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如何理解文学发展的不平衡性、文学发展的平衡与不平衡!

本文系作者简单h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为传播提供了可能的和必要的条件,其他社会的和自然的因素也促进了传播。这些条件中有些虽然在文化融合大发展、传播媒介高度发达的今天显得不那么至关重要,但是在古代社会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便会导致某些领域的传播无法进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文化传播的条件之一,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等文化水平的差异及其特色形成了文化交流的可能性。文化上也有个互通有无,互相补充的问题。

传播媒介

中国汉民族文化相对同时期少数民族文化而言是比较先进的,但是许多农作物,如胡麻、胡罗等被贯以“胡”字,说明这些农作物并非为当时汉民族所固有,而是与西域各国有着不解之缘。在生活习惯上,汉民族也大量吸收少数民族方便实用的风习。例如,汉末传入的胡床,发展到唐朝的椅子,完全改变了汉民族长期以来席地而坐的习惯。又如,胡食的流入丰富了汉民族的饮食品种,胡食主要是面食,如烧饼、饺子等。

面食

再如胡服装束的流行,胡服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其特点是穿小袖、束腰的短衣、长裤和靴。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魏晋南北朝时胡服流行,终至一般群众的服装受到胡服的强烈影响,吸收了胡服袖窄紧身、圆领、开衩等特点,最后在唐代形成为汉民族的“缺骻袍”、“四袍”等袍服。以上情况正如《旧唐书·舆服志》所说:“开元以来……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士女皆竞衣胡服。”不但民族之间存在着文化发展的不平衡,而且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也同样如此。

《旧唐书》

元成宗元贞年间,原籍松江乌泥泾、早年流落崖山的黄道婆重返故乡,把崖州黎族人民先进的纺织工具与经验介绍过来,“乃教以做造捍掸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绒挈花,各有其法”。日本文化深受中华文化之影响,早已为历史所证明:日本从原始的部落组织演进为统一国家,经过了漫长的过程在这漫长的黑暗年代,给予日本文化洗礼、把日本从石器时代的长梦里唤醒的是中国文化;中国文物制度的输入,使日本政治、经济、文化逐渐制度化,进入一个所谓的律令时代。

元成宗

正如日本学者木宫泰彦所论述的那样:“日本上古时期在物质、精神两方面,国民生活的内容得以逐渐丰富,都是仰仗中华文化。但此种文化是经由朝鲜和乐浪、带方(今朝鲜)的汉人之手,顺其自然徐徐流入,其势极缓。后来日本的先觉者,稍读中国典籍,对中华文化想慕愈深,再也不能长待其自然的推移,必须突进文化母国,直接移植优秀的文化,才能满足其欲望。”正是由于古代社会中日文化发展相差悬殊,才使中国文化能在日本传播。

中国文化

正式因为发生了巨大的影响,日本开始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并从宋代开始,有些文化传播到中国。日本书法艺术家空海和尚用篆、楷、行、草、隶五种字体创作的书法作品曾流传到中国,受到中国书法家喜爱,并被收入中国书法名家选集。独特的日本民族绘画大和绘也在中国广泛传播,深受中国人的欢迎。绘有山水、人物等图案的折扇、软屏等更在中国民众中享有很高声誉,在市场上也非常畅销,锋利的日本刀剑也大量销往中国。

折扇

由此可见,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使文化之间有必要而且有可能互相浸染、互相借鉴、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文化传播的发生也就顺理成章。但是,不同层次的文化被另一种文化接受的可能性也是不同的。文化之间的交流过程启示人们:物质文化因为处于文化系统的表层,因而最为活跃,最易交流;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处于文化系统的中层,是最权威的因素,因而稳定性大,不易交流;精神文化因为深藏于文化系统的核心,规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因而最为保守,较难交流和改变。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如何理解文学发展的不平衡性,文学发展的平衡与不平衡,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文学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举例”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