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内容来源:美篇APP,作者:曹辉
讲评:
本片整体看是一幅很好的群像作品,人物状态自然,姿态各异,情节瞬间深沉、神秘,从直方图看,高光曝光略微过一点,很好调整。背景中间的横线条略有歪斜,也可以校正,最后做一点影调色调的整体调整,就可以了,不用大动。
群像是摄影创作的难点,首先,拍好一群人要比拍好一个人难得多,拍好一个人就很难了。第二,群像表现的是一个典型的具有普遍性与代表性的群体,不是随便找一群人一拍就行了。思考摄影中的群像创作,如果借鉴绘画,我们会联想到拉斐尔的名作《雅典学院》,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以及种种大大小小的主题。画家可以通过画笔让每个人物形态符合自己的想象。摄影家就需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之后快速抓取、多连拍几张了。当然,摄影家除了实力,也需要一点运气。
小结:
群像创作难度大,但出来的佳作分量也会比较重。有两点要注意:一是要注意群体的典型性,二是尽量表现好每个具体人物。
点评:
简洁是这幅作品的成功之处,大面积的暖色渲染,给人以温暖祥和的感受,山、树的呼应很好地平衡了画面,那穿过树隙的星芒是画面的点睛之笔;地面如果再来点光感会更好。
讲评:
本片总体很好,拍到了难得一见的双彩虹,远山、云雾也不错,相信在很多比赛中是能够拿奖的。那有没有改进的空间呢?我们需要更理性地分析了。
分析一张照片的质量,很多时候可以从主体、陪体关系的角度切入。本片主体是山下的房屋,很现代的高楼,交代了好的办公或生活环境,很好。陪体是茶、树、山、云、彩虹。我们用排除法就知道了,哪些元素可以改进。这个角度拍到彩虹,应该是顺光,顺光会使景物受光均匀,不容易突出重点。所以我们找到了一个缺点,前景的茶树和中景的树、房屋光线比较平,平面感比较强,远近的纵深感、立体感不强。但我们不能制作别的光效,那样就与彩虹的方向不符了,看来不能从光效上大修改。
那这种情况怎么办呢?两个思路。一个是利用色彩的浓淡变化来突出重点,茶、树可以不必色彩都这样饱和,做出近浓远淡的效果就可以。在色彩上可以重点强调一下房屋。第二个思路是利用线条的纵深来表现空间感,本片前景茶园的线条表现不突出,可以想办法获得更高的视点拍摄,这样会出现由近及远的纵深线条,还能把人的视觉引向主体。
小结:
相信按照这两个方向改进陪体后,假设还是这个彩虹天气,效果会更加出色。那么除了主体之外,照片陪体也要精彩吗?当然。主题、陪体都精彩的照片会经得起反复的推敲。
讲评:
照片整个环境都不错,就是商店门口树遮挡住了一个人,有些不舒服,所以干脆舍掉这个人和三轮车上的人,剪裁只留下两个孩子,商店门口站立的人,还有台阶上的小狗。
画面色彩过于杂乱,如果做成彩色,想避免杂乱应该做成沙龙的单色调或其他低饱和度色调,可能会影响照片纪实风格。所以我还是做成黑白来简化画面色彩,保留纪实风格。
黑白制作中,主要靠影调的明暗来突出主体孩子,交代重要陪体和环境。影调明暗不可以违背自然光线的规律,不可以使孩子的亮度过于突兀,因此使孩子和街道都保留了一定的亮度,把其他区域做成稍暗的影调。最后再进行细节调整,有重点地提亮和压暗一些细节,使画面更加精致,主体更加突出。制作效果如二图。
具体制作步骤如下:
1.降高光,使得高光不过度,提亮阴影、暗部,使影调更均匀。自动校正垂直线条,再剪裁成方构图,主要为了去掉被树遮挡的人,保留一定的环境。
2.在Photoshop中打开,新建一个黑白调整图层,转为黑白。
3.新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从高光向下降曲线,用径向渐变工具擦出主体小孩,再略降低不透明度和流量擦出街道,再降低不透明度和流量擦出小狗,背景中的大人。之后适当羽化曲线的蒙版,减少制作痕迹,使明暗初步分出层次。
4.再新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从高光向下降曲线,重复上步操作,循序渐进地分出明暗层次。
5.控制细部影调,新建一个空白图层,混合模式选叠加,用黑画笔工具调整不透明度,在画面上的局部涂抹,可把亮部细节压暗,如孩子头后面的水桶等亮的细节,如使用白色画笔涂抹,可把暗部局部提亮,这里要略微提亮孩子的脸部。
6.盖印图层,复制图层,选择滤镜-其他-高反差保留,混合模式选叠加,锐化画面,制作完成。如二图。
小结:
很多时候,不是您拍的不好,而是您不会制作。学会了后期,你会发现,自己的创作能力将发生质的飞跃。关于黑白照片,我想说的是没有什么照片不可以做成黑白,因为彩色摄影出现之前,大家都在用黑白,只不过那时候后期用的是黑白暗房。数码时代,掌握了黑白影调的制作方法非常重要,希望大家按文中的方法多多实践,能够做出精美、高级的黑白影调。
讲评:
原片最大的问题是曝光不足,整体灰暗、暗淡。之后是色调、影调平淡,缺乏感染力。主体人物不错,尤其是小孩暖色的衣服在视觉上比较突出。建筑在雪的覆盖下比较简洁、漂亮。因此后期控制好曝光、做成更具有魅力的冷色基调与小孩的暖色服装形成对比会使作品提升,属于模仿了日出之前或日落之后的冷色天光效果。原片的天空稍显多余,可以裁掉,也可以去掉左侧的巷道,使读者视觉更集中于院子内部。原片的垂直线条有些歪,可以校正。如二图。
原片拍摄于下午14:17,不少人可能会批评,说我这么改变色调是违背自然真实,其实,非纪实类允许随意制作,只要不投纪实类就可以。或者您不喜欢制作,就尊重现实场景,就干脆在有合适色温的光线下拍摄。另外,学会了后期种种技巧,会有助于您做出更多的创意作品或者观念作品。摄影并不是只有纪实一条路。摄影作品需要百花齐放,您拥有了后期制作精美照片的能力,就有可能拍摄、制作出更多好作品、满足人民的审美需求,甚至具备制作出精美的延时摄影、微电影、电影的能力,会为我国的创意文化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想想美国的创意电影大片,能说它们没有价值吗?
一、关于器材
我使用的是佳能6D及百微,拍摄参数大概是 F2.8, 1/1000-1/1600, ISO 100。对于摄影,器材的选择并不重要,任何器材都能拍好照片! 重要的是要会用好手中的器材。只不过好的器材它的出片质量会更高而已! 对于花卉的拍摄,个人觉得百微就挺不错的! 曾经看过一句话“远摄其意,近摄其质”,近距离的拍摄对象总是要对主体的质量有所要求!花卉摄影就是其中一项! 而各种微距镜头就能很好的拍摄出主体的质感来!
二、关于拍摄
相信很多人的摄影之路都是从花花草草开始的,我就是其中一个!花卉拍摄其实很简单,了解花卉开放的最佳时段,本地的一些花卉园林信息,选择一个天气较好的时间去拍就好了! 本片子是在3月份虎丘花会的时间拍摄的,选择了一个阳光充足的午后。虞美人的花瓣被阳光照射的光影很好看,通透感好!采用逆光的拍摄效果会好很多!具体的拍摄方法就不用多说了,相信在看微信的摄友都有这方面的能力!要做的就是带上相机出门拍摄就好了!
三、关于后期
该花卉的照片于三月份拍摄,直到最近才发布是因为本人使用的笔记本屏幕偏色,所以放在电脑里一直没有动过!近期外置了一台还算及格的显示器才对本组照片做了后期然后发布!现代摄影后期的重要性就不用我多说了,有一定后期基础是很有必要的!而对于反应照片信息最重要的就是显示器了,所以有一台至少不偏色的显示器尤为重要! 我很羡慕那些后期玩儿的转的摄友的摄影作品,像他们学习致敬! 对于花卉摄影的后期,个人不大喜欢过重的后期特效,花卉存在于世间本身就有着其独一无二的色彩。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还原其真实色彩!当然,人眼对于色彩信息的喜好更偏向于艳丽,所以后期方面对照片的对比度,饱和度,鲜艳度可以多加调整一下!但需要注意各颜色的溢出情况!这些颜色的基本调整在Lightroom中可以完成!在PS里完成照片的锐化及文字边框的工作! 对于照片的锐化我选择的是复制背景图层-高反差保留1像素-USM锐化-图层模式为叠加-视照片情况酌情调整本图层不透明度! 基本就可以出片了!
讲评:
本片铁塔的灯光和地面的灯光都不错,亮部的细节也是没问题的,就是一片黑黑的背景以及环境很单调,也不够好看。仔细看,背景中,好像是一点点的星星,但很不明显,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和并且条件允许,可以拍摄成星轨,然后与铁塔合成,但耗时耗力。其实,无论用什么办法,解决本片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善背景以及环境。把这些黑黑的空间利用起来。
改进思路大体有两种:
一是在天空有细节的时候怎么拍摄。比如,有云、有晚霞的时候,这是拍摄夜景的黄金时间。如果此时建筑物亮灯了,那么您非常幸运,会既拍到天光,又拍到灯光,使用Raw格式会帮助您保留更多细节,以便控制各区域曝光。如果天空很好地时候,建筑物灯光没有亮,那就架好三脚架,先拍一张天空效果好的,等待灯亮时,相机不动,再拍一张,然后后期合成在一起。
二是在天空无细节时怎么拍摄。如果拍夜景时,只能拍到全黑或者很暗的天空,也没关系,使用多次曝光或后期合成,可为天空增色,还可能整个作品升华,成为具有新意的在艺术作品。
讲评:
原片是在一个灰蒙蒙的天气里拍的,锦鲤与树枝的倒影结合在一起,比较漂亮,但是水反射的灰蒙蒙的色彩不理想。如果是一个蓝天反射在水中就好了。所以我后期希望做成这种效果。具体怎么实现呢?非常简单。只需要在Camera Raw中调整色温、色调,大体效果就出来了,然后还在这一面板中再微调一下对比度、清晰度、自然饱和度,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如二图。
以后遇到灰蒙蒙的水面,不必烦恼,一定记得还有这招啊!Camera Raw中改色温,改色调,微调参数。
不必记参数,调整时随时观看效果,达到心中想要的效果即可。
小结:
有人可能说,可以在拍摄的时候设置“白炽灯”的白平衡模式啊,或者设置成较低的色温,这样直接拍出来就是偏冷蓝色的啊,其实这样也可以。但我觉得没有必要,因为后期改变色温、色调是在太方便了,我们拍下一个日常状态,后期可以任意偏冷、偏暖,自由度会比较大。而且调整“色温”滑块配合“色调”滑块,出来的色彩会更加理想。
还有人说,如果用手机里的APP调色,不是更快,一秒钟就调完了。我想说的是,Photoshop才是更自由、细腻、强大的,会让你把色彩控制的更精准。
讲评:
1片可以变得更好看,但不能从根本上创新,所以我先说如何把它变好看,再谈谈如何用创新思维拍梯田。
1.如何美化
本片阴天天色确实不好,可以修改色温、影调。做成偏冷色调效果。但本片还有问题,就是主体房屋不够“鲜活”,怎样才叫鲜活?比如有炊烟,能让我们联想到更多关于生活的回忆;比如,屋子里走出一两位主人,或者屋子周围,田地里出现人、动物,形成新的鲜活主体。此外,本片的问题还有,就是场景过大,天空影调并不精彩,可以完全去掉,再去掉一些不好看的周边元素,只留下部分山坡即可。
初步制作效果如下,好看一些了,但还不够创新。如2图。
2.如何创新
没有什么题材是不能拍得更好的,前人的成就再伟大,拍得再好,也是有被后人超越的可能的。牛顿伟大吧?但爱因斯坦可以超越他,爱因斯坦伟大吧,还会有人超越他。摄影也是一样,关键要研究前人的成果,然后设法超越、创新。
在过去,梯田是一个容易出片的题材,因为它本身就很有形式感,遇上好的光影,一张漂亮的风光片就出来了。摄影家们已经拍到过很多各种天气下梯田优美、壮美的画面了。如果新人还站在老角度、那个固定的机位、用差不多的焦距,等待光影去拍摄,难免重复前人的作品,甚至还不如前人的作品。所以要改变思维,一方面多走走、多观察,找新的角度、新的视点、新的构图去拍梯田,或者拍梯田里常人不注意的小景。
另一方面是抓住梯田正在发生的变化,拍以梯田为生的人的生活。讲到这里,我想到了“长城”这一题材,想到了著名摄影家田立。引用陈凤军关于田立作品的一段评述:“2008年1月9日,美国《国家地理》百年纪念全球摄影大赛年度大奖结果揭晓,田立获得了图片故事类惟一的大奖。中国摄影师田立用他的作品《建造长城者的后裔》征服了所有的评委,也让很多世界大牌摄影家惊叹。对田立而言,“长城是主题,却并非主体”,他的镜头对象从“墙”转到“人”。在田立的镜头里,发现的是长城是活生生的族谱和近在眼前的生活。这样的视界不仅对外国人新鲜,中国人也感到迥异。这也就是田立在生活中的新发现。”梯田作为农耕文明的产物,在现代社会中一定发生着许多故事,值得摄影人去挖掘、发现(下面第3幅作品就含蓄地展现了梯田人家的生活变化)。
EXIF:
相机:Canon EOS 6D
镜头:Canon EF 35mm
光圈:F1.4
快门:1/800秒
焦距:35.0 mm
ISO:100
一、拍摄构思
我一直想拍一些生活气息比较浓郁的作品。摄影既是艺术的升华,也是生活的表达。将生活中美好的画面定格,留作完美的记忆,是我们摄影人该做的事情。现在的大学周围会有很多学生兼职,初入社会的她们满怀希望又青涩可爱,挡不住的青春气息扑面而来,想记录下这一幕,这就是本片的最初构思。
二、前期准备
首先找一家合适的店,光线充足,色彩丰富是必要条件。由于自然是本片最大的特点,为了最大限度的还原小店员每天真实的工作场景,这次没有选择专业模特而是选择了一位没有任何拍摄经验的小店员,服装就是工作服,妆容是淡妆,美瞳,睫毛膏等化妆用品都没用,基本是素颜上阵。拍摄时间选择在下午两点到五点阶段,一来光线比较柔和,二来客人比较少可以充分施展拍片。
三、拍摄过程
首先没有用到任何补光工具,因为店里北面和东面都是落地玻璃,采光较好且互补性很强,所以全程利用自然光拍摄。拍摄前先和祺祺沟通,消除她的紧张情绪,为了让她更好的进入状态,前一个小时的拍摄基本都是不看镜头的,或者是真实的工作场景,等稍稍进入状态,开始慢慢增加看镜头的拍摄和特写的拍摄。在场景选择上基本涵盖了她每天工作的全部内容,35mm的镜头很好的把工作环境得以交待,同时放大到1.4的光圈又最大程度的凸显了模特的青春可爱。拍摄基本都是用连拍,毕竟不是专业模特,表情的凝固性和延续性较差,连拍可以最大限度的捕捉到需要的画面。
四、后期处理
小清新的片子在后期处理上都是大同小异的。RAW适当减弱一些高光,调整红绿蓝曲线将整体色调调成偏一点点绿,色彩平衡在暗部再加一些黄色和绿色,以使得片子整体的色调和工作服相吻合,当然以上这些步骤都以蒙版保护了皮肤。最后降低10点饱和度和自然饱和度,加色阶给片子增加一些空气感(如图)。
EXIF:
型号:Canon EOS 6D
镜头:Sigma 50mm EX DG HSM
光圈:F2.0
快门:1/160秒
焦距:50.0 mm
ISO:100
一、拍摄思路
首先我借助平台感对我的信任受邀能为大家讲解这张《月红尘》。我对古装题材的拍摄真是第一次,可以说是一个陌生的拍摄领域,我也是参考了很前辈们的作品,从中来吸取我想要的画面效果。
我心中的画面是希望有更多的飘逸和张扬,参考了很多的日本动漫中的一些人物照片。脑海里已经勾勒出一些画面,我经常会用到的一种拍摄手法就是对于画面预期研判法(就是对脑海里画面中人物服饰,场地,还有现场环境光的效果,在前期拍摄我需要多少的画面或者素材拍摄完成,在后期上面如何处理来研判出脑海里成形的画面)对于场地的选择也是和模特及时的沟通和探讨,妆面和衣服的搭配上我把我想要的画面效果和模特交流。我相信她在古装这方面的经验要比我更加的有经验。服饰的搭配是绝对可以信任的。至于最后的一项条件就是当天的天气情况了,因为在室外只能祈求上天给个好天气了。
二、拍摄过程
在这里我先感谢一直支持我的团队小伙伴们,因为有你们我才能一次次的完成自己心中的画面,虽然画面中没有你们的身影,但回首每次作品里都能回忆起你们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所以我的作品不属于我个人是属于我的团队小伙伴们的。可能正是因为我知道作品的来之不易,才会用尊重的眼光看待别人的作品。因为每一幅作品都是倾注了摄影师的精力和汗水的付出。由于是第一次和妹纸拍摄,双方都比较陌生,所以我们用了些时间来交流等会拍摄的一些细节。总体来说这次拍摄我们还是很开心的,大家都是在非常用心去拍摄。为了达到画面效果妹纸很用心也很敬业这次拍摄中其实有个很致命的瑕疵。就是我对场地的选择上出现了失误。对于树林的密度上没有很深的认识,使得烟饼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其实作品发布后也有很多的朋友问我对于这次作品场景上没有特别的突出,没有之前那些人景合一的效果。
其实最初想要达到的画面效果是在密林中耶稣光下能洒脱的那种飘扬感。但这是一次拍摄,大家之前都是花着心思去准备,不能因为我的问题就终止,我抽了一根烟,脑海里重新构思画面,场地的树林很稀薄烟饼不能产生耶稣光效果(丁达尔效应)。如果不放烟饼树木又杂乱不堪,画面中很容易穿头穿脚。既然达不到初始效果,那就把画面重心放在主体上,添加平时自制的那块柔光镜(凡士林UV镜)让画面更柔和,梦幻一些突出模特本身。其实拍摄中最难的就是素材的拍摄。机位不能移动,才能使画面后期拼合时在曝光,色温,虚化,光感的效果上达到一致。这里要感谢经常合作的小伙伴—摄手。他总能放出满意的烟雾效果和飘到我满意的纱或裙摆之类的效果。还要感谢此次同行的好友波波和激进的坦克。都在拍摄过程中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我始终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在拍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的突发情况,但拍摄时一定要当机立断,用多年来的拍摄经验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组合拍摄思路。因为你的犹豫会使整个拍摄团队陷入困惑。其实我也很开心能遇到这次场地上的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我更深的了解一些场景拍摄的规律,还要感谢这次微博上对我提出宝贵意见的老师和朋友,有了你们的经验分享,我才能走的更远更稳。我喜欢给自己留下些遗憾和瑕疵,这样我才能不断的进步和强大,且拍且珍惜。
三、后期思路
