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秋风五丈原】秋风瑟瑟五丈原 文/解维汉

初秋,来到岐山五丈原诸葛亮庙,探望这位名标青史的千古蜀相。

据《岐山县志》载,五丈原诸葛亮庙建于元代初年,明清两代重修过。门前所悬辛亥革命老人、孙中山的秘书孙墨佛撰句茹桂书写的对联活用数词甚是精到:“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门两侧墙壁分别绘有老将军严颜、黄忠画像,银须白发,威风凛凛。穿过门庭,回望“忠贯云霄”匾额,里檐下两柱亦有一联:“伐曹魏名留汉简,出祁山气吞中原。”魏延、马岱塑像站立两边,身披戎装,护卫庙门。

虽是旅游旺季,但庙内游客稀疏,显得空空落落。庙院殿宇巍巍,古树苍苍。一棵三枝叉天的古槐被人为命名“结义槐”,献殿高悬 “五丈秋风”横匾,门边有抱柱联:“三顾许驰驱,三分天下隆中对;六军彰讨伐,六出祁山纲目书。”献殿内两侧墙壁上方绘有古城会、空城计等三国题材壁画,下方镶嵌40块青石,东西分刻岳飞手书《前出师表》《后出师表》,石前有朱元璋赞颂岳飞的石刻:“纯正不曲,书如其人”。

过八卦亭便见主祀诸葛亮的正殿。龛内诸葛亮塑像描金绘彩,羽扇纶巾,仪表儒雅。神龛上悬“将相师表”“出将入相”“北定中原”三块横匾。殿内左右分立关兴、张苞、王平、廖化塑像;东西墙上绘有《三国演义》故事壁画。正殿两侧的耳房内,配享杨仪和姜维。他们一位是诸葛亮死后,率领蜀军撤退的主帅;一位是忠心继承诸葛亮遗志,领军北伐的统帅。庙里悬冯玉祥先生隶书原联:“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流风于遗迹万古清高。”

正殿后西侧有诸葛亮衣冠冢。诸葛亮死后,蜀军将遗体运回勉县定军山下安葬,为纪念诸葛亮病逝于此,蜀军将一些衣物埋葬于五丈原,留下这座衣冠冢。

正殿东侧有月英殿,供奉诸葛亮之妻黄月英,她是东汉名士黄承彦的女儿,小名阿丑,传说长得很丑,但很有才华,从小会吟诗作赋,曾帮助诸葛亮发明过运送粮草的工具木牛流马。

月英殿旁有八卦阵,根据八卦方位建造成八卦迷宫,根据八卦之方位“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和八卦的八门“休、生、伤、杜、景、死、惊、开”而建,走进去曲折迂回,忽而路绝,忽而通畅,最终走出,饶有趣味。八阵图、木牛流马与十矢连弩都是诸葛亮的伟大创造。

除诸葛亮庙之外,五丈原一带还有蜀军中军帐豁落城遗址、蜀军出兵的斜峪关、蜀军屯兵的棋盘山、蜀军取水的诸葛泉、蜀军屯垦的诸葛田、司马拜将台遗址、火烧司马懿的葫芦谷遗址。

诸葛亮是在蜀汉建兴十二年(234)春率军来到五丈原的,这是他最后一次兵出祁山。他率大军出褒斜道,入秦川,屯兵于五丈原。向北眺望,渭河北岸的三刀岭即是司马懿的屯兵处。蜀魏两军以渭河为界摆开战场。

五丈原位于岐山县城南二十余公里处,高40余丈,因原头南端窄处仅五丈而得名。整个黄土台塬呈琵琶状,南依秦岭,北俯渭水,东、西、北三面临空,且三面环水,可谓依山傍水,易守难攻,战略位置突出。

