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李硕 每经编辑:裴健如
“今年(广汽埃安)肯定会出快充(技术)和石墨烯(电池),石墨烯(电池)具备8分钟充满电(的能力)。如果(续航达到)1000公里,也可以8分钟(充满电),我指的是会有这个技术,但是同时要配套充电桩,如果没有桩,肯定不行。”1月17日,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接受采访时表示。
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图片来源:官方供图)
而在1月16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如果有人说,(他的电动车)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几分钟充完电,而且还特别的安全,成本还非常低。大家不用相信,因为这是不可能的。”
就在同一天,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宣布,广汽集团的石墨烯快充电池具备6C快充能力,结合高功率超充设备,最快8分钟就能充电至80%,结合硅负极材料,能量密度可提高到280Wh/kg左右,寿命大于1600循环,车辆续航里程可达到1000公里。
“欧阳院士的原话是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快充,还要便宜、安全,这是不可能的,大家忘了便宜(这个因素)。石墨烯电池的正极材料大约比当前市面上常规动力电池的成本增加5~8%,而续航高达1000公里的电动车,电池材料将明显增加。”古惠南说。
1000公里续航电池将于今年四季度量产
面对“8分钟充电,可行驶1000公里的石墨烯电池”引起的热议,广汽埃安官方于1月17日发布了《关于近期广汽埃安全新动力电池技术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称,通过在电池材料中加入石墨烯添加剂,大幅提升电池充电效率和散热性能,电池本身可以实现8分钟充电80%,这项技术已经实现了突破。同时为了解决石墨烯产业化最大的成本问题,广汽研发团队通过研发独有三维结构石墨烯(3DG)制备技术,具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石墨烯制备成本下降90%以上,总体电芯成本仅比常规电芯成本略高5%~8%,大幅提升性价比。
不过,《说明》中也提到,在实际商业推广中,目前大功率充电设备是瓶颈,为此广汽的研发团队不仅在研发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同时也在研发超级快充设备,年内也将同步发布。
“从应用技术来说,如果电动车续航里程达到1000公里,显然目前300千瓦的充电桩8分钟不够(充满电),可能就要充几十分钟。但如果有更大功率的充电桩,一样可以8分钟(充满电),这个指的是技术和推广两个逻辑,不要把技术突破和商业推广混为一谈。”古惠南认为,广汽埃安即将推出的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正极材料是石墨烯,负极是硅材料,石墨烯主要解决快充,硅材料实现长续航,两项技术可以兼顾,只是要考虑运营推广的成本和节奏。
据广汽埃安方面透露,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预计9月将量产,将被率先搭载至广汽埃安AION V车型,新车续航里程可达500~600公里;1000公里续航硅负极新型电池则将于今年第四季度量产,首款搭载该电池的车型是广汽埃安AION LX;而搭载了通过枪击实验的安全电池,将会在今年3月推出的AION Y上率先搭载。
图片来源:广汽埃安官微
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相关研究人员表示,由于石墨烯拥有超乎想象的导电能力,石墨烯电池概念成为突破电池技术瓶颈的“救命稻草”。而石墨烯作为动力电池的工业化方案一旦可行,电动汽车充电慢、续航里程不足以及安全性方面的痛点将迎刃而解。
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则认为,目前中国石墨烯行业正处于市场导入期,产品尚未成熟,行业利润率较低,但市场增长率较高。预计石墨烯产业2021年进入快速成长期,市场规模可达200亿元,2025年有望达到1000亿元,占世界市场规模超过一半。
1000公里续航“竞赛” 资本市场闻风而动
事实上,近期以来,1000公里续航里程成为业内关注焦点。除广汽埃安外,1月13日,智己汽车宣布旗下首款车型与宁德时代开展合作,搭载“掺硅补锂”电池,最大续航里程将超过1000公里;1月9日,蔚来推出150kWh固态电池,搭载这款固态电池后,蔚来ET7续航里程将突破1000公里。
值得注意的是,在技术方案上,包括蔚来汽车、智己汽车和广汽埃安均提到了硅负极及相似的补锂工艺,结合此前特斯拉“4680电池”导入硅负极,国轩210Wh/Kg LFP电芯首次成功应用硅负极,并将预锂化技术实现产业化落地等信息,有观点认为,“掺硅”以及“预锂化”技术或将步入大规模应用阶段。
尽管与实际量产交付尚有距离,但资本市场已经闻风而动,新能源车、石墨烯概念等相关个股出现大幅拉升。如,150kWh固态电池发布后,1月11日开盘当日,蔚来股价一度拉升至66.99美元/股,较上一日收盘上涨13.7%;1月15日,广汽埃安海报发布后,广汽集团)当日午后涨停,石墨烯概念股、新能源车概念股尾盘拉升。
1月15日广汽集团午后涨停(图片来源:东方财富截图)
不仅如此,最近两个交易日内,隔膜、电解液龙头企业恩捷股份)、新宙邦)等企业股价均出现大跌。有观点认为,这是因市场对隔膜、电解液等原本适用于液态电池的材料可能遭到弃用产生了担忧。
合肥国轩高科工程研究总院常务副院长徐兴无认为,国内很多厂家都在布局固态电池的研发,大规模的应用应该要到2025年。短时间内固态电池只适用于部分场景,电池行业产业链10年内不会有太大变化。
但可以确定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张,动力电池需求量有望大幅增长。有机构预测称,到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规模会从2018年的100亿GWh增加到2900亿GWh,增长近30倍。“动力电池在中国市场未来10年要增长10倍,到2035年增长20倍也是有可能的。所以,电池技术和产业未来将大有可为。”欧阳明高说。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