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力荐:《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带你改变认知,走出困境
什么是禅?百科的说法是——人类锻炼思维生发智慧的方式。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参禅都是世外高人干的事:隐居深山,远离俗世,枯灯之下和自己最深层的内心对话,追寻关于生命终极意义的命题。
俗世中的我们不过就想舒心过完一生, “禅”究竟和普通人有关系吗?美国哲学家罗伯特·波西格就用“维修摩托车”这件接地气的工作阐释了晦涩难懂的 “禅”,这就是今天要推荐的书:《禅和摩托车维修艺术》。
这本书在大众心目中的名气可能更多来自它的拥趸:在科学界,教父级的人物斯蒂芬.霍金这样说:因为写了一部人们把它和《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相比较的书(《时间简史》)而感到甚受恭维;在科技界,教父级的人物乔布斯将它列为自己最喜欢看的几本书之一;甚至在娱乐圈,德艺双馨的胡歌在节目中读一段他喜欢的书,就选择了它。不禁让人好奇,这本书究竟有怎样的魅力呢?
初看标题,你可能会和我一样,以为这是本类似《编程之美》的摩托车修理手册,但其实它是本哲学书。在很多人看来,摩托车维修是一件偏逻辑分析的事情,通常代表着“理性”“客观”,但作者给它加上了“艺术”二字,而这通常代表着“直觉”和“主观”。“理性”和“直觉”在西方二分法的思想下本是对立分割的,但作者波西格追寻的是如何把两者融为一体,这正是“禅”的宗旨——达到身心一体,物我两忘的状态。
和阳春白雪的哲学大部头不同,《禅》是一本平易近人的哲学小说。主线是作者带着11 岁的儿子同另外两个朋友横穿美国的摩托车游记,书中记述了旅行中的见闻,对个人过往的追忆,父子朋友间的相处,当然还有关于哲学观念的讨论。作者对“浪漫”和“古典”,“精神”和“物质”,“人性”和“科技”……相互对立的概念关系进行了重新思考,涉及到了人们工作生活或人际交往中的常见困惑,哪怕你对哲学不感兴趣,也会在读完后仿佛被点化般茅塞顿开。
同时,这本书也是作者本人的心灵自传。作者罗伯特·波西格是个天才少年,据说智商170,他15岁时就上了大学主修化学,参军后在日本接触了禅宗文化,于是在退役后,他转而开始学习东方哲学,之后在大学教授写作,放在今天来看就是一位学霸。
但都说天才和疯子不过一线之隔。波西格崇尚的是东方“一元化”的哲学观,但当时西方倡导的是对立的“二分法”观念,这让他深感困惑。他尝试创立自己的理论,却受到学校的排挤,32岁时被诊断为精神分裂和临床忧郁,经历了2年的住院治疗,进行了28次电休克治疗后,他不得不放下对理论的执念,转而成为自由撰稿人,除了写哲学文章外,还为一些计算机杂志编辑技术文章。
但那时的波西格那并没有真正走出来,他后来在书中这样写道:他已经死了,(外界)通过一种科学仪器,完全不着痕迹地把他给消灭了。一直到40岁时,波西格带着儿子开始了那段长达17天的摩托车骑行之旅,他一边旅行一边回忆,最后完成了这本《禅》。在书中,波西格以一位古希腊演讲家 “裴德洛”类比患病前的自己,以这种方式和过去的自己对话,最后找回了完整的自我。
虽然《禅》这本书如今读者众多,但那时甚至没有商家愿意接手,因为它看起来不太可能受欢迎。但出人意料的是,这本书一经出版就引发轰动。或许就像波西格自己所说,他只是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表达了自己的思想, “结果证明,那也是其他所有人的主要想法。”
作为一名非哲学专业的工科生,这本书我读了两遍,不能说完全理解了其中的禅意,但作者对日常的哲学化解读的确有所启发。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能帮助你修正看待问题的方式,而这恰恰是改变行为的第一步,如果你对当下处境感到困惑,觉得自己被“卡住了”,不妨读读这本书,或许能找到走出困境的新思路。
1) 你是古典认知还是浪漫认知
关于认知,西方哲学是这样划分的:一种是从表象观察,注重直觉美感的“浪漫认知”,另一种是深入内涵,注重逻辑分析的“古典认知”。但人们看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偏向其中之一,忽视甚至轻视另外一种。
比如在维修摩托车这一件事上,波西格本人和朋友约翰就截然不同。波西格能够听懂摩托车发出的声音代表不同含义,而约翰听来那只是噪音;波西格会用啤酒罐外壳去修车,而约翰觉得只有店里卖的垫片才配得上他的车……类似这样的分歧还有很多,在波西格看来,这就是认知方式不同造成的差异。
约翰作为演奏家,习惯了通过直觉和感官去看待事物,而作者从事学术研究,习惯了从理性和系统的角度去分析事物。正如我们经常会看到,搞艺术的人聊到机械数学就头大,而学科学的人则对抽象艺术之类难以认同。
日常生活中, “古典”和“浪漫”的分割会带来各种问题。比如一款家用的科技产品,配套的使用手册却让用户无法理解,这就是因为产品设计人员只注重了“古典”而忽视了“浪漫”,用户无法直观地获得信息。
再比如很多人喜欢一边看视频一边工作,大多是觉得工作枯燥,需要娱乐调剂心情。这也是因为我们通常只用“理性”参与工作,而从未投入“情感”,我们用旁观者的角度冷漠地对待工作,工作自然也对我们展现出冰冷无味的一面。
