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休闲

【长门怨】古琴曲《长门怨》,听听倾世皇妃是如何把自己作死的!

《长门怨》出处

“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这句话是出自汉代大辞赋家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写的是被汉武帝打入冷宫之后的陈阿娇形容枯槁,思念帝王以致茶饭不思的凄惨之状。古琴曲自有记录开始,至今留下一千多首琴曲,取材众多,《长门怨》就是取材于司马相如的这篇《长门赋》。司马相如为什么会为一个打入冷宫的失宠的皇妃写这样一篇赋呢?

金屋藏娇

金屋藏娇的典故说的是汉武帝和陈阿娇之间的爱情故事,是一个和乐,美满的爱情故事。汉武帝刘彻在四岁的时候被景帝封为胶东王,当时的太子并不是他,而是他的哥哥刘荣。刘荣当时是栗姬的儿子,但是他的母亲嫉妒心太强了,后宫之中经常有年轻漂亮的女子被选召进来,栗姬的年龄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得不到景帝的宠幸,他将这些原因归咎于长公主,也就是汉景帝的姐姐。后来长公主想要跟栗姬联姻,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太子,也就是栗姬的儿子刘荣,栗姬因为忌恨长公主而一口回绝了,被拒绝的长公主将目光投向了胶东王刘彻。

在一次群妃集会的时候,长公主看到了刘彻,于是将他抱到自己的膝盖上问:“你长大后想不想娶媳妇?”小刘彻连想都不想就回答说:“想啊。”长公主就用手指着在宫中伺候的一百多个宫女,问刘彻想要娶哪个,刘彻挨个看了看,全都摇头说不要。最后长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儿陈阿娇问:“那你看娶阿娇行不行啊?”刘彻一听,机灵的小眼睛马上亮了起来,他非常高兴地笑着回答说:“好啊!要是能娶阿娇当老婆,我会给她造一个金屋子让她住。”这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由来。之后通过长公主和刘彻生母王夫人的一系列运作,刘彻成功登上皇位,并且迎娶陈阿娇,对陈阿娇也是十分宠幸。

金屋藏娇

恃宠而骄

汉武帝如愿取了陈阿娇,并且将她立为皇后,但是陈阿娇的生母,也就是之前说的长公主认为自己在帮助刘彻即为这件事上有很大的功劳,于是肆无忌惮的向汉武帝索要钱财,武帝心生厌恶。同时陈阿娇因为不能生育,始终没有子嗣开始对陈阿娇逐渐冷落起来。公元前139年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向武帝进献歌女卫子夫以充后宫,卫子夫迅速得宠,陈阿娇见状数次寻死觅活,武帝便有了废后之意。公元前138年,卫子夫因为汉武帝的宠幸有加,有了身孕,而此时的陈阿娇仍未有子嗣,陈阿娇便寻求巫蛊之术来迫害卫子夫,而陈阿娇的生母长公主见到自己的女儿未能受宠,为了帮助女儿便策划抓捕卫子夫的弟弟卫青,欲将其杀害,之后东窗事发,汉武帝忍无可忍,但念两人终是夫妻一场,并没有处死他,只是将其打入冷宫,深居长门宫之中。

长门终老

陈阿娇被废黜皇后之后,便被武帝下令从上宫搬到了长门宫,也就是冷宫。之后的陈阿娇便独居冷宫之中,常常顾影自怜,期盼能有再次受到宠幸的一天。之后听说司马相如写的辞赋非常好,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于是便请来司马相如为自己写下了传世名篇《长门怨》,这便是千金买赋的由来。汉武帝看到了司马相如为陈阿娇写的赋,虽然感慨良多,回想曾经和陈阿娇的点滴,动了恻隐之心,但是终究没有再次将陈阿娇接回上宫之中,最终一世倾城皇妃落得个孤独终老。

《长门怨》其曲

这首琴曲是古琴流派“梅庵派”的代表性曲目,最早出现于清代,作者已无从考证,这首琴曲将一个独居冷宫,失宠失意之后的陈阿娇的绝望,悲哀,凄切的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长门怨》全曲共分六段,高潮部分在第四段。该曲运用到“掐撮三声”、“打圆”、“二上”等技法。乐曲由平和的旋律音调开始,之后用急促的“走音”和“吟猱音”交替,用高音滑奏和泛音交替,形象地渲染了人间的怨愤之情。此曲在高音区有着其他琴曲少见的激越之情,充分表达了被打入冷宫之后的陈阿娇对汉武帝的不满和愤恨,低音区的哀婉凄恻,听来让人不禁潸然。《长门怨》看起来是写深闺怨事的,但是细想来,作曲者多是文人墨客,古代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深入文人之心,有着强烈的政治热情,但是现实并不是理想中那么美好,于是便有了很多怀才不遇之人,也有借此曲,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际遇的可能。对此你有何见解呢?

我是洛水琴客,喜欢古琴,喜欢传统文化,就请用力的点赞转发加关注吧!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