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是战列舰一项重要的战术指标,在设计一型战列舰时,不光要考虑使用多大口径的舰炮,如何进行炮塔布局也是十分重要的。这种布局经过了数十年的演变,最后才成为沿中线一字排开的。
前无畏舰炮塔布置特征鲜明
前无畏舰时代,海战基本战术刚脱离横队误区没多久,各国还保持着对正面火力的重视,而且,当时海战距离较近,多面接敌的乱战情况也是有可能出现的。舰艏三座主炮(侧舷二级主炮)可同时发起攻击符合这种战术需求。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是,各国造船的技术水平都还不高,前无畏时代舰船稳性设计还不够完善,主炮阶梯布置会带来严重影响。虽然全中线布局可向一侧使用全部火力,但这种布局需要拉长舰身,在限定吨位的情况下必须拉大长宽比,这同样影响稳性,还影响舱室和装甲布置。所以,从前无畏舰时代到早期无畏舰,战列舰的炮塔呈多边形布置,这在战术和技术上都是较为稳妥的。随着造舰技术的进步,稳妥的设计已经不适合远距离海上作战的需求。无畏舰不断发展,蒸汽轮机的使用和设计水平的提高实际上已经让全中线/阶梯布置乃至于最完美的全艏艉阶梯布置成为了可能。
沿中线布局的炮塔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英德之间的海上争霸告一段落,惨烈的日德兰海战对日后舰艇的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从1910年代奥匈帝国的“联合力量”到二战后期的“蒙大拿”,主炮炮塔几乎都是沿中线布置的,区别在于如何分配舰艏、舰舯和舰艉的炮塔数量。这种设计的突出优势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打击精度。在具体布置上,基本原则是以舰艏火力优先。但将炮塔配置于舯部有一个明显缺点,就是副炮的布置非常困难又不利于防护。所以越到后来,舯部布置炮塔就不被考虑了。
纳尔逊级战列舰
英国在一战后建造的第一级战列舰便采用了一种极端的设计——所有9门主炮全部在舰艏,这就是著名的“纳尔逊”级。但舰艏的三座炮塔呈金字塔布置被“纳尔逊”和日本“利根”级重巡证明是一种效率较低的布置,因为有部份主炮只有有限的两侧射界,跟舯部配置的缺点类似。需要指出的是,主炮全前置是防护、火力、排水量三者在条约下的一种妥协,而后条约战列舰吨位有足够的富余,也就没必要在吨位上束手束脚了,舰艉有足够的空间至少加装一座炮塔。各国新式战列舰的主炮数量布置为美、日、意都是前2后1,英、德为前2后2。
相较而言,英德4座双联装炮塔设计在进攻时稳定性很好,而且能同时攻击更多的目标。这种布局是最有利于实现平衡火力,对前和对后都是4门炮,可以保证有效的火力分配,而且由于火炮分散抗打击性比较好。但是炮塔数量过多重量较大的缺点也比较明显。
美日海军3座三联装炮塔的布局主要是考虑到利用较少的炮塔来装备更多的火炮,而且由于舰艏火力较强在追击敌人时效果较好。二战时期最强的几种战列舰,包括美国的依阿华,都是采用了这种布置方案,足以证明它还是有其独特优势的。但缺点是火力分配不好,无法兼顾舰艉火力,而且一座炮塔被打坏就意味着3门主炮丧失战斗力。莱特湾海战中,“武藏”号前主炮炮塔无法旋转,严重削弱了其作火力。
德国无论是“俾斯麦”级还是后来的H级,都充分平衡了火力布局。不光是战列舰,德国建造的大多数军舰,都具有舰艏火力较弱舰艉火力较强的特点。这或许就能看得出来,德国海军一直承袭的理念很大程度上是对海军实力不够自信。面对强大的英国海军,死磕绝没有好结果,远遁很可能就是海战的常态。因此,德国海军战舰有必要强化舰艉火力,这跟美国海军的“蒙大拿”级4座三联装炮塔是有本质区别的。
炮塔布局是识别战列舰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志,从中也能看的出一个国家海军的现实需求和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