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妙的暑假之旅已经结束,新的学期又悄悄来临。7月9日,《读书周刊》发出了“暑期阅读随笔”征稿启事,得到广大教师读者的积极响应,来稿不断。本期我们从大量来稿中精选5篇集中刊发,以飨读者。感谢广大读者的踊跃参与,《读书周刊》永远是教师“自己的园地”。——编者
教师成长的六把钥匙
陆青春
暑假模式一开启,我就翻开特级教师罗树庚的《教师如何快速成长》一书,心灵找到了共振的频率。罗树庚基于近30年的教育经历,总结自身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名师的专业发展历程,从内驱力、学习力、行动力、沟通力、研究力、反思力等六个方面,明晰了教师快速成长必备的专业素养,剖析了教师如何从平凡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
细读这本书,与其说是在学习,不如说是在享受,罗树庚老师用流畅的笔触、朴实的语言、生动的案例,分享了他的成长智慧;寻到了一线教师启动专业发展内驱力、有效反思、快速提升专业素养的策略。看完这本书,我的心久久未能平静,一股从心底发出的声音时时在脑海里旋转:把握成长的六把钥匙,像罗树庚那样不甘平凡、不放弃成长。
教师成长来自内驱力。“我们每天经常是按部就班地工作着、生活着,从来不问自己,我这一生到底要干什么?我的理想是什么?我有哪些目标?”有无明确的目标,人的精神状态完全不一样。昔日的自己,遇到问题胆怯、遇到挫折迷惘。于是过去的生活有的碌碌无为,有的往事如烟。通过此番心灵的洗礼,我不会再遇到问题而胆怯、遇到挫折而迷惘,会把这些问题和挫折当作人生阅历的财富。正如罗树庚老师说的“成功的道路是由目标铺成的”,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会有发展的方向,有方向才会获取自信。正念坚固,净水无波,不随物流,不为境转,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挫折。只要上路,就一定会赶上属于自己的盛典。
教师成长来自学习力。罗树庚老师告诉我们:读书是教师成长的不二法门。教师是一个学习的职业。因为教师是经师,是业师,更是人师。教师不学习或者没有学习力就配不上教师的称谓。教师是终身学习的人,学习既是教师的工作方式,也是教师的生活方式,是教师生命的存在。教师的生命史就是一部阅读史。是的,教师生涯,最终靠的是自己的底蕴。唯有经过书卷的浸润,才有可能超越自我、发展自我。“一桶水”总有耗尽的时候,一支“蜡炬”总有燃尽的时候,不阅读,又去哪里寻找“活水的源头”呢?当今世界瞬息万变,不读书什么时候落伍了都不知道。只有与书不离不弃,才能与时偕行。
教师成长来自行动力。有专家认为:一个人的成功,30%靠战略,30%靠运气,另外40%靠的是行动力。也有专家认为:三分战略,七分执行。不管哪种说法,都是把行动力摆在了比较重要的位置。罗树庚老师用“集中火力烧开一壶水”“模仿,不是一件丢人的事”“留心收集学生的思绪火花”“同一教案,两样课”这些策略,让你领悟到一个人即使把目标定得再高,措施计划订得再好,如果没有具体落实到行动上,所制订的措施计划就无法执行到位,所定的目标就根本无法实现。
教师成长来自沟通力。“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他的事业达到巅峰的时候,曾这样说:“假如沟通力也是糖或咖啡一样的商品的话,我愿意付出比任何东西都珍贵的价格来购买这种能力。”沟通是获取信息的手段,交流思想、分享感情的工具,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是减少冲突改善关系的有效途径,是促进目标实现的必经之路。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与上级领导、家长、学生打交道,常常会遇到一些难题,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就必须进行沟通协调。因此,能否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对于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直接影响。罗树庚老师用“不要把认知冲突上升为情感冲突”“恭喜你,遇到棘手的问题”等9个策略表明:有效沟通成就魅力教师。
教师成长来自研究力。教师是基于研究的职业,课题驱动,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教师职业化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在“做一名善于教育观察的老师”“留痕,让你与众不同”“要多一些实证研究”中,罗树庚老师提醒我们,教师要视自己为教育教学的研究员,而不是执行教材的工作者,把教学过程做成一个观察、思考、改进、创生过程。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
教师成长来自反思力。反思即自我比较,是对自己言行的追溯性思考,即所谓“切己体察”。反思在于发现问题,明辨事理人伦,提升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为人、为事、为学之道。“我们的教师中,勤奋的教师很多,他们起早贪黑、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整天忙得连轴转。宁愿岁月淹没在仿佛很有价值的忙碌之中,却不情愿拿出时间思考,以至于实践上很少有突破。”这是一句多么贴心而又引发深刻反思的话。罗树庚老师用“抓住灵感”“学会系统思考”“信息时代,守住我们的注意力”告诉我们:教学随笔与反思是我们逐渐成长的台阶,一步一台阶的积累方可攀上理想中的高峰;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我们教学的欲望,从而促使我们自己拜师学艺、书海寻路;学习反思的过程就是我们教师人生不断成长与进步的过程。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
为学要如金字塔
吴奇
年少时非常赏识《差不多先生》,却不知其作者是谁;读完《读书与胡说》乃知作者是胡适先生,方觉自己太孤陋寡闻矣。
关于读书,古今中外谈者众多,见解芸芸。胡适有何妙解?