对于这次后期最多的评论就是飘带的感觉。就我个人而言在前后期我做到了我想要带给大家的视觉感受。画面简单明了,不需要过多复杂的细节在里面,摄影是减法这个理论其实不单说的是前期拍摄也可以适用于后期的裁剪和色调处理上。我对服装的颜色进行了比较显眼的处理,希望各位读者第一眼就落在模特主体上拍摄技巧有各式各样的,就看怎么样使用并组合出这些技巧,对画面的前后期的研判。后期方面我个人而言还是坚持自己的一贯风格,先进行人像修复(包括画面中不需要的部分裁切,修补场地上的瑕疵,对模特的修复等等)然后在进行上色,可选颜色里进行选择,只是每次的颜色不同而已,这次的整体色我调的偏清淡点,主体色较鲜艳些。希望能通过色调的对比来突出模特。不知不觉写了好多,希望大家能喜欢。
讲评:
照片中,理发师和顾客是主体,但主体本身的吸引力不算大,瞬间也比较平淡,如果换上一个“特殊”的顾客,或者出现更精彩的瞬间,效果就会不一样了。再看陪体,室内环境和物件的选取还可以,左侧镜子中有摄影师的影子,就“穿帮”了。再看窗外,有建筑和一个背着包的过路人,也不算精彩,如果等待出现更有意思的陪体出现,效果也会更好,比如,路过两位时尚的美女或俊男,会与室内形成鲜明的对比,路过几个奔跑玩耍的孩子,会体现和谐与美好。总之,本片主体、陪体都有问题。
小结:
无论什么样的作品,都有东西可拍,拍摄单幅不能太随意,争取精益求精,拍摄组照专题,要力求深入,最好展现出一个群体的背景、现状与未来,当然,要付出很多辛苦。
EXIF
型号:NIKON D3200
镜头:腾龙 10-24
光圈:F7.1
快门:1/80s
焦距:10.0 mm
ISO:100
红外滤镜:590
一、前期的构思和准备
一直以来,对古典的人/事/物都很感兴趣。宗白华说中国古典有两种审美:一种雕栏玉砌的奢华、雕砌之美;一种出淤泥不染的朴素、清新之美。美就是对“境界”的感悟——我比较守旧,喜欢这种传统。
最近好不容易出现了几天蓝天白云,利用接近下午比较早的时间去拍(红外光最好的时间)。拍之前也没想太多,只是考虑红外可以将树拍成红/白,看起来多少有点怪异。但是如果以建筑为主体,配合蓝天白云和水面构图,减少树/草所占的面积,就可以避免那种超现实的感觉。我一直习惯的,还是以还原景致为主,红外特色只为辅助。
手头有530、590、680三块红外滤镜。比较起来,680拍的显得厚重些,530更加清新亮丽些。选了中间的590NM去拍摄,算是中庸一点。相机是改的去低通加透明玻璃。
二、拍摄过程
下午两点多,热死了。这时间段对普通摄影来说还是很不好,但对红外正合适。场景门旁的水街也几乎没有人,清清静静。
风景当然还是小光圈好,但是红外有热斑,超过F8,热斑明显,F7.1算是个好选择。光圈优先曝光模式,加减曝光补偿调节曝光值。中午光线比较强烈,用背屏实时取景看不太清楚,还好还可以在取景器里构图(如果是680以上的滤镜就不行了,太黑)。太阳眩光很多,只能尽量避免。
三、后期制作的思路
后期最重要的第一步还是调节白平衡。不能直接上PS或者LR,PS/LR色温最低2000K,RAW格式的片子白平衡调整不了。我用CAPTURE NX2调整,并将高光和暗部细节尽量拉出来,再另存为TIFF格式。
然后上PS CC进行红蓝转换。红蓝转换常常有点偏绿,只好在通道里减。并且把蓝色调出味,这个真是很难控制,过一点少一点都不好,纯粹就凭感觉了。
考虑在蓝色基调下,植物稍稍偏红,能更好烘托情境,所以没有将树/草调成白色。
四、结论
拍摄和后期制作,都是对情境的感悟。拍之前只能是浅浅的构思,有个方向;拍摄中,就是各种意念的努力实现了;后期处理时,通过各种色调的调节,才能最后明确主题。
尤其红外,几乎离不了后期,JPEG直出是不要想了。我对后期的理解,主要以还原当时场景为主,尽量避免超现实;其次是画质的提升,该锐的锐,该柔的柔。
点评:
“本组作品运用冷性的诙谐手法,对摄影圈里一些现象玩了一把自嘲的“冰与火”。辛辣、幽默和讽刺,使每一位读者和摄影人身临其境,观后哑然失笑中产生源自心底的思索。优秀的创意观念摄影,就应该像这组作品一样,首先提出疑问,然后让人反思与自化。作者用创意手法来揭露和阐述身边的人和事,从而达到警示、纠正和辨别之目的,对当下现实发出强有力的呐喊。
小结:
拍“摄影人”,以及“摄影人”的故事,初步一想,就好比猎人不去追寻猎物,而是对其他的猎人感兴趣。就像画家不画自然、社会、人生,而去画其他画家的创作场景。从逻辑上好像思路跑偏,“自己人”有什么好拍的呀?有什么意思啊?其实“自己人”的行为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也会发生一些打动人、触动人的瞬间,只要把握好了,还是能出佳作的。关键是判断有摄影人出现的那些瞬间是否有趣味或有意味。
EXIF
相机:Canon 5DIII
镜头:Canon 16-35
光圈:F3.5
快门:1/1000s
焦距:16 mm
ISO:250
一、拍摄构思
以前,读小说,看电影和电视,就对有关乡村的题材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对那种原始、乡土的作品更是情有独钟。后来,慢慢理解为:也许骨子里喜欢的就是一种纯粹吧。
去凉山,是我很久以来就有的想法,今年终于借凉山火把节成行了。
出发前,在网上搜索了一些有关凉山地区影人们拍摄的照片,想从中受点儿启发。后来,多少理出了些想法,即尽可能多地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真实并客观记录凉山地区人们的生活和劳作,以继续延续我一直以来对乡村的人和事持续不衰的情怀。
到了大凉山,目击的现实让我震撼了,我开始调整思路的侧重点,既然我来到了凉山,既然我是专程来摄影的,我就应该用我的相机更多地从一种人文的关注与关怀去拍摄,于是,我开始有目的地去记录一些人和事儿了。
二、拍摄过程
这张片子是在进入一个村庄时,在村口的一个小坡上碰到了一群藏猫、跳橡皮筋的孩子,被他们喧闹、欢快的画面感染,我迅速调整相机,Canon 5DIII ,16-35镜头,人工智能伺服对焦,高速连拍,快门至少保持1/1000s,明暗用ISO去平衡。
拍这种画面,我的体会:用广角而非长焦镜头去拍,人物不能太大,人物所处的环境和天空必须要在画面中有所交待,尤其是当时天空突然变阴了,云层变得很有层次和立体,对画面情绪的渲染起到了很好的帮助,所以都要收纳进画面。因为是广角镜头拍摄,拍摄时,尽可能低角度和适当的靠近人物,以求得到充满张力的画面。
三、后期处理
首先在LR中调整:
喜欢那种电影画面效果,我将照片裁剪成了16:9的大小;
逆光拍摄,光比较大,调整“阴影”提亮阴影部分,平衡光比;
稍加清晰度,使人物更具立体感;
降低饱和度,让画面更质朴、怀旧;
如果噪点过于厉害,可以调整“减少杂色”按钮,但不能太多,因为降噪和增加锐度往往是此减彼增的关系。
其次在PS中再调:
将在LR中调完的照片导入PS中,在PS中做补充调整;
如果照片感觉还有些泛灰,就调整“色阶”按钮,使其对比度有所增加,让画面精度提高,调的过程中要观察画面细节,细节一定不能丢失;
如果觉得饱和度降低的不够,还可以用“色相/饱和度”按钮再整体调整,达到自己认可的效果;
最后,合并图层,保存完毕即可。
最最后,想加边框,就打开光影魔术手,完成边框的添加。
讲评:
本片总体很好,拍到了难得一见的双彩虹,远山、云雾也不错,相信在很多比赛中是能够拿奖的。那有没有改进的空间呢?我们需要更理性地分析了。
分析一张照片的质量,很多时候可以从主体、陪体关系的角度切入。本片主体是山下的房屋,很现代的高楼,交代了好的办公或生活环境,很好。陪体是茶、树、山、云、彩虹。我们用排除法就知道了,哪些元素可以改进。这个角度拍到彩虹,应该是顺光,顺光会使景物受光均匀,不容易突出重点。所以我们找到了一个缺点,前景的茶树和中景的树、房屋光线比较平,平面感比较强,远近的纵深感、立体感不强。但我们不能制作别的光效,那样就与彩虹的方向不符了,看来不能从光效上大修改。
那这种情况怎么办呢?两个思路。一个是利用色彩的浓淡变化来突出重点,茶、树可以不必色彩都这样饱和,做出近浓远淡的效果就可以。在色彩上可以重点强调一下房屋。第二个思路是利用线条的纵深来表现空间感,本片前景茶园的线条表现不突出,可以想办法获得更高的视点拍摄,这样会出现由近及远的纵深线条,还能把人的视觉引向主体。
小结:
相信按照这两个方向改进陪体后,假设还是这个彩虹天气,效果会更加出色。那么除了主体之外,照片陪体也要精彩吗?当然。主题、陪体都精彩的照片会经得起反复的推敲。
点评:
“本组作品运用冷性的诙谐手法,对摄影圈里一些现象玩了一把自嘲的“冰与火”。辛辣、幽默和讽刺,使每一位读者和摄影人身临其境,观后哑然失笑中产生源自心底的思索。优秀的创意观念摄影,就应该像这组作品一样,首先提出疑问,然后让人反思与自化。作者用创意手法来揭露和阐述身边的人和事,从而达到警示、纠正和辨别之目的,对当下现实发出强有力的呐喊。
小结:
拍“摄影人”,以及“摄影人”的故事,初步一想,就好比猎人不去追寻猎物,而是对其他的猎人感兴趣。就像画家不画自然、社会、人生,而去画其他画家的创作场景。从逻辑上好像思路跑偏,“自己人”有什么好拍的呀?有什么意思啊?其实“自己人”的行为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也会发生一些打动人、触动人的瞬间,只要把握好了,还是能出佳作的。关键是判断有摄影人出现的那些瞬间是否有趣味或有意味。
EXIF
型号:Canon 5DIII
镜头:Canon 85
光圈:F1.4
快门:1/1250s
焦距:85 mm
ISO:100
一、前期的构思和准备
24节气是一直想拍的摄影项目,但因为一直身处都市外加工作缠身,很少有机会静下心来拍摄。今年春天时下定决心全家返乡生活,自己也变成自由摄影师。身居乡村,能十分清晰地感受季节变迁,这也重新燃起了我拍摄节气之美的兴趣。关于秋季我的第一感受就是落叶和各种瓜果蔬菜以及金黄的田野,所以在平时就有意识地拿着相机在家里的菜园和田野闲逛,看到好的画面就拍下来。这一系列的照片基本上都是这样拍出来。
二、拍摄过程
这张照片是在我家菜园里的一堵矮墙旁拍的,当时是下午3点多,阳光已经不太强烈,我在闲逛时看到这片落叶,午后光线透过层层树叶的缝隙照射在上面,逆光的效果非常美,找好角度后,拍了几张,发现无法完全表现出那种光影流动的美,就想何不做成Gif动态图呢。然后就用高速连拍的方式拍了几张(用脚架拍的话效果会更好)。后期用软件做成了Gif动态图。
三、后期制作的思路
为了便于后期处理一般都是用RAW格式拍摄,这张照片的光影关系比较好,所以后期只是在CAR里把选出来的几张图片进行统一的对比度和色调的调整(因为要做成动态图,所以必须保持每张照片的色调和明暗度一致)然后再输出jpg图再做成Gif图。Gif图的制作我用的是一个叫Ulead GIF Animator 5软件(很多年前在网上下的),比较傻瓜的软件,做Gif图很简单。当然现在可能有更好的软件,大家可以去搜搜,我懒就直接用这个软件做了。
四、结论
其实拍摄这类的照片,我觉得善于发现身边的美是最重要的,所以多出去走走,多去发现,你能发现很多平时注意不到的美景,至于拍摄和后期,一般童鞋应该都没问题,是比较简单的。
EXIF
相机:佳能5DmarkII
镜头:佳能50 1.2L
光圈:F2.0
快门:1/1250秒
ISO:100
一、拍摄想法
模特是我的同事,原来约定五月份为她拍一组照片的,耽搁了,大家的时间对不上。最初看中这个鱼塘,就是因为有水有船而且水不深并且干净,很多姑娘都能接受这个地点,所以最后就敲定在这里帮她拍一组照片。
拍摄之初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她身体的协调性,因为这个小船非常的晃荡,而且我们俩都不识水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拍摄难度。不过,无论如何都得拍不是么,姑娘都为拍照买了一条连衣裙了。
二、拍摄过程
拍摄前几天还是阴霾天,拍摄当天却意外的艳阳高照啊!有点开心,因为可以加入逆光手法来处理这组照片。
到达地点后并没有立即进行拍摄,而是请鱼塘老板找了个房间歇息一会,喝点水,跟同事聊聊天,一是热,二是为了缓解大家的紧张感。接下来做的工作,就是姿势的商讨了,因为如果到船上再去商讨姿势就太晚了。而且是第一次拍这个姑娘,虽然是同事,但是在拍照上还是有很大的陌生感。我们俩大概就姿势和情绪的把握上聊了一个小时,后来的拍摄也证明了这是值得的,姑娘坐在船上,我在齐腰深的水里,又要保护相机,又要一手拉着船,确实没有办法做姿势的引导。
准备工作基本做好后,我俩就到鱼塘比较浅的位置去拍了,在拍照前,我已经选好了位置,放了两把长板凳在水下,目的就是为了便于稍高角度的拍摄,在这里非常感谢鱼塘老板的热心。但在拍摄的时候出现了个问题,由于小船无法固定,所以一直随着水流在飘,我松开手离船稍微远点,就要一脚深一脚浅踩着水去把小船拉回我要的位置。因为我对位置有一定的要求,那就是要方便我逆光拍摄以及拥有合适的背景。
三、后期处理
这次后期处理可能下手重了点(我是指色调,不是指对模特的后期)。偏爱逆光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色调也喜欢偏暖的。我以前拍逆光喜欢把白平衡放在阴天甚至阴影档。这次倒是自动白平衡,因为心里纠结着,怕暖色调姑娘不喜欢。但当我把图片导入到LR,试着把白平衡拉到阴影档时,瞬间发现那种暖暖的光我还是很喜欢。
这张照片,如果要说后期的重点在哪,个人觉得是白平衡的调整,因为它影响了照片整体的色调和给人的感觉。这组照片的后期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就是船体的颜色,船体本来是那种鲜艳的蓝色。那么鲜亮的蓝色放在这个整体偏暖的照片中可能会显得突兀,所以,我对船体的色相进行了调整。然后再对除了人物本身以外的地方,做适当的压暗处理,突出模特和光线。然后导入到PS里进行常规的磨皮柔化还有细节处的液化。在光线区再次加入一点橙色。让光线更暖就完成了。
EXIF
相机:美能达x700
镜头:50 1.7/28 2.8
光圈:1.7
ISO:200-400
一、前期想法与准备
每到一个季节,就想拍这个季节特有的花。原本是想拍荷花,不过基本上都只剩下荷叶了。而服装是模特瑶瑶精心搭配的,素素的感觉,倒也跟荷叶给人的感觉很像。
二、拍摄过程
找了个合适的场景,3点多开拍,下雨前的光线不是特别的好。亭子是拍古风时特别喜欢的场景,可以做的动作比较多,比较适合模特表现。因为跟瑶瑶经常合作拍摄,所以基本都不用指导动作。
三、后期
原片颜色还要再黄一点,于是先把黄色部分减黄,曲线略微拉亮。想要比较安静古朴的感觉,所以就把饱和度降了一点。
EXIF
相机:Canon EOS 5D Mark III
光圈:F4.5
快门:1/100秒
焦距:100.0 mm
ISO:100
一、拍摄细节
清晨,我带上5D3和100L到郊外的菜地寻觅昆虫,不巧下起了小雨,正想打道回府,忽然发现不远处的狗尾巴草上沾满水珠,还有一只小灰蝶倒立着,画面很美。我急忙靠近拍了好几张,这张就是其中较满意的一张。
拍这张片子我用的是光圈优先模式,单点对焦,考虑到被摄体很低,光线较暗,采用了局部测光和+1/3的补偿,自动白平衡,感光度100,快门1/100,光圈4。5。这张片子只用佳能原装软件作了简单处理,一次构图较理想,只作了稍许裁剪,再在对比度和明暗上作了点调整。
通过拍这张片子我觉得要拍到好照片,一要善于发现,不要放过任何让你心动的景物;二要眼明手快,拍这只蝴蝶只有不到半分钟,一迟疑就不会再有;三是要掌握好自己的相机,熟练作好各种设置,提高成功率。值得一提的是,这张片子的光圈大了点,当时主要是想虚化背景,如再调小点景深会大些,清晰度会高些,那样会更美观。
二、拍摄心得
蝴蝶是常见的一种昆虫,也是美丽的生灵,品种、数量也最多,因而好多人都喜欢拍摄蝴蝶,本人也经常欣赏学习大师们的传世佳作,同时也激起了拍蝴蝶的兴趣。玩单反也有几年了,可能就是从拍蝴蝶开始的。蝴蝶虽然容易拍到,可拍好就难了,因为它们很风流,在一朵花上是不会停留多久的,经常是飘来飘去,其难度不亚于打鸟。但是也是有一些规律可循,只要专心致至,也能拍到自已喜欢的片子。
第一点,要有中长焦镜头,最好是防抖。这类镜头很多,比如70-200,70-300就能应对自如,定焦当然好,但灵活性要差点。因为蝴蝶好动,总是用三角架可能不便,手持的话稳定就是个问题,所以防抖是必须的,防抖镜头很多,我用的"胖白"就不错。可以提高4档快门。
第二点,对焦点要始终瞄准蝴蝶的眼睛。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于蝴蝶来说也是这样的,拍清了眼睛也就成功了一半,只有眼睛清晰明亮,才能传神,引人注目。要拍好蝴蝶的眼睛,最好是用单点对焦,而且要根据构图的需要,灵活调整对焦点,尽量不要做大的裁剪,以保证画质。当然,除眼睛外,蝴蝶那漂亮的翅膀也要用心拍清晰,这就要合理地调整光圈,控制好景深。
第三点,单拍与连拍结合,提高成功率。大多数情况下,单拍是可以应对的,特别是清晨,蝴蝶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活跃,交配时也不怎么动,这时候甚至可以用微距镜头,把蝴蝶拍得更清晰细腻,但是蝴蝶终究是活泼好动的,拍好它们须要快而准,因而采用相机的连拍功能很有效,碰上好的场景和角度,特别是飞行中的蝴蝶,一梭子打去,总有一二张合格的片子。
第四点,要精心选好拍摄角度,以展示蝴蝶最美最具魅力之处。拍摄角度的不同往往出来的效果也迵然不同,当蝴蝶张开时,高位可以表现它那美丽的双翅,当蝴蝶收起时,平行机位也可以表现它一扇翅膀,低机位拍摄也会有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不管哪个角度,只要能表现蝴蝶的灵性和美丽,就要大胆采用。
第五点,选好陪衬因素,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摄影作品不是做标本,而是一种艺术,要给人美的享受,所以在拍蝴蝶时就要考虑载体,前景,背景等因素,比如一片与众不同的树叶,一朵漂亮的花,一技青绿的小草,甚至十分奇特的载体。当然往往事不由人,这就要去寻觅,要有耐心。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守株待兔,先选好一朵漂亮的花,等待蝴蝶飞来,看起来好象挺苯的,其实也是很有效的。
要想让蝴蝶“入镜”,拍出佳作,还有好多技巧,比如曝光,用光,后期等等,本人也只知皮毛,还得多向大师们学习!
