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而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毛主席无法亲眼看到这让全部中华儿女动容感动的场景,的确显得有一些遗憾。
毛主席晚年总是把香港回归视为未竟之事,他曾说:“我已经等不及香港回归了,所以只能让邓小平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但是事实上毛主席也不是没有机会收复香港的,1949年解放战争临近结束的时候,林彪率军纵横南北,到达罗湖,计划两日攻占香港!
毛泽东主席却下令:“停止进攻!香港,我另有打算。”
我们都知道当时香港被英国占领,驻港英军大概有一万多人,而这点兵力在解放军眼中根本不算什么。
如果当时解放军进攻,我们可以很快获胜。
1949年的解放军
而且当时的香港督查葛量洪更是了解真实情况,他直接说:“如果是真的要拿下香港,根本不需要军队,直接控制香港的供水和粮食,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香港就会撑不住了。”
但是这些建议都被毛主席亲自否决了,而之后的历史也证明毛主席是对的,他具有远超常人的战略思维实在是让人赞叹。
在当时,毛主席的这个决定几乎让所有人都非常吃惊。
在当时很多人看来香港已经是新中国的“囊中之物”了,一个世纪以来,重新夺回香港一直是全体中国人的夙愿。
而也就是这个最关键的时候,为什么毛主席就坚决反对拿下呢?
毛主席
其实任何了解毛主席的人都知道,他以远见卓识着称。
他在历史上有过无数次伟大的决定,他带领着中国人民一次次取得胜利。
这一次他力排众议做决定,当然也是有他自己的底气在的。
而如果你真的了解了毛主席的意图和分析,然后再看看毛主席这个伟大的决定,你就会不禁感叹:毛主席真是太聪明了!
香港遭受的屈辱史
我们都知道香港由三部分组成: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
香港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是完全没有任何争议的。
而英国和香港的问题也由来已久,早在1840年的时候,英国就凭着强大的舰船和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那时的中国是清末,国家因为一个腐败的政府,根本就无法继续维持了。而军事实力的差距,使得西方列强拿到了侵略中国的机会,曾经位居世界之巅的国家,在当时西方列强眼中成了一块大蛋糕,谁都想要来舔一口!
在19世纪的时候,处于扩张高峰期的英国发现香港维多利亚港有潜力成为东亚地区优良的好港口。
维多利亚港
1840年6月,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入侵中国。
1941年1月25日,次日英军直接强行侵占了香港岛,而还大胆谎称钦差大臣琦善已经与他们签订了《穿鼻条约》,已经同意将香港全岛割让给英国统治。
虽然这件事情就是子虚乌有的,琦善根本就没有做出过这样的承诺,但琦善之前一直与英国盲目妥协,这让清政府相信英国的谎言,道光皇帝直接对琦善进行了抄家处理,但是这个措施对英国侵占香港岛的事实根本就毫无影响。
最后,英军的侵略彻底激怒了道光皇帝。清朝虽然已经濒临被推翻,但清朝也早已经有了收复失地的念头。
道光曾数次降谕收复香港岛:“即使香港并非险要 , 想方设法赶紧收回 , 断不准给予该夷 , 致滋后患。”
但当时的清朝和西方列强之间的差距那不是一点大,不是这三言两语的命令可以解决的。
道光皇帝
而且以当时清朝的海上实力,要夺回香港那真的是痴人说梦。
从此,“收复香港”成为了无数中国人的理想和目标。
在这其中许多人都为收复香港做出了努力,其中包括爱国官员裕谦、广西巡抚梁章矩在内的许多人,都为“收复香港”做出了努力,当然这些全部都没能实现。
此后,清政府一直试图以武力夺回,但一直到鸦片战争结束都未能实现。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将78.10平方公里的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之后1860年10月24日签订的《中英北京条约》,又将面积为11.1平方公里的南九龙半岛割让给了英国。
1898年6月9日,中国清政府与英国在北京签订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使英国得以租借九龙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土地。
三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使广州府新安县的3076平方公里土地中的1055.61平方公里脱离了管辖。
《南京条约》签订的照片
受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影响的土地现在构成了香港地区的三个部分:香港岛、九龙和新界。
而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新形势,香港自此通过填海将陆地面积从1055.61平方公里增加到今天的1106.66平方公里。
当然,这里所说的香港是指最广义的香港地区,至于香港行政中心的香港岛的面积基本上约为78.10平方公里。
英国多次残酷拒绝中国政府归还香港的请求
时间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9年1月,巴黎和会举行。
中国也被邀请了,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中国来到这里提出了一个要求:战败国在中国的利益结束的同时,我们还要恢复对香港的主权。
中方代表的提议是非常正常的,毕竟香港本来就是属于我们自己的领土,可最终并没有被接受。
其实,这样的结果也是早在预料之中,因为巴黎和会本身就是战后英、美、法、意、日为了分配战后利益而操纵的会议。
巴黎和会
而且英国在这一次会议上还占据了主导地位,英国入侵香港并占领了近80年,怎么会轻易放弃在香港的利益?
