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前
清理后
摄影镜头长霉斑、霉丝的现象,估计很多摄影爱好者都遭遇过。其实有关这个话题,我大概在6年多前就已经DIY实践过。同时也在我至今还任版主的摄影专业网站上发过图文,目的是和大家共同交流。
德系的诸如LEICA等相对会好一些,日系的老头就有点严重。当然主因是和用户保存不善有关系,但厂家在镀膜处理、设计上是否有先天不足?没有根据也不好说。我手上的镜头基本都是日系头出现霉斑,但德产的LEICA、ZISS、福伦达,后二者指的是早期的真正的德国产,并非品牌归日本厂家后新品。
2012年冬天,那年冬天烟台的气候极为异常,潮湿严重到墙壁都发霉。就不用说相机镜头了,因为我的“破烂”有点多,没有办法用干燥箱,很多镜头开始长霉丝,尤其是CANON的几只头比较严重,当然其他的也不例外。
尽管大家都说长霉对画质,对比度等等有影响,甚至有人说长霉的镜头基本就废了,果真会如此吗?当时我想通过清理前后的实际拍摄,来让大家看看影响究竟有多大。结论是,如果不在光轴正中,尚可,否则必须清理。实际上,我的目的是为了实践自己动手清理霉斑。不过无心插柳,由于有几只头胶合的后组镜片,霉丝处于胶合部无法清理干净,从拍出的照片看,还真没有影响到画质。
当时论坛上的中大画幅论坛KELL版主就说:
“O版、、不用着急、、其实这些霉斑、有气生菌丝、也有厌氧菌(胶合层),不是十分严重的大面积的话、不是在苛刻的光线和检测条件下、一般肉眼非常难以观察出因霉菌而引起的明显片子问题。我有只尼康1000mmf11的折返、铝膜上10mm以上的菌斑有4个之多、一直也没清洗、使用起来也没有发现啥问题。等那天翻出图片传上来。。也就是说、镜头上有些小的划痕、脱膜、等小毛病等,不碍事儿。。。虽然理论上讲有损失、、但我们的眼睛能否分辨出来就是另回事了。”
确实如他所说,但凡事一旦心中长草,不拔掉,总是于心难忍。
我一开始拆的就是CANON EF100-300F5.6,霉丝非常严重。实拍表明,由于前组镜片霉丝位于光轴上,对成像影响非常严重。但,当清理以后,后组镜片因位于胶合层中,无法清理,不过,从整体画质改善看还是不错。但也验证了后组的霉丝影响,没有网上有人说的那么严重。
以下是清理后带出去试验拍:
防疫期间,闲暇之余,就翻出自己手上的各种器材,归类整理。
昨天早上收拾MINOLTA的胶片机系列,找到MD75-200F4.5的镜头时,才发现以前清理过霉斑之后并没有装起来。因为逆向回装时,怎么都无法旋入镜头口上的螺丝圈,就那么放着没有用。于是,匆忙找出资料,查清楚该镜头的结构图,确认自己没有把凹凸镜片装反。最终装好,并转接到NEX7上实拍确认,聚焦成像都OK。
以下几张,就是今天把MD75-200F4.5装好转接后拍的测试图:
当时因我自己动手成功,就想给其他的摄影爱好者提供点思路,简单的可以自己DIY。当然,我不鼓励没有动手能力的人,自己蛮干。毕竟摄影器材属于非常精密的仪器,即便是我拆镜很多,也有拆废的时候。
再次强调,如果动手能力不足,千万不可乱动。实际拍摄中,镜头有霉斑,如果不恰好在光轴险要位置,对成像影响极为有限。若是非要动手,翻车的责任请自负。
后面的附图给是我操作用的工具和方法。
工具主要用的是游标卡尺,如果只用来拆镜头,可以买个小的。大多数可以拆开,个别也有拆不下来的,当然如果能买到专用工具,最好不过。但是,当我后来买回专业用来拆镜头工具后发现,没有卡尺好用。
如果霉斑出现在凹凸胶合镜片中,那真是没有办法,但这种现象比较少。从我拆的几只镜头来看,基本都是在前组镜片上。但也有例外,例如我手上的一只NIKON AF35-70MMF2.8前组的霉斑祛除后,还是不行。拍出来的图片起雾,后来又拆开,发现在后组的胶合层部有霉斑,但,这里牵涉到分解胶合镜片,过于复杂,就没有再拆下去。
那次DIY时,一晚上清洗成功四只头。NIKON3只,CANON一只。后来陆续清理了CONTAX的ZISS头和MINOLTA的好几只头。但也因拆装奥林巴斯的65-200F4头时,不小心中间镜片掉地上摔碎了,报废了一只镜头。当然其中各种怪异的小事故也不少,但总体来说DIY清理霉斑还是很成功的。
通过实践就会发现,以前网络上神秘化镜头的说法并不正确。最为流行的说法是“自己拆装镜头会破坏光轴,没有仪器就调整不了”,实际上通过不同镜头的拆装就会发现,镜筒的结构,限定死了光轴。如果装配没有出错,根本就不存在调整光轴的问题。设计师在设计时,通过计算,利用镜筒限位、镜片的薄厚、大小、凹凸就已经把光轴固化了。否则根本就无法工业化生产。
虽然这种DIY充满了挑战,但还是有风险,如果动手能力差,缺乏相应的基础知识,还是很容易翻车的。
总之,相信很多人想知道自己究竟能否DIY解决问题?我前边已经说过,就再啰嗦一次,能有专业人帮你解决是最好不过。不鼓励也不建议没有动手能力的网友,霸王硬上弓。
下面是一些当时为了说明情况拍的现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