点评:
稳重的构图很适合表现这样的建筑,框式的结构和阴影的斜线条相互映衬,拉出了强烈的空间感;金黄的斜阳落在这座故宫里,作者通过后期加强了金黄色与阴影部分的对比,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心境,表达了故宫在他心中的模样。
点评:
这是一幅充满异域情调的摄影佳作,不管是从画面的构图,模特的神情,还是作品的意境,都表现了摄影师较强的把控力。烛光摇曳,照亮了女孩虔诚的脸庞,光和色相之舞,强化了冷暖色调对比,令画面洋溢着浓浓的神秘气氛。不足之处是右上角的三个灯光亮斑太过抢眼,可适当加灰调整压暗一下,让画面主体更加突出。
讲评:
牡丹,歌词里说它“百花丛中最鲜艳,众香国里最壮观”,确实不假,牡丹的花朵硕大,多姿多彩,在现场观赏牡丹会使人倍感满足,可是一落进我们的相机里,往往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很容易拍成牡丹的纪念照、科普照。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对平面作品更挑剔了,我们会按照摄影艺术作品的标准去衡量牡丹作品,而且牡丹作为中国画里常用的题材,已经被画得太美了,我们也会不自觉地按照国画里的标准去比较我们自己的牡丹摄影作品。所以,想要拍出牡丹神韵,就很难。现场的光影、花枝、花形、花朵分布往往难以达到理想要求,就需要我们使用一定的后期技法,控制明暗、色彩,甚至移花接木。(如图:制作前后对比)
小结:
照片拍了,就不要扔掉,一定要存好。如果有一天您学会了后期,会发现以往很多照片都不错,都能很快加工成作品。再过几年后,您还可能有了更新的见解和制作方法。此外,也试试多次曝光吧,多次曝光玩好了,还可能带来很多意外的效果和惊喜。
讲评:
本片元素非常简单,一棵树的局部做主体,天空做陪体,我们学习摄影的过程中,类似的照片很可能都拍过。那么本片算不算好照片呢?还不够好。树的形态不够特别,吸引力不够,或者说它不能成为“趣味中心”。背景天空云的形状尽管不错,但蓝天白云在彩色摄影作品中并不太占优势,可以稍微改变蓝色的色相,或者做成黑白照片。
可能作者自己也觉得树不够好,如果在现场找不到更好的主体,又觉得天空非常好,怎么办呢?是不拍了吗?不是,而是挑选最好的一块天空,拍下来,留作素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大用处。等下次遇上好的主体,但天空不好的时候,如果光位合适,就能换上这个天空素材,成就一幅佳作。
总之,很多经验丰富的摄影师到一个新环境,只有几天的拍摄机会,却能出很多好作品,就是因为他们懂得“拍素材”,“再组合”。现场有条件当然直接拍出来更好,现场条件有限,就根据具体情况先拍到素材再想怎么组合。只要你不是在从事纪实摄影,就可以这样拍,这样制做,因为你在追求和表现“美”,完成心中理想的影像。当然,如果你能幸运地发现好的树和好的天空,就可以一次拍出满意的照片了。如二图。
讲评:
照片花是主体,叶是陪体,光线效果基本为散射光,整体构图符合三分之一线和黄金分割点的构图规律,除了散射光比较平淡之外,看似没啥毛病,为什么就没有看到特别好的作品的那种兴奋呢?不是少了点什么,而是这样拍花在众多花卉作品中显得比较简单、平淡了。拍花的门槛太高了,好的花卉作品太多,所以不能这样简单地拍了,还要加更多地技巧了。如果花被区域光打亮,与周围的环境形成明暗对比,会好很多。如果仔细看这朵花,会发现上面有个小昆虫,还有很多露珠,可以用微距镜头重点表现昆虫和花的关系。裁剪效果如二图。
小结:
拍微距,不是有一只好的微距镜头或长焦镜头就万事大吉了。光线的运用也非常重要,如果是顺光拍摄,仍然会显得平淡。如果使用侧光、会增强元素的立体感,如果使用逆光、区域光,还会增强元素的戏剧性。自然界的逆光、区域光多出现在日出后、日落前的短暂时刻,如果觉得难利用,还可以在夜晚带着手电筒和固定支架,自己布置逆光和区域光,拍摄昆虫。微距世界,真的是另一个世界,有着独有的魅力,我觉得摄影人都应该尝试一下。
讲评:
这张照片拍的很好,使用了广角镜头,F/18的小光圈,把景深范围控制的很大,前后都非常清晰,使用了0.6秒的快门速度,把人物拍出动静虚实的对比,正巧岸边右边的一家三口停留的时间比较长,呈现清晰效果;左边其余的人物动作比较大,呈现虚化效果。这样一来,主体就突出了:一家三口。非常和谐美好的主题。
但照片是不是不用修改了呢?当然用!我经常说,只有前期没有后期的好照片,就像一个美女不会化妆一样。照片多少都应该做一点后期,那后期做什么呢,突出主体,突出主题,同时进一步美化整个画面。我从影调和色调上做了一点调整,算是一个不浓的“化妆”吧。制作后效果如2图。
具体制作步骤如下:(软件Photoshop CC2014)
1.原片略微增加曝光,打开,新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混合模式选正片叠底,使影调更加厚重,再降低高光部分的曲线,是高光部分影调更厚重,提亮一点阴影部分的曲线,使影调更加均衡。用径向渐变工具擦亮主体一家三口,羽化曲线的蒙版,减少制作痕迹。
2.新建一个颜色查找调整图层,选择3DLUT配置文件:KODAK 5218,色彩风格真实、清爽,对比度加大,由于前景部分过暗,所以,再用60%左右的画笔擦出前景部分,均衡影调。制作完成,如2图。
小结:
后期调整中,很重要的基本功就是加减光、加减色,这种加减不是整体加减,而是能够目标明确、自由控制局部的加减。加减光、加减色也就是影调和色调的控制。曲线、蒙版、颜色查找工具,都是必须掌握的调整的利器。请大家好好参照学习。
点评:
一张俯拍的街景,一种延伸的繁华。作者运用俯拍手段,几乎收纳了一条华灯初放的都市街道全景。妙在用俯拍的镜头在画面中“抬起”了街道,让这条路在视觉中无限的延展。而且更为可贵的是画面的尽头没有露天,这样既保留了街路的视觉完整性,同时又不至于由于天空高亮的出现而从视觉上抢夺了主体。如果说仰拍体现的是雄伟与力量,那么俯拍或许能更好的诠释壮阔与格局。这条被“抬起的路”,延伸的不仅仅是繁华,而是作者在构图上的巧妙为思带给我们对视觉的联想。
讲评:
原片主体人物很突出,观者一眼就能看到,可是人物形态、姿势趣味性不足,美感也不足。属于一种问题,或者叫一个“陷阱”:有视觉中心,无趣味中心。这是摄影人经常出现的问题。在一个场景中,绝大多数情况下,应该先找到一个趣味中心,以这个趣味中心为主体,进行构图。本片场景中,雾的掩映使环境简洁、含蓄而有意境。人物不行,我们可以不拍人物,转而关注风光小景。比如左边的树和河边的一堆草,搭配起来就不错,这堆草色彩比较突出,形状很有特色,可以做为主体。
小结:
大多数情况下,主体应该是视觉中心,同时也应该是趣味中心,主体是个三位一体的概念。理解并运用好了这一概念,您将会辨别很多作品的质量,并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讲评:
本片风景整体不错,还有区域光照亮山头。但绝大多数风光片也要讲究主体、陪体关系。原片尽管比较简洁了,但元素还是比较多,可以再精简、凝练,使画面主要元素进一步突出,使主体、陪体关系明朗。那谁是主体,谁是陪体呢?分析画面,最有趣味的其实是近处山坡上的经幡和风车这些人文元素,以经幡和风车为主体,再布局其他陪体是比较合理的。
具体步骤:
1.剪裁,新建亮度/对比度调整图层,加对比度至77,使画面明暗对比更加鲜明。
2.用套索工具在近处山坡做选区,新建曲线调整图层,提亮曲线,再羽化蒙版,柔和地提亮近处的山坡,模拟区域光效果。重复本步骤共三次,每次选区略有变化,使光影更自然。
3.在近处山坡做选区,新建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增加饱和度。使近处主体更加鲜明。光影过渡不自然的地方,可用画笔工具编辑各图层的蒙版、微调。如二图。
小结:
大多数情况下拍风光,我觉得合理的思路一样是先找主体,再找陪体,而不是把什么都拍进来。这样才能体现作者独到的构思与情感。如果无逻辑地都拍进来,就是我们经常嘲笑的“明信片”了,“明信片”做宣传可以,但个性不足。
点评:
低角度的镜头,可以让主体立起来,也可以让主体动起来。眼前这幅作品,便是作者运用这一技术手段,让风蚀的沙纹在读者眼前曼妙蠕动向前的一幅成功作品。作者运用构图的三分法,使主体足以充溢整个视觉并富有质感。细小的光圈,让极富动感的线条引导读者的视线“蠕动”向前。面对浩瀚大漠,考验行摄者的不仅仅是体力与毅志,考验我们更多的,或许是对眼前大美无言自然界的心灵解读与拍摄驾驭。
摄影点评:
低角度的广角,用占画面三分之二的、似幻而曼妙的前景,把要表达的主体“托举”到了片子上部三分之一处。即符合构图的黄金定律,又很好的“托举”出了主体那气贯长虹之气势。尤其是大桥那横贯画面直达海天之际的线条视觉引导,不但大气曼妙,而且极富跃动,与如梦似幻的前景形成了很好的对比。由于作者在构图上的精心构架,一幅主体突出,意境唯美,视角独特的作品就这样呈现我们眼前,这,便是构图的魅力。
摄影点评:
再名贵的钢琴等不到一个优秀的演奏家,也只是一个无用的摆设。再完美的女人遇不见一个懂得欣赏她的男人,也只是一个美丽的雕塑。模特想要出美片,摄影师是关键。摄影师想要出美片,思想是关键!这张鸟瞰视角,无以复加的美的背后,是模特和摄影师共同辛苦的结晶。倒躺在两个椅子空隙之间,同时还要呈现出肢体的放松和情绪的自然,这种姿态之苦逼,不信可以亲身试一试。摄影师呢,以上帝视角欣赏舞者的孤独展示。秩序感强烈的椅子作为背景,让画面干净简练不说,还营造出了孤独的主题——空荡荡的剧院,无一观众的舞台,肆意的美,在偌大空间中的天鹅,在秩序的环境下,孤单而高傲的舞翔。
鸟瞰视角的好处,规避繁杂的环境。聚集简约、压缩空间、形成秩序。毕竟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诸如此类的梦——用上帝的眼睛看世界,用鸟儿的翅膀越众生!
讲评:
原片现实场景中前景的树和花应该非常漂亮,但曝光过暗,没有显示出来。主体人物状态是不错的,远景也比较简洁,有一个大的电线杆略显多余,其余元素都有用,天空和水面由于天气原因,发乌,又没有细节,不是很理想。根据以上问题,可以加曝光,把天空和水面基本处理成高调,这样可以化不利为有利。再把主体人物的影调恢复一些,突出主体。然后增加红色花的饱和度,改一下绿叶子的色相,使叶子更加鲜亮。制作后效果如二图。
具体步骤如下:
1.用Camera Raw打开原图,增加3.2挡曝光,观看直方图,曝光高光没有溢出,画面亮度也够了。
2.选择“径向滤镜”工具,点选“内部”,曝光-1.35,羽化85,以人物为中心,拉渐变,使画面最下方曝光还原一些。
3.选择“目标调整工具”,在画面上点右键,选饱和度,点住红色的花,向上拖动,饱和度就增加了。再在画面上点右键,选色相,点住黄绿色的草,向上拖动,就更偏向绿色了。制作完成。如二图。
小结:
此效果是这种灰蒙蒙无细节天气时常用的改进手段,大家要学会使用。
摄影点评:
再名贵的钢琴等不到一个优秀的演奏家,也只是一个无用的摆设。再完美的女人遇不见一个懂得欣赏她的男人,也只是一个美丽的雕塑。模特想要出美片,摄影师是关键。摄影师想要出美片,思想是关键!这张鸟瞰视角,无以复加的美的背后,是模特和摄影师共同辛苦的结晶。倒躺在两个椅子空隙之间,同时还要呈现出肢体的放松和情绪的自然,这种姿态之苦逼,不信可以亲身试一试。摄影师呢,以上帝视角欣赏舞者的孤独展示。秩序感强烈的椅子作为背景,让画面干净简练不说,还营造出了孤独的主题——空荡荡的剧院,无一观众的舞台,肆意的美,在偌大空间中的天鹅,在秩序的环境下,孤单而高傲的舞翔。
鸟瞰视角的好处,规避繁杂的环境。聚集简约、压缩空间、形成秩序。毕竟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诸如此类的梦——用上帝的眼睛看世界,用鸟儿的翅膀越众生!
