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生,碰到真正的热爱,会是什么样子?
我想那应该是《霸王别姬》里程蝶衣的“不疯魔不成活”,是小说《棋王》里王一生的只为象棋而活。
《棋王》是当代作家阿诚的代表作,讲述在特殊时代知青们下乡改造,主角王一生虽生活窘迫,也要四处找人下象棋。
在中国,取名向来是一门玄学,很讲究,因为个中牵涉到命运的阴阳五行需要。当翻看《棋王》,看到主角“王一生”这个名字时,我不知道阿诚在起名时是否有所影射。这个人一生一世都将和象棋牵扯在一起。
王一生下象棋,就一个字:痴。因此落了个“棋呆子”的称号。
在学校,他常常和邻校的棋手厮杀象棋;在下乡的拥挤火车上,他要找人下棋;在农场里,步行十几天也要找人切磋棋艺。
他下棋不为名不为利,只是单纯痴迷象棋。在一次县里组织的象棋比赛,王一生没能成功报上名,但他在比赛后向前三甲“下战帖”。到最后,参与挑战的人越来越多,变成了王一生一人对战十人。十副棋局,十场对决,同时上演。县城街道摩拳擦掌,只为一睹这风云棋赛。
王一生赢了一副又一副棋局,整个过程全神贯注,保持一个动作不变。当最后冠军老者提出希望平局言和,王一生却因太过专注于棋局导致身体久久不能动弹。
文中形容:
王一生再挣了一下,仍起不来。我和脚卵急忙过去,托住他的腋下,提他起来。他的腿仍然是坐着的样子,直不了,半空悬着。我感到手里好像只有几斤的分量,就示意脚卵把王一生放下,用手去揉他的双腿。
王一生下棋,已经达到了完全忘我的境界。他忘记了周遭沸腾的人潮,忘记了来自身体钻心的疼痛,甚至忘记了对手,忘记了输赢。他不是那场比赛的冠军,却是所有人心中的无冕之王。
王一生还有一个“吃”理论。
小说用大量的笔墨描绘王一生对吃的理解。 当人沉湎于所爱之事而忘我时,“吃”只要能维持每日所需即可。人不吃饱棋路就乱,但他对吃也仅限于吃饱,从不馋吃的。
这让我想起汪曾祺杂文曾写过一个西南联大的学生,喜欢泡茶馆看书,看了很多很多的书,甚至把洗漱用具都拿到茶馆,后来流落到四川,穷困潦倒而死。
长期吃不饱是要命的事情。命都没了还谈什么热爱?
王一生很明白其中的道理。在下乡去农场的火车上,他缠着小说里的“我”讲杰克伦敦的小说《热爱生命》里,饿的不行的人和同样饿的不行的狼,也讲主人公“我”曾经一天没吃饭的感受。对于饥饿有充分的了解,才能知道自己忍受饥饿的底线在哪里。因为他知道,棋不养人。但他不能不下棋。
在农场里,每人每个月只能领到五钱油。饭能吃饱,只不过难得有荤腥,吃不好。但对王一生来说,已经绰绰有余。他又可以四处去找人下棋了。
《棋王》让我特别动容的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那就是心无旁骛去热爱。
作家王蒙曾指出这本小说是在那个特殊年代对“人的智慧、注意力、精力和潜力的一种礼赞。”在连吃这个最基本的问题都没有解决的情况,还能坚持这份热爱,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
小说里有一处对比让我印象比较深刻。脚卵的父亲是象棋名家,给他留了一副明朝乌木刻的棋子。脚卵就是用这副棋和王一生切磋棋艺的。后来,脚卵为了可以离开场部就把这副棋子赠送给书记。王一生感到很失落,他曾视为同道中人的脚卵,并不是真的热爱下棋,这副古董棋子不过是他进阶的路石。
脚卵用一副古董棋子换来了离开场部的机会;拾荒的老人曾经也是象棋中的“扫地僧”,无奈丢下一句“棋不养人”,投入了生存这场战斗。时代就像大浪淘沙,淘去了不能留下的,露出来的都是真金子。
英雄真正的悲哀不是没有棋逢对手,而是遭遇一个配不上他的时代。如果王一生出生在我们这样的自媒体时代,饿不饿就绝不是他需要考虑的问题。
自媒体时代,让每个小人物都有了发光的可能,赋予我们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太多的诱惑。资本狂舞,人心浮躁,我们是这也想做,那也想做,却总是什么也做不好。
《棋王》精神最大的价值或许就在这里:找到自己热爱的事物,一生忠于它并且做到极致。那么,我们想要的东西,自己就会找上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