重编了步兵团。
此时,各战略区内的正规步兵团普遍都有了数字番号。比如上面提到的386旅新1团,之后的正式番号就是第16团。
当然同样是第16团,在其他战略区内也有这个番号,比如冀中第16团。所以在当时出现一个数字番号团之后,也要搞清楚到底是属于哪个战略区的。
当时整编步兵团的基本原则是按照3营12连或3营9连制外加团直属队的“大团”模式进行的,一个团的兵力数就有2000多人。一些主力团的兵力数,甚至还会超过3000人。
1940年百团大战时,总计参战的100余个团,即是当时晋察冀、120师和129师整编后的参战部队。如果加上山东和陕甘宁的部队,当时八路军所有的团大约是160到170个,全军兵力为40万人。
到1941年至1942年间,敌后抗战进入最艰难阶段。
其中1941年八路军兵力下降到了30.5万人;1942年兵力数为34万人;到1943年也只有33.9万人。
在这种极度艰难的形势下,八路军实施了“精兵简政”,具体在步兵团的编制方面也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
之前八路军的正规团基本都是3营9连或12连的大团,一个团就有2000多人。进行编制调整后,八路军步兵团实际分为了甲种团、乙种团和丙种团。
以129师的划分标准而计,满4个步兵连者编为丙种团、满6个步兵连则编为2个营的乙种团、够9个连的则编为3个营的甲种团。
而以晋察冀军区的情况来说,甲种团为3营12连制,另外直属迫击炮连、特务连、侦察连,全团2770人,为野战团;乙种团编4个连,另有侦察连和特务连,全团1080人,为基干团;另外还有直辖几个连不等的地区队。
其他各区也基本都调整为这种大、小团模式,而以小团的数量为多。由于战斗非常残酷,一般来说小团的兵力规模都没有过千,基本是大几百人甚至是三五百人的样子。
那么从2000多人的大团,到几百人的小团,为何要这么调整呢?
首先是敌后抗战形势在当时日趋艰难,日伪军当时具有兵力数量优势和武器装备优势,其构筑了大量碉堡、据点来对我根据地实施严酷的封锁和“扫荡”,使得我根据地被分割、封锁的情况非常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我军大部队的运动十分不便,尤其是平原地带,以大团的建制活动几乎不可能。
另外在残酷的作战环境下,部队的减员非常严重,有些战斗团的步兵连兵力下降到了50余人,处于严重不满编的状态。
另外最关键的一点是,我军的武器装备并不能得到国府的补充,而是几乎全部依赖于缴获。
在日寇构筑大量碉堡据点的作战模式下,对敌缴获日益艰难,尤其是枪械武器能缴到,但是弹药的缴获补充则往往跟不上。
以1942年冬八路军129师的弹药统计为例,即便是作为主力部队的386旅,也依然只有14万发子弹。而一般的军分区,则往往只有两三万发子弹。
单独看这个数字可能还不会觉得如何,打几仗总是够的,可也就仅限于是打几仗了。而且为了预备突发战事,在一般战斗中这些子弹当然不会全部发下去,所以当时打一仗每个战士通常就只能打出三五发子弹来。
在这种情况下,“精兵简政”的“精兵”显然更为重要。
大团改小团之后,其实是将全团的人力及武器进行优化编成。以最精锐的战斗员组成野战部队,将最好的武器和最多的弹药集中配置。
以冀中军区六分区警备旅第2团为例,该团原本也是大团,改为小团后只编有4个步兵连。
其中第1连全部装备三八式步枪;第2连全部装备汉阳造步枪;第3连全部装备捷克式步枪;第4连全部装备老套筒步枪,每个步兵连各装备3挺轻机枪;另外团属特务连下辖警卫排、重机枪排、侦察排、通信排,还有82迫击炮排。
这实际上就是把原来正规团的主要技术装备都集中起来了,而且实现了野战连队的枪械型号、口径的统一,强化了连队的战斗力。
在敌后作战以小部队为主的战斗方式下,这样的精锐部队便可以用来集中打击日军的小部队,往往能够干净利索地解决战斗。
当然,警备旅第2团的原有实力不可能只编成小团的几个连,其他连队则合编成了地区队。
而就整个八路军的大团改小团过程中,主力军的一部分骨干则下沉到了地方军、游击队中,实行主力军地方化,这样又强化了地方军、游击队的战斗力。
如此,我们就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主力军、地方军、民兵游击队的三级力量结合,以适应新的抗战形势,继续打击日寇。
由于八路军部队普遍性的化整为零,日伪军的所谓扫荡便不能轻易找到我军的主力。再加上其为了蚕食我根据地,布设了大量据点,也使得其力量得到了分散。
当时有的据点内可能只有伪军的一个班,稍大点的则是日军一个班加伪军一个小队,再大点的则是日军一个小队或伪军一个中队,而日军中队级的据点一般就是县城或重要城镇了。
以我军当时的技术装备强攻炮楼或据点是不太现实的,但是日伪军又不可能龟缩到据点内不露头,只要其敢于出来,我军在周围活动的部队就会抓住战机,将其吃掉。
这样的小战斗单独看可能并不起眼,但在整个华北战场上实施,累计的战果则相当可观。
民兵游击队在普遍性的对敌斗争中得到了锻炼;小团则以灵活的作战方式既减轻了损失,也在多次小规模作战中不断改善装备,提升战斗力;而少部分保留的主力野战团,则承担关键性的作战任务,一旦有战机出现,则狠狠地打击日伪军。
换句话说,我们在极度艰难的情况下适应了下来,并找到了新的对敌之策;而日伪军则越来越虚弱,逐渐地无法守住那么多的据点,势力范围逐步萎缩。
敌进我进、敌退我也进,就这样到1943年下半年后敌后抗战形势逐步改观,八路军的规模也开始恢复。当初大团可以改为小团,如今小团又可以升格为大团,以适应新的对敌斗争。
当然了,编制的恢复是有严格规定的,像《亮剑》中李云龙团那种模式在真实历史中是不会出现的,这点大家要注意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