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如何解决我心酸的感觉方法

JK·罗琳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英国作家JK·罗琳。她创作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风靡全球,获奖无数,她本人更是登上2017年度福布斯全球百位名人榜,同年被英国皇室授予荣誉勋章。如此声名显赫的女作家,你能想象她有过一段暗无天日,靠着救济金过活的日子吗?她又是怎样度过那段时光的呢?本期我们来了解一下,JK·罗琳身陷困境时是如何自救的。

罗琳成为一位作家不是巧合,她从小热爱写作,6岁的时候就写过一篇关于小兔子的故事。1983年,到埃克塞特大学学习,主修法语和古典文学。大学第二学年,罗琳因参加了埃克塞特大学的“法国实践活动”而来到巴黎,在这里教英语,这是她首次任教,也是在这次活动中,她对于教育行业产生兴趣。罗琳的家庭十分普通,她的母亲身体不好卧病在床,罗琳大学毕业之后四处找工作,但从事的都是秘书工作,虽然她对于这一行业十分厌烦,可不得不做。

大学末期,她读到托尔金的《魔戒》,一下被这种魔幻风格吸引,她一遍遍地阅读,哪怕后来到葡萄牙结婚生活也随身带着一本破烂不堪的《魔戒》。有很多人会把《魔戒》和《哈利·波特》做对比,罗琳表示她的书和托尔金的完全不同,但是自己不会超过托尔金,由此足以看出她对于《魔戒》的喜爱。创作《哈利·波特》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托尔金的影响,帮她确定了题材,关于哈利·波特的形象,那是在1989年,24岁的罗琳在曼彻斯特前往伦敦的火车旅途中,一个瘦弱、戴着眼镜的黑发小巫师,一直在车窗外对着她微笑。他的出现使她的脑海中展现了故事主人公的形象,一个魔幻故事从此展开。

大学毕业后的罗琳顺从父母的意愿从事秘书行业,她和同学一起来到克拉彭参加双语秘书培训,找一些兼职的秘书工作。枯燥的工作和无法融入的氛围让罗琳身心俱疲,她只能通过在工作中偷偷构思关于小男孩的故事,来获得一丝安慰。就在她痛苦挣扎的时候,曼彻斯特还有一个翘首盼望她的男友。为了安抚男友,罗琳不得不在周末长途跋涉与克拉彭和曼彻斯特,她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所以决定搬到曼彻斯特和男友同居。曼彻斯特的生活依旧枯燥无味,罗琳又重新找了一份秘书的工作,每天面对着打字机,她的母亲身体越发不济,和男友的关系也一步步变得僵硬。

罗琳被生活中的琐事侵扰无法进行写作,而且她的男友一直不理解她为什么要把时间花在这种在他看来毫无用处的地方,为此他们经常争吵。罗琳又换了工作,这次是在曼彻斯特大学工作,整理卷宗资料,这次的工作让罗琳安心多了,起码是在校园里,比社会上的公司同事要好相处,而且之前在巴黎任教的经历,让她对于学校十分有好感,最关键的是,她在这里可以继续写作了。就这样,罗琳每天上班完成工作之后,就一心创作,回到家陪男友的妈妈聊天说八卦,日子一天天过下去,可是罗琳和男友的感情却出现了裂痕。

这一年的圣诞节前,曼彻斯特雇佣罗琳的人说给她放四周的假,罗琳打算利用这个时间回去看看生病的母亲。她买好礼物踏上回家的列车,父亲得知她回来,早早地等在家门口,母亲生病之后一直是他自己照顾,因为劳累苍老了许多,母亲正坐在壁炉前打瞌睡,硬化症让她行动迟缓,口齿不清。看着这样的母亲,罗琳心中一阵酸楚,她忍下难过,笑着和母亲打招呼,还把送她的礼物,一条毛毯盖在她的腿上,可以看出母亲很高兴,硬扯着嘴角露出一个奇怪的微笑。

罗琳在家停留了三天,第四天一早回到了曼彻斯特,但是她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精神恍惚。她这个样子让男友的妈妈不高兴,她跟儿子告状说罗琳不听她这个主母的话,以后根本没办法一起生活。正巧罗琳的男友那段时间因为工作的事情烦心,两个人大吵一架,不欢而散。罗琳仔细思考了两个人的关系,从恋爱开始,两个人虽说感情一直不错,但是没有共同爱好,经常不知道聊什么,而且男友对于自己的写作事业持反对态度,思索再三,罗琳决定和他分手。

