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京报》记者调查测试安卓手机各类APP时发现,我们使用的普通安卓系统手机包括小米手机、华为手机等在手机自带的应用市场下载、安装多个常用APP时,发现这些APP存在未经明示提醒就收集敏感信息的行为。
在OPPO(左图)、小米(右图)手机应用商店首次下载打开优酷时开启的权限。图片来源:新京报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同一款APP在不同品牌手机的安卓系统下,读取敏感信息的行为也不同。记者测试了市面上常见的华为、小米、OPPO、vivo手机,使用其内置应用商店下载天猫、携程、58同城、优酷、今日头条、爱奇艺、赶集网七款APP时发现,华为和小米应用商店下载时未经明示提醒就默认开启了定位或其他敏感权限,而在OPPO和vivo应用商店下载时则基本都对其权限进行了明示提醒。
在vivo(左图)、华为(右图)手机应用商店首次下载打开优酷时开启的权限。图片来源:新京报
记者认为这些默认APP读取定位信息或其他敏感信息的行为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华为和小米没有尽到告知的义务,用户没有进行“明示同意”的提示,不符合个人信息安全使用规范和要求。
根据《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安卓手机乱象,乱象根源在于安卓系统
其实安卓系统权限划分还是很细致的,但是对用户端提示太笼统,太频繁了。比如敏感的Phone权限,可能APP只想读IMEI,并不代表读你的通话记录和状态,再比如Camera权限,那是为了就是为了“扫一扫”。苹果这方面做的比较好,不敏感的不提示,敏感的简单明了。
像上面测试的天猫、携程、58同城、今日头条、赶集网都会用到定位权限,因为他们都是根据你所在的地理位置推送本地新闻,天猫还会用到相机权限,因为有扫一扫功能,至于华为的读取通话记录权限其实是读取手机IMEI,只是提示的比较笼统。
当然,有些APP很流氓,不管什么权限都要,不给还不让你使用,反复提示,直到烦死你,除非你卸载。
根据华为发布的《华为应用市场2017年度安全报告》,华为应用市场2017年全年接纳了64.7万次应用上架申请,其中20.2万没有通过审核,通过率为68.8%。在没有通过审核的APP中,有15.4%的未通过原因是被华为判断“存在恶意行为”。《小米应用商店应用审核规范》也明确规定应用未提示用户或未经用户授权情况下不得搜集、传输或者使用用户的位置信息。而《OPPO应用市场审核规则》也规定未经用户授权,不得搜集、传输或者使用用户的位置信息。
不同品牌手机隐私权限判断不同
例如从小米和华为内置应用商店下载爱奇艺时,虽然没有任何明示提醒,但从后台权限系统观察,可以发现小米手机关闭了爱奇艺拨打电话权限,但开启了定位和录音权限;华为则相反,关闭了定位录音权限,却恰恰对拨打电话权限“网开一面”。
腾讯视频在四款品牌手机上都明示了隐私协议,这也意味着在法理上腾讯视频可以开启隐私权限。但记者查阅后台权限系统发现,腾讯视频在华为和小米手机上没有开启任何隐私权限,但在OPPO手机上则开启了摄像头和录音权限。
而人工智能AI的流行,又加剧了智能和隐私之间的矛盾。不采集你的数据怎么能够让系统来适应你呢?怎么才能更好的为你服务呢?
华为mate10采用的是号称集成了AI人工智能的EMUI8.0系统,对数据的采集权限与用户的隐私做了一个比较均衡的平衡。所以才有了使用华为mate 10手机的任女士发现,该手机的“智能生活”提醒页面可以显示她的火车票预订信息、快递物流信息,有一天甚至精准显示了她的停车信息。
“我很惊讶,为什么手机可以知道我有车,还知道我车停到哪。”这就是智能大数据带给你的好处。但是这些信息不要泄露给其他人。
应该给隐私一个相对明确的定位,像位置信息应该归于一般秘密信息,而通话记录、联系人、相册之类的才应该属于隐私级别。如果厂商把握好一个度,对于隐私级别的应该默认明确禁止访问,对于一般信息也可以免于提示和提醒,避免提示过于频繁而影响用户体验。
现在厂商设定的存储权限其实是很笼统的,不给访问存储的权限,APP根本无法运行,对于存储的权限还应该细分一下比较好,可以单独设定不能读取隐私的相册权限这样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