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 周正阳 6月7日,全国高考打响。作为“新高考”的第一年,语文考试的出题命题风格、考试难度等受到外界的热烈关注。
本届作文考题与“青年”相关,与“体育”相关,援用了毛主席在1917年于《新青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作为基础材料。材料体现了“强者”与“弱者”的辩证关系,同时考察了考生的哲学素养和文学能力。
语文考试试毕,来自深圳科学高中的两位资深语文教师针对这一题目,第一时间进行了“同题作文”,从教师的视角进行切题创作,给广大学子最及时的参考文本。两位教师均提出,本作文题所援引的材料是论述体育的论文,但其核心题眼在“强与弱”的关系转换,如不注意把握材料的重心,有可能在写作时出现“偏题”的情况。
两位老师还提到,关于“强与弱”的转化,有许多历史材料,名人名句可以援引,可以调用的论据非常丰富,既考察了学子“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能力,也考验了学生的阅读厚度。
【同题作文】
强与弱的辩证法
“强”与“弱”作为一对天敌,竟然也有握手言和的一天。失败乃成功之母,或许我们也可以说“强”与“弱”脱胎于彼此。毛泽东在谈这二者关系的时候是在讲体育,我们大可以推而广之。“强”意味着什么?身体壮、地位高、人气兴、事业旺……你可以有无数判断强的标准,但都指向了好的一面,而“弱”走向另一个极端,饱受诟病和欺凌,这个时候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弱者。
好在毛主席的话给了弱者以希望——“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弱能转化为强。但不是无条件的,也许你认为“天之诱我以至于强”就可以坐享其成了吗?谬矣!上天只能给我们以契机,例如一个投递简历的机会,一位良师益友的提点,一句醍醐灌顶的箴言,但是这样的机会电光石火般,很难捉摸把握,很多人在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望尘莫及了。
还有另一条路,弱者需“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可谓言简意丰。要锻炼,要抓住自己的弱点,要坚持下去。如此,成为强者的路上才算是又看到了曙光。其中不乏后来居上的杰出代表:洪水中抱树等待救援的小女孩现在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希望工程的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当选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中科院黄国平博士论文的致谢词记录了寒门学子的逆袭之路。我们难以想象这过程有多么艰难曲折,他们在逆境中不放弃希望,在成就后感恩回馈,是无数弱者的引路人。我们国家脱贫攻坚,不也是由积贫积弱到小康社会的积极转化吗?
生为强者不滥用其强,暂为弱者不自恃其弱。生而强者没有体会过弱者的苦,恃强凌弱,由弱至强者变本加厉的也大有人在,旧时书生考了进士当了大官不厌弃糟糠者寥寥无几,草根阶层一跃做了封建君主,兔死狗烹的悲剧还少吗?但是要知道至强也可以转为至弱,《红楼梦》贾府树倒猢狲散就是现实的影射啊!强者身居高位,自然有更高的责任使命。政治家为人民谋幸福,企业家扛起了国家经济,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样看来,成了强者可不代表从此高枕无忧了。至于本来就是弱者,应自立自强,“我弱我有理”者可以休矣。
其实所谓的强弱也不是绝对的,强者未必全面开花,毕竟“术业有专攻”。张桂梅校长面容憔悴,一身病痛,领奖都要坐轮椅,但她闪着光的灵魂足以让走出大山的女孩们奉为女神;北大数学天才韦东奕也不是因为馒头和白开水封神的。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就是强者。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作为天下之至柔,能翻山越岭,驰骋万里,或许我们也可以跳出“强”与“弱”的狭隘定义,去探寻更广阔的天地吧!
—— 刘芳
【作者简介】
刘芳,从事高中语文教育十二年,曾获得深圳市命题比赛一等奖,"2017年高考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多在各类刊物发表文章,也常常指导学生发表文章,曾获得省级征文比赛指导教师特等奖,现担任深圳科学高中高三语文备课组长。
【同题作文】
强而凌弱者,力衰而亡;弱而自进者,不息而强
一百多年前,毛泽东论及“体育之效”时曾言,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生而弱者勤自锻炼,久之也会变而为强。故曰:强而凌弱者,必以力衰而亡;弱而自进者,必以不息而强。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生而弱者”,须知后天的勤自锻炼,可增益其所不能,目不明者可以明,耳不聪者可以聪。究其关键,在于“不自悲”且能自强不息。百年之前,遍地腥云,满街狼犬,身处“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之中国,“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当其积贫积弱之际,中华民族并没有沮丧悲观,因为我们深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因此有人振臂一呼,有人拆碎肋骨作火把,有人将光亮带到了嘉兴红船上。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百年以来,无数的仁人志士开天辟地,劈波斩浪,坚定理想,百折不挠,一往无前。他们清军阀,灭日寇,建国家,振经济,兴科技。踏平坎坷成大道,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道路。成功蜕变,完成了由“弱”到“强”的华丽转身,此所谓“天之诱我以至于强”也。
“生而强者”,须有担荷世间责任之格局,惟其如此,强者方能恒强。大乘佛教有悲智双运之说,即不但要自己悟得真理,破妄证真,还要以慈悲之心去度化众生。不以先觉之“强者”姿态俯视众生。反之,滥用其强,恃强凌弱,最终只能自辱其身。无论是帝王穷兵黩武,抑或是狂人恃宠而骄,其结局不过“力衰而亡”。放眼全球,美国依仗自己超级大国的地位,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无端干涉他国内政,构筑贸易壁垒,制造边际冲突,封锁科技芯片,违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其倒行逆施之行径,必然招致世界人民的反对。自古以来,如是之强者,其能长且久者,未之有也。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而今,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也已成为世界大国、强国,在国际一体化进程加快的今天,作为新晋强者,中国正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全球疫情阴霾尚未散去,中国积极支持全球抗疫,无私捐赠新冠疫苗,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舞台上,展示了大国形象,彰显了大国力量,体现了大国担当。这才是强者应该有的姿态!
草木零落,春秋代序。踏平百年坎坷,我们更加明白,弱而自进者,必以不息而强;纵观古今历史,我们更应谨记,强而凌弱者,终以力衰而亡。
——李晓林
【作者简介】
李晓林,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2014年至今任教于深圳科学高中,中学一级教师。曾获评“深圳市高考工作先进个人”;荣获深圳市高中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深圳市高中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广东省第二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决赛高中语文组一等奖。
链接
2021广东高考作文题 全国新高考Ⅰ卷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