以修理摩托车举例,老手和新手就有着明显的区别:新手会按照指示去做,但一旦遇到书上没写的问题就容易束手无策;而老手则是一边操作一边取舍,仿佛在和机器交流,像这样为冰冷的机器投入温暖的情感,就是作者所说的“维修摩托车艺术”。
不仅是维修这种小难题,当面对人生重大困境时,如果我们也能像“老手”这样融合“古典”和“浪漫”这两种认知去看待问题,会更容易找到解决办法。
2) “古典认知”如何解决问题
“古典认知”的人注重分析,他们就好像拿着一把刀对眼前的事物不断切分,一直切到最深处。以摩托车为例,在“古典认知”的人眼中,他会先从整体拆分成不同系统,比如动力系统,运转系统;再从系统拆分为不同部件,比如发动机,活塞等;再进一步拆分到零件……每划分一次就会产生更多枝节,最终形成像金字塔一样的观念体系。
小到钟表玩具,大到企业国家,任何事物都可以拆出某种体系。但每个人拆分的方式各不相同,这就是逻辑;如果逻辑有问题,我们就很可能迷失在信息沙漠中,找不到方向。想要合理的逻辑,有两种我们熟悉的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归纳法是先观察个体再总结出普遍的结论,比如你每次吃了辣的食物第二天就会长痘,不吃就不会长,那么你就可以合理推断:长痘是因为吃辣。演绎法则相反,它是在一般原则的基础上推出特定的结果,比如我们知道遥控器需要电池才能工作,那么当按动遥控器没反应的时候,我们第一反应就是电池没电了。
通常来说,解决日常的问题就是交替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这需要我们仔细观察周围事物,并且持续学习吸收知识。但如果目前的观察和知识都无法解决时,就需要用到更科学严谨的思考方法。
还是以摩托车维修举例。第一步先把问题写下来:为什么摩托车发动不了?第二步提出能想到的所有假设:比如电路系统出问题,或者发动机出问题等等;第三步针对假设做实验,因为电路系统直接点火的部分在火花塞,那么就检查火花塞能否打火;最后一步从实验结果中得出结论:如果火花塞无法点燃,就说明电路系统确实有问题。
这样一轮下来回到第一步,此时的问题变成了:电路系统出了什么问题?按照刚才的步骤,不断循环缩小范围,最终就能找到真正的原因。
3) 我们需要平衡“浪漫”和“古典”
这样看来,“古典认知”已经可以充分解决问题了,为何还需要“浪漫认知”呢?前面说过,在严谨的科学思路中,“提出假设”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而假设的来源往往难以用理性解释。
从两千年前,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在泡澡时发现浮力,到17世纪,牛顿看见苹果掉落顿悟万有引力,再到20世纪,药理学家奥托罗伊甚至是在梦里做实验,发现了神经末梢会释放化学物质传递信息,并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些听起来只追求严谨和理性的“古典认知”科学家们,在探索未知世界时却运用着直觉,灵感,顿悟这类“浪漫认知”。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人类最崇高的工作就是要建立宇宙的基本法则,这些法则经过演绎就能创造出现在的世界,而要通往这些法则没有合乎逻辑的路;只能靠着直觉和对经验的体验才能进入其中。
对普通人而言, “建立宇宙法则”的工作太过遥远;但哪怕是修摩托车这样看似枯燥的工作,高手们也在不知觉中同时糅合着“浪漫”和“古典”认知,但究竟两者孰轻孰重,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同而动态变化。作者波西格将“浪漫” 和“古典”之间这种难以定义的平衡称为“良质”。
比如修摩托车,哪怕我们按照科学方法一步步找到问题所在,就要打开盖子时却发现拧不开螺丝钉,但维修手册只告诉我们要取下螺丝钉,并没有告诉我们如何取下来。如果有经验的工人,可能会用润滑油和螺丝刀小心处理,但如果经验不够的新手,用螺丝刀硬撬,反而会破坏螺丝口造成更大的难题。更糟糕地是,本以为不起眼的小问题,却在它上面耗费了大量时间,甚至成了无法推动的阻碍,人会感到羞耻烦躁,从而产生逃避的念头。
在我们生活工作中,这种 “卡住”也十分常见:可能是工作任务无法推进,可能是人际关系走向破裂,也可能是人生的道路不知道该往哪走……很多时候,对“卡住”的恐惧导致我们畏缩在原地,但在波西格卡看来,这不是糟糕的情况,反而是最好的状况,那是达到透彻了解前的心灵状态、为何无师自通的技术人员通常比学院训练的工作人员更擅长处理突发状况,正是因为他们通过“卡住”去学习。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被“卡住了”,相比于恐惧和逃避,更应该学会释然并接受。因为“卡住”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当前固化的认知需要更新:我们要做的是排除一切杂念,像初学者一样全身心投入到当下。
佛教的禅宗通过打坐让人们达到物我两忘的状态,如果我们能消除对“古典”和“浪漫”的割裂认知,真正关心当下,完全投入其中,哪怕是修理摩托车,同样也能达到“禅”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