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和碑的种类
碑是刻帖以外所有文字刻石的总称,按不同的形制可分为刻石、摩崖、碑与碣、墓志、石经、造像记、石阙等。
· 壹 ·
刻石:东汉以前,凡所见刻有文字的石,概称之为“刻石”,比较早的刻石有秦始皇登峄山的《峄山刻石》等。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战乱,原石被野火焚毁.现藏于西安碑林的《峄山刻石》碑是在宋太宗赵光义淳化四年(公元 993年)由郑文宝根据南唐徐铉摹本重刻,碑阴有郑文宝题记。
西安碑林藏宋刻《峄山刻石》
· 贰 ·
摩崖:指的是直接刻凿于山崖石壁上的文字,用于叙功或记事。 现有最早的摩崖文字是《开通褒斜道摩崖刻石》 位于陕西汉中市褒城镇北古石门以南崖壁上,俗称“大开道”和“开道碑”。东汉永平六年(公元63年)汉中太守钜鹿鄱君奉诏受广汉蜀郡巴郡刑徒2690人修建栈道,历时三年开通。《开通褒斜道摩崖石刻》与《石门颂》、《郙阁颂》、《西狭颂》并为汉代著名摩崖刻石。
《开通褒斜道摩崖石刻》局部拓片
· 叁 ·
碑与碣:“后汉以来,碑碣兴起。”,这与其敬鬼神尚厚葬的社会风气有关,东汉光武中兴,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很快,豪门贵族盛行厚葬,立碑则是厚葬的重要组成部分。碑与碣是有区别的,普遍流传的说法:“方者为之碑,员(即“圆”字)者谓竭。”也就是说,从正面看,上顶为圆弧形的是碣,上顶平,正面呈长方形的是碑。
西安碑林藏《汉·唐公房碑》
· 肆 ·
墓志:墓志是为亡人歌功颂德的一种石刻,其铭文内容称为“墓志铭”。其先以平常的叙述性评言记死者姓名、籍贯、郡望、官爵、生平及生卒年月,称为“志”,末有几句押韵的文字加以概括并表达悼念之意。墓志始于汉末,北魏时期,墓志尤盛,以河南洛阳邙山居多,素有“生居苏杭,死葬北邙”之说。汉代墓志的形式不固定,后人所加的名称也多不同,有葬砖、墓志、柩(椁)铭、墓室题记等。
西安碑林藏《大唐故杨府君墓志铭》
· 伍 ·
石经:所刻文字是儒家、佛家或道家经典的刻石,它是从内容的角度来命名的。 古代经籍,都是辗转传抄,年代相隔久远,文字往往谬讹百出,以至俗儒解经穿凿附会,贻误后学。鉴于这种弊端的产生,熹平四年(175),议郎蔡邕与堂溪典、杨赐等经灵帝允许收写经文,使工镌刻后定于洛阳太学门外,作为官方标准。《熹平石经》的刊立对校正古籍以及对文字、书法的研究都有重要价值。
其后相继出现的儒家经典刻石还有:曹魏的《正始石经》, 唐朝的《开成石经》,后蜀的《广政石经》,北宋的《嘉祐石经》,南宋的《绍兴石经》和清朝的《乾隆石经》。
西安碑林藏《唐·开成石经》
· 陆 ·
石阙:“阙,门观也。”汉代,有城阙和宫室之阙,还有在祠庙、陵墓前的装饰性建筑----石阙,石阙在门前两旁,阙中间为行走之道,即神道。阙有的刻有铭文。我国现存的汉代石阙共29处,其中山东4处,北京1处,河南4处,四川地区最多,有20处。石阙到汉代以后基本不再营造。
东汉章帝章和年间;形制、特点:石阙;现状:三座,存平邑县博物馆,省保
· 柒 ·
造像碑:中国古代以雕刻佛像为主的碑刻,少数与道教有关。在其上开龛造像,并常铭刻造像缘由和造像者姓名、籍贯、官职等,有时也有线划的供养人像。盛行于北朝时期,多发现于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省。现存的实物,以北魏时期的最早,而以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时期的数量最多,说明其最盛期在北朝晚期。至隋代日趋衰落,唐代仅偶有发现。
隋代释迦千佛造像碑(西安碑林博物馆)
除以上几种外,属碑类的刻石还有界碑、经幢、井栏、题咏题名、医方刻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