讲评:
照片主体人物、环境确实优美,还有狗的一部分作为陪衬,非常闲适,形式上再精致化一些就可以了。树干歪斜,需要矫正一下,会更好看。远处的背景人有点多,显得杂乱,有一个电线杆和一些电线,可以修掉,再控制一下整体影调的明暗过度,突出一下主题,但不能突兀,最后再做一个暖色调效果,烘托主题。就会好很多了。效果如二图。
具体制作步骤如下:
1.使用Camera Raw打开画面,点击应用水平和纵向透视校正,一步校正歪斜的树干。
2.略微增加曝光,提亮黑色,减白色,减高光,文件格式小,人物衣服的细节恢复不了了,干脆就藏在暗部,不恢复。
3.在Photoshop中打开,使用套索工具修掉一些无用元素(多余的人,电线,电线杆),做选区,右键,选填充,内容识别,就可以自动用周围元素填充无用元素。
4.新建曲线调整图层,降高光,用径向渐变工具擦出主体人、狗、近处的花。
5.新建一个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降低总体饱和度,擦出主体人物和大部分花。
6.新建色彩平衡调整图层,高光、中间调、阴影红色+3,黄色-13,初步调出偏暖调效果。
7.新建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略微改变黄色色相-16,使色调更加偏向暖色。
8.盖印图层、复制图层,使用滤镜-其他-高反差保留,混合模式改为叠加,锐化边缘。
9.盖印图层,用污点画笔修复工具修掉主题人物脸部瑕疵,制作完整。如二图。
摄影点评:
此图的表现形式虽然也是平摄,但是,由于拍摄点是在海水里,海水近在眼前,扩大了海平面在画面里的展示的面积和角度,弧形的海潮与三角形的沙滩以及错落有致的高楼聚焦于无限远处,天空云层丰富,很好的衬托了主题,画面极具透视感。这种风光摄影中大家习空见惯的拍摄中,恰恰是由于注重了画面的表现形式才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因此说,鉴赏摄影作品时要分析作者为了表现创作意图,是在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来展示的,这种表现形式是否运用搭档,是否是拍摄当时的最佳选择是很重要的。
讲评:
读经书的两个人非常投入,表情状态一位安详、一位静穆,很有趣味。画面有些杂乱、歪斜,旋转、剪裁,突出两个重要的人物为好。之后就是考虑在影调上突出人物脸部、经书了。首先,需要压暗过亮的其他部分,使之不争夺视线。然后,控制色彩浓淡,把过于跳跃的色彩减淡,比如红色的衣服,黄色的布等,在色彩上再次突出人物的脸、经书。接着,可以做艺术化色调处理,我试着做出仿古的偏黄色调。最后,锐化人物的脸部和经书,进一步突出主体。制作后效果如二图。
具体制作步骤如下:
1.在Camera Raw中剪裁,减高光、加阴影,使影调更均衡,柔和。
2.新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从曲线高光部分向下减,使用径向渐变工具配合画笔工具擦出人脸、经书,恢复局部亮度。
3.再新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重复上部操作,是为了变化更加自然,减少制作痕迹。
4.新建一个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降低饱和度-43,使用径向渐变工具结合画笔工具擦出人脸、经书。
5.新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降低蓝色通道的高光部分,使整个画面略微偏黄,模拟复古色调。
6.锐化脸部和经书。盖印图层,再复制一个图层,选择滤镜-其他-高反差保留,混合模式设为叠加,再为上方图层添加蒙版,在属性中选“反相”。用画笔擦出人脸、经书,实现了局部锐化。
7.盖印图层,使用滤镜-Camera Raw镜,观看直方图,亮部有些不足,在基本面版略微增加高光,注意不可太亮,注意随时观察直方图。
总之,后期别“瞎”调,掌握大思路,大思路是什么呢?我认为除了移花接木的调整,就是能裁先裁,再影调,再色调,再锐化,最后看一下整体直方图,微调。大思路对了,不会走弯路,但不是万事大吉,里面的小思路仍然千变万化,我不算高手,也在不断摸索、尝试之中。
摄影点评:
1、暮色朦胧,像是在等待黎明的第一道霞光,来唤醒这个静谧的世界,沟图上让人联想到中国画的意境!
2、表现一种神秘的意境,又像是面纱里的姑娘,那种羞涩的表情若隐若现。让人感觉又是若即若离.
3、那种朦胧,让人觉得悠远,深邃,时而又有那么一丝寂寥,又好像孕育着一种强大的生命力。
讲评:
直观地看,第一个问题是做的有点太过了,让人无法识别一些具体元素,如果可识别,效果会更好些。可再深想一步,这个创意手法有点太简单、粗暴了,创意不应该仅仅用个滤镜,还应该有真实的基础和大胆、合理的想象。
创意的手法表现环保题材,如果富有逻辑,并有大胆、合理的想象,可以做出极好的作品。比如很多灾难题材的电影中种种关于人类未来的悲观预测,不少与环境的破坏有关。里面的场景非常震撼,尽管是想象出来的,但通过逻辑能把读者带入真实的情景,从而使读者产生思考。创意照片应该多向电影的创作思路学习,做出富有逻辑,并有大胆、合理的想象的作品。
小结:
创意照片如果反映环保题材,一定要让人能看懂。或者换个思路,不用创意手法,用纪实手法表现环保题材,也是非常合适的。纪实作品以事实为依据,作品天然具有说服力,拍摄时除了表现基本场景之外,也要注意摄影技巧的综合运用。
讲评:
把原片中的一些细节影调做暗了一些,以突出主题,思路和方法是对的,我觉得做得很好。画面主体陪体关系清晰、明确,也很简洁,是有感染力,能让人静下来的作品。在分析这张照片时,大家可能会有一个疑问,主体是猫还是人呢?人是被虚化的啊,主体应该是猫吧?其实我更倾向于主体是人。因为看完画面后,主题还是落到了人身上。因为我们人类,可能更倾向于从自己的立场理解作品。尽管人是虚的,但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含蓄的表现手法。陪体猫起了重要的作用,使主题显得更加深沉、宁静。
从本片中,我们还能学到的是把动物和人结合起来,互相呼应。以动物衬托人的活动,可以帮助叙事,帮助抒情,帮助表达主题。所以拍摄人物时,可以灵活地借用周边的动物。因为有些动物不是现场正巧存在的,可能需要等,可能需要找角度,大家需要有这个意识。
小结:
如果选入动物作为重要的陪体,不仅能够装饰、活跃画面,用得好了,还能够深化、升华主题。世界很精彩,视角各不同,同一场景,不同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学习他人看的方式,表达情感的方式,有利于我们感受这个世界更多的精彩。
讲评:
本片主要拍的是城市风光,蓝天白云下,城市干净整洁,画面也很空旷,如果我们身处在彼时彼地,也会觉得心旷神怡,可是我们眼中这样的场景变为照片后,会很有魅力吗?答案是,不会。
风光摄影的门槛也是非常高,或者说“美好”的标准非常高。因为从事风光摄影的人太多了,高手也太多了。所以,同一场景,同一拍法,“蓝天白云”很可能比起“红日彩霞”要逊一筹,“红日彩霞”也很可能比“彩虹流星”又逊一筹,这一唯度属于“拼天气”。
第二个维度就是“拼技法”,同一场景,谁的技法用得妙,谁就会胜出。
第三个维度是“拼情感”,谁的情感融入的好,表达的妙,谁会胜出。
三个维度不是绝对独立的,而是互相交融,综合利用的。比如,技法也有助于表达情感,用好天气特点也是技法。
从这三个方面注意,都考虑到了,方法都掌握了,相信拍好城市风光就并不难了。
小结:
拍好风光时我们锻炼摄影技巧的很好题材,文中总结的三拼:“拼天气、拼技法、拼情感”,看似简单,真要熟练运用,需要您多多实践,并多看好片,总结别人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再努力拍出新意。
讲评:
原片主体是众多的游人,主体本身的趣味性并不算大,比较平淡,但是整个环境框架很好,螺旋形向下,有好的形式感。如何利用这个形式感,也把主体拍的更精彩呢?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以解决:慢速快门。
可以使用很慢的快门速度,把人都拍虚,与建筑形成动静结合的效果。也可以使用1/15秒左右的快门速度,把动作幅度大的人拍虚,把做短暂停留的人拍实,形成人与人之间动、静结合的效果。
为什么有了动、静结合作品就会更好呢?动感可以增强现场感、身临其境感,让观者感受到运动。通过动感还能展现出动体的灵动、灵气。更重要的是,画面有动有静,就形成了动、静对比这一更好看的形式感,使画面更有秩序,条理更加清晰,而且有利于引导读者思考动与静两方面元素的内在关系,做到了形式更好地为内容服务。
小结:
动静对比,不仅在于形式层面的好看,对于作品内容、主题、立意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照片都应该拍成动、静结合,当你面对的场景已经足够有感染力时,可不必使用太多技巧,直接拍下来就很动人了。动静结合,有时候的作用是改进平淡,有时候的作用是锦上添花。
讲评:
1图主体天鹅姿态不错,侧光效果也不错,水面也很干净,属于比较好的照片,但是不是好到可以在一些大型比赛中获奖呢?很难。因为拍鸟获奖的门槛太高了,鸟的好照片太多了,天鹅也是鸟类摄影。所以,这张照片您会觉得“似曾相识”,没有太多的陌生感,还不够精彩。这个场景如果有条件换一个角度,从天鹅的背面拍摄背影和完全对称的翅膀,效果会好很多。参照2图。
小结:
拍摄鸟类“难度系数”比较高,是大家的好作品共同抬高了“难度系数”,所以要精雕细琢,注意根据现场条件,运用合适的摄影技巧,遇到难得的场景,直接拍下来,虽说很好,如果再用些技巧,还会更好。
讲评:
本片把女工拍摄的比较好了,利用小景深虚化环境,突出了主体人物,画面很干净,很简洁。人物动作也不错,难道还有问题吗?
小编认为如果想要拍得更好,确实还有改进的空间,可以从两个方面改进,第一个是眼神。本片拍了人物的侧面,眼神只表现出了一部分,还不够传神。眼神究竟有多重要?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眼神,我们能够结合日常的经验,窥探到人物的一些性格特征,可以引发我们更多的想象、联想。我们观察人物,或者观赏人物照片,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去扫一下人物的眼神,从中得到一些信息。如果您使用背影的表现方法,或者放弃表现眼神的方法(比如专拍人物闭眼的状态),另当别论。如果拍了眼睛,还是应该重视眼神。精彩的眼神描绘,对作品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您可能会问,原片中位置受限,眼神不好抓拍啊?难度肯定是有的,但多等待一会,还是有可能抓到的。
原片第二个可以改进的方面是拍摄角度。原片使用了平视的视角,整体感觉稍显平淡。平视的特点就是朴素、自然、真实,当然还有一个近义词:平淡。当人物、场景足够精彩时,使用平视没有问题,反而有助于增强真实感、自然感。但如果人物场景本身就比较平淡,再用平视的视角一拍,就是平淡加平淡了。所以这时,可以改变视角尝试一下,试一试俯视或者仰视。
小结:
本次讲评大家需要记住两招,一个是眼神的描绘,一个是视角的灵活。他们都能够起到化平凡为神奇的效果。
制作步骤:
1.将原片略微旋转校正水平、剪裁。
2.新建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把饱和度设为0,去色为黑白。
3.新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压暗暗部,再向回提亮一点中间调。
4.使用套索工具对桥的部分做选区,羽化100像素,再新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调整曲线为S形,提高这部分反差,突出桥与人。
5再用套索工具对桥和人做一个稍小的选区,羽化50像素,再新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把曲线调整为S形,提高反差,突出桥与人。做两次操作是为了效果更加自然。
6.使用快捷键Ctrl+Shift+Alt+E盖印图层,再复制一个图层,选择滤镜/其他/高反差保留,把图层混合模式设为叠加,锐化画面边缘。
7.再次盖印图层,使用滤镜/CameraRaw滤镜,把黑色调整得更黑,加深阴影,注意保持直方图黑色不溢出,确定。再用套索工具对桥上的人和右边的树做选区,羽化50像素,用曲线工具略微压暗,制作完成(如二图)。
讲评:
本片主体人物——老人,很有神采,长长的烟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吐出的烟在黑背景的衬托下也比较明显,渲染了照片氛围。陪体人物则比较乱,还互相重叠,表现得不够精致、细腻,这样与主体人物的呼应、联系就不容易体现出来,从而影响主题的表达。就像一部电影,既要交代好主角,也要交代好配角,在主、配角的交流、联系乃至冲突中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照片比电影简单多了,可以看作只是一个情节瞬间。好照片就可以靠这一个情节瞬间传情达意,所以这一瞬间的表现需要非常讲究。
那什么样的陪体人物会更好呢?就是与主体人物有机联系、相互呼应、相互衬托的。比如,走过来一家三口,孩子抱着,带着不少东西,就与老人产生了年龄段的对比,人生不同阶段状态的对比,忙与闲的对比。再比如,向远处走过去另外一位老人,留下蹒跚的背影,也会与主体产生联系、呼应、衬托。总之,换成不同的陪体,欣赏效果截然不同,甚至表现的主题也截然不同。这个好的陪体究竟该是什么,多等一会吧,可能是我们想都想不到的。
还有一种拍法,等来往走动的人多的时候,使用1/15秒的曝光时间,把这位老人拍清晰,把其他人拍出动感,也是一种有意义的表达方式。
讲评:
本片最大的问题在于背景中有杂乱人物,和一个垃圾桶、一个亮的台阶扶手,与人物重叠,干扰破坏了主体。受当时条件所限,可能想要没有游人干扰很难做到。
就这张照片而言,怎么改善呢?
第一招:影调
最方便的就是利用影调了,使用高对比度的“硬调”效果,可以把暗处的细节隐藏。只留下对主体有用的陪体。具体做法,可以新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混合模式选择“正片叠底”,影调整体就变暗了,再使用画笔、渐变工具,不断改变不透明度,小心地在蒙版中擦出主体和前景中一部分建筑的细节。再校正一下略歪的垂直线,制作完成。
第二招:仰拍
如果再有类似的拍摄机会,想要去除杂乱背景,也可以尝试一下低角度仰拍。仰拍不仅能够提供区别于日常的平视的新鲜视角,还能使人物的腿显得更长,此外,角度合适的话,还能使背景避开水平视线内的杂乱物体,做到简化背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背景有建筑的话,会变形,此时保证一个建筑的一条主轴是直的就可以了。低角度仰视拍摄,最好使用有翻转屏的照相机,这样就可以放得更低,直接放在地上了,取景会更精准、方便、舒服。
当然,简化背景还有很多其他技法,就本图以及类似场景而言,这两招最实用。
讲评:
原图曝光准确,使用什么测光方式就不重要了。感光度用的有点高,会损失一些质感,可以降低一些,也能端稳相机。主体人物露出洋洋得意的神色,主题表现不错,视点再稍微低一些,能拍到眼睛就更好了。现在也不错。另一个人物是非常必要存在的,至少要露出一部分,哪怕是一只手,但不能隐去。因为他与主要人物形成了呼应。
本片的改进方法有一招,就是利用影调的明暗突出重点,即突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淡化无用的元素。所以理想的效果,应该是先突出主要人物和棋盘,再进一步突出主要人物的脸。其他元素弱化一些。
后期制作步骤:
1.建立一个曲线调整图层,降低高光的亮度,在蒙版上用径向渐变工具用80%左右的不透明度擦出主要人物和棋盘,再使用100%的不透明度擦出人物的脸。
2.为了过渡自然,再新建立一个曲线调整图层,重复步骤1,适当控制范围。
3.建立一个渐变映射调整图层,选择从黑到白的渐变,控制一下不透明度,增加中间调的对比。
4.新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整体拉暗,用径向渐变工具擦出中心,做一个微微的暗角效果,突出重点。
讲评:
这个场景这样拍,如果不补光,就会室内、室外反差过大。如果非要保留明暗各部分的细节,可以前期补光,也可以后期补光提亮,尽量使用Raw格式,保留更多细节,是能够后期调整明暗的。
但是,要想一想?即使解决了明暗问题,本片就到位了吗?用光是为主题服务的,也是为主体服务的。如果主体没有一个好的瞬间,画面陪体也很杂乱,那么单独追求用光是舍本逐末。
本片的最大问题在于平铺直叙,视点平淡、技法平淡、想法平淡、瞬间平淡。此外,画面也比较杂乱。另外,衡量一张照片的好坏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如果谁过去拍都很容易拍成这样,那么就说明,这张照片缺乏独到之处,不是很好的作品。假设借用屋里一个特殊的东西做前景,比如几把挂着的刀,透过缝隙去抓拍人物的生动表情,效果应该很棒。当然这个前景是假设,需要您自己观察,寻找。
讲评:
有时,背景的影响力非常之大,对于整个主题来讲,密不可分,如图,主体人物既有趣味,又有意味。同样在搬东西的人物之间形象成了极具趣味的呼应关系。通过背景中的重要细节的表现,实现了背景与主体的有机结合,并艺术地深化了主题。这样的背景,如果虚化,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但是,主体与背景都清晰,则容易在轮廓上叠在一起,互相破坏。本图中,主体人物头部恰好没有被破坏,想必是连拍的结果,在连拍中,成功的几率更大。此外,主体与背景的反差控制非常重要,二者的反差拉开,则更显空间层次感与秩序感。控制反差可在后期进行,注意自然过渡,避免生硬。
小结:
背景是一种微妙的、强有力的构图因素。背景空间对画面的整体感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一空间或多或少,或虚或实,只要您当时想到,并且拍摄时通过技术控制做到,就能够获得成功。最终重申,背景同前景等陪体一样,首要的职能应是服务主体以及主题。切不可一味追求某种背景而忽略重点,失掉画面的全局。
讲评:
有时,背景的影响力非常之大,对于整个主题来讲,密不可分,如图,主体人物既有趣味,又有意味。同样在搬东西的人物之间形象成了极具趣味的呼应关系。通过背景中的重要细节的表现,实现了背景与主体的有机结合,并艺术地深化了主题。这样的背景,如果虚化,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但是,主体与背景都清晰,则容易在轮廓上叠在一起,互相破坏。本图中,主体人物头部恰好没有被破坏,想必是连拍的结果,在连拍中,成功的几率更大。此外,主体与背景的反差控制非常重要,二者的反差拉开,则更显空间层次感与秩序感。控制反差可在后期进行,注意自然过渡,避免生硬。
小结:
背景是一种微妙的、强有力的构图因素。背景空间对画面的整体感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一空间或多或少,或虚或实,只要您当时想到,并且拍摄时通过技术控制做到,就能够获得成功。最终重申,背景同前景等陪体一样,首要的职能应是服务主体以及主题。切不可一味追求某种背景而忽略重点,失掉画面的全局。
讲评:
照片中建筑宏伟,线条漂亮、横平竖直,很好看,黑白影调也很丰富。但是抓拍的两个人物比较随意,趣味性或意味性不足。主体亮点不足,影响了照片的感染力。
那怎么拍?两种思路,您可以单纯地拍成风光,就不用等待合适的人物或动物等元素的出现。拍风光时注意用光和天空中云的层次,现在天空的层次略差,可以使用Raw格式保留更多细节,后期恢复。沿着风光的思路拍出一张精致的风光片也会很漂亮。还可以安心地等待有趣味或有意味的人物或动物出现,比如:飞过一群鸟,跑过两只可爱的小狗,走过一对状态精彩的母亲和孩子,或其他有趣、有意味的人物。总之,守住这个框架,等待精彩的瞬间。
这种守一半、等一半的拍摄方法,在街拍等人文摄影中非常实用,会使摄影师保持较高的成功率。一刻不停地走动抓拍,看似拍了很多,达到合适效果的照片会很少,甚至没有。所以,在街上,一旦发现了一个好的场景,先拍张风光,守一会,就可能拍到有意思的人文照片了。守一半、等一半只是一种拍摄方法,不能概括所有的街拍创作规律,我们以后再一起慢慢学习、展开吧。
讲评:
选题很好,主体状态也很好,陪体两个年轻人搭配的也很好。构图可以更饱满一些,裁掉多余元素,突出老人的细节,可以根据画面内容,裁成横构图,突出左、右元素的关系。剪裁完之后,老人脸部细节不容易突出。所以新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压暗高光,再先用100%的不透明度画笔擦曲线蒙版,擦出老人眼睛部分,再用稍低的不透明度擦出人脸,再把大狗的脸部也适当擦亮。相当于逆光的条件下,给人脸、大狗的脸补光。再新建一个渐变映射调整图层,混合模式选“明度”,增加中间调的对比度。此时,一张纪实风格的照片就调整好了。
如果你对纪实风格不满意,可以再调整色调,做出艺术效果,或者称沙龙效果。原片色调感染力不高,基本为白色光。可以试着调整成暖色调,再新建一个颜色查找调整图层,选择“Cri”,这是Photoshop CC系统内部自带的一种经典暖调风格,选择之后,照片笼罩了一层暖调。可适当调整次图层的不透明度,达到你满意的效果,再新建一个渐变映射调整图层,混合模式选“明度”,增加中间调的对比度。一张暖色调照片产生了。
如果你希望增强暖色调,自己控制色调,还可以继续利用曲线调色,比如把曲线红、绿、蓝通道调整下面的形状,产生更为浓郁的暖色调效果。调色方法有多种,条条大路通罗马,以后我们慢慢展开,色彩风格也有多种,我的肯定不是最好的,也希望作者自己多多尝试。
讲评:
远处的背景确实很乱,而且不够美观,地域特色也不鲜明,所以,不如大胆舍弃,重点表现舞龙者与观众的关系,还能突出一些人物的表情、动作。原图场地中间空地比较多,画面构图松散,也可以进一步紧凑,所以把前景和一部分空地也可以裁掉。
这样的构图其实符合了一条规律,就是利用了“疏与密”的对比。就是画面中既有疏的部分,也有密的部分,并且二者紧密地关联在一起。给人的感受是富有节奏的变化,很有视觉的跳跃感。疏与密让画面旗帜鲜明地分为两大部分,使画面更有条理,让主体更加突出,主题更加鲜明。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说:“你这样剪裁,把环境都去掉了,纪实摄影的信息量都没有了,我觉得不好!”我是认为与其拍一张不好看的、缺乏形式感的、混乱的纪实照片,还不如拍一张讲究形式感的艺术照片、沙龙照片。况且,纪实摄影也不一定都要贪大求全,交代全部细节,也可以以点带面,以小见大,吸引人继续关注你的图片说明即可。
讲评:
我们去到一个著名的景区,尤其是第一次去,尽管场景非常美,但是还真不容易拍出好片,为什么?第一,因为环境陌生,我们看什么都新鲜,容易兴奋,容易狂按快门,这样按快门之前就会少了思考,对自己的要求就会放低了,甚至忘了讲究光影、讲究构图、讲究瞬间、讲究主体的提炼、陪体的搭配。第二,旅行的行程有限制,我们拍不到最理想的光影,到不了更合适的拍摄位置。
小编也有切身经历,第一次去川西,也是见什么都想拍,结果好照片很少,也是行程紧张,一个地方只能停留一小会儿。不过幸好还有后期,能扳回一局,重新反思,修正自己的照片。比如下面这张,场景典型,但是光效一般。由于天空中有朵朵白云,符合区域光出现的条件,远处山上已经出现了一点区域光。小编没有时间等待区域光落在主体身上,但是可以制作出区域光的效果。如果有机会、有时间第二次再去,肯定会深入得多,肯定会拍得更好。
后期制作方法:
1.用套索工具制做几个不连续的选区,新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提亮,再羽化蒙版,使提亮的明暗过渡效果自然。
2.再重复一次上述步骤。这次把选取进一步做小,让亮部中心更亮,形成更细腻的过渡。
3.稍微改变蓝天的色相和饱和度,使色彩更加时尚。
讲评:
照片影调的调整不错,有一些苍凉、萧瑟的感受,如何进一步提升感染力呢?
