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通过手机广播收听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关于阳光网征集“老兵笑脸”的活动。(梁萌摄)
主持人芳华
“征集老兵笑脸”活动传至北京,阳光网总编辑万波接受北京广播电台采访。(梁萌摄)
阳光网-阳光报(记者 张洋/文 梁萌/图)昨日下午,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爱家广播,播放了由阳光网发起的“征集陕西抗战老兵笑脸”活动,主持人芳华连线阳光网总编辑、本次活动的总策划万波,在近一个小时的节目中,万波对“征集陕西抗战老兵笑脸“活动的发起背景、意义及征集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感人故事一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次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对活动的播出,再次将活动推向高潮。
主持人芳华:万总您好,为什么阳光网要发起“征集陕西抗战老兵笑脸”这个活动?
万波:我们发起“征集陕西抗战老兵笑脸”这个公益活动,主要背景是这样的,首先,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大家都知道,全中国的人都在重温和关注这段历史。我想我们作为中国的一个媒体,也应该做点什么。那么,在这样一个胜利年里,谁应该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人呢?我觉得就是70年前,把胜利带给我们的人,也就是当年为国战斗的军人。确定了这个之后,我想过好几种方案,比如,发动“我和老兵合个影”,“征集老兵全家福”什么的,最后,我把各种方案拿给大家看,报社的同事一致觉得,“征集抗战老兵笑脸照”公益活动这个思路好。最早我们打算面向全球征集一千张抗战老兵的笑脸,后来觉得,这不是我们能力范围的事儿,就变成了“征集陕西抗战老兵笑脸”。方案酝酿了两个来月,从7月7日开始实施。直接目标是在8月中旬收集到一百张以上的陕西抗战老兵笑脸,在9月3日前推出一个展览。这个活动最早的缘起就是这样的。
芳华:那为什么大家最后决定用征集笑脸这种方式呢?
万波:我觉得,世间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忘却。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的远去,为我们用血肉筑成长城的老兵们,正在一个个画上他们生命的休止符。据我们了解,我们陕西现在的抗战老兵只有400多人,这还是前两年的数据,所以随着他们人数的减少,我觉得生命消逝,记忆也就模糊了。这些老兵基本在90岁以上,晚一天就可能见不到,我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留住他们在世时美好的瞬间。在抗战胜利70周年的笑容,也许就是他们最灿烂的人生瞬间。开始我还很纠结:一面害怕这些老人的笑脸没我们想象的效果,一面又好像有一种预感:虽然这些脸布满家国苦难、岁月沧桑,没有一点儿所谓的颜值,但他们偶尔绽放笑意的那一刻,可能美得令人震撼,当这种美集纳到一定的程度,有一百甚至几百张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做成一面笑脸墙。
芳华:七十年前抗战的时候,陕西其实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因为我们延安就在陕西,这次我们征集抗战老兵笑脸,有什么要求或者是规定?
万波:有的,主要就是范围,我们是圈定在陕西的范围内,其次就是,凡是在抗日战争、民族统一战线上,为我们抗战胜利作出过贡献的军人,不管是国民党的还是我们共产党的,都在这个征集范围以内。另外,我们还有一个时间限制,就是希望在8月中旬,基本上完成第一个阶段的征集,在9月3日前,我们想推出一个展览。
芳华:现在这个活动已经开始了,目前的反响怎么样?
万波:目前的反响,比我当初酝酿这个想法时想的,我觉得好得多。首先,有来自我们同行陕西媒体以及全国媒体的,许多我们没有料到的关注,他们对我们活动的消息,活动的进展,活动当中一些亮点,都给予了极大的宣传上的支持;其次,还有一些志愿者也加入了,甚至是一些在我们省有一些影响的摄影家,自己掏钱在汉中山区,行程上千里,给我们一次拍摄了12张老兵笑脸,给我们帮了大忙;还有各界给我们提供线索的。
芳华:那到目前为止已经征集到了多少笑脸呢?
