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位车企的高层说,中国的汽车媒体是世界上最辛苦的!刚刚参加完朗逸的发布会,马上又要参加宝来的发布会,明明就是一款车,偏偏要说两者有天壤之别!令人又恨又爱的双车型战略,已经成为业内公认的良策,既充分利用了两家合资公司的销售渠道,又避规避市场原因导致的客户流失。
为什么车企对双车型战略深信不疑?因为该踩的雷本田都替同行踩了。东风本田有款车叫思铭,因为没有挂本田标,最后销量非常不理想。后来广本又出了一款车,叫做理念S1,这车从内到外都跟锋范一样,但又因为没挂本田标,销量重蹈覆辙!
本田的故事告诉我们,再好的车,在中国贴错车标都会输得一败涂地。有了前车之鉴后,在华车企都开始抛下固有思维,不管车身配重多完美,不管外形设计的多么协调,该加长就加长,该整容就整容,即使与原型车完全不符也没关系,只要它们贴一样的车标,叫一样的名字就行!假如有一天这些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车,返销给原产地,会有什么奇妙的故事?
奔驰-E级
国产奔驰E级,加长是必须的,但是后续的一系列窒息操作让人很是抓狂,首先E260L车型全部换装1.5T 四缸发动机,本以为这是为了降低油耗,结果一查发现,这只不过是2.0T的缩缸版,于是1.5T的E260L,比德国销售的E200(2.0T)百公里油耗还高0.7L。
E260L是款非常魔性的车,不知何故要把M264从2.0L缩缸成1.5L排量,气缸容积减少,对发动机燃烧一定会有影响。宁少一个气缸也不要减少单个气缸容积,已是行业内的设计趋势,奔驰敷衍地搞个1.5T来降成本,也是.....
国产E260L返销德国,恐怕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德国本土销售的奔驰,大部分是柴油发动机,油耗远低于国产1.5T缩缸版。另外加长的E级,除了后排空间变大外,其余方面与标轴比并无优势。以北京奔驰的品控能力,国产返销德国,怕是会砸了品质这块招牌!
宝马-3系
官方的定义中,宝马3系是一款追求极致驾驶乐趣的车,但由于中国市场购买力太强,宝马不得不重新考虑一下3系的定位。国内的3系实际上完全满足精神上的“操控”,入门版325i 标轴已经M运动套件上身,若不是发动机最大马力只有184ps,天籁也不敢这么嚣张!
为了进一步细分配置,3系后期推出三种不同调校的发动机,入门版2.0T最大马力只有167ps,再没有人嘲笑雷克萨斯ES200动力弱了!一看2961毫米的轴距,3系长轴版已经是彻头彻尾的中大型轿车,刚刚够的动力配上巨长的车身,还要啥操控?索性把它调校成好开又舒服的豪华轿车。
国产3系这番设计显然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更运动的外观更大的后排空间,然后还有更低的售价,这样的3系谁不爱?但要把它返销德国,那就不对口味了,一是国产3系与原型定位差距比较大,二是德国的3系与5系售价接近,要想空间大又不失驾驶乐趣,还是加钱买5系吧!
大众-朗逸
与其把原型车一顿魔改,不如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一辆车,这便有了朗逸。前几年,网上调侃朗逸是德原朗(德国原装进口朗逸),自从新朗逸上市后,这个声音逐渐消失了。新朗逸是谁设计的?当然是上汽-大众,但是工程开发应该由德国大众负责,因为新朗逸是MQB平台。
在东南亚和南美洲,特供车非常多,比如本田有基于飞度底盘打造的SUV,大众在巴西也有很多老平台车型。如果有一天把国产朗逸返销德国,可能当地的消费者不但不会排斥,反倒会争相购买!在中国强大的购买力面前,朗逸和孪生兄弟宝来,可以将MQB平台卖出白菜价。
在德国,一辆没加长乞丐版的Polo售价约11万人民币,如果你想买一辆大点的高尔夫,至少要花19万。用一辆Polo的价格,买到空间比高尔夫还大的三厢朗逸,你说香不香?什么后桥不是独立悬架,工艺不如高尔夫精湛,这都不是事!
奥迪-A6L
自奥迪A6破天荒推出了加长版,后面一发不可收拾,到了这代A8,加长已经深入骨髓!假如把国产A6L引入德国销售,市场反应会如何?不如对比一下国产A6L和德国产的A6。
A6德国起售价约为36.9万人民币,国产加长版售价40.98万,指导价贵4万。论轴距,A6L吊打A8,若不是A8L来救场,恐怕奥迪空间最大的轿车头衔要易主。论动力,国产A6L与德国的A6平分秋色,虽然A6L没有柴油发动机,但配上大众集团效率最高EA888 Gen3b发动机后,油耗与A6 2.0TDI 差距不大。A6L和A6的 45TFSI都是高功率版2.0T发动机,只有顶配差别大,A6L是3.0T汽油发动机,A6是3.0T柴油发动机。
倘若真把A6L放到德国卖,我想德国产的A6可能会滞销!空间更大动力也差不多,但是价格只贵5000欧元,节衣缩食也要买A6L啊!
教授总结
一辆车哪里生产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卖给谁?所谓购买力决定市场影响力,而中国的购买力恰好是全球数一数二的水平,要满足中国市场独特的需求,产品一定得有它的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