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贴心医生如何’医生贴心的话!

手术室里,胡轶医生在为患者做术前的准备工作。

长江日报记者贾代腾飞 李春 摄

6月16日,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主任胡轶走进长江日报直播间,讲述如何学党史践行动,为群众办实事。

看完直播后,身在潜江的吴彩华辗转联系上长江日报记者,要讲讲这位“贴心好大夫”的故事。

3年前,吴彩华12岁的儿子小宇感冒反复难好,当地医院诊断怀疑为一种罕见的气道肿瘤,国内病例里年龄这么小的少之又少。听人说武汉市中心医院在呼吸介入领域是“湖北第一梯队”,她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胡轶身上。胡轶亲自手术,运用钳取、激光、冷冻等介入技术,历经6小时,为小宇摘除了肿瘤。

吴彩华感激胡轶救了儿子的命,而让她感动的则是这位专家的贴心。儿子住院治疗期间,备受煎熬的吴彩华总感觉“身体往下溜”,每次讲完病情,胡轶都会拍拍她的肩膀,“坚强点,别让孩子看出来”。复查的日子,吴彩华一大早带着孩子赶到武汉,胡轶尽量先给小宇看,以免孩子空腹太久;有时检查做晚了,过了下班时间,胡轶会陪着他们等结果。“当天赶回家,省一晚住宿费。”3年来,小宇复查的频率从一个月一次变为半年一次,孩子有点头疼脑热,吴彩华还是会第一时间给胡轶发信息请教。“我信任他。”吴彩华说。

胡轶医生为何能赢得病人家属如此信任?连日来,记者走访他的病人和同事,寻找答案。

多听一句 多摸一下 多站一会儿

“常站在病人的角度换位思考,他就会配合你”

每隔三周,林亮会带着年届八旬的父亲找胡轶复查。看上去跟正常人没什么分别的老人家,至今也不知道自己患的是肺腺癌三期(非小细胞)。

林亮记得,当年父亲因为声音嘶哑,经过三次穿刺活检,确诊为阳性。治疗前,胡轶至少和他深入交流过三次,医学术语他听不懂,胡轶尽量转化成大白话讲。他担心父亲性格倔强,“知道是癌症肯定不治疗”,恳请胡轶瞒着老人,只说是肺部有一种特殊病菌,用药就是消炎。胡轶不但自己配合这善意的谎言,还多次叮嘱科室其他医生护士别说漏了嘴。“那么暴躁的老头,在胡主任面前乖得像个伢。”胡轶的同事说。

医生之于病人,既是治疗者,也是管理者。在胡轶看来,治疗疾病并不是最难的,让病人坦然接受并积极配合治疗才是最难的。

他的秘诀是换位思考。“不能因为自己拥有专业知识,就天然处在强势和主导地位,要学会多从病人和家属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他们,也让他们理解医生。”

年轻医生尹雯2013年进入胡轶的科室。好几次,因为没能说服病人尽快接受治疗,她急得哭。胡轶一边安慰,一边很严厉地告诉她:“和病人沟通不好,那是医生的问题,找准了病人的心病,才能更好地治疗身体的病。”

尹雯就跟着看、跟着学。她发现,“多一点”是胡轶教导年轻医生的口头禅——多听一句,多摸一下,多站一会儿,多迈一次腿,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耐心。面对首次接诊的病人,胡轶问得非常细,从过往病史到家里养什么花草宠物、摆什么家具,不放过蛛丝马迹;碰到话多的病人,他会笑着让病人先理清需求,“没事儿,慢慢说”;跟一台局部麻醉气管镜手术,他全程像哄孩子一样,“我们现在要开始了”“你配合得很棒”“坚持一下下就好了”;查房时遇到心理脆弱的病人,他会在床边多站一会儿,轻轻捏捏病人的手,掖一掖被角,拍一拍床栏;术前谈话,“他好像马上能读懂对方的心”,半个小时,病人或家属的顾虑和需求,几乎都能化解,不敷衍也不浪费时间。

43岁的胡轶,看上去慈眉善目,有人说他像“佛”,四平八稳。他说,这是训练的结果,年轻的时候也焦躁。有一次,一位19岁的肺癌病人短时间做了4次CT,情绪失控。胡轶不能理解,自己躺进去试了试,“那种幽闭的气氛,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他有多么孤单无助”。

多掌握一门技术 多考虑一套方案

“医生不能是简单地治病,更要医人”

