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宏斌
通讯员 刘静
“没有熟人也能贷款?”面对上门宣传小微贷款的浙江柯城农商银行小额微贷中心的客户经理,有过一次“艰难”贷款经历的服装经营主阿明,表面上一脸笑容,心里却充满疑问。尽管店铺就开在农商行网点的对面,但是三年前繁琐的贷款手续,四处托关系走后门的经历让他不敢再贷款。去年冬装进货资金短缺,阿明想到了上次客户经理留下的宣传页,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打通了客户经理的电话。不曾想,不足三天时间,5万元贷款就进了他的银行卡。他或许并不知道,正是微贷中心,让农商行打造出了优良的信贷文化。
一直以来,客户到农信社贷款都有一种感觉,就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款难贷”,如此不理想的口碑让农信社的形象难以重塑。由于小微企业存在缺少有效抵押物、信息不对称、单个资金需求量小,贷前审查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和时间等问题,被客户经理们视为“小生意”,金融机构也只是“睁只眼闭只眼”。但是, “小生意”却蕴含了大商机, 巨大的小微市场蕴含着巨大的金融需求,做好小微企业这摊“小生意”,或许能为农信社带来“新收入”。
万事开头难,要把“小生意”做好,首先要从队伍建设开始。2015年5月,小额微贷中心在全行范围内公开招聘客户经理,第一条就是不能有信贷经历,竞聘成功的5名客户经理平均年龄不足26岁。为了把控风险,总行请老师对这些“零基础”的客户经理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在此基础上推行“重三品、查四单”风险防控法。要求客户经理从人品、产品、抵押品,查水费单、电费单、工资单、银行现金流量单评估贷款的安全性。通过实地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财务报表重构。通过历史事件和经营事件,综合分析营运水平、偿债能力以及诚信意识,降低偿贷风险。
全新的工作和富有挑战的学习内容将年轻人的学习积极性、服务主动性和业务竞争性充分调动起来。一年多来,小额微贷中心的“小生意”做得越来越红火,通过服务打动客户,用效率赢得客户的满意。2016年年末,小额微贷中心对客户经理进行评分考核,并且对其中1名不合格客户经理进行末位淘汰。在这样的新气象下,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才是“金饭碗”。
截至7月末,小额微贷中心累计发放贷款4728万元,支持小微客户341户。面对小额微贷中心取得的成绩,柯城农商行董事长甘文智坦言:“小额微贷中心的发展面临困难,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有效客户需求并不旺盛,区域信用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