万波:目前为止有50张上下(数据统计为节目录制时间,目前已征集90余张),我们最初的目标是100张,因为在世的人可能只有300多个,400多个是前两年的数字,但是后来我在想,就是100张,但是我们对100张还不满足,如果可能,想把在世的陕西抗战老兵的笑脸都征集到,这样的话就变成了二三百张的目标。从这个目标来说,现在50多张还是有些慢,因为我想在8月中旬结束征集,然后在9月推出展览,所以现在还需要更多志愿者来参与。
芳华:现在已经征集到了50多张笑脸,那您能不能给我们讲几个笑脸背后让我们感动的故事?
万波:可以,应该说呢,在整个征集笑脸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故事,而这些故事,都不在我们设想范围以内。比如,因为大部分的抗战老兵居住地都非常分散,而且有许多很奇怪,住的地方非常偏远,我们只能提前联系到大致位置,然后一个个去找。天热路远不说,最重要的是老兵们大都年龄太大了,90多岁,有的都是上百岁的老人,身体状况也都较差,交流起来都十分困难,所以,每一次采访的过程、拍照的过程都是一次非常大的挑战,要将老人断断续续、含糊不清的记忆变成文字,确实需要的不仅仅是耐心,还要细心和爱心。
我们有位女记者,联系了一位老人,第一次联系时,老人的家人接电话说可以去采访,记者下午打电话说要过去时,老人家人又说老人得了严重的感冒,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过段时间再采访,两天后记者再联系时家人称老兵已经住院了。
我们的一位女记者,采访了一位非常难得的老兵,这位老兵是著名中条山之战 800壮士跳黄河以后,到现在还幸存的惟一一位战士刘怀斌,他右胳膊上还能看到当年刻的一个“刘”字,这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当年打仗的时候,害怕战死沙场以后,尸体难以辨认,所以战士们在战前都给自己胳膊上刻了一个姓。接受我们采访的时候,这个老人插着氧气管,挂着导尿袋,身体非常虚弱。但见到我们记者,他高兴得像个孩子,嘴里说着斯诺来了,欢迎欢迎。他把我们记者,当成当年延安的斯诺了。采访结束的时候,老人举起双手,一边左右摇晃着,一边给我们说再见,再见,希望你们以后常来,以后常来,以后常来。
说了几遍,最后说说我们女记者和这位95岁老人亲密相拥、脸颊偎依在一起的照片,当晚在编辑部,所有的女同事全部落泪,第二天,我们这个报道刊载以后,有读者说这是一个非常有温度的报道,这名老兵就成了微信上的红人。
采访中,我们不止一次听到老兵们的子女这样说:“他现在就像小孩子一样,平时需要哄着,宠着”。
芳华:过了这么多年之后,很多老兵可能从来没有说过他们的故事,当七十年之后,他在讲述出他的那些故事的时候,我觉得可能有些故事会让我们特别的震撼。
万波:是的,一个就是95岁的老兵叫于亚平,他是黄埔军校毕业的,他是日本在中国细菌战的受害者,因为细菌战他留下了终生残疾。老人在抗战中可以说是九死一生,这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老人,能写书法,会好几样乐器,我们记者采访的时候,他给我们当即就弹了琴,唱起了《满江红》,而且他平时最爱在下大雨、雨声很大的时候,弹着琴高唱《满江红》,老人非常爱自己抄写日本投降书,他的书法很好,还爱抄写祭黄帝文,这个老兵在记者采访完告别的时候,黯然的给我们说,“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下次来恐怕见不到了。”
我们这里边有故事的老兵特别多,有一些是当年河南灵宝阻击战里,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15岁自己参军的,还不是被拉壮丁的,有一些确实是被拉壮丁的;还有一个他是参加过赴缅作战的部队,当过坦克兵,打了半年鬼子,一直到日本投降,解放的时候,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因为在部队上干得很出色,他邻居把他叫“坦克老耀”,他的名字是叫张耀,他曾经开着坦克参加开国大典的阅兵式。
还有一个老兵,是当年陈纳德将军飞虎队的翻译,这个老兵身体还是非常的好,也是非常的开朗,笑得非常的灿烂,他是怎么参军的呢,是当年举家从上海逃难,一路经过南京、无锡到武汉难民营,他后来给飞虎队当翻译的日子,他后来给我们讲述这段经历的时候,讲了很多笑话,老人非常乐观,所以可能也是他能活到今天的原因,今年他已经93岁了,这个老人是叫陆培祥。
芳华:我们现在去采访,肯定都是一些年轻的记者去,这些年轻的记者在这次采访当中,他们都有什么感受呢?
