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刚刚过去,世界各大平台也在年底相继推出了年度流行的热词。比如,《柯林斯词典》的年度词汇是“永久危机”(Permacrisis),《韦氏词典》的年度词汇是指向心理操纵的“煤气灯效应”,日本清水寺评选的年度汉字是“战”。牛津大学出版社也进行了2022年“年度热词”(WOTY: Word Of The Year)的评选。而在经历了34万人的投票后,“哥布林模式”(Goblin Mode)一词凭借着超过93%的得票率胜出。
牛津大学出版社官方社交平台公布的年度热词。
事实上,相较于“哥布林模式”,与它竞争“年度热词”的两大对手可能在中文语境中还要来得更加耳熟能详:一者是同时在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的“元宇宙”(Metaverse);另一者则是话题标签:“我支持……”
(#IStandWith)它的入围昭示着,在各类政治事件与社会运动层出不穷的2022年,人们不得不越发频繁地在社交媒体上显明自己的立场。然而,哪怕是这两个已然很能代表“过去12个月的精神特质、情绪或关注点”的词汇,在与“哥布林模式”的竞争中仍大比分落败,其中位居第二的“元宇宙”一词甚至只拥有4%的得票。
按照牛津词典的官方解释,“哥布林模式”指的是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自我放纵、懒惰、邋遢、贪吃且毫不愧疚,通常表现出对社会规范或期望的抵制。”
虽然“哥布林模式”本身在中文语境中少有人知,但已有人意识到,它的实际内涵似乎与“摆烂”一词意通神会。而在维基百科上,“躺平”则成为了“哥布林模式”的关联链接之一。由此看来,它所指向的很可能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生存处境。本期“读刊”,我们从这个年度流行词出发,聊聊为什么“哥布林模式”能在西方世界得以走红,为什么这些西方人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不想“做人”了?
成为一只“哥布林”是什么样的体验?
对于中文语境中的读者而言,理解“哥布林模式”的首要障碍就在于其中的“哥布林”一词。大部分人可能是通过《地下城与勇士》,以及托尔金的小说方才对这种妖怪有所听闻。然而,对于其在西方传说中究竟以怎样的形象示人,又为何被用于为一种“摆烂”式的生活方式命名则甚少了解。
在英文论坛网站“对话”(Conversation)上,赫特福德大学副教授山姆·乔治(Sam George)专门撰文解释了这一问题。依照其说明,“哥布林”的指称范围极不精确,但其大致特征仍可被概括为三:首先,它们是一种穴居性类人生物,常年生活在地下;其次,它们大多怀有恶意,喜欢恶作剧,往往会给人带来麻烦。她援引神话专家特蕾莎·贝恩 ( Theresa Bane )的说法,“哥布林会与居民刻意作对,通过敲打锅碗瓢盆、敲门和墙壁以及重新整理屋子里的物品,来给他们的生活增添麻烦。”(当然,也不排除有个别哥布林更像是“善良的捣蛋鬼”,如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中的精灵帕克)。最后,虽是一种类人生物,但哥布林的举止和野兽更加相似,在一些传说中还可变形为动物。
“哥布林模式”在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期间的热度趋势变化。(图源:Google Trends)
由于很难在中文语境中找到精准的对应物,因而对“哥布林”的翻译一直较为混乱:地精、妖怪、妖精、甚至精灵等都可成为其译名。在流行文化中,“哥布林”还具有两大知名特质——他们往往是善于冶炼和发明的能工巧匠,也同时是嗜财如命的商人银行家。在《哈利·波特》系列中,许多“哥布林”就从事着这两大职业。而在“魔兽”系列里“地精科技”则是与“矮人科技”齐名的“震撼人心”之物;甚至于在《魔兽世界》中,地精还可以指代长期泡在拍卖行里以赚钱为乐的玩家,他们常被看作投机倒把的奸商。
电子游戏《魔兽世界》中的地精形象。
以此观之,除了喜欢宅在地穴中(家中)不见天日,“哥布林模式”所囊括的种种行为并不能直接在“哥布林”的经典形象中找到源头。依据《卫报》报道,“哥布林模式”之下的典型行为还包括不规律的作息和饮食——如有人提到:“我会在凌晨4点依然保持Reddit在线,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喝健怡可乐,再加上一大把生意大利面作为零食”;外貌上的粗糙与不修边幅:例如许多不化妆、穿着不合身衣物的女性都会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的照片,并打上“哥布林模式”的Tag;最后,“哥布林模式”往往还意味着对他者眼光的疏离和浑不在意。
然而,就精神气质而言,用“哥布林”来代指这样的举止却又再契合不过:这些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大众眼中的行为规范,却又无伤大雅,恰恰具有哥布林的“恶作剧”风范。同时,生活在社群之中并在意共同的规范正是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的重要特质。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城邦之外,非神即兽”。因此,从他人的目光中“抽离出来”正代表着一种对“人”的偏离以及向着“野兽”一侧的“变形”。
Dubois, Pierre (2005). The Complete Encyclopedia of Elves, Goblins, and Other Little Creatures. New York: Abbeville Press.