对于“要读何书”,因个人见解、个性不同,个人所选只能代表个人的嗜好,没有多大的标准作用,胡适不谈。对于“读书的功用”,读书是求知识,大家都会说,胡适也不谈。对于“读书的方法”,胡适则根据个人的经验,指出读书有两个要素:“精”和“博”。
何谓“精”?胡适把人们常说的读书“三到”发展为“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眼到是要个个字认得,不可随便放过。”胡适通过举例告诉我们,无论中文还是英文阅读时眼睛要精细,否则,贻害很大。民国军阀混战,因“沁阳”“泌阳”不分,冯玉祥的军队大败。“眼到”能养成“精细”的好习惯,会养成不苟且的人格。
“口到是一句一句要念出来。”古人讲究口到是要念到滚瓜烂熟。我们虽不提倡背书,但对诗歌、精彩的文章,还是要熟读。熟读的背后是语感,是语言的积累。
“心到是每章每句每字意义如何,何以如是?”胡适认为用心考究不是枯坐冥想,而是要借助工具书和方法去考究,字典、辞典、参考书等工具要完备。胡适说,一本字典胜于请几个先生,这种先生终身跟着你,终身享受不尽。“心到”要会疑,不要怕疑难,只怕没有疑难。宋儒张载说:“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他又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他还说:“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手到就是要劳动你的贵手。”古人讲“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就要动手,圈点批注画,标点分段,翻查字典,做读书札记,都需要动手。
何谓“博”?胡适主张“博”有两个意思:第一,为预备参考资料计,不可不博。第二,为做一个有用的人计,不可不博。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博大是他的“旁收博览”,精深是他的专门学问。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唯他独尊,无人能及。这样的学者,胡适用埃及的金字塔作比喻,塔尖代表最精深的专门学问,从此点依次递减,代表那旁收博览的各种相关或不相关的学问。塔底的面积代表博大的范围,精深的造诣。因此,胡适把读书目标定为: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
如今,人们急功近利,不耐心做塔底,而是直奔塔尖,如此焉能做学问?
古代知识分子讲究做学问,治学方法各异,但大多都脱离不了“格物致知”以及穷究人生之理。现代人胡适结合自己二三十年的研究生活,认为无论什么科学,分析起来都只有一个治学方法,就是做研究的方法。扼要地说就是“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这两句话最令后学者服膺。
胡适在文中举了自己写“《红楼梦》考证”的实例来说明,要大胆地假设,还要小心地求证。假设人人能提,最要紧的是能小心地求证;为了小心求证,就必须“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傅斯年语)。
胡适认为,做学问光有方法是不够的。有方法,还要有方法的自觉。这个自觉就是指批评,自己批评自己,自己检讨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纠正自己的错误。时时刻刻自己检讨自己,以养成做学问的良好习惯。
什么是好习惯?胡适认为《宋人笔记》中“做官要勤、谨、和、缓”,这四字不但是做官的秘诀,也是良好的治学习惯。
“勤”,就是不躲懒,不偷懒。“谨”,就是不苟且,不潦草,不马虎。谨也是“敬”,就是“小心求证”的“小心”。“和”,就是虚心,不武断,不固执己见,不动火气。“缓”,就是叫你不着急,不要轻易发表,不要轻易下结论。凡是证据不充分或不满意的时候,姑且悬而不断;悬一年两年都可以。悬不是不管,而是去找材料。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二十年还不肯发表,这就是“缓”。
在物欲横流、急功近利、拒绝读书的当下,读一读胡适的文章,对那些心里想着做点学问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鼓励与鞭策。
(作者系天津市天津中学高级教师)
读着读着办法就来了
包祥
书,我一直在读,在淡淡地读着,忘记了是什么时候开始,又不知道要读到何时。读书在家,在图书馆、阅览室、书城、书店,在茶楼、咖啡店、高铁车厢里、飞机上,在湖岸幽静处、山弯小亭里,在北京图书大厦、云南丽江古城、英国湖区、美国伊犁湖畔、加拿大雪乡等地,我淡淡地读着。我此生好像为书而生,伴书而长,好些书好像为我而诞生。若真的给自己定个位,我会欣然地写“读书人”。
我出版了《教育原来如此美好》等几部教育书,除了几十年的教育实践外,就归因于读书了。古人云:“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所谓“神难凝”,引申来讲,就是做人不踏实,做事不扎实,心猿意马,志大才疏。读书能使人“心底无私天地宽”,能使人“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读书能使人弃浮躁而渐踏实,弃喧嚣而渐宁静,弃浮华而渐朴实,弃追风逐浪而渐渐独立思考,弃贪图虚名而渐渐实事求是。教育人尤其需要此理。
当校长20年,每次遇到困难时,我都毫不犹豫地把自己交给书,“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读着读着,心静下来,办法就来了。
在读书特别是阅读自然科学之类书籍时,像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真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读着读着,突然你会发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感觉。
夜静静的,妻儿睡得甜甜的,一天劳顿下来,我又拿起化学书读起来。碳之伟大在于它不仅是碳链主体、有机物之脊梁,且能团结氧氢等诸弟兄手拉手、肩并肩支承着我们的躯体。化学反应那么遵守规则,每一次反应成功都有平和的理由,无欺诈,无霸王条款。读着,读着,我似乎发现那里有自然界孕育人类的伟大之爱。读了碳我好像才真正懂得什么叫无为而治,我们应该珍惜这个爱,爱物、爱大自然、爱自然科学、爱自然科学书籍。
