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越来越没意思了,大多数80后、90后不想过年,00后对过年没有概念,只有70以前的人才对过年有所期盼,过年似乎已经没有以前那种年味了。
这是大部分国人对已经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春节的最新感悟。年味变淡了,尤其是在今年这种特殊紧急情况下,不能走亲访友的过年更是变得十分无聊,甚至乏味。除了今年这种情况,让年味变淡的原因是什么呢?
让年味变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首先我给大家讲讲我小时候是怎样过年的?
我是出身在黔北山区的80后,记忆中90年代以前过年都是很有年味地,不管大人老小都是十分期盼着过年。在那个年代,整个农村地区条件都十分贫穷艰苦。但过年要准备的东西还是会家家户户都备齐。
按我们当地习俗过年都必备些什么东西呢?
在腊月以前每家每户都要杀年猪、做腊肠、腊肉、做血豆腐、霉豆腐,还要提前煮好甜酒,磨好汤圆粉,浇铸好蜡烛,打好纸钱,备上拜年要用的糖酒、饼干、罐头。
过年前一天要做好一锅豆腐,过年当天要做好一大锅豁菜(用白罗卜和胡萝卜、米粉、豆腐做的大锅菜),要做多大一锅豁菜呢?要全家人吃到5天以上,一般都是用大盆装着,每天吃多少就热多少。
在过年当天之前准备好这些后,到了初一就开始拜年了,也就是拜年才是最能体现年味的地方。初一初二去拜年的都是最亲的地方,比如回娘家,初三以后就是一般的亲戚朋友。为什么说那个年代拜年是最能体现年味的地方呢?因为当时拜年是要送礼的,(当地也称为“人亲”),而凡是有点亲戚关系的都要拜年,去上门拜年还必须吃完一餐饭再离开,否则主人家会视为不被尊重。
记得小时候,每年到了大年初一就全家人出动去拜年,由于那个年代交通不便又路途遥远,所以有点沾亲带故的都会结伴去拜年。走在路上,随处看见同行的大人小孩浩浩荡荡就像一支编队,大人之中有人背着小孩,有人背着背夹(当地用来装人亲的)或提着礼品,稍微大些的小孩则偶尔欢快的奔跑,偶尔又停下来燃放两个鞭炮。
走了许久,一群人到了拜年的主人家。主人一家人听到声音早就拿着香烟出来迎接,待都打完招呼便都进入主人家的火炉边围坐着,此时主人家里人端来瓜子花生或者糖果,并招呼着客人食用,同时也坐下来陪着来客聊着天。此时主人家里人正忙着煮甜酒汤圆,不一会时间,甜酒汤圆就端到火炉上了,这是当地去拜年饭前必须先吃的点心。所有人都吃完甜酒汤圆后,一群人再打几把小牌,主人家就准备好了饭菜。在当地,过年招待客人绝对不能少的就是腊肠腊肉另加一碗豁菜,这是小时候拜年必吃的标配菜,腊肠与腊肉是那个年代最好的食物,而豁菜则代表着来年所有东西都有。
饭后,要去其它挨着的地方拜年的就继续拜年,没有的则留在主人家继续玩耍,如果有急着要回去的也可以先回去。不过在那个年代,由于交通不便,拜年基本上都是要在主人家过一晚才回去的。
到了除八,家家户户都拜完年就开始玩龙灯。玩龙灯从初八开龙。在这之前,要去参加玩龙灯的人要提前报名,报名的人没有年龄性别限制,然后轮流安排,当天安排出勤的人每晚会有两块钱左右的酬劳。从初八开始,每家每户到了晚上都会准备好一个红包、鞭炮、各类小吃,然后等着玩龙灯的上门。
去玩龙灯的人除了有钱拿,还可以随便吃主人家准备的各种小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小孩都愿意去的原因。为什么每家每户都要玩龙灯呢?因为按照习俗,目的是为了招财纳平安,同时玩龙灯也是彰显家庭实力的表现。直到正月十五,就到是谢龙(最后一晚玩龙灯)的时间,整个春节才算过完了。
年味变淡从人口加速流动开始
到了90年代以后,由于人口大幅度外流,很多人都离开农村外出务工,选择把家安在城里。从那个时候开始,人们开始把金钱利益放在首位,年味就从此开始变淡。
直到现在,人们的生活是比以前富足了,可是顶梁的80、90后各种压力却急促而至,大家为了生活早也没有当初那份初心,再加上国家对节日的限制,每年就那么几天,哪还有时间能过完整个春节。
如今,一过大年初三,人们一出门就开始询问哪天出门工作?买哪天的车票?甚至很多人已经开始了踏上反岗上班的路上,而那些曾经欢乐的时间早也不复存在。就拿拜年来说吧,很多地方甚至连过场都免了,发条信息就算完了,对于煮甜酒汤圆这些步骤则是能少则少,为了就是省个麻烦,而从小玩的龙灯呢?村里除了仅在世的几个老人会扎会玩,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而言,都不知道龙灯是干啥的?就更不提哪里还有玩龙灯的了。
注:本文原创,由“家是故乡浓”著,图片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大家留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