萧瑟,一般作为形容词使用,形容环境冷清、凄凉。冷清、凄凉不仅来源于您当时的视觉,还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您当时的听觉,但您的听觉读者通过这张画面不容易感受到,需要借助一些其他画面元素表现出来才行。总之,觉得您的画面主体”树“不错,陪体”云、草地“的渲染力还不足,缺乏更精妙的陪体。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出自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叫、鸟鸣的声音清晰可闻,反而更能表现出幽静。名句用以噪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当你在一个寂静的屋子里,可能不会察觉它的寂静,如果有一根针掉在地上,你清晰地听到了,你会感慨,屋子里真静啊!世界广告史上还有一句著名的广告语:“60英里的时速下,这辆最新劳斯莱斯车内最大的燥音来自于电子钟”,这是大卫·奥格威为劳斯莱斯写的经典文案,也是以噪衬静。
怎么把听觉感受也转化为视觉感受呢?怎么利用视觉元素形成“以噪衬静”的效果呢?照片希望达到苍凉、萧瑟或者说冷清、凄凉的视觉效果,有时候只静态描写还不够用,可以加入一些看起来“闹”的元素试试效果,形成一点呼应、对比或冲突。比如,加入一只飞鸟。再比如,流云中露出一点太阳或月亮的轮廓。再比如:放低视角,选择几株高草作为前景,与主体树有一定的叠加、交融。这些手法,都是加入新元素,在视觉上形成呼应、对比或冲突。需要说明,这不是唯一的手法,艺术实践太丰富了,我们无法统一概括。
小结:
许多人知道摄影是减法,但不理解摄影其实又是加法。摄影不仅要通过减法“舍”掉一些内容,也要通过加法“取”入一些内容,正是在加与减的积极互动中,才能更合理地构成画面、更精细地完善主题。
讲评:
本片打动了我,具体是哪里打动了我呢?是黑色发卡,和被梳理的很整齐的头发。就是这一部分重要的细节,侧面交代了老人的精神面貌,虽然我们没有看到老人的脸,但我们应该能想象得到这很可能是一位爱整洁、爱生活的老人,我们会被这样的精神面貌、生活态度所感染。所以本片的表达是成功的。
个人觉得本片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标题《年轮》,头发的痕迹不像年轮,不太贴切。不如叫《岁月留痕》,起到了全面的概括、一语双关、引导欣赏作用。《岁月留痕》也是我对这张照片的欣赏心得和感动所在。
本片拍摄背影属于一种“含蓄”的表达手法,或者说是一种“隐藏”的表现手法,通过隐藏,使观者产生更丰富的想象空间。关键还要“藏”好,怎样“藏”好呢?初步有两个办法。
1.藏的同时,需要露出重要的细节,像本片的黑色发卡,和被梳理的很整齐的头发一样。
2.用好陪体,从侧面呼应、映衬。
讲评:
为什么有些照片看起来好看,有些看起来不好看呢?
我给出来三个解答:一张照片之所以好看,可能是符合下面规律中的一条。
拍到了一个好的瞬间。
照片中运用了一种或者几种合适的摄影技巧。
既拍到了好瞬间,又运用了一种或者几种合适的摄影技巧。
原片在优美的环境中,柔和的光线下,孩子好像在看书,这个场景当时打动了您,所以您带着兴奋拍了这样一张照片。但是照片出来之后的感染力究竟怎么样呢?首先,孩子的行为并不明确,仔细看,凳子上有一本书,而且还不能完全确定他在看书,主题不够清晰,内容立意上难以立得住,整个瞬间是不够好的。
解决方案:首先机位应该再高一些,先把事情说清楚。可是,就算机位高一些,明确了小孩在看书,整个画面内容和孩子的细节也只是有点意思,还不是特别动人。所以还要在形式感上精雕细琢,多加烘托,增强感染力。原片的形式感方面,用光和景深不错,但还不够,需要再加入新的技巧,让照片更好,比如:选用一个特别的前景,透过一丛花来拍摄这个孩子,您的主观情感就得到了传达,整个作品也就更好看了。当然,这只是一个技巧,还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的技巧。要多掌握,多运用。
讲评:
为什么有些照片看起来好看,有些看起来不好看呢?
我给出来三个解答:一张照片之所以好看,可能是符合下面规律中的一条。
拍到了一个好的瞬间。
照片中运用了一种或者几种合适的摄影技巧。
既拍到了好瞬间,又运用了一种或者几种合适的摄影技巧。
原片在优美的环境中,柔和的光线下,孩子好像在看书,这个场景当时打动了您,所以您带着兴奋拍了这样一张照片。但是照片出来之后的感染力究竟怎么样呢?首先,孩子的行为并不明确,仔细看,凳子上有一本书,而且还不能完全确定他在看书,主题不够清晰,内容立意上难以立得住,整个瞬间是不够好的。
解决方案:首先机位应该再高一些,先把事情说清楚。可是,就算机位高一些,明确了小孩在看书,整个画面内容和孩子的细节也只是有点意思,还不是特别动人。所以还要在形式感上精雕细琢,多加烘托,增强感染力。原片的形式感方面,用光和景深不错,但还不够,需要再加入新的技巧,让照片更好,比如:选用一个特别的前景,透过一丛花来拍摄这个孩子,您的主观情感就得到了传达,整个作品也就更好看了。当然,这只是一个技巧,还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的技巧。要多掌握,多运用。
讲评:
这是非常打动我的一张照片,简陋的环境中,年迈的老人默默地、专注地捞起热气腾腾的饺子。场景真实,饱含亲情、善意。阳光透过缝隙,形成了装饰性很强的光柱效果。灶台中的火苗正旺,与蒸汽共同传达了浓浓的暖意,形式和内容俱佳。如非要挑毛病,就是相机高感不太好,感觉细节损失比较厉害。
深入剖析,这幅作品能动人的内核还在于,它有真、善两个坚实的根基,所以画面形式上再花些功夫,一张好作品就产生了。
真,简单地理解,就是场景真实,情感真实。最能动人的就是真情实意,而不是虚情假意,所以照片想要动人,尽量抓拍真实场景中的真情实意。摆拍最难的就是难以摆出真情实意,有人说,电影都是摆拍的啊,导演的啊,也能感动人啊。但我们要想到,能达到动人级别的电影,可都是好导演、好演员啊,我们的照片摄影师、面对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被摄者,能做到吗?很不容易。
善,更是一个深奥的话题。简单地理解,只要在做有利于他人,有利于集体,有利于社会的事,就是善。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也是这一观点的例证。善是人类永恒的精神追求,所以画面中反映的,无论是大善、小善,都容易增强照片的感染力。
把握住了真、善,是摄影的一种创作手法,您会发现沿着这个方向去创作,去欣赏,照片就更容易具有“美”的特质了。
讲评:
一张好照片的主题是怎么一步步提炼的,好照片是怎么产生的?
第一步:细心观察。有一次有机会参加活动,就在里面好好转了一下,用IPhone6手机边转边拍,很随意,刚开始发现两名工作人员走过,带着好奇心,拍了一张。得到的照片很乱,非常不满意,没有什么动人之处,删除了。开始严格要求自己,开始细心观察。然后,在这个场景中,我终于发现了趣味点,树墙上的唯一的一朵月季花。
第二步:突出亮点。万绿丛中一点红,好一朵美丽的月季花,它是那样的突出,那样的艳丽。所以利用大面积的绿色把它突出出来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第三步:升华主题。不要轻易离开,不要轻易满足,发现一个趣味点以后,要想一想,还有没有深挖的可能。第二步得到的是一幅小品照片,尽管漂亮,主题的厚度还是不够,最好能与人,与人的生活结合,那就是更厚重的照片了。所以我开始等待人的出现,并且把手机的拍摄模式设为HDR,以保留更多影调细节。当时非常希望出现一位穿裙子的美女,提升整个画面,等了将近20分钟,尽管没有出现美女,但是出现了一位骑自行车的人,也符合节能环保,绿色健康生活的主题。至此,主题提炼三部曲完成。
小结:这个例子,只是拍照的小小心得,不是大作,希望大家找到一个趣味点之后,不要轻易放弃,挖深一些,保持思考,灵活变通,很可能会有意外的惊喜。
讲评:
本图主体小孩是虚的,画面没有一个实点,有虚无实,看起来会有眩晕的感觉。
那是不是画面都虚就一定不好呢?不一定,除非都是虚的更有利表现主题。这个夜间场景,理想的效果应该是有虚有实。怎么做到呢?使用闪光灯“后帘同步”结合慢速快门拍摄,可以使用或不使用三脚架。
“后帘同步”结合慢速快门,什么意思呢,最通俗的解释,闪光灯闪光是极短的一瞬间的现象,在曝光结束的最后一瞬,闪光灯闪了,就叫“后帘同步”闪光。比如你用了两秒的曝光时间,如果设置成为“后帘同步”闪光,那么,最后的那一霎那,闪光灯才会闪。想想会出现什么效果?那就是既有动体拉出的虚影,又会产生一个清晰的轮廓。虚实结合的效果就有了。为什么非要用慢门结合“后帘同步”闪光呢,因为快门速度快了,后帘同步闪光的效果不明显。
小结:
夜里使用慢门结合“后帘同步”闪光,最好把相机先设为光圈优先,先观察整个环境的曝光组合参数,记下来。然后改为手动,设为该参数。再打开闪光灯,以闪光灯为辅光,不影响大环境的曝光。注意选择的光圈不应太大,感光度不应过高,参照例图参数。否则,闪光灯会使近距离内的元素曝光过度。您也可以不用三脚架,手持相机,甚至可以在慢门下按下快门,先晃动相机,最后对准主体拍摄,也能得到一种虚实结合的效果,而且不确定性很强,很好玩。
讲评:
“佳作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著名摄影家李少白的一句名言。我理解的意思是,好照片、好场景是自然界、人类社会风雨际会的产物,自然而然会有,能不能得到摄影作品,就看摄影师有没有水平和运气了。但很多时候,运气不是碰出来的,而是等出来的。此幅照片就是这样,摄影师躲在羊圈中两个多小时,足够深入了,拍到好片的可能性就大了,造化风云际会就很可能赐予您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瞬间,您也把握住了,拍得很好,没什么大问题 。这个瞬间体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人与人之间的以诚相待。具有亲切、质朴动人的感染力。这个故事比起常见的放牧、早出、牧归的场景,要好得多、深得多、动人得多。运气也可能是“碰”出来的,但乱“碰”成功率不高,有目的地“碰”会效果更佳。
再略说一下改进方案。为了进一步突出主体,可利用后期先略微局部提亮人物脸部,人物手中两只小羊的头部,再以更小的幅度提亮服饰。不可过度,要做到真实自然。
讲评:
照片有一个优点是蒸汽用的很好,渲染了小吃店的氛围。但缺点也比较多。
首先,主体人物眼神没有、表情不生动,主体人物头部与另外一个人头部重叠,主体人物手里还有一支烟,一般来讲,照片中不宜表现吸烟,因为有害健康。如果吸烟的照片拿去参赛,可能主办方会考虑宣传效果,就不容易得奖。
第二,背景环境不够典型,没有当地的特色与符号,美感也不足,比较混乱。在蒸汽的遮挡下,尽管简化了一些,但是意义也不大。虽说不少古街都比较乱,但我们要在乱中提取出简洁、精致的部分,除非您在做批判的主题,专门反应乱。
第三,视角的优点没有发挥出来,交代细节不清楚。您使用了略微俯视的视角,应该是为了表现桶里的食物,但桶里是什么,还是看不出来。
解决方案:
如果就要拍这个人,那么就舍掉杂乱的环境,面对他的店铺,透过蒸汽,抓拍人物。
可使用仰拍,只留出人物头部和桶,制造视觉上的陌生感,也有利于突出人的神态。
多拍一些,拍出人物在蒸汽后若隐若现,表情神态又比较好的瞬间,可采用左右对称式构图,如果上方有店的名字,也可以带上。这样背景元素不会太多,取进来的元素也都是和人物直接相关的。
小结:街拍,非常难,选好视角是容易出彩的一种办法。不仅仰拍,俯拍的效果也会很特别,当直立平视取景您觉得场景效果平淡时,一定要考虑换换视角。[微笑]
讲评:
这是拍摄的人物的一幅照片。乍一看,好像属于纪实摄影,但仔细一品,实际上属于“简单记录”了,还不是好的纪实作品。
背景、环境、用具还可以,画面有一点广角镜头产生的桶形畸变,建议别用太广的镜头。
本片最大的问题是人物瞬间太平淡了。一天之内,这位老婆婆会有成千上万个瞬间,里面富有感染力的瞬间极可能存在,但是需要等待和运气。比如:出现了一个孩子,和她互动,表现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意;出现一只小猫或小狗,与人物产生互动,或直接为画面带来趣味性;或者人物自己站起来,伸个懒腰,都是更具有感染力的瞬间了。关键是您要判断是否要等,是否值得等,还是继续走,继续发现新的。
讲评:
照片题材不错,就是摄影技巧不足,虽然有蓝天和暖色光,但在摄影作品的领域内,形式上还是不够美,和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见到场景差不多,所以回去仔细审视后,会觉得不够好。
日出日落,如果赶上彩霞,照片会比现在美,只要使用raw格式,后期自由度就更高地控制光比。如果就是这样的天,天空无太多文章可做,大家还可以使用慢门,拍出烟的流动效果,云彩飘动的效果。如果黎明前或者太阳落山后,华灯初上时,天色暗,慢门还能拍到车灯的光流效果。还有很多技巧,都能用上,比如一个特别的前景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就不一一列举了。
工业题材都能拍什么呢?怎么抓主题呢?建筑、生产、工人、遗址等都可以拍,关键看什么吸引了你,你有什么情思。找到了所思、所爱,主题就有了。无论什么主题,画面都要讲究形式感,不一定所有题材都要美好,但形式都要有意味,或有趣味。
讲评:
照片拍摄手法太简单了,基本是对场景的“简单记录”。画面杂乱,无用元素很多,主体的亮点没有得到展现。比如,大人的表情、容貌,或孩子的表情容貌,或色彩缤纷的泡泡。这样一来,主题也就没有表达好,所以您当时的情感没有通过画面成功地传达给观者。此外,还有一个问题,照片背景、环境比较亮,很多泡泡和背景融合在一起了,得不到突出。
怎么样突出主体的亮点呢,思路要清晰。如果想重点表现大人的表情、容貌,就可以正面对着大人拍摄,使用长一点的焦距,简化画面,使大人和孩子在画面中更集中一些,再抓取生动表情、动作。如果想要突出泡泡,最好使用暗背景,如果再配合逆光角度、或者侧光角度,泡泡会更加晶莹剔透。如果想突出孩子,那就长焦重点抓取一两个孩子就可以了,也是注意、逆光、暗背景,泡泡效果会更好。