读孔子,你会悟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能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的才能扩大。道虽本然而存,但要人去领悟,得道则能弘道,道要人去得,把道弘扬出来。在孔子看来,道是存在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道德规律,是事物的当然之理、天地万物运行之则,也是生命本体的自然规律。人通过实践、体验、领悟而所得,才称之为德。读孔子你会晓得,孔子是中国先秦伟大的思想家,他的道德思想已经深深积淀于中华民族人格之中,流淌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里。读孔子的书能跟孔子学道德之“道”。
读李白,你会知李白是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气概豪迈、感情奔放、意气风发、幻想无边、强烈追求个性解放、蔑视权贵、不崇拜偶像的诗,使无数人欣赏。如《庐山谣寄庐侍御虚舟》中“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等。李白的《蜀道难》写得淋漓尽致,把读者带进了祖国壮丽而险峻的山川之中,把读者带进了神奇优美的神话世界,让读者们仿佛也到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之上了。李白真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文采奇异,气势磅礴,有脱俗之气。我劝你一读。
读书,你能发现真、善、美。读书你会知道“万事万物”存在的“必然规律”,你会知道思维的“逻辑”,你会知道什么是“人类智慧之根”,你会知道什么是“真理”。读书,使你遇到困难时,仍会我自岿然不动,面对困难你会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你会有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胸怀;你会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概;你会领略无限风光在险峰;你会领悟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你会知道多少事,从来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你会懂得顺应自然,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便是你的潇洒自如。
书,要读,要淡淡地读,伴着一生去读。
银色满小楼,心静装九州。易经牵童语,书解众人愁。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艾瑞德国际学校)
时刻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品读苏霍姆林斯基
陈文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么一段话: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个热爱孩子的人,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提醒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一颗童心。教师是成人世界里派往儿童世界的文化使者。这就意味着作为成年人的教师,不能用成年人的思维和意识去面对每个儿童和他们的世界,而应该拥有一颗童心。如果没有童心,没有儿童本位立场、儿童文化意识,我们有些教育活动只会对孩子带来伤害。记得有这样一个教例:在我国某特区,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写了一篇作文,文章说到全家合力捕捉一个老鼠的事。孩子写道: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合围下,老鼠东窜西跳,眼看走投无路,一头撞到墙上,然后四脚朝天,不省“鼠”事。老师在“不省鼠事”这个词的下面用红笔批注:没有“不省鼠事”这个词,只有不省人事!家长看到老师的批注后不乐意了,将此事投诸报端,引发一场小争论。是“不省鼠事”好还是不省人事好?如果怀揣童心,联系文章场景,立足儿童文化,不言自明。作为教师,看到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文字,应该大大地表扬鼓励才对,可为什么这位老师会出现这样的判断呢?所以,拥有一颗童心,从儿童本位出发,尊重儿童文化,应该是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
“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提醒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一颗爱心。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夏丏尊曾说: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情和爱在教师育人过程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是任何现代技术手段也无法替代的。面对天真活泼、笑脸如花的孩子,我们应该倾注情爱。乌克兰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说,谁喜欢孩子们一天到晚叽叽喳喳不停的叫声,谁就具备了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基本条件。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斯霞,一生钟爱教育、热爱学生。当有人问她是如何对待工作时,斯霞老师平静地说:我一走进学校、走进教室,面对孩子我脑海里立马浮现出两句话“假如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孩子。”不久前去世的名师于永正老师也曾说,最好的老师就是最后把自己教成一个学生。