病人余奶奶多年被呼吸困难的痛苦折磨,增生的肉芽组织将气道堵塞得没有缝隙。胡轶和团队反复讨论决定,通过支气管镜技术植入支架,维持呼吸。

一般来说,大部分医院普遍使用直筒支架,医生操作轻松,植入难度低。但胡轶坚持用对技术有更高要求的沙漏型硅酮支架,它能发挥更好的支撑作用,所接触体表没有缝隙,愈后更美观。“从病人的角度,我们不能只考虑效率,更要考虑效果。医生不能只是简单地治病,还要关注病人的心理,给出最优方案。”

更多为病人考虑的治疗方案,才是好的方案。体悟到这一点,胡轶经历了痛心的遗憾。一位黄石的病人,气道狭窄,生活质量很差,手术植入支架是保证病人生命的相对最优解。虽然一切操作都符合规范,病人回家后,还是无法适应身体的不适,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如果我们当时再考虑细一点,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果?”胡轶常常反问自己。

胡轶领导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武汉市中心医院的王牌科室之一。在老主任赵苏的带领下,经过十几年努力,团队被称为湖北省呼吸介入领域的“梦之队”。胡轶接棒后,又接连创造多个全省第一:率先开展气管镜下综合治疗狙击“慢阻肺”,首创3D打印支架为气管“补洞”,首推支气管热成形术成功治疗重度哮喘。

团队160多人,大多是“80后”,正是医生的黄金成长期。一有机会,胡轶就会把他们送出去培训。“多掌握一门技术,每个人各有所长,挣扎在生死线的病人就多一种选择、多一分希望。”和尹雯同时进科的4名医生,分别选择了不同的亚专科方向;副主任医师王亮朝,先到上海学习经皮穿刺技术,又被派往郑州学习碘125粒子植入技术;医护不分家,医生学习新业务新技术,本组的护士也被安排学习相关操作。

历经5年打磨,科室的亚专科体系已基本成型,市内的大医院会主动把病人转到胡轶这里来。“有他在,我们就有信心。”护士长倪芳说。

多一点谦虚 多花一点时间

“出院了他们还是我的病人”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徐浩与胡轶相识5年,经常一起参加学术交流。让他感叹的是,胡轶总是随身带着疑难病案,有机会就拿出来向同道们请教,甚至“不耻下问”。徐浩清楚,这位老友心里并不是没有方案,他是要寻找对病人更优的那一丝丝可能。

老主任赵苏同样对胡轶的谦虚好学印象深刻。2002年,胡轶刚参加工作,市中心医院的电子支气管镜技术也刚起步。只要有时间,胡轶就跟进手术室,默默站在一旁,清洗支气管镜,准备手术耗材,只为有更多贴身观摩的机会。当时没有可以练习的模型,胡轶对着仅有的一本《实用呼吸内镜学》,反复背图谱,双手在空气中一遍遍过招。

2003年,非典期间,胡轶想上。赵苏说:你留守,我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口支援定点医院,已经把主任接力棒交给胡轶的赵苏说:你上,我来殿后!面对党旗宣誓出征,胡轶的誓言被《人民日报》记录,“我们必须义无反顾冲上去,这是医生的天职!”

在同事肖阳眼里,胡轶的精力似乎比以前更旺盛,有时候凌晨还在医院抢救病人,早上6时,又会看到他在群里给大家发学习资料。有点空闲时间,他就会背英文单词、啃文献。

上个月,副主任医师卢杨挨了胡轶的批。一天晚上,卢杨在后湖院区值夜班,收治一名大咯血病人,大家紧急抢救了一个通宵。第二天上班,胡轶一听情况就急了,“为什么不给我打电话?”随后立即换衣服进了监护室。“他不是不信任我们,而是习惯了对病人亲自负责。”卢杨说,连病人转科这样的小事,胡轶都要跟着去,交代妥当。

胡轶有一个专属的微信号,联系人是400多名老病人和家属,像吴彩华一样信任甚至有点依赖他的不在少数。胡轶没精力聊闲天,但对咨询病情的信息总是尽力回复。“出院了他们还是我的病人,我多花一点时间,他们就少一点焦虑。”

(为保护隐私,文中病人及家属均为化名)

长江日报记者刘晨玮 祁燕 通讯员黄征宇 马遥遥 简杰 李蓓

作者:刘晨玮 祁燕

来源: 长江日报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贴心医生如何,医生贴心的话,贴心的医生,贴心医生怎么样,很贴心的医生男友”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