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相声一词的解释,真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许多老艺人的话语之中,解释为“相貌之相,声音之声”,相指的是表情,声指的是声音,说法的对与不对暂且不去探究。
在其中却凸显了相声的一个基本特征——用相貌和声音逗人发笑,这就完成了任务。所以在相声的历史之中,存在两个误区,第一是相声的四门功课,第二是与饭圈想融合,这点咱们以后再说。
这一种说法的流传很广泛,但深究起来有点望文生义的嫌疑,毕竟相声一名也有历史发展的变迁。
无论是张次溪《人民首都的天桥》,还是侯宝林所编著的《相声溯源》之类的丛书中,都认定相声这一名称经历了“象生—像生—像声—相声”的发展历程。
不同的表述方式自然代表着不同时代的产物,象生一词出现在汉代,有乔装打扮的意思在里面;像生出现在宋代,就发展成为以摹拟为主,偏于综合的艺术;明清时期,像生逐渐演变为像声,这时就将声音提到了重要位置,艺术特性也逐渐转变为口技为主。
今天的相声,继承了前面几种的表演风格,博采众长,才成为了我们看到的模样。
明末清代的一些文献资料之中,就有很多将口技和相声一次串联起来的记载。譬如《百戏竹枝词》中,关于口技的注解是这样写的:“俗名象声,以青为绫,隐身其中,以人口做百物声。”
蒋士铨、徐珂、李斗等专家学者的著作之中,也记述了当时口技艺人的技艺高超。明清时期的口技更盛,但在清末随着西方科技的传入,电影等行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口技的生存遭遇很大打击,吸引力也就大不如前了。
在中学课本之中有一文,名为《口技》,虽然有多人重现这一版本,始终是望尘莫及,难于表现当时的辉煌。
在西方影响之后的几十年,口技艺人呈断崖式减少的态势,到20年代初,北京城表演口技的只有少数几位,这种情况到今天依旧没有改善,专门研究口技的艺人并不多,反倒是相声演员表演得更多一些。
这也就看出了两者的次第关系,相声名称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口技的不断完善,由单一的模仿到插科打诨,也可以看作是与相声融合的过渡阶段。
清代口技十分昌盛,有一位艺人就擅长用口技模仿一对夫妇在大半夜发生的事情,惟妙惟肖,妙趣横生,引得观众哈哈大笑。
其中所描述的也就是家长里短,和《口技》之中的记载大同小异,主要的就是功夫和能耐。开场时一尺一扇,闭幕时也是一尺一扇,所有的声音都是一张嘴发出来的。
人们惊喜非常,纷纷给这个演员打钱,演员抱拳拱手,向众人微笑致谢,弯腰拾起地上的铜钱,艺人的脸上则是掠过一丝苦笑,没有身临其境,怎会有如此逼真的模仿,本就是真实生活的写照。
像是前面所述的是比较高尚的一种,在利益和观众审美的刺激之下,自然会有一些偏向于负面的表演产生,甚至可以称之为恶俗。
在一些老艺人的讲述中,就说到了曾经有一位长相丑陋的口技艺人,用“暗春”的方式描述男女的闺房之事,有时单学女性叫春,并且吸引了不少的观众,等到出来敛钱时,观众发现是个糟老头子,不禁扫兴大半。
由此可见,相声的生成也与口技的发展有脱不开的关系,相声是博采众长的艺术,正因为博采众长,才成就了相声的辉煌。
相声的历史源流(一),暂且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