万波:大家最深的感受,就是老人么,最需要的已经不是物质上、金钱是上的帮助了,可能有些人觉得,有些老兵一直想得到这方面的帮助,因为确实生活困难,但是我们的记者采访当中最深的感受是,这些老兵,他们最缺的是来自社会的关怀,来自人的陪伴。
因为他们年龄大了,说实话儿女也都年龄不小了,身边确实缺乏来自社会或者是人的温情,所以我们记者在采访手记当中说,仅仅陪老兵们聊聊往事和近况,就能让老兵获得最大的快乐。
这里边有一个很好的事例,就是我们有位读者的父亲是一名抗战老兵,想要邀请我们记者去采访他的父亲,说想让老人高兴高兴。当时记者就不明白了,怎么采访了老人就会高兴呢?采访后,这个记者就明白了,这些老人只要采访他们,就很高兴,他们关键就是有我们这些年轻的记者陪他们说说话,然后趴在他们耳边,跟他们非常近距离的交流,他们就很享受,很开心。所有的采访中,大家都有这种体会。
还有一个感受就是,这些老兵年龄大了,如果我们不抓紧,确实就来不及做这些事了,他们的一些事迹,我们再不挖掘,再不抢救,可能将来就没有这个机会了。有一个老兵,就在我们正准备去采访,就传来了他去世的消息。这是高陵的一个叫商凌轩的老兵,然后没过几天,我们又听到了另一个老兵去世的消息,也是我们线索当中计划去采访的,所以记者最后就说,真的是觉得我们等得及,老兵等不及啊。我们一定要抓紧,真的不完全是冲着这个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才做这个事情,因为明年也许就没有机会了,不要说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我估计以后这会形成一种加速度,因为都是90多岁,有的还上百岁。
芳华:这个活动中是否也请了一些顾问呢?
万波:也有,我们西安有一个干休所,级别还是很高的老干部,因为他写了很多抗战当中抗战纪念品,比如勋章、纪念章的书籍,然后看到我们这个活动,他主动愿意做我们的历史顾问。
我们另外还有几名写过抗战专著的学者,给我们做顾问。他给我们提供了好多相关的,跟我们八路军有关的素材。我们采访了当年在不同战线上参与过抗战的八路军女兵。我们采访了三个这样的八路军女兵,还是非常珍贵的。其中有一个女兵她已经几乎笑不出来了,因为可能是这个疾病的原因,连个笑的表情都很难做出来。
芳华:如果我们北京这边也有人想参与,想为咱们活动提供一些线索的话,怎么办呢?
万波:那太欢迎了,我们既留着热线,也留着我们的网址,因为我还想如果有可能的话,通过这次活动,顺便建立一个我们陕西最全的抗战老兵资料库,老兵们的时日不多了,就可以在他们在世的时间,给予他们最大的关爱。就是他们有困难了,我们可以呼吁社会帮助,包括他们去世了,我们也可以发一个讣告,我觉得这都是一种关爱的形式,不能让他们默默的就这样离开这个人世!
芳华:听众朋友,如果您想参与或者是您有陕西抗战老兵的线索的话,可以拨打阳光网的热线电话,他们的热线电话是029-86253335。
◆相关链接: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爱家广播 “老年之友”节目,已开播十年,连续八年被评为优秀栏目,在京城拥有众多粉丝。主持人芳华是2013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获得者,获中国新闻奖等百余个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