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的时候,全军只有一个山炮连,编在了总部特务团之内;而当时各主力师编制内的炮兵营实则仅仅是个虚名,其实都是纯步兵部队,各师真正的炮兵力量其实就是几门迫击炮,如120师全师有4门迫击炮、129师全师有6门迫击炮。
八路军在抗战中唯一一个炮兵团成立于1938年初,是以原来山炮连的家底加上在滹沱河中捞上来的8门晋造13式山炮组成的,后续则补充以缴获的日式火炮。该团由八路军总部直接指挥,曾在全面抗战前期发挥了巨大作用。
1941年敌后抗日根据地进入极度困难时期后,炮兵的机动和弹药补给极为不便,因此撤回到了陕甘宁。但该部并没有闲着,而是承担起了培训我军炮兵的重任,并于1944年正式扩建为延安炮校,以有限的装备为我军培养和储备了大批炮兵人才。
而在抗战中的各大根据地中,我军也利用缴获装备组建有营级规模的直属炮兵,此外在主力步兵团中则装备有数门迫击炮——以上便是八路军在抗战中主要的炮兵力量了。
在这些炮兵部队中,75毫米山炮基本算是最重型的武器,其他主要是82毫米迫击炮,另外还缴获了一部分九二式步兵炮。我根据地依托有限的兵工厂,还制造了一部分独具特色的火炮,如牙山炮和“十生地”重迫击炮等口径较大的火炮。
不过要说口径再大的重炮,在以往的历史资料中是很少提及的。
因为第一:我们的兵工厂在抗战中没有制造过比这个口径更大的火炮;第二:在对日军的作战中,似乎也没有缴获100毫米口径以上的火炮并为己所用的情况。
但是,我军在抗战中还真的装备并使用过大口径的火炮——150毫米重迫击炮。
有朋友可能要问了,你这不胡说吗?既然缴获和制造100毫米级的火炮都那么困难,这150毫米口径的重迫击炮难不成是自带的?
确实,这150毫米口径的重迫击炮还真就是自带的。
当然,1937年刚刚改编的八路军中是找不到这装备的。但是抗战中的我军部队并非全部都是从红军的老底子中发展出来的,还有党领导下的其他力量和地方武装逐步发展而来,可谓是源流很多。
这其中比较有名的一支部队是吕正操所率的东北军一部,这支部队没有跟随国军主力南撤,而是在我党领导下留在了冀中,随后与河北游击军合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一同成为抗战中冀中我军的主力部队,而这150毫米口径的重迫击炮便是该部所装备的。
吕正操所率的这支东北军为第53军116师346旅第691团,当时该部2营不在建制内,只有1营、3营和团直属队,共计有约1600人。
东北军的武器装备较好,其主要来源于之前东北兵工厂的武器供应以及外购的大量武器。
在九一八事变时,东北军主力的轻机枪即能装备到班,步兵团级有直属的重机枪连、平射炮连和迫击炮连,步兵旅级还有重迫击炮连。
其中步兵团属的迫击炮连装备的是辽造的80毫米口径迫击炮,步兵旅属重迫击炮连装备的则是辽造的150毫米重迫击炮。
说起迫击炮来,其实大家都不陌生,而中国近代史上首开制造迫击炮先例的便是盘踞东北的奉系军阀,其奉军即东北军的前身。
1922年,张作霖聘请英国人沙敦在沈阳北大营原陆军第27师修械司及医院旧址建立迫击炮厂,委派炮兵中校团附李宜春协助。因为当时的厂房和设备比较简陋,没有正式的厂名,因此人们亦称其为修械司。
随后,张作霖又在沈阳西下洼子建新厂,并于1926年正式更名为奉天迫击炮厂,新旧两厂合并;1929年奉天改名辽宁后,又更名为辽宁迫击炮厂。
早在1922年时,该厂即生产了辽11式80毫米口径迫击炮,随后改进有辽13式和辽15式;同样在1922年还生产了辽11式150毫米口径重迫击炮,随后改进的型号则是辽16式,每门炮配炮车一辆,弹药车两辆,每车载10发重迫击炮弹。
鼎盛时期,迫击炮厂的月产火炮可到80门,炮弹产量可达40000发。
迫击炮厂的成立及中重两型迫击炮的生产使得奉军/东北军步兵部队的火力大增,步兵团的迫击炮连装备有6门80毫米迫击炮,而旅属的重迫击炮连则装备有6门150毫米重迫击炮。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兵工厂落入到日本人之手。东北军主力入关,此后在军械供应上自然不比从前了。
随后东北军编制也发生了改变,先是改为军——师——团编制。1936年西安事变后,东北军按照中央军调整师改编,恢复旅级建制,为军——师——旅——团编制。
