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大家好,我是你们爱思考的社长。
这几个月的新能源销量榜上,杀出来一匹黑马——长安奔奔EV。从一开始的第4、第5名,7月已经冲进了前3。
在微型电动车这个细分市场里,前有新晋网红宏光MINI EV一骑绝尘,中有奇瑞eQ小蚂蚁老当益壮,后有哪吒V和零跑T03围追堵截。上位这件事,怎么看怎么轮不到它。
在仔细翻了一下乘联会的销量数据之后,社长越发觉得此事并不简单。
在今年1-5月份乘联会公布的汽车销量总榜里,长安汽车已经凭借534243台的销量稳压吉利一头,坐上了自主厂商第一、总厂商第四的位置,同比增速也是前15位里最快的那个。
至于前三,是长期稳定的南北大众和上汽通用。
这就让人不免有些好奇了:长安汽车凭什么?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逻辑?
01. 焕发第二春
汽油版奔奔出现的时间是在2014年,它的前身最早要追溯到2006款的奔奔i。当时奔奔的售价也就是5-6万,一台再普通不过的代步车的价格。
然而奔奔的销量可不算普通,上市后的第二年就卖了将近5万台,在整体的微型车市场市占率能达到18%!差不多每卖出去10台微型车,就有2台是长安奔奔。
只要5万块钱就能买到一台遮风挡雨、正儿八经的5座车,奔奔还是能获得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彼时,国内的新能源事业也刚刚起步。
乘着新能源的东风,长安在2016年底顺势推出了奔奔EV。第一批车型在高补贴之后售价6-7万,同样是一台普通代步车的价格。
背靠奔奔留下来的口碑和低廉的售价,“油改电”的奔奔EV最高月销4353台、全年2.1万辆,第一年就拿下了不错的成绩。
但经常关注新能源的大家都知道,在那几年的时间里,整个行业一直在迅速发展,新能源车的产品力也在飞速增长。
奔奔,就是被时代抛弃的那个。
在最惨的2019年,奔奔EV即使是把续航提升到300公里也无济于事。7月销量甚至低到了25台,不得不做出暂时停产的决定。
要知道,2019年“最惨”的蔚来销量也有2万多,和奔奔EV相比可是幸福太多了。
对长安奔奔来说,赚钱是次要的,得先能卖出去再说。
因此,长安奔奔做了一个壮士扼腕般的决定:
直接自降身价,把老款奔奔EV的售价拉到3万以内,改了个名叫奔奔E-Star国民版,和时下爆火的宏光MINI EV成了同一个段位的对手!
然后,再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击败它。
长安新能源官网上赫然挂着的这张海报,从301公里续航到五座大空间,似乎每一条都在针对宏光MINI EV。光“杀人”不够,还要“诛心”。
市场也给了奔奔E-Star国民版足够的反馈。根据媒体报道,开放预售仅17个小时,它的订单量就已经突破2000台,比当时宏光MINI EV开启预售时还要多!
这种火爆程度,也给奔奔E-Star国民版带来了两个月破万的销量成绩。
但随之而来的,是交付难的问题。
有不少车主在论坛质疑5月交付量都快破万了、为什么自己还没办法提车,甚至还有车主在订车之后被经销商连续四次改变交车日期,依然无法按期交车。
实话说,上一次见到这种“盛况”,还是比亚迪汉刚刚交付的时候。这也说明还有不少潜在订单尚未交车,奔奔E-Star几千甚至上万的交付量,也会再持续一段时间。
靠着性价比这张牌稳住销量不难,但社长认为奔奔E-Star想要在销量上超越宏光MINI EV,得再挖掘出一些独有的属性才行。
毕竟和宏光MINI EV比起来,无论是在IP和营销上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也没有那种全民热捧的“国潮感”。
02. 曾经辉煌过
从奔奔这件事不难看出,长安汽车是有野心的。而且长安汽车也的确成功过。
时间回到2015年,借着购置税减半的契机,长安汽车靠着高性价比的标签一炮而红,销量大涨32%,直逼百万级。
2016年销量同样大涨27.6%,长安汽车成了唯一一个突破百万级的自主车企。
那么,长安汽车真的是靠着降价,才勉强冲上销量榜单的吗?还真不是。
随手翻一翻主销车型的口碑,不难发现长安汽车除了性价比高之外,最大的特点是空间大和设计美观,这在当时也的确能戳中不少人的痛点。
不过随后沸沸扬扬的“机油门”事件和暴露出的其他产品问题,也让长安汽车在随后的两年里连续遭遇滑铁卢。一夜之间,销量直接回到2014-2015年的水平,还有持续下降的趋势。
这也导致了长安集团的总资产直接缩水十几个百分点,净利润更是大幅缩减到只剩7%。2016年股东还能分红2块多1股、能买瓶矿泉水,到了2018年的分红只剩1毛4,只够买个矿泉水瓶。
社长采访了一下当时在长安4S店工作的销售朋友,得到的结论是“整个店里管理很乱,而且车子质量不行投诉增多,新车降价也很难卖出去。之前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拿两万多(工资),2018年那会拼命干也就是五六千。”
随后他转身就去了销量起飞的沃尔沃,当上了同事嘴里的“展副”,深藏功与名。(其实是没有这个岗位的,但他懂得多也受人爱戴,因此得名)
面对万众质疑的长安汽车,可以说正行走在悬崖边上。一个不小心,就是如今众泰和海马的下场。
但长安汽车再次做了一个壮士扼腕般的决定,颇有几分“我疯起来,连我自己都打”的意味:
宣布从传统汽车制造产业,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03. 坎坷转型路
转型的第一步,是智能化。
按照长安汽车2018年的规划,2020年要建成L3级的自动驾驶智能开放平台,2020年之后推出的新车要做到100%联网、并且100%搭载辅助驾驶系统,能在高速公路、堵车缓行和泊车状态下实现L2。
到了2025年,L4平台也要建成,并且车载的功能要实现100%语音控制。
从目前的进度来看,长安汽车不算在吹牛。几台新款燃油车配备有L2辅助驾驶,也有了语音识别系统。只不过和第一梯队比好用程度的话,还有些差距。
长安汽车转型的第二步,是新能源。
未来,长安汽车将新能源领域投资超过1000亿元,在2025年之前要推出33款新能源车,其中有21款都是纯电车型。
更疯狂的是,长安要在2025年之前禁售传统燃油车,是第一个提出本品牌禁售燃油车的车企。而在2018年,长安汽车的燃油车占比还高达98%!
