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近代史读后感】专题剿夷抚夷辩——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电影《建国大业》中,蒋介石有一句台词:“想和的时候可以和,想打的时候可以打,只有这样,我们说了才算数。” 这种态度显然是“亦战亦和”、“不战不和”的态度,倘若史实真的如同编剧所言,那么可知当时蒋介石在总体战略上就没有清晰的定位,如果想和平,那显然应该避免出现“想打的时候”,如果想打,那就没必要“可以和”。

到底是战还是和?剿夷还是抚夷?对于这个问题,从周穆王伐犬戎开始,历代无数帝王臣子、文武忠奸已经争论了几千年。

没有一个清晰的战略定位,显然是输人一步。由此联想到近代中国在面对“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剿夷”与“抚夷”之争,再联系起近代中国的苦难,可知弄清楚“剿夷”还是“抚夷”的理由是十分有必要的。


电影《建国大业》剧照


读了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获益颇多,书中写了很多关于中国近代“剿夷”与“抚夷”问题深刻的分析与论述,结合近代史与整个中国历史,我来写一写我的解读与思考。

一、 剿夷的理由

  • 以申天讨,而张挞伐
  • 国家利益
  • 剿夷派的利益
  •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先只从近代“剿夷”来看,“剿夷”的理由大约有三种,第一种,剿夷派认为夷人违反了“天朝”的法律,或者是不服从天朝的约束、管教,应当剿之,以示天威。“以申天讨,而张挞伐”,起初林则徐虎门销烟、备战广东便出于这样的理由。

剿夷派的代表,禁烟第一人,林则徐,林文忠公

第二种,外敌主动来犯,统治者拒绝外敌要求(不论外敌要求合理与否),执意迎战,或者是为了维持统治,守卫国土,为国家利益或者统治者利益而战。在近代史上出于这一种理由而“剿夷”的情况居多数,如僧格林沁抗击英法联军、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以及出兵朝鲜等等。书中提及“不守四夷而守边境,则已无及矣;不守边境而守腹地,则更无及矣。”的观点是当时士大夫剿夷普遍认同的观点,也是清廷出兵越南、朝鲜的原因。尽管中法战争的结果是“越南没有保存,我们的国防力量反大受了损失”,但是我以为清廷援助越南的做法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出在其他地方。

昔日的镇南关,今日的友谊关,镇南关大捷发生地

第三种,夷人冒犯了剿夷派的利益,这个原因就很容易理解了,这样的剿夷派成员有庚子事变中的顽固派(“顽固势力总动员”)、义和团(算作民间剿夷力量)、太平军(也是中国的剿夷力量)等等。

如果我们的目光跳出近代史,纵观中国通史,可以发现类似“剿夷”的事情很多,可以追溯至周穆王伐犬戎,类似“剿夷”过的统治者有赵武灵王、汉武帝、明成祖等等,尽管朝鲜半岛上的王国大部分时间都是中国的属国,但是还有隋炀帝东征高句丽,唐太宗东征之类的事情。这样算来,剿夷的理由便多出了扩张领土、称王、使夷人臣服等等。

二、 抚夷的理由

  • 止戈为武
  • 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
  •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抚夷的理由,第一不过是止戈为武的说法,“不得轻启边衅”,能谈判解决的就不要动干戈。须知世上除了极少数狂热分子,大部分人都是热爱和平的。第二,在近代史中更为常见的,是“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自知剿夷不可成功或者剿夷失败而“抚夷”,按照蒋廷黻先生的考据,琦善在鸦片战争之前坚持抚夷的原因在这里,“回想中国的设备,他觉得可笑极了”。若是因为剿夷失败而“抚夷”的,这里的“抚夷”便只剩下一个好听的名号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天子“去西边打猎了”(西狩),“不言出奔,难之也”。

醇亲王与德军和谈

同样的,再把目光放到整个中国历史上,抚夷政策也曾是昭君出塞,此外,抚夷政策还曾有过历史的高光时刻——诸葛亮七擒孟获,这样的抚夷便是出于十分长远、遗泽万世的考虑了。

三、 成败何由

  • 军力
  • 国力
  • 战略

现在,我们不区分抚夷还是剿夷,只问决定政策成败的因素。剿抚政策的成败,不外乎三个因素,第一是军力,第二是国力,第三是战略。鸦片战争失败主要是军力不如人;甲午战争的时候,国力是强于日本的,但军力、战略不如人——竟以李鸿章一人之北洋对敌整个日本国;最让人痛惜的要数中法战争,军事上已经胜利,国力无疑能支撑下去(倘若清廷坚决支持剿夷的话),但是战略摇摆不定,彻头彻尾的失败,导致了战争结果的失败。

历史上,犬戎之乱是战略、军力不如人,白登之围时国力不足以剿夷,两宋的军队实在不比金、元,明末女真族崛起,明朝方面既有战略上失败,也有军力不足,还有国力内损严重的原因。汉武帝雄才大略,既有战略上的成功和军事上猛将的辅佐,更有强盛的国力做支撑——这还说明了文景时期抚夷政策的成功;明成祖征漠北、定安南,同样依靠强大的军队与洪武时期存蓄的国力;到了抗美援朝,国家内战方休,百废待兴,军械又落后,竟全凭志愿军的战斗精神与正确的战略打退了美军。

四、 选择的成本

“败仗是千万不能打的。”

我实在是被蒋先生一句“败仗是千万不能打的”震撼到了。

日本国为了甲午战争,倾国而出,如一个疯狂的赌徒赌上了自己全部的家当,而清王朝战败,失朝鲜、割台湾,巨额赔款,一次战败甚至引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轻举妄动”即不合时机的强硬剿夷政策,“结果就是误国”。

失败的代价

“林不去,则必战,战则必败”,“但林败则中国会速和,速和则损失可减少,且中国的维新或可提早二十年。”亦或许当时的中国需要一场惨败来认清现实——如果没有圣人来启蒙,那就只有疼痛才能让人清醒了。

历史上的抚夷政策曾是“安危托妇人”,剿夷政策曾被指穷兵黩武,也有因“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而亡国,也有轻启边衅而耗损国力……所以,我们常常把能做出正确决策的人称为“政治家”。

五、 如何选择?

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永远是国家利益(也曾是统治者利益),但是无论选择是“剿”还是“抚”,决策层都应当有清晰而且坚决的决策,不可亦是亦非,否则必然难以成功,开头提到的蒋介石内战以及中法战争都是前车之鉴。

近代中国百年苦难史,无论后人如何议论,它都在那里,成为过往。今人在铭记今人国家太平强盛来之不易时,不能也不会忘了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近年来,民间舆论日趋偏向“武统”,多有“不接受‘一国两制’那就一国一制”的声音,高层为慎重计、为长远计,坚持号召“一国两制”,朝着和平统一的方向努力。

历史正在发展,当下是非无需多议,我辈还需认清国家利益,尽青年之薄力。

“封侯非吾愿,但愿海波平”。


参考文献:

  1.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武汉出版社
  2. 《春秋左传注》,杨伯峻,中华书局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近代史读后感,近代史读后感1500字,中国近代史读后感”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