或许正因如此,早在2002年,已经有人开始用“哥布林模式”来指称如上所述的生活方式。然而,仅凭词义与行为的契合尚不足以令其获得当下的流行度。实际上,它的火爆出圈需要追溯至2022年年初。当时,说唱歌手坎耶·韦斯特(Kanye West)被曝出与朱莉娅·福克斯(Julia Fox)约会并在六周后迅速分手。有好事者依据此事编造了一则假新闻,标题为《福克斯坦言了她与韦斯特那陷入窘境的关系:“他受不了我进入哥布林模式”》(Julia Fox opens up about her ‘difficult’ relationship with Kanye West “He didn’t like it when I went Goblin mode”)。这则消息迅速传播,并自此带火了一篇与“哥布林模式”相关的推文。诚然,“哥布林模式”的火爆带有互联网时代的典型特质:依靠名人效应博得最初的关注,并随即产生病毒式的模因传播。但也正如NBC新闻记者所说,依照社会语言学观念,任何词汇的流行都最终源于它命名并揭示了某种共同的“感觉”。因此,仍有必要思考,“哥布林模式”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生存境况与感觉结构。
英国《卫报》为哥布林模式绘制的插图,“哥布林”在大众的一般印象中即是与图中形象类似的绿色类人怪物。
从“田园”到“哥布林”:当“怀旧”与“精致”成为陷阱
为什么人们突然不再想“做人”了?对于选择“哥布林模式”的动因,《卫报》的分析认为,在新冠肺炎暴发初期,“新田园风格”(Cottagecore)一度成为当年的高频词,人们曾在这一词条下分享封控居家时烘焙的点心与手作的刺绣,感慨社会时钟暂停后的“浪漫生活”想象。而“哥布林模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可被看作是对这一潮流的“反动”。
正因如此,如要把握“哥布林模式”,对“新田园风格”的前置理解则不可或缺。而“新田园风格”的兴衰则与人们对“家”的想象与理解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新田园”承载了一种关于“家园”的浪漫想象。就其最初意义而言,它指的是一种源于英国乡村的审美风格与生活方式(正因如此,也有人将其简单粗暴地翻译为“田园风格”)。它强调对传统工艺和手工技艺的回归,以悠闲舒缓的节奏对抗“效率至上”的城市节律。
而随着新冠疫情的暴发,人们一方面面临空前巨大的压力,但另一方面也恰恰拥有了暂时离开工作岗位而回归家庭的可能,如此一来,他们纷纷意识到这或许是一次从现代性的“理性牢笼”中“抽身而出”的机会。在回归家庭的日子里,“新田园风格”既能凭借着其所承载的怀旧情绪抚平人们面临突发变故时的不安,也代表了一种工业文明之外的生活想象,因而受到了相当一部分网民的追捧。
电影《指环王》中的霍比特村,其描绘出一种令很多人向往的田园生活。
