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古代如何过年古代人怎么过年!

大家新年快乐,大运在这里给大家拜年啦!相信现在每个家庭都在团团圆圆的一起过大年吧?是不是都吃着好吃的年夜饭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呢?那大家知道古代怎么过年吗?

过年的传统自古就有,从尧舜时期到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以及宋元明清,经历了几十个朝代的荣辱兴衰。虽然时代不断变迁,但是过年这一民族文化一直传承至今。那么,到底过年的时候古代具体是怎么过的呢?跟现代的习俗有什么差别呢?

史书上记载,西周的初期,已经出现了一年一次的祈福祭祀,庆祝来年风调雨顺的习俗,人们把这一风俗习惯当做是新年的起源。古时候这一活动的举行,都是在农历的11月期间,不过随着汉武帝刘彻继承帝位之后,重新修订了日历法则,把农历的正月初一统一定为新年的伊始。过年古时候称为"元旦",是年月日三者的开端。

不过也有传说,说过年是源于驱赶一个叫"年"恶兽的过程而逐渐兴起的。"年"常常来到民间肆意破坏,很多百姓都是闻"年"而战栗。有一次"年"想往常一样来到了村子里,但是恰巧遇到了穿着红衣服,正在燃烧竹竿子取暖的人,噼噼啪啪的响声加上火焰闪烁,吓的"年"赶忙逃走。大家意识到"年"可能是怕这些东西的,所以每年听到"年"要来的消息,就各家各户穿上红色的衣服,点燃爆竹来驱赶"年"。于是就有了过年。然后大家走街串巷,互相祝贺恭喜,就成了拜年。不过传说就是传说,我们更愿意把过年当做是一种美好的民族传统来继续延续下去。

我们还是来继续了解有证可查的历史记载吧。古代的时候过年也有打扫房屋,除夕守岁的风俗。

从秦代的丞相吕不韦主持撰写的道家名著《吕氏春秋》的记录之中,我们知道,尧舜时期,过年的时候就有扫除尘旧的说法,意思就是除旧迎新,把一切不好的运气都一律清扫出门外,让家里焕然一新。

古魏晋时代,就有关于除夕的时候守岁的记载。一家人在新年的前一天,其乐融融的一起吃团圆饭,一起熬夜点灯守岁。

晋代有习俗,就是在过年的时候互相赠送一种叫做春盘的食物,也叫做五辛盘,就是使用大小蒜还有韭菜、云苔即今油菜和胡荽(sui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香菜五种有辛辣味的食材放在盘子中调拌,作为一种凉菜来食用,并且配上过年标配屠苏酒,又称岁酒,过年的氛围浓浓的。

明朝初七的时候姑娘们都会争相画上美美的梅花妆容。梅花妆由来于寿阳公主,即明穆宗朱载垕的第三个女儿朱尧娥,悠闲的在宫殿之中坐卧,这个时候竟有梅花飘飘洒洒的落在了公主的额头两眉之间,宫女见到之后觉得美极了,于是这个梅花妆也变广泛流行起来了。

唐朝过年,朝廷下令取消了长安城三日的夜间禁止通行的禁令,百姓们穿新衣,贴红色春联,游玩放灯,放鞭炮,在热热闹闹的气氛之中。诗人王安石的一首诗《元日》就有这样的描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唐朝盛世繁荣昌盛,一片其乐融融,过年更给这个朝代增添了不少色彩。

宋朝过年的时候,宫中的皇帝会邀请文武百官举行盛宴,并且赏赐金银珠宝,作为奖励,这就类似于现代公司发年终奖金一样的吧。宋朝的百姓们如何过年呢?他们会将米粉当做蚕丝,写一些吉利的话,随意抓阄,以图来年福气满满。邻里朋友之间还会互相的赠送自家美味的食物,献上自己的一份对彼此的美好祝愿。小孩子们也除夕的夜晚也会拿着各色各样的灯笼,成三成五的满大街的跑来跑去。

元朝的时候,盛行送名刺的习俗。因为亲戚和朋友们太多了,来不及一一的拜访,于是拜年的时候不用必须去家中,也可以送上名刺,也就是拜帖名片,类似于现如今的贺卡,来表达心意。

到了明朝过年的时候,主要是官民同乐,盛行一种叫做鞭春牛的新年活动,官员们和地方的老百姓们一起参与进来,好不热闹。另外,也有游长城一说,相传城墙头上走一走,一年百病都赶走。

最后我们来说说清朝的年,猜字猜灯谜是这个朝代比较盛行的习俗,甚至有许多的喜欢这项活动的人还专门的设立了猜灯谜的社团。整个帝都城里,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清朝的百姓们除了这一习俗,还会请神明保佑,希望家人健康平安喜乐。

不管是古代的过年习俗,还是演变到现代的过年习俗,时代在变,过年的娱乐方式在改变,但是过年的传承没有变。现代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很多都是一切从简,所以大多数人都在感叹现在过年不如小时候有意思了,年味也没有那么浓了。其实我们不如试一试,放下手机,多跟家人唠唠嗑,多走街串巷,回归原始的习俗文化,年依旧还是那个有韵味的年。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古代如何过年,古代人怎么过年,古代如何过年的,古代如何称呼过年,中国古代如何过年”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