失恋并没有让罗琳过于悲伤,屋漏偏逢连夜雨,她接到了父亲的电话,母亲去世了。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罗琳收拾东西回家奔丧。接连失去爱情和亲情,再强大的内心也无法忍受,罗琳打算离开曼彻斯特,去西班牙当英语老师。换了新环境,认识了新的朋友,罗琳的心情开朗起来,在这里结识了她的丈夫,乔治·阿朗特斯。

罗琳来到奥波多,这里盛产葡萄酒而且还是旅游小镇,这里的居民热情好客,满街弥漫着葡萄酒的香味。罗琳在这里一所英语学校当老师,虽然每天都有她的课,但是大多排在下午或晚上,这样一来,罗琳有更多自己的时间,她又开始写作。跟她同宿舍的两个姑娘为人和善,她们很快成为了好朋友,三个人经常一块出去玩。有一次三人去酒吧消遣,罗琳碰见了她的丈夫乔治。刚刚结束上一段恋情让罗琳筋疲力尽,本不想开展新恋情,但是乔治不同于前男友,他为人风趣幽默,而且也喜欢读书。

JK·罗琳

罗琳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很开心,他们发展迅速,罗琳的两个朋友认为他们的感情进展过快,曾劝过罗琳告诉她要谨慎一些。罗琳也知道,乔治的脾气有些急躁,两个人经常吵架,而且吵架时乔治的样子罗琳害怕,但是他的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发完脾气会主动向罗琳道歉并且发誓不会再这样做了。沉浸在爱情中的罗琳没有理会这些缺点,1992年8月28日,罗琳在勃朗特餐厅答应了乔治的求婚。婚礼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事实上,乔治没有工作积蓄也不多,他们的婚礼相当简陋。当罗琳建议乔治去找份工作一起养家时,乔治勃然大怒两个人大吵一架。

婚礼当天,罗琳穿着一身黑色礼服,在亲友们差异的目光中完成了仪式。婚后的生活依旧充满争吵,罗琳不但要工作养家,还要忍受乔治无理由的怒火和冷战,好在她一直没有停下写作,看着手里的稿子逐渐多了起来,她的内心平静许多。这时,一个好消息降临在这对夫妻身上,罗琳怀孕了。和初为父母者一样,乔治十分开心,他不再冲罗琳发脾气,小心翼翼地照顾罗琳的饮食起居,又变得浪漫有情趣。但是这种状态只持续了三周,很快乔治又和他的狐朋狗友去酒吧厮混了。随着肚子越来越大,罗琳的行动越来越不便,加上孕期反应整个人都憔悴了,但她依旧坚持上班她要多攒些钱,为这孩子的出生做准备。1993年6月27号,她的女儿杰西卡出生了,护士却没有在产房门口找到她的父亲,小杰西卡来到世界上的第一天就没有父亲的陪伴。

杰西卡的出生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拮据,罗琳因为要看孩子没法工作,乔治换了几份工作都不满意,最短的一份工作就做了一下午,他依旧在家无所事事跟朋友去酒吧喝得伶仃大醉回家,罗琳没心思管他夜夜笙歌,她一心扑在女儿身上,可是有一天杰西卡突然发烧,而且连着好几天都没有见好,罗琳赶紧抱着女儿去医院,经过检查,杰西卡受到病毒感染,需要马上住院治疗。住院就意味着一大笔花销,她的存款不多了,也许付完医药费他们就没有钱吃饭了。

看着病床上烧得小脸通红的女儿,罗琳顾不了那么多了,马上去交钱给杰西卡治病。经过几天的治疗,杰西卡恢复健康,罗琳她们回到家,乔治正靠着床头发呆,罗琳轻轻发下熟睡的女儿,打算和丈夫谈一谈,他必须要去工作了。罗琳之前和乔治谈起工作的事,乔治总是气得跳脚,认为罗琳是在侮辱他,所以这次罗琳尽量耐心、委婉的跟他说。谁知道乔治只听她说了一句话,就暴跳如雷甚至指责杰西卡认为是她把钱都花光了,就不应该生下她。这话深深刺痛了罗琳的心,这是他们的孩子是爱情的结晶,他竟然说不应该生下她。乔治还说罗琳伤了他的自尊,看不起他觉得他是个无能的男人。

