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制日报
“反扒能手”甘春林的日常
甘春林向群众展示划包扒窃的作案工具。
甘春林常利用巡逻时在人员密集的公交站台进行防扒知识宣传,很受群众欢迎。
甘春林等公交车时从不坐下,都是找个角落站着,观察周边的人。
甘春林等待目标出现,实施抓捕。
甘春林(左二)与同事将抓获的扒窃嫌疑人移交给办案单位。
甘春林在扒手经常出现的公交站台摄录取证。
全市城区公交沿线盗窃案下降90%。
这个骄人战果,湖北省宜昌市公安局民警甘春林在从事“反扒”之初几个月里实现了。也正因此,宜昌市公安局授予甘春林“反扒能手”称号。
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获誉“反扒能手”前一年,甘春林还是公安工作的“门外汉”。
2008年1月,从部队特战营长转业,加入宜昌市公安局。从优秀特种兵变转变成人民警察,甘春林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缺乏对法律知识的系统学习。
面对挑战,甘春林把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带到新工作岗位:白天,在闹市巡逻,向专业民警学习、向经验丰富的老民警请教实战技能;晚上,在家挑灯夜读,恶补公安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
反扒民警的秘诀就在于,要做到“猫鼠同步”。为此,甘春林每天天不亮就到公交车上蹲守,晚上等公交线路收班才回家。
短短几个月,甘春林在宜昌城区公交沿线抓获70多名扒窃嫌疑人。
从事反扒工作日久,甘春林的“反扒基因”日益强大。平日里,他上街乘公交车时,从不在候车亭坐着等,而是站在站台旁远远观察,一旦发现可疑人员即刻出击。
甘春林的名声也传遍了各个扒窃团伙。许多被抓过的扒窃人员记住了甘春林的长相。为避免被扒窃人员认出来,甘春林通过伪装当起了“水电工”“农民工”“菜贩子”……
一日深夜,一辆末班公交车行驶在昏暗的路上,劳累一天的乘客坐在车上昏昏欲睡,一名男子借着阴影将手伸向了前面座位上乘客的口袋。
正当男子窃喜成功将钱包偷到手时,一名“农民工”突然从后面冲过来抓住其正拿着钱包的手。被戴上手铐时,他才看清这名“农民工”原来是“老熟人”甘警官。
为从源头解决公交车站或公交车上盗窃案多发的情况,甘春林还定期不定期给群众讲解反扒常识——犯罪嫌疑人使用的微型刀片、电动车锁具等都成了他的道具,扒窃嫌疑人的作案手法就成了他的教科书。在甘春林眼里,“天下无贼”的梦想实现,除了反扒民警们的努力,群众意识的提升也是重要因素。
一天下班途中,甘春林看见一名女性正在等公交车,但她背包的拉链没拉上,甘春林随即上前提醒,在得知没有东西丢失时甘春林才松了口气。
见该女性警惕性较低,甘春林便为她讲如何反扒。“扒手会留意身边人的衣服口袋和背包,并不时东张西望”“有的扒手使用夹子有的使用刀片”“特别是上车时感觉有人在后面挤你,就要注意是不是有扒手趁机扒窃”“要时刻留意自己的包和口袋,人多时最好将包放在自己的面前”……
听闻民警讲“反扒”,公交车站候车的群众纷纷围过来听甘春林讲解,不时点头。
“警民合力,才能‘天下无贼’。”甘春林说。(记者 刘志月 通讯员 汪勇 张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