诸葛亮在五丈原扎下营寨后,屡次向魏军挑战。魏将司马懿深知诸葛亮神机妙算,在渭河北岸固守,并不出兵。诸葛亮甚至“致巾帼以怒宣王”,给司马懿送去女人裙衫加以羞辱,也未能激将成功。于是诸葛亮分兵屯田,作久驻打算。《三国演义》描写,双方在五丈原相持百天不战,诸葛亮不得不引诱魏兵入葫芦峪作战,并放火烧断谷口,欲大败魏将司马懿,未料一场大雨浇灭大火,魏军死里逃生。诸葛亮用计失败,仰天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庙内最后一进为落星园。中置落星亭,供奉“落星石”。相传当年诸葛亮弥留之际,此石凌空而降,陨落五丈原。石长1米,宽0.4米,表面凹凸不平,嵌在亭内碑阴供人观赏。回廊两侧分列跟随诸葛亮来过五丈原的五位文臣和五位武将的塑像,还陈列有历代维修诸葛亮庙的碑刻和历代文人墨客咏颂诸葛亮的诗作碑刻。

诸葛亮操劳过度,一病不起,在中军帐中点烛禳星延命时,又被不知情的魏延冲进大帐带来的大风吹灭蜡烛,诸葛亮长叹一声:“天灭我也!”走出帐外看到自己的星石陨落,不久在秋风瑟瑟的农历八月二十八日谢世五丈原。

诸葛亮死后,姜维、费祎秘不发丧,整顿军队,从容而退。魏军主帅司马懿(字仲达)率军追击,见蜀军帅旗飘扬,孔明羽扇纶巾坐在车里。司马懿怀疑是孔明用计诱敌,赶紧策马收兵。《晋书·宣帝纪》记载:“时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帝闻而笑曰:‘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

蜀军从五丈原撤走后,司马懿就到诸葛亮驻军的地方观看,那里营寨坚实牢固,军垒井然有序,他禁不住赞叹:“真不愧是天下奇才!”

诸葛亮为官廉洁,生活节俭。他曾在奏章中表明,自己一切生活开支,全靠官俸,自己从不另外置办产业,“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在自己死的时候,做到“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已知天定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这是后人对诸葛亮的一句评价。

按诸葛亮的推演才能,明明知道蜀汉政权无力回天,却还要一意孤行,劳师动众,屡次伐魏,作没有结果的努力,答案只有一个,完成白帝托孤的遗愿,报答茅庐三顾的知遇之恩。孔明在刘备死后,很可能已经明白,要统一天下,恢复汉室,实际上已不可能。但他既不能退休,也不能投降或篡位,唯一的办法,就是硬着头皮一路走下去。这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既是坚定亦是无奈。未来能否取胜,他在《后出师表》末尾,已留下充分余地:“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可以逆睹也。”

延续数年的北伐曹魏,蜀军只取得几次局部胜利,并未从根本上动摇曹魏的统治。诸葛亮一生中除了错用关羽守荆州、错用马谡守街亭,在大的战略决策上也存在失误。集中体现在不顾国力民力,六出祁山。“空劳师旅,无岁不征,未能进咫尺之地,开帝王之基,而使国内受其荒残,西土苦其役调”,因魏蜀双方实力悬殊,难以收复中原,反而使国家背上一个沉重大包袱,令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并直接影响到他的继承人姜维九伐中原而血本无归,耗尽了蜀国的国力,加速了蜀国的灭亡。深层次的原因决定了整个北伐战争的失败。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说,诸葛亮“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毛泽东在读苏洵《权书·项籍》中有关评说诸葛亮“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一条时,写下了精彩的批语:“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诸葛亮是人不是神。尽管历代传说和小说神话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算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出山27年以来,他效力先主后主,把蜀汉政权治理得由弱转强,鼎峙一足。至于北伐大业成功,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复合因素,一股脑委于其身也勉为其难了。

出庙门后,看见门前广场立着一块大石,上刻“心外无刀”四个行书字,听说是一位日本学者出资12万元立在此处的,在这“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伤心地,这四个字是在阐释那句“能攻心则反侧自消”吗?我陷入了良久的沉思。

几天后,我写了首《南越调·黑麻令·五丈原感怀》:“高岗巅营盘路盘,五丈原山环水环,奏两表心坚志坚,驻百日进难退难,葫芦峪叹天怨天,落星湾灯寒帐寒,忧社稷情煎意煎,留青史名贤圣贤,到如今风闲月闲。”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秋风五丈原,秋风五丈原什么意思,秋风五丈原武将合成”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