他怒吼着,杰西卡被吵醒了,罗琳想去抱杰西卡,但是乔治狠狠地抓着她的肩膀不让她过去,他一遍遍的质问罗琳对他有什么不满,罗琳听着杰西卡的哭声心里着急,但是还不能挣脱乔治的手,她冲着乔治把心里的委屈一股脑儿的倒出来,说他没有出息只知道在家里鬼混逃避现实,是个懦夫。这番话无疑让乔治更加生气,他把罗琳推倒在地,开始朝她扔东西,只要是手能够到的东西都扔向罗琳,他像一只发疯的野兽,不停地扔不停的咆哮。罗琳不敢乱动怕砸到女儿,只能抱着头忍受着,枕头、花瓶、相框、台灯不停地向她砸来,罗琳咬着牙等待乔治发完火她就要带着女儿离开这里,再也不回来。

乔治终于停了下来,罗琳慢慢抬起头,正对上乔治通红的眼睛,只见他大手一挥,拽着罗琳的衣服把她往外拖去,虽然乔治身材不算高大,但是罗琳以及没有办法挣脱。乔治打开门一下把她扔出去,这是1933年11月17日,罗琳穿着单薄的衣服,蓬头垢面,浑身伤口,身无分文,被赶出家门。

在门外能听见小杰西卡撕心裂肺的哭声,罗琳担心乔治会对女儿做出残忍的事,她拼命地敲门,大声喊叫不顾邻居们的议论,她要带杰西卡一起走,她不能把女儿留在这个禽兽父亲身边,她不知道房间里是什么情况,杰西卡一直在哭,罗琳被自己的想象所包围,她想象乔治用东西砸杰西卡,用手掐,用一切手段折磨她的女儿。这种恐惧深深笼罩着她,就算她带着杰西卡离开乔治,她也不允许女儿离开她的视线,直到杰西卡成年才有所好转。罗琳找到她的两位好朋友,在她们的帮助下回到乔治家打包行李,还把杰西卡接了出来。罗琳租了一间小公寓,她需要整理一下心情,再做今后的打算。

受到创伤的罗琳此刻最需要的就是家人的温暖,她带着杰西卡回到英格兰,去见她的父亲。自从母亲去世之后,她就没有回去过,想着父亲独自一人生活,罗琳不免心酸,可当她带着孩子回到老家时,等待她的却是漆黑的屋子和一把大锁。她向邻居打听才知道父亲已经跟他的秘书再婚,搬走了,这个消息让罗琳震惊得无以复加,她放弃了去寻找父亲的念头,先去拜访她在爱丁堡的妹妹。

妹妹和她的未婚夫对于罗琳的到来十分欢迎,特意为她收拾出一间房间,她的妹夫为人和善,不仅一点都不在意罗琳带着孩子给他们添麻烦,还告诉罗琳可以多住些日子,哪怕以后就跟他们生活在一起也没关系,这让接连受到打击的罗琳心里感到温暖。妹妹还邀请她参加一周后的结婚典礼,希望可以得到她的祝福,罗琳欣然答应。婚礼十分朴素,妹妹和妹夫两个人情意绵绵,罗琳想起自己失败的婚姻,心里说不上的滋味。妹妹的精心照顾不敢让罗琳忘记自己当下的经济问题,她可以挨饿但是杰西卡不行,思来想去,罗琳打算向政府申请救济金。

JK·罗琳

罗琳是一位单身母亲,而且没有工作非常符合救济金的条件,但是她才28岁,而且是一名大学生,拥有不少工作经验,还是一名业余作家,她有自己的那份骄傲,不能接受自己被别人说成是不劳而获的那种人。而且1993年英国首相约翰·梅杰在保守党会议上发表了一段讲话,提到了英国当代年轻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还严厉批评了年轻的单身母亲,认为她们是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重要因素。

这番话给罗琳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她认为自己就是社会的蛀虫。所以她不想靠着政府救济金过日子,可是妹妹给的钱很快就花光了,没办法只能给中学时期的朋友打电话借钱,朋友倒是爽快立马借给罗琳半个月的生活费,结果杰西卡一次生病,把半个月的钱都花光了。罗琳知道借钱生活不是长久之计,可她又没办法上班,只好妥协,带着杰西卡去办理了救济金,每个月领103.5元美金。她们从妹妹家搬了出来,在离她家不远的地方租了一间毛坯房,她和女儿在这里住了半年之久,也是在这里她完成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全部手稿。

罗琳和女儿住进毛坯房,每个月有103.5元的救济金,虽然不多好歹不用再向人借钱。稳定下来的罗琳并没有放松,她的心依旧迷茫,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觉得自己的生活一片黑暗。她总是鼓励自己这样的生活会结束的,但是当第二天太阳升起,她又重复着前一天的日子时,她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慢慢的,罗琳发现自己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她变得沉默寡言不想说话,每天除了照顾杰西卡之外,她就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地发呆,眼神空洞毫无生气,经常没有预兆的流眼泪。她的这种表现只有在杰西卡冲她笑的时候才能缓解,其他时间就是行尸走肉。

到这,我们可以看到罗琳的生活十分糟糕,母亲的离世,婚姻的不幸以及父亲的再婚,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她一蹶不振。孤身一人带着孩子,没有收入来源,没有积蓄,她该如何翻身呢?

