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广东省高考作文,干货看这篇!广东高考作文怎么写?管仲价值发现背后的4个观察

今年高考作文,是一则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

大家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故事,主要是讲国家如何发展壮大。

国家强大有很多路径,国家治理得好,收成多,军队训练得当,将士英勇善战都是其中重要的因素。

今年高考作文提到的这个故事,则主要侧重于国家强大的用人观。

聚焦如何用人,故事背后有几条线索。一个鲍叔、一个是齐桓公,还有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国。

逻辑线索可以是齐国如何强大——因为齐桓公用了管仲——鲍叔举荐了管仲。而管仲曾经射中当年的齐桓公。故事有很强的逻辑纽带,也有很强的戏剧冲突,更有一个一气呵成的结果。

这是故事得以千古流传的原因。

抓住这个线索,结合国家对“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提炼,文章可以突出“读史可以明智”的主题。

一个不计前嫌,知人善任;一个唯才是举,甘居其下;一个竭尽所能,富国强兵。

齐桓公、鲍叔和管仲三人,是解读春秋时期,齐国称霸的一个重要线索。如果齐桓公仍旧对当年管仲射箭之仇怀恨在心,春秋五霸之首的人选可能就要改写。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这说明了人才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这也是“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历史诠释。

孔子直观看到的,是管仲的才能。但我们容易忽视的是,在管仲展示其辅助治理国家的才能背后,是当时齐国形成的一整套人才发现的体制机制。

仅以管仲被发现的途径看,至少需要一个慧眼识珠的伯乐。这个伯乐就是鲍叔。在管仲和鲍叔的故事中,鲍叔和管仲曾经是对手,而对手,可能就是最了解彼此的人。管仲有举荐之功,正是他的眼力和雅量,忠君的赤子之心,让齐桓公得以成就霸业。

鲍叔,是大臣子,也是伯乐、是猎头。

从才能施展的平台看,齐桓公展现出足够的知人善任的雅量。这是一种任人唯贤的价值观。它宝贵之处在于,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背后的经济学逻辑,就是资源的有效配置。人才这种战略资源,如果在国家层面得以有效利用,就对国家有利。在企业被得到有效利用,就对企业有利。

齐桓公,也因为这个故事,千古留名。在这个过程中,也是这个故事的主角——管仲,个人才华得到一次次被发现和再挖掘,在政治对立的平台却同样绽放光彩。

齐桓公与管仲,本身是互相成就的。

在谈论管仲被发现过程中,也要看到管仲个人通过不断学习,积累下相当的辅助治国理政的专业知识以及“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精神。

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自然看到春秋争霸中,管仲发挥的价值。

对于齐国而言,故事告诉我们人才的价值,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对于齐桓公而言,故事告诉我们,高级管理者要任人唯贤,不拘小节。

对于鲍叔而言,故事告诉我们,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背后,如何做恰当的取舍。

对于管仲而言,故事告诉我们,“技多不压身”,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即便可能遇到逆境,也能凭借口碑,东山再起。

读史可以明智。人们或许会赞叹齐桓公“得人才者得天下”的幸运,忽视其中知人善任才是“得人才”的关键。而发现管仲、举荐管仲的鲍叔,同样应该得到掌声。

管仲的故事,虽然已成为历史。但它所昭示的用人观,对国家、社会、企业仍旧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在以珠三角为主体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我们不仅需要更多有才能的“管仲”,也需要更多知人善任的“齐桓公”和“鲍叔”。

【记者】朱紫强

【作者】 朱紫强

珠三角观察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