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爱车来说,选对合适的粘度是选用润滑油的第一步。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润滑油的粘度:
润滑油粘度,是一种行业术语。是表示润滑油阻止自身流动的能力,是润滑油最重要的属性。粘度越大,各运动机件摩擦表面间的油膜愈厚,对机件摩擦表面的保护性越强。换句话说,粘度越大的润滑油,越不容易流动,粘度小的,则流动性好,就像蜂蜜和水。
影响粘度变化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力。高温使粘度降低;高压则使粘度升高。
怎么区分润滑油粘度的等级?
目前国内普遍参考美国石油协会(API)的标准。
S系列(汽油机系列)分为SA、SB、SC、SD、SE、SF、SG、SH、SI、SJ、SM、SN等级别。
C系列(柴油机系列)分为CG、CF、CH、CI等级别。
进口机油常用SAE粘度值、API质量值来标识其质量和粘度值。国际上广泛采用美国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粘度标号和API(美国石油协会)质量标号。
举例:标号为API SF SAE 15W/40的机油
API--美国石油协会简称;
SF--机油质量标号,适用于1980年以后生产研制的汽油发动机;
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简称;
15W/40--机油粘度适用于-15℃-40℃的范围。
W后面的数字代表机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数值越高说明粘度越高。40代表100摄氏度时的运动粘度。
选用机油时粘度应该怎么选?
低粘度机油具有燃油经济性,因为低粘度的机油在曲轴运转时的粘性阻力要更小,所以发动机消耗的燃料也会相应减少。燃油消耗的减少,意味着尾气的排放也会相应减少,也就是说低粘度机油对环保更加有利。低粘度机油对发动机的运转阻力也会减小,使得车辆的平顺性更佳。
但是低粘度机油也不是所有汽车品牌都适用,有些车辆一旦适用过低粘度机油,会导致动力不足,甚至出现烧机油的现象,从而导致尾气排放超标,严重的会使发动机润滑不足,从而给发动机造成难以修复的损伤或者报废。
高粘度机油具有更好的保护性,因为润滑油在使用时会受到机械之间的挤压,粘度较小的润滑油易被挤出,所以高粘度机油的保护性能确实是更好的。
但是凡事都有个度,粘度并非越大越好,粘度越大意味着零件运转间的阻力增大,这样不但会增大机件的磨损,而且燃油燃烧后发出的热能,就要多耗一部分转变为摩擦功,以克服增大的摩擦力。也就降低了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增大了发动机的燃油消耗量,简而言之,就是更费油了!
加错了机油粘度有哪些伤害呢?
加错了机油粘度要么会烧机油,要么会使得发动机润滑不足从而给发动机造成难以修复的损伤,要么就是油耗增大,所以最主要的还是费钱。
由此可见,发动机润滑油的粘度太大、太小都不好。那该怎么选呢?
1.选用粘度适宜的润滑油
这个粘度适宜是指在机件的摩擦表面上能形成足够厚的油膜,保证机件在正常润滑的前提下,选用粘度低一些的机油。例如,某一汽油缸,SAE30和SAE40汽油机油都能够保证机件的正常润滑,那应选用SAE30的机油而不用SAE40的机油。
2.对一些磨损比较严重,间隙比较大的发动机,应选用粘度较大的润滑油,以满足发动机密封性能的要求。
但要注意,用粘度大的机油来弥补机件间隙大只是个暂时措施,而根本解决的办法,还是应该从机件修理着手。不然的话,机件的间隙会越来越大,用大粘度的油也无法弥补。
只有机油粘度合适,零件运转才能顺畅,爱车开着才会更爽!
还省钱哦!
当然,以上都是经验之谈,是需要车主进行判断的,那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呢,当然是跟着车主保养手册走啦,这才是最保险的。
觉得有用就点个小心心好不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