然而,“新田园”所代表的毕竟不是真正的家庭生活,而是一种经过了极大浪漫化和风格化处理的“网络奇观”。经过复杂的文化生产流程和社交媒介传播,其代表的已然是一种关于家庭生活的“超真实”拟象。如果说在最初的居家生活中,人们还会按照这样的“超真实”来“构造”自身所处的现实,那么在拥有了一段真实的居家体验后,“现实”与“景观”之间的张力便会很快浮现——“新田园”期待着人们过上“轻松而不费力”的优雅生活,但相较于短暂的优雅,慵懒与惰性才是生活的常态;“新田园”强调宁静且健康的生活美学,但面对疫情和居家带来的额外压力,极少有人能保障自己的身心不会“破防”。
因此,“新田园”所推崇的“怀旧”和“精致”成为了一种陷阱,为了实现这样的“优雅”,人们必须克服自己在灾难面前的脆弱感和无力感,转而拾起自律的精神和自我完善的愿景——而这恰恰背离了人们以怀旧浪漫的情怀抚平时代焦虑的初衷,并且重新回到了工业文明的轨迹之上。
电影《霍比特人》中的“哥布林王”形象。相较于“新田园”,“哥布林模式”是一种自我放纵,以及对“精致”的反动。
事实上,在最朴素的理解中,“家庭”正是为了容纳人们的“脆弱”和“无力”而生。因此,在面临灾难之时回归家庭,从不是为了进一步地“自我完善”,而是希望获得一处让自身之脆弱性得到承认的空间。许多哲学家都用“在家”来形容一种安稳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们免于被异在于己的事物支配和宰制。因此,当浪漫的家园想象转而成为一种异在的力量时,重新以“家”的名义对它加以反对便也成为了一种无奈却必然的选择。
同时,居家生活还短暂地将人们与他者的“目光”隔开——社会的“日常规范”恰恰是通过这样的“注视”发挥作用。由此,以“反常”行为释放不安的情绪便不再是一种“逾矩”,甚至转而成为了居家生活的题中之义。如此一来,“哥布林模式”所涵盖的种种“异端”行为也都在“居家”的名义下得到了庇护。正如外国网友所说:“在家里没有遵守规范的社会压力,所以你有点失去了习惯……我永远不会在早上5点醒来喝绿色果汁,也不会把自己收拾得井井有条。”
简言之,“哥布林模式”兴起的逻辑就在于,如果说过往的“正常”生活提供了一种看似坚不可摧,富于理性和自律精神的“节律感”,那么灾难则重新唤起了人们对于自身之脆弱和非理性的意识。而在居家的庇护之下,这样的意识得到了宣泄和纾解的出口。在这一点上,中外网友可称是“全球同此凉热”。有外国网友说道:“哥布林模式意味着你可以在凌晨2点醒来,只穿着一件长T恤,拖着脚步走进厨房,做一种奇怪的小吃,比如撒在盐饼上的融化奶酪,”——言下之意自然是,在家中,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做一只无所顾忌的“哥布林”。而国内网友也很早就学会了用“摆烂”、“发疯文学”和“扭曲文学”来表达新冠疫情期间的心理和生活状态。
一些网友发明“扭曲文学”的表情包来表达对自身处于一种非正常生活的不满。
如果“哥布林模式”不可持续,它又能为我们留下什么?
