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语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传播汉语的重要载体之一就是“孔子学院”。昨日,成都晚报记者获悉,在蓉高校和成都大学在国外办的孔子学院有9所。成都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仅去年我市就外派汉语教师57人,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
“我市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却非常明显。”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称,2006年,石室中学、成都七中、棕北中学经过国家汉办批准成为首批“汉语国际推广中学实习基地学校”;2008年,树德中学被国务院侨办确定为“华文教育基地”;2009年,列五中学被中国教育学会命名为“中美高中生交流基地学校”。截至2012年,我市有20余名教师入选国家对外汉语教师资源库。
目前,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交大、四川师范大学等在蓉高校,均在海外合作成立了“孔子学院”。2010年,成都大学与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合作举办的孔子学院在新罕布什尔大学正式成立。我市的石室中学、棕北中学、成都七中等中小学也纷纷走出国门,在外办起了“孔子课堂”。
成都晚报记者郭涛
外派汉语教师
在王室就读的高中办“孔子课堂”
曹瑶瑶是西南交大赴瑞典卡尔斯塔德大学孔子学院进行一年授课的第一位教师,也是该校孔子学院成立当年唯一一位教师。“那时候我很兴奋,儒学本是中国的学问,但将通过我们走向世界,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想到这里我就激动不已。”曹瑶瑶并不止步于每次2个多小时的课堂授课,她还以文化讲座的形式推广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更在当地一所王室就读的私立高中办起孔子课堂……
这位“文化使者”的付出,收获的是卡大孔子学院队伍的不断壮大。最初,孔子学院仅有30多人报名,截至2013年底,该院注册学生累计428人次,非注册人数累计838人次;除中方院长欣羚外,交大派出的教师也由最初的1名扩大到3名。这同时也带动了交大对外汉语的推广和研究。
到成都学汉语
“哈汉”老外获孔子学院奖学金
2011年,杰瑞米作为西班牙的交换生赴瑞典卡尔斯塔德大学学习,无意间了解到西南交大与该校创办的孔子学院,便选修了这门“汉语课”,从此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如今,小伙已是川大中文系的大三学生,他用一句话概括这3年的“哈汉”生涯:“儒家经典让我认识中国,中国文化令我爱上成都。”
据杰瑞米回忆,他3年前初到西南交大与卡大联办的孔子学院时,“汉语课”以选修课的形式供学生选择,他的同学年龄跨度达50岁。从汉语精读、汉语听说,到汉语文化的普及,杰瑞米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慢慢爱上儒家文化。“《礼记》里的中庸思想令我印象深刻——‘人要平和,怀有敬畏之心,要有一技之长’,这不仅适用于当代社会,而且适用于全世界的人。”越了解越好奇,杰瑞米也就越想到中国看看。2012年,杰瑞米仅用了半年便以优异的成绩拿到学分,申请并获得由中国汉办颁发的孔子学院奖学金,并成为川大中文系学生,完成了从西班牙交换生到赴中国留学生的华丽转身。
成都晚报记者杨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