由于在这次整编中东北军编制被大大压缩,而在武器装备上又全部是本部武器调整,因此虽然大体编制与中央军调整师一样,但实际上则有诸多细微不同。
比如东北军入关时装备有辽14式37毫米平射炮和辽11/16式150毫米重迫击炮,这些火炮自然是没有后续补充的,而连年作战又有损耗,因此其配置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我们现在可以确定的是,整编后的东北军有的步兵团依然是有辽14式平射炮的,而150毫米重迫击炮在有的步兵团中也有装备,而此时东北军的中口径迫击炮则像中央军一样,装备到了营一级。
而吕正操的东北军691团则都装备有以上几种火炮,另外还装备有相当数量的轻重机枪。
吕正操将军在回忆录中提到当时该团除1、3营外,有4个直属连和1个通信队。其中能够确认的便有1个平射炮连、1个重迫击炮连。
关于这两个连各自装备的火炮数量,不同资料的记载情况不一,绝大多数资料所称为各装备4门,此外中口径迫击炮方面有几种说法,4门、6门、8门之说都有。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吕正操691团所在的53军驻防在河北保定地区,属第一战区作战序列。
由于该战区组织对日作战不利,因此基本上没有像样的战斗,本部便一溃千里。
691团对日军的首战是在永定河一线,仅守了一天友邻部队防线便被突破,不得不撤退。战斗中,3营营长刘裕勤、副营长王德平、8连连长王宽明等共产党员及一批官兵牺牲。
此后691团(缺2营)奉命掩护53军主力南撤,在半壁店曾反击日军骑兵一部,毙伤其20余人。
1937年10月10日晚,691团1营进驻藁城县梅花镇,3营及团直属队驻附近的四德村。
晚上点多钟,日军约1个大队南下亦开至梅花镇,1营依托围墙顽强抗击,以密集的机枪火力及配属炮兵给予日军重创。日军南下以来几乎无阻,吃了亏后不断增兵,将梅花镇的1营包围了起来。
116师师长周福成和346旅旅长丛兆麟向吕正操发报,命令将1营甩掉,团主力继续南撤。吕正操没有执行这个命令,而是命令团直属火炮,包括4门150毫米重迫击炮参战,掩护3营的一个连向东门出击。
150毫米口径重迫击炮的炮弹威力是非常大的,日军遭到轰击后损伤不小,1营及部分支援部队的群众在团主力接应下从东门突围而出。
691团主力从梅花镇突围后,从上到下均不愿意随国军继续南下,强烈要求留下来打鬼子,为牺牲的战友和死难的群众报仇。
1937年10月14日,吕正操将军率部在小樵镇宣布部队改编为人民自卫军,部队下属3个总队,分别由2个步兵营及团直属的技术兵种组成,其中便有那4门150毫米重迫击炮。
作为当时我党掌握的一支装备和训练较好的武装,这支部队至此开始了在冀中的八年抗战,并成为后来我军诸多部队的来源之一。
而这4门150毫米重迫击炮用到了什么时候?现在没有明确资料提到。
我们所知道的是,人民自卫军不久之后扩编,技术兵种合编为特种兵团,团长为开国少将沙克。这个特种兵团在1937年底开赴路西整训时还存在,火炮应该还有装备。
1938年初,特种兵团改编为自卫军新第3团;八路军第三纵队正式组建后,该部又改为第21大队;后来冀中部队再次改编,所部又编为冀中军区第一个主力团——16团。
很显然,这支部队此时已经成为了一个步兵团,在这一过程中,平射炮是有所保留的。至少在现在看到的资料中,16团在1940年南下作战时,是使用过平射炮的。
至于150毫米重迫击炮,则鲜见作战记录,一个合理的解释是相较于平射炮而言,该炮的炮弹更少,很可能在梅花镇之战后便所剩无几。而到1938年后,由于没有炮弹补充,该炮便不能使用了。或许在此期间,这4门炮也参加过一些战斗,不过缺乏相关资料,它们也只能是堙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虽然这几门重迫击炮在我军中只是短暂地存在过,但它们却极有可能是抗战中我军曾装备过最大口径的火炮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段历史还是有必要为人所熟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