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周国平谈语文教育:对文章的理解,不可能有标准答案

新疆晨报讯 (文/记者 邢靓 图/出版方提供)一直写哲学,写散文的作家周国平,推出了一本书《对标准答案说不:试卷中的周国平》。这本书推出的悄无声息,近来则因为对中学生语文教育的真知灼见而逐渐红火,周国平本人也开始走进校园,谈论语文教育。

为什么突然写一本讲语文教育的书?周国平说他希望阅读能带来真实的好处,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也替老师们出谋划策,探讨更好的考察阅读效果的题型及思路。

“对标准答案说不”,是周国平对语文教育的一种态度,他认为对文本的理解“不可能有标准答案,评判的标准应该是看有无真实感受和独立见解,能否言之成理”。他希望通过语文教育,达成学生乃至国民普遍的阅读能力的提升,期待可以不拘缚于标准答案的更自由表达时代的到来。

语文教育不是为了考试,也不是为了学会阅读,而是要通过阅读理解促进心灵的成长,做一个更优秀的人。

对话

记者:您并不是语文教师,“改行”谈论语文教育,是基于什么样的契机?

周国平:是这样,我的很多文章都收录在语文课本和中学生阅读材料里,还出现在语文考试的阅读题里。我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说周老师我中学的时候读过卷子里的或课本里你的文章,我发现,我是通过中学语文课进入了孩子们的视野。

这本书其实是55份语文试卷评注,我的编辑收集了55篇语文测试卷里我文章的阅读理解题,每张卷子都有标准答案,我就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样测试对不对?我做自己文章的阅读理解,分数还不如学生,为什么?

记者:您曾经说过,语文不是一门知识,更重要的其实是能力。怎么理解这句话?

周国平:语文课的使命是什么?我觉得有两个,一个是母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中国文化保存在什么地方?就保存在用母语记载的书里,语文教学是母语训练,让你成为一个文化上有根的人,这是很重要的。

另一个就是人文素质的培养,包括心灵的感受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听说读写”背后是“感”和“思”。其实母语训练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共同的途径都是阅读和写作。

记者:您认为现在的阅读和写作教育有误区。

周国平:我强调正确的“读”和正确的“写”,什么叫正确的读?就是我说的,现在的语文教育把语文定位为一门知识,但语文更重要的是能力。

我们的语文考卷基本考两类知识,一个是语法修辞,我真是看了很多卷子后才知道有这么多论证方法,什么对比论证、正反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说实话,我写文章的时候哪里想到这些论证啊?我自己都不知道。

语法修辞的知识要不要?要,但这方面的知识实际上都是默默领会,没人是靠这些知识写出好文章来的,写出好文章的人不一定能说出这些知识来,但这些知识融化在他的本能里。

另外把课文、范文归结为某些知识要点,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哪个句子什么含义。让我回答我也真的答不出来。当你归结这些知识的时候,实际上是缩小了语文的概念。而且如果这些知识都是有标准答案的,实际上就会逼迫学生去猜那个标准答案是什么,结果阻碍了理解,不是推动了理解。

记者:您认为真正的理解应该是怎样的?

周国平:文章本身有含义,但这个含义绝对不是可以规定的,你去阅读的时候不是一片空白,你生活过,你阅读过,你是带着这些积累去阅读的。所以真实的理解过程,就是心灵的积累和文本的含义互相作用的过程。

文本越丰富、心灵的积累越丰富,理解越丰富,理解越成功。一个人读书的过程,实际上是在找你灵魂的亲缘关系,一定存在着一些作家,你读他们书的时候,你内在的灵魂就觉醒了,你会非常喜悦。一个人是不是真的会阅读,就看他找没找到能够把他唤醒的作家。

那就要有人说了:又不能标准答案,又不能强调知识,那怎么考试?我是主张写读后感,写书评,这是正确的写作,什么是正确的写作?我强调三点:

第一诚实。写你的真情实感,不要编造,但现在经常有这个问题——作文题目是学生完全没感觉的。然后你一定让他写,只能编。还有更奇怪的,一个题目下面规定必须写哪些要点,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怎么会有共同的要点呢?

第二准确。找准确的词汇来表达,我反对让人“写得优美”这类要求,让学生积累很多好句好词,然后去堆砌,这是让他们造假,真情实感并且准确地表达出来,一定是独特的。

第三是简练,不要废话,因为一旦有废话的话,就说明没有真情实感。

【晨报爆料热线:0991-8801111】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