时至今日,“哥布林模式”作为一种抵抗姿态的价值已经得到了相当广泛的承认。而人们的分歧则在于,这样一种流行于特殊条件之下的生活模式是否有可能为未来留下长期的遗产。
在大部分人看来,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哥布林模式”显然是不可持续的。例如,在接受电视节目“今天”的采访时,来自纽约的神经心理学家萨南·哈菲兹(Sanam Hafeez)便表示:“极端总归是不好的。我不喜欢看到我的病人痴迷于他们外表的方方面面,以至于他们总是觉得需要通过美容手术来改变它。另一方面,如果有人一直处于哥布林模式并且全然不关心自己的外表,那就是抑郁的表现。哥布林模式是一种快速修复,而不是选择一种更健康的方式来调节他们的神经系统。
可悲的是,就像所有的成瘾行为和逃避现实的形式一样,反复进行哥布林模式之下的行为只会加剧焦虑。”大多数在社交媒体上打出“哥布林模式”这一Tag的网友也区分了作为“阀门”和“开关”的哥布林模式——这种哥布林模式可以在短时间内进入,随即有意识地“退出”,以及作为一种永久身份的长期“哥布林模式”。他们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需要采取的是前一种状态。
然而,“哥布林模式”唤起了人们对自身之脆弱性的记忆和重视,这本身就是一项值得被长期铭记的成就。依照美国哲学家麦金太尔的叙述,长期以来,流行的哲学总是从健康自主的“理性人”视角对人类主体加以描摹。其结果便是,根植于人之生物本性中的脆弱性与依赖性被遗忘。亚里士多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他眼中,“豪迈”是德性的典范,豪迈之人“不喜欢承认自己需要别人的帮助和安慰。他羞于接受好处,因为给予好处是优越的标志,而接受则是低下的标志。”
之所以如此,据麦金太尔所言,乃是因为亚里士多德“没有涉及那些不可避免地要经受苦难和依赖性的人们的经验:妇女、奴隶、仆人……”而“哥布林模式”的长远意义之一或许正在于,它为人们对脆弱与苦难之经验的表达开辟了“合法”空间。我们甚至可以期待一种新的公共精神和人际关系从中生发而出——人际间不再是单纯的“注视”关系——这种目光时刻审视着他者是否符合社会规范,而是宽谅和倾听彼此的脆弱。
《依赖性的理性动物》,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著,刘玮译,译林出版社2013年。
同时,尽管“哥布林模式”未能提供一种有吸引力的生活方式,但它所揭示的抵抗潜能也令人鼓舞。鲍德里亚曾断言,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拟象”将不再是对“现实生活”的复制和模仿,而将成为一种比“现实”更加“真实”的“超真实”——人们将按照拟象来构造自己的生活,进而令“现实”和“虚拟”无从区分。而互联网发展中的诸多事例仿佛也印证了他的判断:如欧美的“Ins风”和国内的“网红脸”都成功以网络“景观”构造了现实中的审美取向。
然而,“哥布林”模式似乎说明,在人们的切身感受面前,“超真实”(如”新田园“)与“真实”(如现实的居家日常)间的裂隙依然存在。同时,就像“哥布林模式”通过互联网渠道得以流行,真实的感受也可以借助各类媒介得到广泛传播。因此,在这一意义上,“哥布林模式”的流行或可被看作是一场“真实”对“超真实”的胜利,正如牛津语言(Oxford Language)的总裁卡斯珀·格拉斯霍(Casper Grathwohl)所说:“……诸如BeReal这样的平台正在崛起,用户在这里分享的都是自己真实未经加工的图片,而‘哥布林模式’捕捉到的自我放纵时刻也往往出现于此。”
美国哲学家努斯鲍姆曾说:“(伦理)生活的根基就在于信任变幻不定的事物,就在于愿意被暴露在世界中,就在于更像一株植物(一种极为脆弱但其独特之美又与其脆弱性不可分离的东西),而不是一颗宝石。”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接受自身的脆弱并与之共舞——这或许是“哥布林模式”所能留下所谓持存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Slobbing out and giving up: why are so many people going ‘goblin mode’?:
[2] ‘Goblin mode’: new Oxford word of the year speaks to the times:
[3] 'Goblin mode' is becoming part of people's everyday vocabulary. Language and meme experts share why:
[4] 'Goblin mode' is Oxford’s word of the year. What does it mean?:
[5] Goblin mode: a gothic expert explains the trend’s mythical origins, and why we should all go ‘vampire mode’ instead:
撰文/谢廷玉
编辑/李永博
校对/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