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布朗作为以超现实主义风格为鲜明特色的绘本大师,他的作品中处处藏着秘密和暗示,穿越与混搭,让我们和孩子的阅读过程充满寻找的乐趣和发现的惊喜。今天我们整理了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馆长王志庚老师为安东尼·布朗新书《走进森林》所写的导读,让大家有更加丰富的背景知识和不同的视角来欣赏这本内涵丰富的绘本。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改编儿童文学经典成为了图画书出版的一股新潮。很多图画书采用颠覆与解构的叙事策略,截取或戏仿传统的文学经典,同时将现实融入到重叙和意象再造之中, 构建出了异彩纷呈的后现代儿童文学景观。
这类后现代图画书中,如大卫·威斯纳的《三只小猪》和罗伦·乔尔德的《小心大野狼》等,经常会出现其他经典作品中的角色。
这种体裁混搭和故事串联的手法被后现代文艺工作者称为“互文手法”,也就是让两个或多个故事文本发生显性的相互关系。此类重新诠释的作品往往打破传统的叙事模式, 承认儿童作为解构主义读者的身份, 给读者和观众带来欢快愉悦的阅读体验。
绘本大师安东尼·布朗的《走进森林》正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之一。
安东尼的作品以超现实风格见长,他善于在图画中的细小地方隐藏丰富的趣味,让读者每次阅读都有新的发现。在《走进森林》中,安东尼也设计了一连串视觉游戏。
本书的故事和《小红帽》的情节类似:独自出门给奶奶送食物的主人公没有听大人的话,不走大路偏走小路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奇遇”。不过,本书的主人公不是小女孩而是小男孩,他没有被大野狼吞掉,猎人也没有出现。
在《走进森林》里,安东尼植入了一系列感性而虚幻的情节,把主人公的个人想象和虚幻的童话故事结合在一起。
本书第一页的小兵玩偶让人很快联想到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小锡兵》,它预示着这应该是一个勇敢的冒险故事。
在其后的故事发展中,穿越到本书里的还有《小红帽》《杰克与豆茎》《糖果屋》和《三只熊》《长发姑娘》《穿长靴的猫》《灰姑娘》等童话的角色和情节。
《走进森林》不是对一部经典传统童话的改编和重述,而是对几部作品的串联和互文。安东尼借用了《小红帽》的故事框架,但他的故事却与原故事的关注点和结局截然不同。安东尼没有让童话里的人物走出自己的故事,而是让自己的主人公穿梭在其他的经典童话之间,让童话人物穿越时空,在同一片森林中相遇,这样的处理方式给孩子们熟知的童话故事赋予了新的游戏性和现实意义。
其实,安东尼·布朗不止一次在图画书中运用过互文的表现手法,在《威利的奇遇》中,安东尼就借用了多达十个经典儿童文学故事来创作单幅插画。
这种独特的演绎方式摈弃了传统的童话叙事模式和叙事视角,运用视觉模仿、碎片叙事和互文性等典型的后现代表现方式,营造出了一种互动式的、可以让读者读入意义的后现代审美效果,让儿童文学经典展现出新鲜的样貌。
尽管这样的视觉游戏无形中提高了儿童阅读的门槛,但安东尼的互文手法并没有消解故事应有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反而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成为意义的参与者和建构者。阅读这样的故事,无疑,对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都是充分的情感调动和思维拓展。事实上,即便是婴幼儿读者也能从《走进森林》中获得意义。这类互文性图画书能够让儿童建立起与传统经典的强关联,而这一关联承担着某种特殊的叙事和情感表达功能。
安东尼在视觉互动设计之外,还蕴含了更为深刻的童年关怀。哪个孩子不曾体会过亲人暂时失联或被动独处时的恐惧和孤独呢?在孩子没有建立独处能力之前,外来的知识和从儿童文学中获得的间接经验便成为了孩子的心理依靠。因此,我们可以说,在那片儿童文学森林中,我们的主人公和小读者都完成了一次外来知识和经验在各自内心精神世界中的整合和内化,这应该便是图画书与文学经典对儿童心灵的滋养。
可以说,以《走进森林》为代表的互文性图画书在带给读者新的阅读体验的同时,也赋予了文学经典更多的意义。它们是对经典的解构,更是对经典的建构。安东尼·布朗用视觉互文的方式对传统经典进行解构和重组,从而为经典作品建构出了新的文学意义,让读者产生熟悉的陌生感,重燃读者对传统经典的阅读热情,为我们审视图画书和儿童文学经典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和广阔的视野。(本文来源:启发童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