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欢迎关注槐序,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
生活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版本。
每个人于生活,也都有自己的诠释。
人这一生所为何求?大概是没有人说得清楚的。
隐士高人觉得红尘中人忙忙碌碌,为了名利潦草了一生,很不值得。
红尘中人觉得隐士消沉,体会不到世界的精彩,就像嗜酒的人认为只是埋头吃菜是一件很无聊的事一样,不可说服。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没有人会抗拒美好的事物,包括苦行僧在内,也都在追求内心的极致美。
可是,美从哪里来?
春有百花秋有月,山河顿阔,风月人间,浪漫的诗情画意,这些自然都是美的。
然而这种美愉悦了所有人的眼睛,它不是你创造的,也不是你描绘出来的,它就在那儿,亘古不变,不会因为你的离去而黯淡。
所以对个人而言,美是一种感悟,需要你对事物有更细腻的理解。
如同我们都经历过的一些苦难,有些人会一蹶不振,有些人则视为命运对自己善意的提醒。
这种领悟就是美的,因为它积极、阳光,对岁月充满了友善,对未来积蓄着渴望。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读苏东坡的诗文,他的一生颠沛流离,不是被贬官,就是走在被贬官的路上。
但是苏东坡对生活的理解,远超过常人,即便在黄州过着那样凄苦的日子,他亦能游赤壁,写下了: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更有对人生的感悟: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他在《定风波》中写: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态度决定了一个人对生活的愉悦程度,苦中作乐更是一种强大的技能,什么是人生的诗意?
无非就是身处黑暗,心中依然有灿阳,即便被生活所羁绊、禁锢,也从不放弃“远方”。
苏东坡有一篇文章,是“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第四年所写,此时是他人生最失意的阶段,可他从没忘记去拥抱美好。
一起来欣赏一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出自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苏东坡的好友张怀民也被贬到黄州,寄居承天寺内。一个深秋的夜晚,月光如洗,苏东坡想把心中的感受分享给好友,遂信步至承天寺,作此文。
文章大意可解为:
元丰六年,即公元1083年,10月12日夜晚,已经准备宽衣入睡,却看到皎洁的月光从窗口洒入,于是兴起出门。考虑到没有人和自己共享这份美景,就到承天寺去寻找张怀民。恰好,他也没有入睡,便一同在庭院内散步。
月光映照在院内的地面上,像池塘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仿若水草和水藻纵横交错,仔细一看,原来是院中的竹子和柏树所投下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什么地方又没有竹子和柏树呢?想来,也只是缺少两个如我们一般清闲的人罢了。
作者是一个词人,还是很厉害的词人,但是此时他既没作诗,也没填词,而是写了一篇短文,说明作者把诗意藏在了心中。
心中有诗情,哪里不是画意?
这就是苏东坡在这篇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所以他在文章的最后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前面我们谈了生活之美,能在夜半起床,被月光惊艳,再有感于松竹和翠柏,把这些景致融入到日常琐碎里,生活何愁缺少美?
而这种美不是谁赠予的,是作者由内心感悟到了,所以苏东坡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一定的想象力是“发现美”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
苏东坡说自己和张怀民是“闲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句话有多重含义,虽然被贬,却依然身在官场,所以“清闲”是在暗喻仕途的失意。
但这句话却不消极,甚至在庆幸,如果不是遭遇贬谪,怎么会有闲情逸致在夜半欣赏清风朗月呢!
从生活层面讲,“清闲”是一种态度,能够珍惜时光,从细微处得到快乐,哪怕是很平常的一个月夜,亦能感动到自己。
从哲理角度讲,“闲情”是应对枯燥的最好工具,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可这份雅兴却是无穷,且不需要成本,只要你愿意,每天都可以过这样的生活。
所以苏东坡这篇文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这两个问句写得很巧妙,他不是对谁发问,而是在表述自己的内心,这也说明苏东坡是一个达观、阔豁之人。
后人也曾言: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首东坡词;东坡的诗词,能让每个人找到属于自己的影子。
- END -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