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潮流时尚

【第一次心理咨询该说什么】心理咨询是“安慰”和“聊天”吗?

最近,以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为职业背景的电影电视剧播出了很多,人们对心理学家这个职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再次引发了公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讨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感情压力等问题不断困扰着人们。心理健康正在成为现代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小时候经历的心理创伤对一个人有什么影响?如何正确认识抑郁症并自我调节?面对快速增长的需求,我国心理健康行业的现状如何?通过这些问题,我们试图找到答案。

感到同样的轻松

隔离后的第三天喉咙痛,头也疼,偶尔低烧,全身无力,担心自己是否感染了。每天看手机,看传染病信息,好像有问题,想说明事后的事,觉得自己要完蛋了。“电话里的那句话断断续续,求救的人一直在哭,这边王辉耐心地听着,一个人被隔离了,感到孤独和绝望。疑心病会诱发不安和抑郁,负面情绪的积累会引起身体反应。

接下来,王辉向求助者进行情绪科普,帮助他们理解各情绪背后的积极意义,分析对“继续看手机”情况的弊端,提出“每天排出自己的日程,让生活更加可控”。每天晚上睡觉前写一两句话来肯定自己的话。”几个小时后,求助者舒服多了,脖子也没有那么紧了。”在和辅导员的互动中,我觉得很感动,效果很好。”

放下电话,嘴巴干燥的王辉也同样感到轻松。

王辉,陕西省西安市教区政协委员,她的另一个身份是拥有20多年心理学工作经验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去年年底西安突然疫情肆虐,恐慌、不安、动荡等情感问题也在人群中蔓延。确诊、怀疑、健康人、医护人员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和情感问题。王辉已经应对了2年传染病心理专家组的工作经验,以自己的委员工作室的名义,组织了8名心理咨询师参与的心理志愿服务小组,开通了心理支援热线,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情绪整理、危机干预等志愿服务。

“今天感觉怎么样?“有什么事随时打电话给我,随时都可以!“疫情过后,这几乎是王辉每天都要重复的话。孜孜不倦,每一个字都温柔而坚定。她知道此时她能给的是陪伴,是倾听,是让电话尽头的他们摆脱目前的困境。

“我们可以说是守护心灵的人。”王辉知道,已经确诊的患者和被隔离的人,他们的不安可能会更加严重。因为他的生命受到威胁,感情上升到恐惧。而且在这个阶段,人们会有更多的想法。当一个人面临重大心理打击时,他的情绪会从焦虑变成抑郁症,变成绝望。对于陷入绝望的人来说,电话末尾的心理咨询师可能是他们能抓住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收入按小时收费,坐在咨询室里,可以在聊天室里减压访客,指出迷惑。电影作品更加简化和戏剧化的表现,普通人这样描述了对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印象。(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电影名言)(Northern Exposure)。但是王辉知道,成功的心理咨询师不仅需要大量的学习和长期的咨询实践,而且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压力和挑战也超乎想象。

如果我们的心真的痛,向谁求助?

“近年来,临床上患有抑郁症和焦虑症的人明显增加。”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赵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数据显示,20年前中国人的抑郁症发病率为万分之五,现在这个数字为6%。也就是说,20年来,中国人的抑郁症发病率增加了120倍。

赵英告诉记者,近20年来,我国精神分裂症等中性精神病的发病率没有太大变化。但是焦虑症、抑郁症等轻症心理疾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精神心理问题的发病风险增加了。另一方面,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提高,到医院就诊,这样的疾病也很容易被发现。”她说。

精神卫生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突出的社会问题,心理治疗技术的重要性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可。有20年精神科医生执业经历的赵英8年前又获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问为什么,她说她想成为心灵的守护者。在她看来,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期,个人心理行为问题和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但心理危机干预完全依靠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是不现实的。“不能只靠心理医生和心理医生。”

