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耻近乎勇谁提出的,知耻近乎勇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菲菲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中庸》原文——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2、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已;“知耻近乎勇”字面的意思是:知道什么是“耻”,就接近于“勇”了其背后的含义需要从儒家的哲学体系中找到入手点。
3、从我刚才列举的一整段,可以粗略看出:先修身,然后治人,然后治天下国家。
4、这个顺序是不能乱的。
5、"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所以,“知耻近乎勇”是从修身的角度来说的:而在儒家思想里面,外在的行为是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
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从这几句话可以清楚的看到,作者表达的从外在行为到思想认知层面转换的逻辑。
7、儒家讲究:“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8、实际上是强调“行为向思想的转化“。
9、“利用行为向思想的转化,完成修身养性的过程”。
10、最后总结:知耻近乎勇,实际上是修炼的过程,知道什么是“耻”,会让人成熟起来。
11、“勇”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准。
12、而修炼自己,是治人、治国的前提条件。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