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三国名将,大家肯定都知道赵云赵子龙,长坂孤身救阿斗,汉水单骑退曹军,其勇猛不必多言。在众多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和游戏中,赵云不管骑没骑马,用的武器大多是一柄长枪,在我们大众的印象中也一直都是白马银枪的形象。在《三国演义》中描述赵云的枪为“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而在《三国演义》的前身《三国志平话》中赵云用的则是“海角天涯无对”的涯角枪,在日本光荣的《真三国无双》系列作品中赵云手中长枪又变成了龙胆枪、亮银枪。但是有一个问题却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兴趣,赵云纵横沙场的枪到底有多长?
虽然赵云的武器在历史上并无确切的记载,在众多作品中也是众说纷纭,但赵云是三国史上著名的“骑将”,使用的武器应该是三国时期所流行的马槊。这样的话新问题就来了,在中国古代,骑兵使用的实战长枪到底有多长?
▲《真三国无双.8》中赵云形象
其实不管是马槊、长枪还是长矛都是矛类武器。是冷兵器时代中国军队的常见武器,长矛从商代到清朝都有使用,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长矛的结构相对简单,和刀、戟、斧等武器不同,整体上讲,一件标准的长矛的组成部分是矛头,矛柄和矛鐏(镦)。历代长矛在矛头形状或大小上会有一些小差别,而且由于古代金属的昂贵也有可能不配备鐏。
▲台湾古越阁藏的"越嗣王"石矛
在西周时期,车战已经成为战场上主流的作战方式。车站时两辆战车之间的距离往往比较长,长柄武器在中就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当时的人们有一个观点,那就是长柄武器的长度不能超过人身高的三倍,否则就会不便操作,影响战斗。《考工记》中说,西周的长矛分为酋矛和夷矛两种,步兵使用长20尺的酋矛;车战则使用长24尺的夷矛。(西周尺寸没有准确数值)
到了战国时期,车战渐渐消失,战场的主力开始以步兵为主,曾侯乙墓出土过不少铜矛,长度都在在3.2~4.4米之间。
▲曾侯乙墓出土的兵器
秦陵兵马俑坑中出土了不少秦代兵器,大多为长兵器,有矛、铍、戟等。由于秦俑坑中没有出土完整的长矛,但秦俑坑中出土了多件长度在2.8~3.82米之间的连柄铜铍,考虑铍与矛同属长柄刺击兵器,可以参考秦铍的数据来估测长矛的尺寸。
▲秦俑坑中出土秦铍样式
西汉时期,骑兵代替步兵开始成为军队的主力之一,战车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已经不适应战场而被淘汰,武器种类因为骑兵的普及和冶铁技术的改进变得更加多样化。汉代出现了马矟(槊),是当时骑兵专用的长矛。《释名》上有所记载“矟,矛长丈八尺曰矟,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杀也。”(西汉一尺23.1cm,一丈八尺即415.8cm)
▲汉代细长的铁槊
南梁时期,北魏军队围攻司州,刺史蔡道恭在城内堆砌土山,然后招募壮士手持带有长刃,长两丈五尺的长槊,用以守城。(南朝一尺长24.7cm,二丈五尺即617.5cm)由于其长度过长,在当时应该是专门的守城兵器。
隋唐以前,大家把削尖的木棍称为枪,《通俗文》有载,“剡木伤盗曰枪”,而从隋唐时期开始,人们开始称呼矛为枪了。到了隋代之后,枪又有了一个霸气的别名,叫做“一丈威”。(隋唐一尺29.5cm,一丈为2.95m左右。)
▲唐代马槊盛行
宋代《武经总要》中长枪的形制繁多。虽然有记载骑兵用的捣马突枪和单钩、双钩枪,但其长度并无记载。不过当时还有专门用来守城和攻城的枪,其中攻城的枪为了便于士兵操作,枪柄一般在2米左右;守城时因为可以把枪架在城头上,没有操作的问题,所以守城使用的长枪枪杆往往有7~8米的长度。
▲《武经总要》中记载的枪九色
在元代不但缺乏存世实物,而且连关于长枪的记录也很少,不过由于元朝攻灭宋金建立王朝,长枪的尺寸应该也不会和之前有太大的区别。
到了明代关于长枪长度的记录就比较多了,明太祖朱元璋率领的红巾军就使用两杆一长一短的长枪,两杆枪都在枪头上悬挂黑缨、黑旗,在攒竹柄的枪柄上涂黑漆。长枪长度一丈六尺,短枪为一丈二尺。(明代一尺32cm,短枪384cm,长枪512cm。)
《武备志》中记录有一种刃为带有铁钩的短刀状的长枪,称为铁钩枪,长度32cm,柄长384cm,多为攒竹柄或竹柄。著名女性统帅秦良玉,麾下有一支精锐步兵部队,善于山地作战,装备的长枪长达5.44m~5.76m,枪杆以白木制成。抗倭名将戚继光的《练兵实纪》中有记载通长288cm的透甲枪,是一种骑兵使用的线枪。
▲宋明时期的长枪
清代长枪的规格在《皇朝礼器图式》中有详尽的记载,其中绿营钉枪通长478.4cm,是16种长枪中长度最长的。天平天国的时候,根据英国人伶俐的记载,太平军设有专门的长矛队,他们使用长256~384cm不等的长矛,用竹竿做柄。而太平军的老对手湘军使用的长枪枪头长9.6cm,全长448cm。
▲清代枪柄上带侧刃的实战长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