浑浑噩噩的日子不知道过了多久,偶然一次机会,她在自己的旧书堆里翻到一本心理学著作,罗琳哆嗦地读完第一章,书中所说的症状都和自己一模一样,她匆忙跑到卫生间,看着镜子里形如枯槁,头发丝毫没有光泽乱蓬蓬地堆在头上,眼神散乱,黑眼圈、眼袋好像老了20岁一般。罗琳看着镜子里陌生的女人,她不敢相信自己竟然成了这个样子。她回到椅子上继续阅读书后面的内容,讲的是如何治疗这样的心理疾病。多跟人沟通,多与外界交流、进行有氧运动等等。

罗琳看着坐在床边的杰西卡,她正朝自己笑,罗琳突然充满愧疚,她竟然自怨自艾到这种程度,杰西卡需要她的照顾,可是她却沉浸在自己的悲伤情绪中,没有顾及孩子。罗琳如大梦初醒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她要做出改变,第一件事就是把屋子收拾干净。一直忙到傍晚,罗琳带着杰西卡来到妹妹家,打算和她好好聊聊。这是从搬出去到现在,罗琳第一次和妹妹谈起堵在心里的事儿,书上说得没错,和妹妹说完她的心情果然顺畅许多。她打算继续写作,她又开始了之前在咖啡馆写作的生活,不过这次身边还有一个婴儿,罗琳在二手店买了一辆婴儿车,这样她走到哪里都可以带着杰西卡。因为妹夫是她去的那家咖啡馆的合伙人,所以她可以少点一点东西,占据靠窗的位置,也不会有人去打扰她,杰西卡睡觉的时候,她就写作,杰西卡醒了她就收拾好东西,带她离开。

灵感枯竭的时候,她就推着女儿去散步,寻找合适的工作,虽然罗琳很想成为一名老师,但是现在的情况不允许,她只能重操旧业,做一些文书类的工作,有时候还会做多个兼职,只为了改善她和女儿的生活水平。有了目标,罗琳不再自怨自艾,逃避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只有勇敢面对。罗琳的第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从大学毕业开始构思一直到她离婚之后才完成,这期间她总是因为各种原因搁置写作,在她度过黑暗时期之后,终于认清写作对于自己来说的意义,才放下一切投入到创作中。这本书完成之后,罗琳投了很多家出版社,都被退了回来,直到克里斯·雷特尔文学作品代理公司看中了她的手稿,并寻找出版商出版。

几经波折,布鲁斯百利出版社同意出版她的作品,罗琳能拿到1910美元的报酬。这笔钱无疑是母女两人生活的保障,她再也不用带着孩子满大街找工作了,她可以给杰西卡更好的生活了。罗琳拿到这笔报酬之后,心情无比激动,但这不会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终点。1997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正式以JK·罗琳为名出版面世,这一年光是在英国地区就买了10万册。2001年,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决定将小说的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搬上银幕 ,2004年,罗琳荣登《福布斯》富人排行榜,她的身价达到10亿美元。从1996年靠着救济金过日子的单亲母亲,经过8年的努力登上福布斯排行榜,当初不被人看好的小说为她赢得了10亿美元的财富。第一本书成功之后,罗琳又接连创作了七本《哈利·波特》系列,这七本书被翻译成67种文字,全世界发行4亿册。

罗琳的人生节点就在于和女儿生活在毛坯房那段时间,她觉得人生没有希望,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抑郁症。如果当时她顺着这种感觉从此自暴自弃,那么就不会有闻名全世界的《哈利·波特》。那段时间是她人生的最低谷,有一个词叫触底反弹,也就是说越是在低谷越要抱有希望。她一直想写完小男孩的魔法故事,一拖再拖,直到人生跌入低谷,她反而放弃一切专心写作,结果一战成名。这也从反面告诉我们想做什么就去做,不要把时间、金钱、生活当借口,只要你想做任何事都不能是阻挡你的理由。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如何解决我心酸的感觉方法”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