这种破釜沉舟的做法,让长安汽车的时间所剩无几。
为了实现目标,长安前前后后投入几十亿,在全球安排了9个研发中心,光是研发人员就有1.1万名。
作为对比,新势力头部的蔚来,员工加在一起也不过1万人。
在经过数年的研发之后,长安终于拿出了一款能够覆盖A0级到C级的智慧成长型电子电气架构,命名为方舟架构,直接对标吉利的SEA浩瀚架构。以后长安品牌的新能源车,都会基于方舟架构进行打造。
最终的总投入,更是追加到了1500亿元。
然而方舟架构下的首款新能源车,目前外界还没看着……
唯一知道的消息是,这台车定位于B级纯电SUV,内部代号E11,将会是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三家联手的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的首款车型。
只不过细分析下来,这件事似乎还和蔚来有些渊源——
在蔚来还没正式交付ES8的时候,长安汽车就已经和蔚来签约,准备在新能源技术、智能技术等方面展开合作,李斌出任新公司长安蔚来的董事长。看上去信心满满。
但好景不长,蜜月期过后蔚来遭遇了当时自身最大的危机,双方的合作也暂时搁浅。
最近,长安汽车又被曝出新动作:正式回购蔚来旗下的股份,并将其改名为阿维塔科技。
有意思的是,阿维塔科技会作为长安旗下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出现,采用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技术,并结合华为的ICT技术优势,用网联平台实现智能化。
据说这款新车的设计样车已经下线,正在进行整车调试。
好家伙,这是新瓶装旧酒啊!
社长在这里大胆猜测一下,或许长安一直想做一款高端智能电动车,但苦于自身没有高端经验,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和蔚来的合作又因为种种原因最后没能成功,最后才找到王牌,“上车”华为。
等知道了更多细节和内幕之后,社长再来和大家分析一波。
04. 转型关键点
长安汽车距离“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的拼图,其实还差最后一块:设计。
长城和领克能够代表自主品牌率先杀向合资车,靠的不仅仅是所谓“高端定位”,还有设计。
设计,是品牌最好的翻译官。
就比如领克的分体式大灯,足以彰显领克的运动和个性,而WEY的车身造型,力量感又非常明显。至于特斯拉、蔚来和小鹏P7,这种有科幻感的设计会进一步放大智能的属性,让人们更迅速地感知智能车和传统车之间的不同。
在这里,社长想先简单和大家科普一下汽车的外观设计流程。
首先是要规划“我们要做一台什么车”,比如“外观运动的大空间家用纯电动SUV”;
其次是画一张草图,体现车辆的基本姿态和型面;
再然后是制作油泥模型,通过触摸去感知车身线条,并最终定版;
最后一步,是根据模型和材料制作样车。
最关键的第二步和第三步,其实是最需要想象力和激情的环节。
所以长安汽车的做法是,直接把设计中心放在意大利这个激情四射的国家,在设计上开始全球化。
对内培养优秀员工的同时,还能借助意大利的地理优势,“挖一挖欧洲人的墙脚”。
就比如前宾利产品设计总监、蔚来高级设计总监David Hilton,就是设计出宾利欧陆GT3、宾利慕尚敞篷版和蔚来EP9的那位,离职蔚来之后就出任了长安汽车的全球战略设计总监。
其他设计师,也有不少是从BBA直接跳槽来的。
这也让长安汽车最近发布的几款新车,有了更多激情的元素存在。尤其是UNI系列,这种出挑的无边界格栅设计,完美契合了时下汽车消费主力的需求。
的确很大胆,但有效。
体现在销量上,就是2020年一年销量暴增20.6%,再次接近百万级,财报也终于扭亏为盈。
今年,长安汽车1-5月的总销量同比增长82.9%,单SUV销量已经超过哈弗,也有望冲击自主品牌总销量头名的位置。
在融合了设计能力之后,也让社长对长安汽车的新品牌多了几分期待。
05. 写在最最后
大家都吃过鸡蛋。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长安汽车勇于打破自我转型的态度,值得钦佩。
但长安汽车销量增长的背后,其实也有隐忧。
只在传统自主品牌中对比的话,长安提出转型是很早的,但动作却是最慢的。那边比亚迪汉已经稳定月销近万,长城的欧拉已经出圈,极氪更是虎视眈眈。
在这个新能源时代,只依靠燃油车打天下的做法会非常危险。
正如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采访中坦言的那样:
“未来三年将会是长安汽车的生死存亡期,也是和合资品牌真正交锋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