不知道参与了多少次危机干预,王辉是登上屋顶屋顶面对绝望的人。“对面的人认为自杀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自己无法转身。我的工作是帮助他转弯。”她说。倾听、安抚、说服,反复“周旋”,最重要的是与对方建立信任关系,在信任的基础上再次提出建议。否则,所有的说服都是徒劳的。“让自己放弃自杀冲动,对心理咨询师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在王辉看来,这是一份使命感和挑战性的工作。

赵英说,心理咨询不是通常的“安慰”和“聊天”,而是“帮助别人的决策”,而是“帮助别人的自助”。不仅令人高兴,更重要的是获得心理成长。通过倾听承认对方的痛苦和无助往往是开始对话的第一步。共情的能力在所有干预技巧中尤为重要。但是共识只是对话的开始,并不是最终目的。

“你说想开一点,对方能打开吗?你说要过去,你觉得对方真的能过去吗?往往不是这样。”赵英强调,合格的心理咨询师要做出敏感准确的判断,在心理咨询不起作用的时候,求助者要及时帮助精神科或心理科医生寻求帮助。

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2021年5月发表的《2020大众心

理健康洞察报告》显示,2016年19.8%的受访者认为做心理咨询是软弱的表现,2020年仍持有此观点的人仅占比2.79%。

现在乔颖更多的是做科普工作,她努力让公众认识到,出现心理问题能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一个个心理疏导的音频和视频、一篇篇心理促进的科普文章——在她看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是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长期和负面情绪交织在一起,“情感垃圾桶”,是不少心理咨询师对自己的戏称。在反复投入到一段又一段伤感的情绪时,如何及时排解和保护自己,是王辉和乔颖面对的现实问题。除了潜意识的遗忘,也需要制度化的培训与督导。

这样的改革不应继续蜗行牛步

制度化、规范化,是采访中王辉和乔颖反复强调的两个词。

进入21世纪以来,注重心理健康已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乔颖和王辉有着同样的感受,那就是近几年社会大众对心理疾病的认知度、接受度和包容度高了,主动寻求定期心理咨询服务的人也多了,但心理健康服务仍存在制度性短板。

据说,目前,我国心理咨询师的人员缺口数量达40多万。市场规模汹涌澎湃,专业人员却凤毛麟角。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和业内人士指出,与快速增长的需求相比,我国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的素质堪忧,很多从业者不具备病理、心理、生理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

乔颖在医院心理科出诊每50分钟的诊疗费是120元,王辉大部分的心理咨询是义务志愿服务,而她的一个“并不合格”的学生打着知名心理咨询师的名号,每小时收费3000元。

据记者了解,2001年,原劳动部正式推出《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并将心理咨询师正式列入《中国职业大典》,很多人认为这标志着在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上,有了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

乔颖告诉记者,20年前产生的这个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心理咨询师,并不是一种概念。当初国家颁发此证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大量下岗员工的再就业问题,它勉强只能算是一张技能鉴定证书,因此一直被业内诟病门槛低、含金量不高。

据相关部门调查,全国超过100万考取心理咨询师二三级证书的人中,能够胜任专业心理咨询的,人数在2%-3%左右。乔颖分析,很大一部分持证的人除了考证培训和一些零散的短期培训之外,并没有经历专业系统的长程培训,而实习和督导经验的缺乏导致这些人不能掌握反思性实践、评估、干预等对胜任心理咨询师至关重要的能力。“即便有证,业余和专业之间,毕竟是实力的差距。”

2017年9月,人社部发布的《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取消了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鉴定。乔颖认为,放在时代发展的维度上看,人社部心理咨询师证书的取消,是心理咨询行业发展中的一个节点,目的是让心理咨询行业走向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公众对心理咨询师的需求仍然存在很大缺口,如何通过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尽快制定监管准入标准,支撑专业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乔颖和王辉有着同样的心愿,那就是尽快制定心理咨询相关法规,规范心理咨询收费标准,严格心理咨询师培训考核,推动咨询师动态审核机制,加强行业市场监管,通过行业协会来加强从业者的自律……“这样的改革不应继续蜗行牛步。”她们说。

记者:王慧峰

编辑:莫愁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