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topview数据查询)topview赢富数据查询

杨苏

由于重仓股的连续暴涨,市场又将灯光打向久未聚焦的“一哥”王亚伟。

这只重仓股是三聚环保,2016年年报显示公司90%收入来自能源净化综合服务。2012年8月以来,公司已接待机构40次调研,考虑到2017年“门庭冷落”,此前4年每个月都要接待宾客。该股股价自2016年9月中旬至2017年3月初一直在45元~50元徘徊,但本周连续暴涨最高至60元,再度创出历史新高,成就王亚伟四年坚持重仓浮盈8~10倍的投资神话。

其实,这四年的日子并不好过。除了本周突然25%左右的暴涨,公司股价之前只在两个阶段有明显的升幅,分别为2015年前5个月和2016年第二、三季度,其他时间不是剧烈涨跌走出“W”挑战心脏,就是大半年一直小振幅横盘着考验耐心。

从统计看,长期坚守一只股票并非王亚伟的惯常作风。自2012年9月奔私之后,王亚伟执掌千合投资进出多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有的时候一个季度更换前一季度所持三分之二的股票。而且,选股不重业绩是王亚伟的特有投资风格,据他本人2013年在券商内部交流内容,“多角度判断价值,别人发现不了的才是价值”,所以不仅重组概念股票常被他揽入怀中,连钢铁水泥等产能严重过剩全行业巨亏的公司也是王亚伟短暂的座上宾,许多“押宝”投资以离场亏损告终。

有趣的是,许多重仓股调研记录并未出现千合投资的身影,但这一现象没有发生在三聚环保身上。自2013年4月起,三聚环保调研记录就出现“千和京城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周哲”的身影,查询工商信息没有显示公司存在。但2015年调研记录中,至少3次出现千和投资周哲,相信屡次出现的“千和京城”和“千和资本”周哲,应该均为原华夏基金医药行业和化工行业研究员、现深圳千合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的研究员周哲。

上述调研记录的机构名称差异可能有另一种解释。曾有知名私募机构的研究员对笔者透露,其参与上市公司调研时经常留下此前供职单位名片甚至其他名片,因为所处机构经常被媒体追风所以不得不低调从事。因此,投资者和媒体赖以追寻机构踪迹的上市公司调研记录,可能并没有完整和准确地记录到场人员。

投资大佬想低调或者遮掩自己的踪迹,也是可以理解的。多年前TOPVIEW数据之所以昙花一现,就是因为总让机构投资者感觉像是动物园的动物,一举一动都是透明的,都被散户围观着。但为什么大家想围观,是因为觉得机构有专业能力,而且知道的信息更多。

从价值的角度去考虑,隐藏价值、并购重组价值是一类,行业大发展公司当龙头也是一类。纸上得来终觉浅,从2012年8月以来40次调研记录来看,曾经登门三聚环保的投资机构几乎涵盖了所有市场参与者,从内地的券商、基金、险资、私募到台湾、香港的机构。有时机构去公司总部探访,有时机构实地去公司项目现场,有时百位机构投资者聚集酒店与高管问答。

40次调研活动中,上述周哲至少4次公开出现,尤其在股价暴涨的2015年上半年。至于2016年二、三季度和本周,尽管股价暴涨但未曾有调研记录。2017年以来,公司尚未披露接待机构调研的信息。但这都只是上市公司根据规则披露的接待信息而已,不能排除机构通过公司上下游、客户走访等多种形式的探查可能。而且,即便是上市公司披露的调研记录,也一定与现场交流存在出入,比如文字记录不了任何情绪、场景,也有可能部分内容披露时做了删减修改。不多加调研,而是根据残缺的信息推测他人坚守暴利股票的原因,并希望有所悟帮助自己的投资,实在太过艰难的投资任务。(作者任职于证券时报社)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topview数据查询,topview赢富数据查询,大智慧topview数据查询”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