讲评:
首先,拍摄时间不合适,应该快到中午了,快到顶光的效果了,无论水面、地面,反光非常强烈、刺眼,反差比较大,景物的色彩也因为光强而不够柔和。天空曝光过度,试过恢复,但无法恢复了。
第二,构图歪斜。车歪斜,变形,没有精致感;地平线也歪斜,构图不谨慎。
第三,人物和小狗直视镜头,瞬间抓取不是很理想。幸好人抱着小狗,略有趣味,如果只是一个人,就很无趣了。
解决方案:
剪裁并矫正水平,只留下车的一部分,留下右边的船、水面交代环境。使人物处在1/3线和黄金分割点上,使画面构图经典化。再调整影调明暗,整体缩小反差,适当提亮主体细节,尽量保留原来的光照效果。本片作为纪实作品意义不大,所以干脆改变色调,制作一种艺术化的色调风格——微微偏青绿色,美化画面。
讲评:
主题发现的很好,朴素勤劳的老人,工间休息的一瞬间,具有动人的魅力。虽然是背影,但老人后腰插的柴刀,散落的树枝,被截断树枝的树、三轮车交代了人物身份。主题清晰而有意味。构图也不错,人、三轮车、楼房形成了一个三角形大轮廓。但是整体影调比较平淡,重点得不到突出,天空的细节也没有出来。所以只要在影调上做足功夫,做到主题突出,影调过渡细腻,适当存在反差,气氛浓郁,照片就成功了。
黑白摄影早在暗房时代,就在用局部加减光、控制影调的明暗,现在有了数码后期Photoshop,就更方便了。通过后期整体加减光、结合局部加减光即可。
讲评:
场景非常好,主体毛驴趣味性强,背景、环境也很有特色。但后期制作上还是有很多问题,必须解决。
我觉得原图曝光整体偏暗,毛驴的细节和山峰的细节出来会更好看。我看着暗,会不会是我的显示器不准呢?会不会作者自己在电脑里看着很亮呢?曝光是否合适,谁说了算呢?我告诉大家一个客观标准——直方图。基本90%是由它说了算。因为大家的显示器都不是统一标准。
参照直方图,你就知道像素的明暗分布情况了。左边是暗部,右边是亮部,最左边的波形图如果抬起了,说明有的暗部无细节;最右边的波形图如果抬起了,说明有的亮部无细节;哪里的波峰最高,说明那个亮度值的元素最多。
曝光对不对,不仅要参照客观标准——直方图,还要结合主观意图。比如,我就希望暗部或亮部无细节,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主题,那也完全可以。所以,再给主观意图10%的权重。
只客观,不主观,容易匠气;只主观,不客观,容易被蒙蔽,犯错误。
在Camera Raw中打开照片,观察直方图得知,高光部分元素分布较少。整体是比较暗的。
本片除了曝光整体暗,画幅也不标准,可以剪裁成标准的方画幅,增强精致感。最后再使用Lab模式锐化法对细节进行锐化,不要出现杂色,就可以了。
讲评:
首先,拍摄时间不合适,应该快到中午了,快到顶光的效果了,无论水面、地面,反光非常强烈、刺眼,反差比较大,景物的色彩也因为光强而不够柔和。天空曝光过度,试过恢复,但无法恢复了。
第二,构图歪斜。车歪斜,变形,没有精致感;地平线也歪斜,构图不谨慎。
第三,人物和小狗直视镜头,瞬间抓取不是很理想。幸好人抱着小狗,略有趣味,如果只是一个人,就很无趣了。
解决方案:
剪裁并矫正水平,只留下车的一部分,留下右边的船、水面交代环境。使人物处在1/3线和黄金分割点上,使画面构图经典化。再调整影调明暗,整体缩小反差,适当提亮主体细节,尽量保留原来的光照效果。本片作为纪实作品意义不大,所以干脆改变色调,制作一种艺术化的色调风格——微微偏青绿色,美化画面。
讲评:
主题发现的很好,朴素勤劳的老人,工间休息的一瞬间,具有动人的魅力。虽然是背影,但老人后腰插的柴刀,散落的树枝,被截断树枝的树、三轮车交代了人物身份。主题清晰而有意味。构图也不错,人、三轮车、楼房形成了一个三角形大轮廓。但是整体影调比较平淡,重点得不到突出,天空的细节也没有出来。所以只要在影调上做足功夫,做到主题突出,影调过渡细腻,适当存在反差,气氛浓郁,照片就成功了。
讲评:
场景非常好,主体毛驴趣味性强,背景、环境也很有特色。但后期制作上还是有很多问题,必须解决。
我觉得原图曝光整体偏暗,毛驴的细节和山峰的细节出来会更好看。我看着暗,会不会是我的显示器不准呢?会不会作者自己在电脑里看着很亮呢?曝光是否合适,谁说了算呢?我告诉大家一个客观标准——直方图。基本90%是由它说了算。因为大家的显示器都不是统一标准。
参照直方图,你就知道像素的明暗分布情况了。左边是暗部,右边是亮部,最左边的波形图如果抬起了,说明有的暗部无细节;最右边的波形图如果抬起了,说明有的亮部无细节;哪里的波峰最高,说明那个亮度值的元素最多。
曝光对不对,不仅要参照客观标准——直方图,还要结合主观意图。比如,我就希望暗部或亮部无细节,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主题,那也完全可以。所以,再给主观意图10%的权重。
只客观,不主观,容易匠气;只主观,不客观,容易被蒙蔽,犯错误。
在Camera Raw中打开照片,观察直方图得知,高光部分元素分布较少。整体是比较暗的。
本片除了曝光整体暗,画幅也不标准,可以剪裁成标准的方画幅,增强精致感。最后再使用Lab模式锐化法对细节进行锐化,不要出现杂色,就可以了。
讲评:
本片思路很好,主动换了视角拍摄。但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片中人和影子是趣味中心,趣味性比较强,因此需要重点地表现出来。画面横、纵、斜的线条很多,线条的走向、安排非常重要。原片的线条构图不够正,也不够斜。因此看着有点难受。如果足够正,比如用无人机完全垂直向下拍,完全横平竖直,也会很漂亮。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可以考虑一下对角线的构图,尽量集中精炼地表现出重点的线条,因为对角线是画面中最长的一条直线,把重点线条安排在对角线上,肯定更突出、更凝练、更有效地利用了画面空间,毕竟原片中,有些地方有点空,浪费了一些空间。据此,旋转、剪裁后效果如第二图。
小结:剪裁的秘诀你懂了吗?就是剪裁后可以更集中、更凝练地表达主题。如果分析好了主题,尽量做到简洁,你就会剪裁了。除了裁成对角线构图,还有其他的技法可以用,比如说在楼上借用前景,比如借用花草树木,或借用玻璃、窗花等等,会上您的作品技巧更加丰富,更富有主观情感。
小结:
使用了很慢的快门速度,就必须用三脚架了。三脚架会给摄影人带来负重,失去一些灵活性,但是三脚架会给您带来更多的创作可能。这二者是一个矛盾,就看您喜欢灵活抓拍,还是稳扎稳打了。两种方法都能出好片,尤其是现在的相机高感越来越好,很多弱光下都可以手持了。扛不扛三脚架,还是您来定。
讲评:
本片的拍摄时间应为中午,光线很硬,油菜花的叶子反光强烈,偏振光也很多,因此效果不太理想。其余技术把握、瞬间抓取都非常好。透过虚化的油菜花做前景,增强了画面的美感,人物状态非常欢乐,有感染力,场景典型。路面为曲线构图,也非常具有纵深感,前景可以稍微裁掉一点,让曲线的入口更加整齐。
解决方案:
除了略微剪裁之外,我在争取消除或减弱油菜花叶的强反光,减少画面的瑕疵,通过后期制作效果如二图。
讲评:
照片的曝光和构图都有问题。天空曝光过度,我在Photoshop中试过,细节已经无法恢复。构图上讲,拍摄思路不清晰,所以整体显乱。具体分析您的照片,主体不突出,甚至不明确,不知道您是想把近处的花作为主体,还是远处的房屋作为主体,近处还有被花遮挡的比较厉害的两座房屋。
如果以近处的花做主体,要使其他元素为主体服务,但不能破坏、干扰主体,不能喧宾夺主,不要出现干扰性的重叠、交叉。比如您画面中的与花交叉的电线、近处的大房子,就很乱。再分析,近处的花虽然开得茂盛,但树枝的形状比较生硬,做主体也不够好看。不如寻找更美的花丛、花枝。
小结:
构图最关键的是主体与陪体的关系搭配,做到陪体烘托主体,又不喧宾夺主;做到主体突出,有欣赏性、趣味性或意味性,那么构图的大方向就掌握了。至于曝光,如果判断不准,可以查看机内的直方图,随时观看曝光情况,有没有高光溢出,暗部死点,再用曝光补偿来加、减曝光,达到理想效果。当然,应该使用Raw格式保留更多细节即可。
讲评:
本片黑颈鹤后面的一道亮光,非常好,使主体突出了。黑颈鹤的姿态也还可以,但还能拍得更加灵动。比如使用慢速快门,拍出动感,或者出现动静结合效果。另外,本片景深不够大,如果前后都清晰效果会更好,现在前景发虚。所以大家拍摄时正应该使用最低的感光度,最小的光圈,来降低快门速度。然后再根据动感的状况,适当调整光圈,控制速度,达到最理想的动感效果和景深效果。此外,您使用了慢速快门,水面也会发生变化,如果有风,水面会显得如丝绦般顺滑。后期方面,如果前期效果达到了,后期就省力了,尽量前期到位即可。
小结:
使用了很慢的快门速度,就必须用三脚架了。三脚架会给摄影人带来负重,失去一些灵活性,但是三脚架会给您带来更多的创作可能。这二者是一个矛盾,就看您喜欢灵活抓拍,还是稳扎稳打了。两种方法都能出好片,尤其是现在的相机高感越来越好,很多弱光下都可以手持了。扛不扛三脚架,还是您来定。
讲评:
主体人物戴着花镜,缝衣服,瞬间比较传统、常见,虽不算精彩,但“慈母”的主题说得过去。主要问题出在陪体上。所选的陪体杂乱,对主体没有烘托、衬托作用。很多时候,发现主体之后,给主体找到合适的陪体非常难。这也是摄影人常出现的问题:不会用陪体。
记得前几天的文章里点评过一张拍摄小狗的照片,问题也是不会用陪体。可见这个问题有多么的普遍。我自己初学摄影时也是一样,面对这样的场景,也会胡乱按上很多张,而思路并不清晰。
假如本片中人物在缝衣服,身边有一个孩子玩耍,有几只鸡悠闲自得,或有一条小狗玩耍。就出现了有效的陪体了,当然,有效的陪体不限于这些,还可以利用前景拍摄,比如透过古老的窗框拍摄这位老婆婆,透过一丛花拍摄这位老婆婆,利用一些典型的农家用具烘托这位老婆婆。更多陪体的例子不一一列举了。
小结:
有时候,不要专门去摆,不如改为细心观察,分析主体、陪体,尽量做到主体、陪体考虑周全,然后等待合适的时机出现,效果会更加自然,情感也会更加动人。
讲评:
照片很好,因为里面使用了两种主要的对比手法,非常精妙。
一个对比手法是“内容”对比,就是画面内容中元素之间产生的天然的对比,图中劳作的人,和钓鱼的人之间就是这样的对比。两大元素形成了“劳作”与“休闲”的对比,给我的感受是,劳作与休闲表面看似一个辛苦,一个舒适,但都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劳作与休闲之间不断切换,这才是有意思的生活。这幅照片会让我联想到很多,相信很多人看了之后,结合自身经历,也会得出自己丰富的感受。
另一个对比手法是“多与少”的对比,或者说一群人和一个人产生的对比,数量上的对比让画面产生了节奏的起伏变化,增强了画面的欣赏性,当然也使画面内容更加丰富,但不杂乱。
照片整体画面简洁,基本没有多余的元素,背影很好,比较含蓄,让人产生更多联想,加上两大对比手法,成就了一张好片。如果让我给取一个标题,建议叫《各有所获》。无论忙与闲,对于美好的人生来说,都是一种收获。
讲评:
原片主体是众多的游人,主体本身的趣味性并不算大,比较平淡,但是整个环境框架很好,螺旋形向下,有好的形式感。如何利用这个形式感,也把主体拍的更精彩呢?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以解决:慢速快门。
可以使用很慢的快门速度,把人都拍虚,与建筑形成动静结合的效果。也可以使用1/15秒左右的快门速度,把动作幅度大的人拍虚,把做短暂停留的人拍实,形成人与人之间动、静结合的效果。
为什么有了动、静结合作品就会更好呢?动感可以增强现场感、身临其境感,让观者感受到运动。通过动感还能展现出动体的灵动、灵气。更重要的是,画面有动有静,就形成了动、静对比这一更好看的形式感,使画面更有秩序,条理更加清晰,而且有利于引导读者思考动与静两方面元素的内在关系,做到了形式更好地为内容服务。
小结:
动静对比,不仅在于形式层面的好看,对于作品内容、主题、立意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照片都应该拍成动、静结合,当你面对的场景已经足够有感染力时,可不必使用太多技巧,直接拍下来就很动人了。动静结合,有时候的作用是改进平淡,有时候的作用是锦上添花。
讲评:
本片虽然主体突出,背景简洁,但是我觉得只能算一张景深运用的习作,不算佳作。为什么?因为主体本身的感染力不足,又没有一个合适的陪体陪衬主体、呼应主体。
如果主体本身非常有魅力,比如花形、花枝或花的状态很奇特,超出我们日常对于花的审美预期,给我们带来了陌生、惊艳的感觉,可以这样拍。我见过一位摄影师拍水仙花,把自己养的水仙冷冻成冰,带着冰茬、冰花拿出来赶紧拍摄,背景也很单纯,但主体本身的感染力够用,足够陌生、足够惊艳。(这种做法看似虐待花朵,可是想想我们每天吃的蔬菜,就容易理解了)
如果主体本身吸引力不太大,又想拍好,怎么办?可以引入合适的陪体烘托主体、与主体产生呼应。
小结:
摄影最容易落入的两大陷阱,一是“找得到主体,找不好陪体”,二是“全都像陪体,看不出主体”。本讲中的原片我认为落入了第一个陷阱。我初学摄影时也是一样,对着一朵花能拍上很久,就是想不到给它找合适的陪体。主体与陪体以前讲过几次,重复表示重要,希望朋友们真正会用。
讲评:
本片主要拍摄的是一个中学的校园场景。光线为散射光,云的层次也不太好。这个时候,如果拍这么大的场景,不容易出彩。因为比不过日出、日落,雾、大雨、雷电、雪、彩虹、彩霞等等光效。不如改变思路,专注小景细节,画面中学校操场主席台附近跑过一个穿黄运动服的人,非常突出,主席台、看台上又空无一人,如果用长焦重点表现看台和跑步的人的关系,那种校园宁静的美感会更加突出,这种美感的发现主要靠情感的投入与感悟,如果你投入了情感与感悟,照片就会拍得更好。效果如二图。
小结:
如果大家仅仅想要拍下全景,留个纪念,完全没问题,如想成为更具有感染力的作品,这时候拍还真不算合适。拍完这张之后,要换换思路,寻找有亮点的小景了,本片的剪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只要不放弃观察、重视情感的投入与感悟,拍到更好的照片并不难。当然这种方法不是唯一的方法。
讲评:
原片光效为阴天散射光,天空没有层次,但占据了很大的面积,影像了整体的美感。如果有乌云,尽管是阴天,也会更理想一些的。本片视点、视角上也比较平淡,新意不大。那本片如何改进呢?这涉及到一个更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拍风光遇到差的天气,怎么办?