斯霞、于永正老师的话和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提醒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一颗平常心。孩子们处在发育成长期,他们的心智、情感都不成熟,说错话、做错事,是他们的生活常态。作为教师,面对这个错,是大惊小怪、锱铢必较、每错责备,还是心平气和、将心比心、循循善诱呢?这就看我们的老师是否记得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是否能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做孩子的时候没有说过错话做过错事吗?想想自己的童年,谁都有一箩筐糗事,可成年后回想起来,这里面的很多糗事,变成了成长路上美好的回忆。我国当代教育名家、“情境教育”的创始人李吉林老师曾说,老师应该是“长大的儿童”。李老师心里这个长大的儿童,首先应该放下身段、俯下身子,回到孩子时代去,和孩子一起想、一起玩、一起学,这样你才可能走进儿童。其次要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教育孩子。可以用实物、案例、故事等形式和孩子交流沟通。再其次要允许学生试错,再从正面引领儿童。新西兰教育学者约翰·哈蒂用了15年实证研究表明:师生关系是影响教育的关键因素。教师与学生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关系,是使教育达到最佳效果的关键条件之一。因此,怀揣一颗平常心,和学生平等交流,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感谢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留下这么丰厚的教育箴言,他是一部“活的”教育学,他的有关好教师的提醒,必将激发千千万万教育工作者砥砺前行。
(作者单位:湖南省浏阳市教育局)
读与写:教师成长的“另一种可能”
栗勇
这个暑假,我读了朱永新老师的《中国新教育》一书。书中观点新颖,既有理论的阐释,又有实践的底蕴,以解决实际问题和丰富教师的生命为旨归。
这本书内在魅力来自三个方面:其一是文中的观点,贴近一线教师的生活,有对问题的深入剖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引;其二是我希望通过阅读本书找到教师成长的“另一种可能”;其三是我看到了教师对教育的信仰,感受到了教师成长的力量。
当我读完此书后才明白,教育不仅是学生成长与进步的过程,更应该是教师成长与进步的过程,只有教师成长了,学生才能成长。作为教师,怎样才能成长与进步?关键在于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
专业阅读——发现教育之亮光
专业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朱永新老师发现:“阅读的关键人物是教师。没有教师对阅读的热爱,就很难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没有师生的共同阅读,就很难形成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则是依据“教师专业阅读”建立起来的。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明白了“如果我想让自己每天的劳动能够给自己带来乐趣,就得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读郭文红的《发现班主任的智慧》,我懂得了“把每个孩子放在心上的就是一种人性的教育”;读王维审老师《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我发现了教育叙事的故事,要以真实打动人,以朴素吸引人,以沉静启发人……在自己阅读的同时,我与孩子们共同阅读了曹文轩的《草房子》、安徒生的《安徒生童话》、孙幼军的《小布头奇遇记》、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等童话故事,就这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被一一点燃了。
通过读书,我认识到,读书不是为了功利,而是为了寻找教育的源头活水,是为了生成新的教育智慧,是为了把最新鲜的东西带进课堂,是为了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是为了构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更是为了发现教育之亮光。
专业写作——发现教育之美好
在大多数教师眼中,教师写作是为评定职称而写,为发表文章而写,为检查而写……朱老师认为:“一个人的专业写作史,就是他的教育史。教师专业写作是为了服务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学生以及自身的幸福完整。”
我想通过日记、书信、便条等形式,记录、反思日常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促进自身的自主成长。就像朱老师一样,做一个行者、一个观察者、一个思想者、一个实践者。
在真情的写作、专业的阅读、有意思的班级管理中,我充分体验到教育的有滋有味。师生“同读共写班级故事”,我会每天按时读书、按时写发“班级故事”。课堂上师生之间一次意外的生成,课下孩子们之间的小误会、小纠结,日常生活中对小小“事故”的机智应对,我都会采用小故事、纸条、小书信等方式给他们“写作业”,让孩子们在读写的过程中受到教育的启迪。
为收集素材,看到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现象,当有“事故”发生时,我会持续追问:怎么处理会对孩子的成长有积极影响?如何让孩子们在这件事情中得到教育的智慧?我把这些瞬间的想法用笔捕捉下来,回到办公室第一时间通过文字“传达”给孩子们,让他们受到不着痕迹的教育。
读着读着,就会发现教育之亮光,写着写着,就会入道了:课上、课下的琐事,同学、老师的“经典”动作,自己、他人的不开心、麻烦事……都成了我们的写作素材,故事中有我和孩子之间的师生情、有孩子之童趣、有班级管理之智慧。
作为一名班主任,最大的幸福莫过于陪孩子们一起成长。孩子们开始一点一点向善向美,我眼中的教育变得越发美好。
(作者单位:甘肃省宁县长庆桥镇安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