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瓷的发明不在中国
在欧洲,古代中国陶瓷在西方具有极高价值,仿制陶瓷的工作也一直进行着,但真正的突破,还要归功于玻璃工业的发展。
大约在十七世纪,中国景德镇的薄胎瓷传入了欧洲,这种瓷器在欧洲价值连城。当时欧洲人形容这种瓷器为:“比纸还薄,比牛奶还白,比玻璃更透”(直译)。
为了得到“比玻璃更透”的效果,1794年,英国发明家威廉华尔森(音译)在陶土中加入了动物骨粉。骨粉在经过高温后可以获得氧化钙,这是玻璃工艺中已经非常成熟的技法。为了获得薄胎瓷温润的奶白色,他又加入了一些铝粉。
很快,一种欧洲自己的陶瓷被发明出来了。虽然直到今天它也很难达到薄胎瓷1mm-2mm左右的厚度,而且色调中略有偏红,无法真正实现高白的色彩,但这毕竟是西方惟一发明的瓷种,它的出现是革命性的。由于这种陶瓷在烧制中加入了大量的动物骨粉,因此,被称为“Bone China”,也就是骨瓷。
骨瓷透光性佳
骨瓷中骨粉的含量
国家标准36%以上可称为骨瓷,
国际标准25%以上即可称为骨瓷,骨粉含量在45%-51%为优质骨瓷,以牛骨为佳
骨瓷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