解决方案:
1.可以尽量不拍天,不把天取进来,而只拍地面的景物,本场景中,可以使用更长焦距的镜头,捕捉人、船、油菜花结合的动人细节。还可以直接拍摄油菜花的小景。阴天的散射光会比较柔和,完全可以拍好小景。这是扬长避短的思路。
2.为了解决原片平淡的问题,在解决方案1的基础上可融入更多摄影技巧,比如使用慢速快门,拍出船的动感效果,或者船的动静结合效果。再比如,使用前景,来装饰油菜花,得到更巧妙的构图,如果现场没有合适的前景,还可以引入周围的前景素材进行合成。或者使用其他技法,比如多次曝光等,不一一列举。总之,技多不压身。
小结: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有一句话:“不通一技莫谈艺”。在摄影里,我也总结了一句话:“非技巧,不摄影”。就是说,除非你面对的场景转瞬即逝,要赶紧先拍一张,再细想。不然的话,要想好合适的摄影技巧,再去拍摄,这样成功率会很高。
讲评:
本片场景很好,鸟、佛塔、云层,体现了自然与人文之美,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交融。右边佛塔略歪,可校正,上方有些乱,应该裁去。右边尽管有点乱,但有鸟,应该尽量保留。之后再调整影调,突出云的层次,然后渲染色调,做出唯美的风格。我提供了两种色调效果供您参考,一个是偏冷的暗色调(2图),一个是冷暖对比的色调(3图)。
本片调整的尺度有点大,已经不算纪实摄影的范畴,只是为了更好看。
步骤如下:
1.在Camera Raw中打开,使用垂直校正工具,一步校正略有歪斜的佛塔,再增加一些对比度,再剪裁。
2.新建曲线调整图层,混合模式选正片叠底,为了避免过暗,向上提一点曲线,使云的层次更好,又不过暗。
3.再新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压暗整体影调,使用径向渐变蒙版工具擦出重要元素佛塔、鸟,注意蒙版的羽化,使过渡效果自然。
4.新建一个颜色查找调整图层,在3DLUT文件中载入FoggyNig,其实是选择了一种雾夜的色彩效果,然后适当降低颜色查找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使用径向渐变工具擦蒙版,擦出重要元素佛塔、鸟,注意蒙版的羽化,使过渡效果自然。偏暗的冷色调效果制作完成。
5.如果你不喜欢这个效果,可以删掉颜色查找调整图层,新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用来调出冷暖对比效果,原理是,红色通道加亮部、减暗部,蓝色通道减亮部、加暗部,再微调绿色通道控制总体效果,曲线调正形状如下,注意直方图,高光不可过度。
6.冷暖对比效果制作完成。用曲线调整的冷暖对比效果相对自然,因为是按照亮度,线性地改变的颜色,比较符合自然规律。
讲评:
照片没有发挥好主体的长处。应该把多个荷叶、荷杆作为主体。这种片叫“多主体”构图,或者叫“散点构图”,散点构图就是把许多相似的点放在一起,组合成画面,形成一种繁而不乱的效果。大家可以把这些点看成统一的一个主体,或者视为多个相似的主体。
本照片的问题是,遇到了很多有趣的点,但是思路不对,没有把这些点的魅力表现出来,而是把他们拍成了接近全黑的剪影,重点表现了不是很好看的太阳的倒影。
如果让我拍,不取入太阳倒影,先直接用低感光度、较小光圈,在保证不虚的情况下拍好这些荷叶、荷杆的质感。如果有风,再尝试慢速快门,拍出动静结合效果。
小结:
心中有“散点构图”这个方法了,遇到合适的场景,就会派上用场,希望能帮到大家。摄影水平就是在理论、实践的不断交互中增长的。[微笑]
讲评:
本片场景确实非常好。主体人物动作姿态自然亲切,建筑古朴,老树有型,近景竹筏和远处的船都是典型而漂亮的元素,水面还飞过一只鸟,很是难得。问题是色调、影调不够好看,影调略灰暗,暗部细节基本被隐藏,总体显脏,色彩比较写实,缺乏艺术感染力。
解决方案就是均衡曝光,使亮部、暗部都得到展现,再略微偏一点蓝绿色,制作淡雅的冷色调风格。制作中的秘诀就是“先减色,再偏色”,使偏移的色彩效果更加统一、和谐。再使用渐变滤镜效果突出人物,右侧建筑略有一点杂乱,稍微裁了一下,效果如二图。
步骤如下:
1.初定影调、色调。在Camera Raw中曝光+1.9,高光+17,阴影-13,白色-100,黑色+100,自然饱和度-58,再使用目标调整工具,选择饱和度,降低红灯笼的饱和度。前几步的目的是增加暗部细节,压暗亮部,降低总体饱和度,和局部过浓的饱和度,实现淡雅、均衡的曝光效果。再把色温-15,色调-40,使色调略微偏蓝、绿。
2.突出主体。在Camera Raw中,从天空向下加“渐变滤镜”效果,使上部分天空略暗,突出下方主体。
3.微调反差。略剪裁掉右侧建筑杂乱的部分,新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使用曲线面版上的小手工具点竹筏周围的水面,向下拉一点,降低船周围亮度,再用小手工具向上提亮一些竹筏部分,增加反差,突出这部分陪体。
4.锐化边缘。盖印图层,再复制一个图层,执行滤镜-其他-高反差保留,混合模式选叠加。锐化画面边缘。
5.加深水鸟。盖印图层,使用加深工具,加深水面上的一只鸟,使其更突出(效果如二图)。
讲评:
风光素材不错,但提炼的不够精致,一些不好看的细节元素被取了进来,比如左下方的栈道栏杆歪斜,显得不精致。左上方的枝叶杂乱,不美观,与后面的另一种树还重叠在了一起,更显得乱。前景水面水草也有些杂乱。
综上,所以进行了剪裁,只留下形式感好的部分,重新归纳一种主体、陪体关系。把拱桥作为主体,前景的树干、虬枝作为主要陪体。先裁成了方片,利用左下角的水草,均衡画面。或者你希望获得一个更简洁的构图,还可以进一步去掉前景的水草,上方的一些树枝,裁成横片,效果如二图,画面右边重,所以桥可以往左边安排一些,均衡画面。
小结:
风光摄影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贪大求全,什么都想拍进来。这种思路,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如果面对风光,依然采用“找主体、搭陪体”的思路,相信您的提炼能力会很快增强,照片会更逻辑清晰、精致美妙。
讲评:
本片初看不错,但是如果再仔细看,显得有些简单。主题不错,主体状态也不错,事件也比较典型,但是表现手法显得简单、直白,缺乏渲染、缺乏视觉语言,或者说,缺乏合适的陪体来烘托主体或营造气氛。背景一条斜线,与老人的头部重合,也是构图的问题。此外,背景缺乏信息量,也不够好看。所以本片需要做“加法”,增强形式感,增强可读性。
假设背景有一处农舍或其他典型元素,我们取进来,可与主体呼应。如果背景不好,还可以在前景上做文章,假设透过一丛鲜花拍摄这一场景,或透过一棵树、几棵草做前景拍摄,照片的氛围和传达的感觉都会不一样。前景不仅是一个形式,也能够借景抒情,传达作者的特定情感。比如,透过一丛鲜花和透过一丛枯草,传达的情感的截然相反的。当然,还有其他手法来提升画面氛围,不一一列举。
讲评:
这个场景主要体现了貌似是两对情侣的不同的生活状态。首先,静与动其实只是形式,用来立意还显得不够。主体两个人都弯着背,男士还穿着拖鞋,闭着眼睛,形象不够美好,如果主体有体现“爱情”的生动美好瞬间,正巧又抓拍到两个陪体人物跑过,“爱情”主题就动人了。第二,本片在表现形式上,有些直白,如果加上一些含蓄手法,会更好,如二图。
小结:
藏与露是人物摄影重要的手段和技巧之一。藏,是指遮挡或掩藏人物形象的某些部分,以引起读者更大的好奇;露,是指显示或表现出人物形象中的某些部分,以交待主题。一幅画面的藏与露,既可以表现好主题,又可以增加照片含蓄的魅力,给观者以回味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所以,藏与露用的精妙,能够提升作品的艺术质量。平时我们看到的某些人物作品,之所以给人以一览无余,平淡乏味的感觉,其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在表现手法上只有露,没有藏。
讲评:
主体“弹涂鱼”太小,不突出。陪体杂乱无章,尤其主要陪体:人。人取入的太多,很乱。如果让我在现场拍,我会使用长焦镜头,把弹涂鱼尽量抓拍的大一些,然后背景尽量简洁,选择一个儿童,或两个有意思的人,与主体“弹涂鱼”形成呼应,远处的建筑也可以不取入。也要注意控制景深,使用合适的大光圈,把远景虚化,来进一步图突出主体。说来容易,现场抓拍会比较难,因为鱼跳出的位置不确定。但为了效果好,值得多拍一会儿。也要注意水岸的平直,使画面更精致。如果觉得现场色调不是很漂亮,可以后期做成黑白片。
小结:
初学者最难把握的就是主体、陪体关系的搭配,怎么突出主体,怎么利用陪体,很多中级爱好者甚至也把握不好。但没关系,只要平时多注意观察学习好作品的构图,就会拍得越来越好。头脑中先有构图思路,再用器材、技巧去实现,成功率就大大提高了。
一个场景的构图方法肯定不止一种,也欢迎大家点评,多出出主意,共同扩展思路,这是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
讲评:
颜色相同,而明度不同的色彩可以称作“同类色”,比如深黄、黄、淡黄。它们只有明暗(明度)的不同,而无色别上的差异。这样的色彩组合在一起,跳跃性不大,能给读者视觉上造成舒缓、和谐、协调的感受。这种和谐我们称为“同类色和谐”。同类色和谐也是摄影师的色彩构成的基本功。如下面这幅照片《和谐之美》中,花与人物的上衣就构成了同类色和谐效果,使主体人与陪体花之间的联系更巧妙。本片构图也比较注意,把人放在1/3线上,头部放在黄金分割点附近。
小结:
花与美女,两样美好的元素同时呈现给您,也不是那么好拍的。如果不用些摄影技巧,还真拍不好。最后还有一个笨方法,也能告诉您怎么拍摄花与美女,就是如果去掉美女,只有花,也是一张好的风光片或小品片,就说明取景不错,之后就是怎么安排人物的问题了。我拍的肯定不是最好,仅提供思路。
讲评:
原图可能是由于雾霭比较重,所以感觉画质不够细腻,可以通过曲线结合图层混合模式“柔光”给予改善。另外,弱光下的暗部细节容易产生噪点,放大至100%后可以看到,可以在Camera Raw中轻松降噪。还有,前景部分弯曲的路面线条很好看,但是有很多没建设完成的工地,还有歪的电线杆,显得有些乱。如果你的主题是反映城市建设的,完全应该保留,不用剪裁。如果主题是唯美的城市风光,建议剪裁。我做了降噪、剪裁、增加通透度等操作,效果如二图。
小结:
这样剪裁,不仅为了简洁画面,还为了给左、右的河流在左、右的边缘处留个出口,使画面的线条流畅,通气,不堵塞。降噪、提升画质,提升通透度,如果作者保留了Raw格式文件,做出的效果会更好。
讲评:
避免背景平淡的办法就是脱离自然界中原始的背景,创造出一个新的背景。以往的老办法比如在花的后面衬一块黑布或彩布,就是为了换一个更简洁、新鲜的背景。而下面这个方法很新,它就地取材,直接创造了一个虚的背景,见下图。本片分两次拍摄而成,清晰和模糊的部分各一张。第一张,用较慢的快门速度1/15秒左右对准花卉,晃动相机的过程中,按下快门,留下较长的虚影。第二张,逆光拍摄得到清晰的郁金香,尽量使背景虚化。在Photoshop中再将两张作为两个图层,选择叠加的混合模式,用蒙板配合柔角画笔擦拭出过渡自然的虚实效果。此手法简单,且背景和主体在色调上容易和谐一致。可比多次曝光控制得更加精准。或者您喜欢多次曝光,也可以直接使用。
小结:
花是大多数摄影人喜欢拍、容易拍到的题材,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好照片太多了,因此,想成为“花”中的好照片,门槛就被抬高了很多,题材本身难度就大。所以,怎样把熟悉的花拍出陌生感,而且有美感,是作品脱颖而出的关键。
EXIF:
相机:Canon EOS 500D
镜头:EF 200mm fL II USM
光圈:F4
快门:1/400s
焦距:200mm
ISO:100
一、拍摄环境和思路
郁金香的花语是博爱、体贴、高雅、富贵、能干、聪颖。今年4月,公园的郁金香开得正旺,拍摄当天多云,时而小雨,光比较平,我想象的大逆光拍摄没法实现,有点遗憾。所以调整了思路,选择一朵或在数朵中最特别的一朵花拍摄,让兴趣点只有一个,这样也容易出效果。
二、主角选择
在茫茫郁金香的花海中,颜色鲜艳的郁金香最吸引眼球,拍摄的人群也最多,而我也不例外的按下了许多快门,而白色郁金香在现场就低调了很多,加上我的相机设置是自动白平衡,拍出来的照片发黄,并没有引起我的兴趣。
三、挑选图片
在几百张鲜艳无比的片子中挑选片子,对眼睛实在是一种考验和折磨,尤其是调整红色花朵后,眼睛变得麻木,这幅白色郁金香应该是意外收获,在整组中特别突出,平和而耐看。
四、后期调整
前期使用的RAW格式拍摄,后期Lightroom调整颜色,降低白色郁金香的色温使画面看起来偏冷。TIF格式输出,最终在Photoshop里输出。这张后期上调整的比较多,首先增加颜色饱和度和对比度,把所有出现暖色的区域用“可选颜色”调成冷色调,这张片子的亮点是花朵上有雨水,与其它的花朵在高度上也有差异,周边的枝干成了它的背景和陪衬,为了让画面更具观赏性,使用PS里的“动感模糊”工具,虚化掉次要的花朵,和主体形成一动一静,让画面在视觉上有了流动性,使主体更加突出,这样的结果正体现了白色郁金香的纯情、纯洁、高雅。
EXIF:
Canon EOS 5D Mark III
镜头EF 70-200mm fL II USM
拍摄时间:2016-3-18 7:32
方法:脚架
Tv(快门速度) 1/15秒
Av(光圈值) 14
ISO 感光度 100
曝光补偿 0EV
焦距 200mm
一、拍摄环境
所有的遇见都是缘分。如同花开花落,刹那间顾盼生辉,美总在须臾间轻扣心弦。摄影就是遇见缘分的美。
初春,我们一行人登上中国最大的自然观景平台——四川牛背山。牛背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境内,山顶海拔3600米,泥巴山、瓦屋山、峨眉山、夹金山、四姑娘山和二郎山在它前,贡嘎雪山在它侧,大渡河大峡谷在它后,几乎天府之国的所有名山峻岭在牛背山那里都变成了玲珑盆景。我在牛背山呆了两天,行踏波涛汹涌的云海,置身连绵起伏的群山,遇见岁月如织的光影,可总差那么一点点,始终没等到云、山、影的最合佳组合。第三日8点即将离去,6时晨起我不甘心的翻越几个山头,转到与大部队不同的另一个山顶拍摄。这个山坡南北走向,左右皆有云海,正对贡嘎雪山,是牛背山上离贡嘎雪山最近的制高点。
7时多,东边太阳露出半截,在蓝天薄云中媚媚柔柔娇俏动人,这时,晨光随意的洒落在西边伟岸坚毅的贡嘎山顶,一轮圆月孤冷凄清而又坚强独立的折射着太阳的金光,。是的,这就是日月同辉,朝夕相对!我激动的用架好的另一台5D3加小白2迫不及待想的记录下他们的团聚,相机正对银月圣山,镜头中绛蓝影调下瞬间光影琉璃,遇见了缘分之美。
二、构图技巧
此图采用横向构图,山云约占三分之二,天空留白三分之一,月亮位于井字右上点,光影交替,行云涌动,圆月低垂欲归群山环抱,整个画面动静结合,庄重不失活泼。细品之,色层有蓝天、银月、紫云、金光、白雪、绛蓝山脊、黑山岭7色,图层有5层,上三方之一的天层,中六分之一的云层,中六分之一的山顶层,下六分之一的山谷层,及最底部六分之一的山岭层。以图层为骨构,以绛蓝色层为基调,神圣深邃、层峦叠嶂的山莽放佛日月之子,沐浴父日的光辉,静享母月的陪伴,色调深沉、含蓄光照蕴生庄肃之感,似又暗生自然崇拜、宗教顶礼之念。日月之下,峻岭之间,人是那么的渺小。日月同辉且不易,朝夕相对成永恒。
三、器材使用及参数解读
使用佳能5D3配二代小白,快门线、脚架,天气配合,再加上曝光平衡的掌握以及取景构图的判断,这些都是晨昏/夜景作品精采与否的必备元素。不过如果没有在对的时间到对的位置,即使有拍出精彩作品的实力,仍是毫无用武之地。以清晨拍摄来说,个人感觉最佳的拍摄时段,就是太阳露出第一抹金光后的15到20分左右,当下的色温最为漂亮,天边仍留有月亮奶白身影,天空宝蓝澄净不至于白得发亮,配上错落有致、色彩各异的地景,即是一副壮美的自然画。至于要有对的位置,则考验着摄影者的体力耐心,需要艰难跋涉多角度变化,不拍出好片不罢休的信心。尤其是热门的拍摄景点,多天拍摄踩点,比拍摄时间提早1至2小时架机取景,以确保拥有最佳的拍摄视野。
四、后期部分
后期基本没有复杂过程,我个人侧重偏好在Camera RAW中处理完图片主要步骤。打开RAW原片,进入Camera RAW,原片中神山雪的部分偏灰,白色增加52,对比度适当提高7,清晰度增加11,由于是对着雪山月亮测光,为了使雪山最下部山峰层次还原,黑色减少68,减少黑色后,山体部分蓝色偏浓,点击“HSL/灰度”,蓝色饱和度减少25;为转入PS作准备,曝光适当增加0.7;进入PS,感觉对比度略可增加,画面也不够通透,复制一层图层,模式“柔光”,选择透明度21%,盖印后完成保存。
讲评:
用手机摄影在灵活性上有优势。但在景深控制、快门速度、焦距变换控制上,不占优势,仅有少数手机有光学变焦功能。所以,想真正学好摄影,我不建议直接用手机开始学,而应该用单反、微单、或其他可控参数多的相机来学,这样能够打好基础,了解相机、镜头能产生的各种可能,并能灵活控制,实现各种虚实、动静、长短焦距的空间表现效果,这其实就是基础摄影语言,还有构图、色彩、影调等属于高级摄影语言。掌握了各种摄影语言,您才能够通过摄影作品传情达意。就像学会了基本的语言文字,才有可能写出好文章一样。
图1的原片是手机拍摄,画面有些直白,属于简单的记录,缺乏摄影语言。图2、3、4同样是扬州瘦西湖的佳作,您会感受到摄影语言的魅力。真正学好了摄影语言之后,您再用手机拍摄,会很好地利用手机的长处,避掉手机的短处。
