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宁海”舰1934年方完成时的公试照片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夕,国民政府为了强化海军,向日本订购了一艘轻型巡洋舰。由于财力有限,国民政府很难以硬通货的形式支付432万元法币的造价,于是以东北大豆折价分期支付。时任国民党海军部长的陈绍宽委派军械处长李世甲为监造官,该舰1931年2月20日安放龙骨,1932年8月26日驶回上海,被命名为“宁海”号。
图2:“宁海”舰的舰尾
“宁海”号是民国纪元以来最大的外购军舰,排水量为2526吨,配备140毫米双联装炮3座,最大射程10000米;76毫米高炮6门,机关炮10门;533毫米鱼雷发射管4具;可载2架水上侦察机。“宁海”号完工回国后,国民政府决定由江南造船厂仿“宁海”再造1艘姐妹舰“平海”号,由日本提供零配件。“宁海”号预定1933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纪念日)下水,不料“九·一八”事变与“一·二八”战事相继爆发,日本停止了零件供应和技术支持,下水时间拖至1935年9月28日,比原计划晚了差不多两年。该舰1937年建成后被编入国民党海军第一舰队并担任旗舰。
图3:巡航中的“宁海”舰
不久之后,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8月13日,淞沪会战打响,国民政府“突然封锁江阴、聚歼敌舰于长江”的作战计划被汪精卫的机要秘书黄浚泄露给日本。为了阻遏日本海军进入长江,中国方面当时前后自沉大小舰艇、船舶43艘共63800吨以堵塞江阴航道。和那些老旧舰艇自沉的命运不一样,作为当时中国最先进的主力舰,“平海”、“宁海”等舰由陈绍宽率领,于淞沪会战开战前驶抵江阴进行备战。
图4:由攻击的日机上所拍摄的“宁海”舰正在逃避日机的炸弹
侵华日军舰队慑于江阴要塞的岸炮和航道中布设的水雷不敢前行,于是派出航母舰载机向驻守在封锁线内的中国舰艇发起猛烈的进攻。以“宁海”号和“平海”号为核心的中国舰队与陆地要塞防空部队一道组织起严密的火网,对实施轰炸的日机予以坚决回击。双方周旋了一个月之久,有多架日本飞机被防空火力击落。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气急败坏的日本不断加大空袭力度,“宁海”、“平海”两舰接连中弹,人员伤亡数字也在攀升。其中,“宁海”号舰长高宪申腰部受重伤,血染战袍仍坚持指挥战斗。两舰所有官兵在异常艰难的情况下并没有丧失战斗意志,各阵位出现伤亡后立即会有人上去补替。即使舰体已经出现严重的倾斜,舱内仍然杀敌声四起,没有出现弃舰逃生的现象。在最后48个小时的战斗中,日本多个攻击波次数十架飞机投弹150余枚,致使中国两艘轻巡洋舰严重受损,最终在江阴水域坐沉。
图5:沉没的“宁海”舰侧面身影
淞沪会战结束后,“平海”、“宁海”两舰被日本打捞了上来。日本人原打算将两舰交给汪伪政权,后来食言拖回日本改为海防舰兼海军兵学校的练习舰。1944年,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严重缺乏还能作战的舰艇,于是重新启用这两艘从中国掳来的“战利品”。几个月后,这两艘军舰在没有任何战果的情况下相继被美军击沉。
图6:“平海”舰被日机击中侧倾搁浅
“平海”、“宁海”这两艘巡洋舰的命运不禁令人慨叹唏嘘,它们的舰龄都不算长,悲惨而坎坷的“一生”却是近代中国最为屈辱的写照。在它们短暂命运里,伴随着一个挥之不去的影子,就是当时中国最强大的劲敌——日本。从订购、战沉、被捞起再到入列日本海军,几乎全部的生命周期就是围绕日本展开的。当时中国从日本购买战舰不能直接支付硬通货而只能用实物抵价,这与中国的国运是息息相关的。捉襟见肘的经费和脆弱的工业基础根本无力让那个积贫积弱的中国支撑起一支像样的海军。所以,哪怕只是2000多吨的轻巡洋舰也被视为主力战舰。从日本订购巡洋舰恐怕也有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的双重因素。中日交恶后日本停止供应零件和武器,以致战舰的基本战斗力难以维持必须另谋他法。可见,从潜在的敌对国家采购战舰是多么的悲凉。
图7:日军“五百岛”舰(“宁海”舰)在1944年9月19日于御前崎南方八丈岛被美国潜艇击沉。
淞沪会战之时,中国海军大量的舰船没放一枪一弹就自沉在江中,沉没后阻塞航道的作用甚至大过主动迎敌出战。从这个角度而言,宁、平二舰是幸运的,它们最为辉煌的时刻就是英勇抗敌的那一个月。海军的最终失败就是国土沦丧,国家饱受摧残的一个缩影。历史又对中国开了一个“玩笑”,二舰战沉后被日本捞起,这大概也是一种无声的“嘲讽”。它们最后被美军击沉,沦为了日本帝国的“陪葬品”。二艘在世界海军史上并不起眼的巡洋舰,却紧紧地与两个国家的命运绑定在了一起:作为中国的军舰,它们验证了没有强大的国力就不会有强大的海军,没有强大的海军就无法御敌于国门之外,最终只能悲壮地以身殉国;被拖到日本后,更是无法帮助日本军国主义逆转节节战败的颓势和最终灭亡的历史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