小结:
图2主要利用虚的前景,实的中景、远景传情达意。
图3主要利用实的前景,虚的中景、远景传情达意。
图4主要利用虚的前景,实的中景、远景传情达意。
仅仅一个前景运用,拍摄同一场景,就有这么丰富的可能。可见,摄影语言有多么重要。摄影语言也叫摄影技巧,是学习摄影的必经之路,当您学好了的摄影技巧之后,就能自由运用,有可能创作出各种风格的摄影作品了。
一、拍摄地点
《暗夜魔法世界》是我在今年初拍的一幅作品,整个过程可以说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和偶然性。这里我先做一个地点的背景介绍,班夫的朱砂湖是加拿大落基山很有名的拍摄日出日落的点,尤其是在冬天,冰雪和流水交融,在朝霞下光彩夺目。然而很少有摄影师拍摄这里的夜景,多半是由于它临近班夫城,光污染很重,不利于星轨和银河的拍摄。不过作为一名摄影师,我是经常寻找鲜有人问津的地点和时间段的,所以朱砂湖的夜拍顺理成章。
二、拍摄情况
这片子是拍摄于二月,这个月极光风暴袭击了落基山,可以说阿尔伯塔人头一次像黄刀居民一样欣赏到了北极光精彩的形态和颜色。而我偏偏错过了今年最大的一次,所以这一天当我看到天气晴朗,稍许云朵的时候,立刻提枪上马,驱车120公里直奔班夫。当然我的本意是寻找极光,所以我开始将地点定位在明尼万卡湖,这个湖开阔的水域和山脊有利于大场面拍摄。只不过我的运气差了一些,足足等了4个小时,也没有看到天空有任何绿色出现,反倒是远处不时闪现的光污染让我不明就里的观察了很久,当然,这也就促成了我后来直奔朱砂湖的原始动力 – 去更靠近城市的地方一探究竟。这光污染开始的时候以橙色和红色出现,后来又展现了一点点蓝色,我就像追逐流星一样,随着这人造的景致东北西跑,直到最后落脚在朱砂湖。当时湖面呈现的彩色令我实在是大为震惊,我想这真是不亚于大自然奇迹的美景,而一个我白天没有仔细勘察过的水塘此时不知从何处跳了出来,就在那存在着,静静的,反射着漫天星光,漫天红云。附近的远山也都神奇的着了调子,生动的矗立着,有生命力一般。最奇特的是那水塘边的积雪,一条条被风雕刻的深痕冷峻的四散而去,仿佛凝固着某种力量。拍摄是一个很惬意的过程,至少对于我来说,当然,作为一名摄影艺术家,我很多时候是和我所拍摄的景物进行对话,一种心灵的长谈,开始多半是问候,不过最终都归于宇宙的永远主题,生命,轮回,爱和不朽。
三、拍摄过程
参数方面我选择的比较随意,这是我个人的一种习惯, 就是不太在意数字本身,我尝试了从10秒到一分钟的曝光,其实多余30秒,星轨就出现了,如果太低,我又需要非常高的ISO,那将是一场噪点的盛宴,我无法承受。最后我左挑右选定格在了40秒,ISO1600,对于尼康D700来说,这是一个很优秀的参数。星轨有一些,但并不多,光圈我控制在能达到的最小值,因为这样的风光片我不想拍成星轨或者银河那般的前景看不见摸不着。多亏了光污染,我可以使用F/4,然后调到全手动,B门,接下来奇迹产生了,当我按住快门线刚刚超过30秒,一辆车闪着大灯慢悠悠的在我身边驶过,然后停住,两个人从车上下来,朝我这边走过来,可以说整个过程中我所拍摄的角度完全被这突如其来的光线给毁得一塌糊涂。我就差一点把这张片子的拍摄给取消了,不过我强忍住愤怒和失望,完成了40秒的拍摄。在这之后,我又用相同的手法拍摄了不下20张。但真的是造化弄人,世事难料,我回到家整理出来一看,这张被毁掉的作品居然是最精彩的一张,前景雪的肌理被车灯用强光刻画得无与伦比,那一点点冷调子和远处的山,云如火的色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车停的时间和开灯时间都恰到好处,刚好10秒钟让一切涂上了魔幻的色彩,可以说在我头脑里瞬间形成了《暗夜魔法世界》的标题,造就了一副经典之作。我再次感慨自己总结的摄影这门艺术中一条真理,就是永远也不要让遮挡视线的人和物离开,而是要移动自己,创造自己想要的构图,不去破坏这种意料之外的美。
讲评:
本片构图很好,前景、中景、远景都漂亮。前期拍摄的也很好,把该留的细节都保留了。照片原图发灰,清晰度也不算够,天空的细节和色彩也没得到很好地表现。后期主要解决上述问题。
但制作中会遇到难点,就是把天空部分的亮度降下来,对比度提上去,用后期的渐变镜效果或者图层的正片叠底混合模式,辅助擦蒙版,会把天空和樱花一起变化,因为天空和樱花叠在一起,不好分离。即使前期使用渐变镜,也是有这一问题。而我们要的效果是,天空细节出来,樱花不能过暗,整体对比度也要提高,以免发灰。这就要使用其他的后期方法。
什么方法呢?非常简单,因为天空最亮,在CameraRaw中直接降高光至100%,再把阴影加到100%,提亮樱花等暗部,再把对比度加到100%,避免画面发灰。再小范围调整其他一些参数,达到理想的效果。如二图。
具体步骤:
1.在Camera Raw中直接降高光至100%,再把阴影加到100%,提亮樱花等暗部,再把对比度加到100%,避免画面发灰。然后白色+51,黑色-23,清晰度+36,自然饱和度+38,饱和度+5,控制总体效果。
2.在曲线中也可以进一步调整各区明暗,高光-63,高调-63,暗调-24,阴影+13。目的和上一步相同。
3.在Photoshop中打开,新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混合模式选“柔光”,可增强画面对比度,把曲线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降到40%,削弱对比度,还可以调整曲线的形状大致为S形,控制亮度和对比度。做作完成。如二图。
EXIF信息:
相机型号 NIKON D50
镜头 AF-S NIKKOR 12-24mm 1:4G ED
焦距 18mm
快门:1/320
光圈:F9
ISO:200
一、思路
这是一张企业宣传照,这类纪实摄影应归纳到新闻人像范畴中去。当走进这座油田联合站来到脱水区域时,首先吸引到我注意力的是一排分离器,四周环围着大大小小的污水沉降罐,我觉得这些装置来充当我的摄影背景,会产生出既宏观干净又井然有序的画境,这是企业宣传照所需要展示出来的品质和文化。那么背景找准了,某瞳还需要一个前景,更准确的说法,我还需要一个让主人公施展手脚的平台。自然而然,这座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大闸门非常配合的出现在瞳瞳需要的位置。它的高度、大小和所能展示出的力量型堪称完美。
二、构图
众所周知,英雄必须高大威猛,坏蛋必须鬼祟龌龊。所以在拍摄英雄的时候,人们喜欢采用仰拍模式。而在拍摄坏蛋的时候,鸟瞰的上帝视角更能令其无处藏身、无地自容、全伏投地。为了让主人公更完美的与前景闸门融合到一起,某瞳采用了窥视构图,即从闸门空隙中一觑英雄的帅脸。与此同时,远处的大罐在闸门下方空隙中展示,一排井然有序的分离器用来填充腹图右边的空白区域。Ok,还等什么,可以按下快门了。
三、器材
众所又周知,像12-24这类广角镜最难掌控,因为广角有畸变。人脸放到画面边缘,一不小心就拍成马脸了。但是,凡事都有双面性。毁人凶器未尝不可以为我所用,将英雄的胳膊肩膀大胆的往边缘投放吧,胳膊身材就变得粗壮伟岸,对,这就是我们需要的畸变,力量。这是劳动的力量,英雄的力量,镜头的力量。摄影的魅力就在于此,不同的镜头语言赋予作品不同的特质,菇凉修长的美腿父母给与不了,上帝吝啬造物,但牛逼闪闪的摄影师完成了这一使命。
四、用光
因为当日使用了太阳和SB910两盏灯,某瞳把太阳安装在英雄的右前方,灯的高度调整到一定比例,作为主光,受安全帽的帽檐影响,所以瞳瞳压根就没有期望搞三角光灯位,充分的利用帽檐产生的阴影,来为英雄塑造特质、棱角和个性,泛光也会很美。当然,SB910就用于填充阴影、降低光比了。
五、后期
有时候,前期想多了,真能把后期的活给干完了。当然,这张图片后期还是用到了三步。第一步:英雄不需要过多的色彩修饰,因为他们的内心装满了彩虹,整天风刮日头晒的在劳动一线上打拼,黑白灰才是最朴素的外表。而万能的PS估摸有13种能把彩色图片搞成黑白图片的手段吧,用你最擅长的那种就可以了。这张图瞳瞳使用“黑白”和“渐变映射”两种方案组合蒙板来调整的黑白灰。因为前者能完美的控制不同色块的明度,后者能充分的保留画面的细节。第二步:当把这张图的色彩给撤下来后,可以适当的进行HDR动态渲染,控制好径光和强光的配合,画面会更加生动鲜活。第三步:可以使用USM来锐化,或者复制图层高反差保留半径设置成1.0,进行线性光混合。两种做法的目的是,强化劳动场面的逼真效果,增加视觉冲击力。
讲评:
本片趣味中心是慢门下的瀑布,曝光时间为两秒,瀑布本身很好看。但也有不少问题,使得画面不够“艺术”。
第一大问题是构图上比较松散,多余的陪体很多,显乱,比如右侧的竹筏和人完全可以不要。利用瀑布近处的石壁,水边的石头做陪体就可以了。
第二大问题是瀑布这条垂直线有些歪,可以轻松校正,还有拍摄的位置比较斜,使得画面中间水岸有一条大斜线,也不够精致,如果拍摄时正面对着水岸就好了,好在我们后期还可以校正,下次构图思路明确了,注意一下就行了。
第三大问题是影调的对比不太鲜明,除了主体之外,许多陪体也很亮,很刺眼,可以后期精做影调。制作后效果如二图。
具体步骤如下:
1.在Photoshop中打开,双击解锁图层,使用剪裁工具旋转、剪裁,校正瀑布垂直线。
2.按Ctrl+T,调出自由变换工具,点击上方的“在自由变换和变形模式之间切换”按钮,拉动相应部分,把水岸调得平直。
3.剪裁成竖画幅,保留前景的石头、草与瀑布呼应,做到上下、左右均衡。
4.新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从高光向下降曲线,并使中间调部分也略微下降,使得效果均匀,使用“对称渐变”工具,擦几次瀑布,还原大部分瀑布的亮度,并有明暗过渡。再使用画笔工具,将前景色改为白色,擦回前景的草和石头部分。
5.再把前景色改为黑,背景色改为白,新建一个渐变映射调整图层,选择从黑到白的渐变,混合模式设为明度,可以增加中间调的对比度。
6.使用污点修复画笔工具修调传感器留下的脏点,使用滤镜、锐化、USM锐化,数量195、半径1像素,制作完成。如二图。
小结:
瀑布很美,但如果不加思考,就会拍成瀑布“纪念照”,和不会摄影的游人大同小异。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有着更强的感染力。“纪念照”可以拍一张留念,之后就要动脑筋创作了。瀑布可以做主体,在好的光影下我们可以把它表现得很美,也可以跳出这个思路,把瀑布作为陪体,寻找、发现其他的元素,挖掘更多的选题和立意。当然,肯定还有比文中照片更“艺术”的瀑布,大家如果愿意,可以留言。
Exif
相机:Canon EOS 60D
镜头:Canon EF 50mm
光圈:F2.2
快门:1/60秒
ISO:200
一、思路来源
最近因为秋季的原因,很多时候天气都在下着雨,所以很多时候拍摄很不方便,很多摄友也因为觉得光线不好就停止了创作。偶然有一次看到松树上叶尖儿滴着水珠的样子,真是漂亮极了,很水润透彻,是平时阳光下看不到的一面。我立刻就想到了也许模特在雨天也可以有这种水润的效果,立刻就约了我觉得合适的模特,进行了这次创作。
二、拍摄准备
1、首先肯定是先选好合适的场地。雨天你能想到什么?对,湿漉漉的森林。一切都像梦里的场景一样。
2、等待好的天气。雨天也有讲究,雨太大了不行。模特要是被大雨冲的没有一点表现欲望就不好了,所以我选择了小雨,雾蒙蒙的雨。适合我需要的秋梦的感觉,也方便模特更好的表现。
3、模特的服装和妆容。我认为合适的场景合适的服装和造型是再重要不过的了。不然拍出来总出不来感觉,总觉得格格不入画面。所以我选择一套接近大地色的花裙,模特的妆也是尽量表现的素一点,不抢衣服的颜色。
4、拍摄前的沟通。尽量和我的模特说明我想要的效果,并且拍摄期间一直营造轻松的气氛。模特才不会因此表现僵硬。并且就算没有拍好,也要一直夸奖模特表现得很好,这样才能让模特更好的展现自己,有自信起来。
镜头的前景小技巧。UV镜上四周抹上一圈护手霜,制造朦胧的效果。前景随意的摘点绿叶或者花瓣,用皮筋固定在镜头前,经过虚化就会使画面效果的色调更统一。
三、后期处理
1、首先肯定是对模特的脸部的光影进行微调。达到自己要的效果。我个人并不喜欢对皮肤进行磨皮,皮肤质感还是适量的调整,加深明暗关系即可。自然最美。
2、拍摄时拍了很多场景的图片,方便修图的时候把它和人物照片进行拼接,让读者更容易感受到当时拍摄场地给人的一种湿润的感觉。清透。把空间留一点给场地。
3、后面就使用了Exposure 5这一款PS胶片插件,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款插件了。使用滤镜调色以后仍然觉得不是很满意,就使用蒙版链接这个图层。再使用画笔工具选择前景色黑色把部分画面的效果抹去,脸部还原了一些图片本来的色调。再对整体画面的光线使用曲线工具进行微调。
4、使用画笔工具新建一个图层,画笔选择一个冷色。在画面边缘进行涂抹。再选择图层样式为正片叠底。使画笔图层与照片更好的融合。目的是增强画面的冷色调,接近水的感觉。
最后对适量的对模特重要部位进行局部锐化,比如眼睛,嘴唇。
具体制作步骤:
1.在Camera Raw基本面版中,减高光-39,阴影+73,黑色+11,尽量恢复高光细节、阴影层次。
2. 在Camera Raw细节面版中,调整减少杂色的选项。明亮度20,明亮度细节59,颜色22,颜色细节57。可有效地减少明度和颜色噪点。
3.打开进入Photoshop,用剪裁工具旋转剪裁,使画面整体更端正。
4.新建几条垂直的参考线,使用Ctrl+T,调出自由变换工具,校正垂直线条,使所有的建筑横平竖直。
5.新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混合模式选“正片叠底”,可以看到整个画面影调变得厚重,在选用线性渐变工具,不透明度为47%,由下到上擦曲线的蒙版。恢复一些地面的层次。制作完成。效果如二图。
小结:
拍日出、日落究竟需要渐变镜吗?如果有条件,拥有最好,会减少后期的麻烦,也能够更好地应对较强的阳光,专心创作。没有渐变镜,也能在太阳不是很亮的时候一次拍成。此外,我还记得一些索尼相机里面有自动HDR功能,拍摄这种大光比场景,选择自动HDR功能,可以一次拍成。
EXIF信息:
相机型号 Canon EOS-1D X
拍摄模式 光圈优先自动曝光
Tv(快门速度) 1/3200
Av(光圈值) 3.5
测光模式 评价测光
曝光补偿 -2/3
ISO 感光度 400
镜头 EF70-200mm fL IS II USM
焦距 155.0mm
驱动模式 高速连续拍摄
一、拍摄环境和思路
春天,我去拍桃花时,前两天刚下了几场大雨,花已经凋谢得差不多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找到一朵还在盛开的桃花,背景是桃树的枝条,逆光拍摄,再叫小七童鞋人工造雨,营造一种梦幻的感觉。
二、构图技巧
居中构图,居中构图并不是不可以用,关键是看你怎么用。居中构图有个好处,就是无限的突出了主体。桃花在水珠的渲染下,加上逆光的通透感,让人感觉居中构图不再呆板。后面的枝条适当的虚化,让画面不再单调。
三、器材使用
使用了155MM的长焦焦段,利用长焦的镜头特点把单朵桃花剥离出环境,强调主体。曝光补偿减了两档,突出了光影效果。采用了高速连拍模式,采用RAW格式拍摄,并把高感开到了400。高速连拍模式保证了水珠的捕捉,在后面挑出一张最好的出来,再适当处理。
四、后期部分
用RAW拍摄,在后期上用佳能DPP软件整体调整了下色温,把色温适当降低了一点,营造一种冷调。之后进入PS,用蒙板把花朵涂了出来,花朵色彩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刚好平衡。适当锐化后,保存图片。
讲评:
原片暗部过暗,彩云和雾的美没有突出出来。本片是使用佳能EOS 600D拍摄的Raw格式,细节保留的很好,给后期制作留下很大的空间,本片亮点是彩云和山间的雾,所以后期恢复一些必要细节的同时,需要做好彩云和山间的雾的色彩。前景有一课绿色的树,也比较漂亮,后期也强化了树的色彩,制作效果如二图。
具体制作步骤:
1.恢复暗部细节。在Camera Raw中曝光+2,25,黑色-21,提亮暗部,高光-100,白色-100,保留亮部细节。
2.在Camera Raw中,使用渐变滤镜,曝光-2.45,从天空向下到雾拉渐变,初步压低天空和雾的影调。
3.打开进入Photoshop,新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混合模式选柔光,可增加画面对比度。
4.新建一个可选颜色调整图层,选白色通道,相当于选择了云和雾的白色部分,调整参数,青-89,相当于加红色;黄+89,相当于加黄色,洋红+19,相当于加洋红色。这样云雾的色彩就变得漂亮了,也符合自然界中云雾的色彩。
5.再新建一个可选颜色调整图层,选绿色通道,调树叶的绿色,洋红-58,相当于加绿色,叶子的颜色变得更好看了。
6.再选红色通道,进一步渲染云雾的红色,黄色+67,使云雾的红色中再加一点黄色。制作完成。如二图。
小结:
此方法调色,可以有针对性地控制照片中的某一种颜色的效果,调整时,对画面中其他的颜色影响较小。是一种实用的调色方法。大家在以后的调色工具中,可以使用其他工具比如色相/饱和度,也可以做出这样的效果。就看哪个更快捷、更方便了,多掌握几种工具没有坏处的,欢迎朋友们多多留言交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