尽管中国代表团的呼声很高,但包括香港在内的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租界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开幕,香港问题再次提上议事日程,但英国始终避而不谈。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成为了亚太地区的主战场,在战争中我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升。
当时国民政府要求英国归还九龙而不是香港,但是就算是这样的要求也被英国残酷拒绝了。
1943年开罗会议上,蒋委员长利用中国作为胜利国的地位和《大西洋宪章》规定不得保留殖民来索要香港。
蒋介石
英国首相丘吉尔完全不认同,他甚至试图在香港问题上对中国使用武力。所以就这个阶段而言,中国又一次失去了收回香港的机会!
毛主席为什么放弃直接收复香港?
在之前,我们国家对收复香港经历了这么多屈辱的事情,那么为什么在1949年很有机会的情况下,毛主席选择了放弃。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状况。
我们的解放军试图拿下香港的时候,驻扎在香港的英军也想到了应对的办法。
他们紧急在边界修建了许多防御工事,这一次他们试图以武力抵抗解放军的进攻,在这同时他们还向驻扎在其他地区的英军寻求帮助。
远在英国的丘吉尔知道消息后表示:如果中国要夺回香港,就必须先踩到自己的尸体过去。
当时的英国人其实是非常害怕打仗的。英国作为昔日帝国,他们在远东的利益早已被美国拿光。
而随着香港再“失守”,他们将失去在远东的最后一个“根据地”。
然而,他们也知道,解放军如果下了决心要拿回香港,自己也是完全拦不住的。
三个月前在长江江面上被打得七零八落的紫石英号现在还停在维多利亚港。英国人患得患失,但毛主席却很是淡定,毛主席对于香港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紫石英号
虽然毛主席从未涉足香港,但他一直关心香港、十分重视香港,他作为中国最伟大的决策者,当时的他正在为香港回归做战略、政治和外交上面的准备。
为什么那么长时间国民政府收复香港一直失败,而毛主席却有机会成功收复香港,问题的症结就在于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形势之上。
国民政府的国际地位代表了战时反法西斯世界大战的地位,在大国眼中,国民政府战后选择其实并不多,只能寻找靠山,做列强的小弟,如果当时国民政府下的中国非要硬刚,那必定会被撞得头破血流。
任何没有广泛国力支撑的国际地位,都是假把戏。中国只有真正站起来、自强,才能收复香港、发展香港。
而这个时候就真的凸显了毛主席的政治智慧和之前的清朝政府、北洋政府以及国民政府之间巨大的差别。
毛主席
毛主席为香港问题做的战略、政治和外交上面的准备
1946年,毛主席在延安窑洞会见西方记者时,专门谈到了香港问题。
在回答西方记者提问时,毛主席回答说:“现在我们不会要求立即收复香港。中国那么大,还有很多地方没有管理好。香港的未来将是通过谈判来解决的。”
1949年初全国已经稳定下来了,毛主席在同斯大林代表米高扬谈话时提到了香港和澳门。
他认为这两个地方应该在短时间内保持现状,这样更有利于发展对外关系和进出口贸易,在之后他会根据事态的发展再作出决定和选择。
但是尽管如此,毛主席还是对英国提出了要求:1.香港不得作为对抗新中国的军事基地。2.不能在香港做破坏新中国威望的活动。3.英国必须保护在港所有华人。
毛主席
躲在港深交界处的英军,在得知解放军的态度后,暗暗松了口气,他们终于躲过了一场败仗。
1950年1月6日,英国政府率先承认了新中国为合法政府,成为第一个不顾美国阻挠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
但是我们也知道,英国从未做亏本买卖,他们这样决策也绝对不是什么糊涂账,这一切决定都和中国对香港新的“暂不收回”政策直接相关。
1950年,香港的转口贸易额占出口总额的89%。
当时大陆为香港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原材料、土地以及广阔的市场。
而香港则保留了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快速发展的生产力,很快香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香港发展迅速,让很多人瞠目结舌,最终成为了“亚洲四小龙”之一。
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在不违背经济意识形态的情况下,暂时允许香港的资本主义经济合理存在,才得以让香港在中英政治之中利益最大化。
但是在这之后,我们多次就“回归问题”和香港交谈就显得没那么顺利了。
英国为了阻止我们收复香港,还试图采用原子弹
在新中国成立后,中方多次与英方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我们看结果知道最后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香港和平回归。
然而,在香港回归之前,英国无意和平回归香港,甚至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还计划使用核武器阻止解放军收复香港。
我们都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英国在远东地区的海外殖民地几乎完全丧失。战后,随着日军的撤离,远东地区的利益分配面临着新的转变。
这个时候,英国想趁机在远东地区恢复殖民统治,但结果就是困难重重。
这一方面在于英国国力的弱点,两次世界大战对英国经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使英国从战前债权国变成战后债务国,使英国难以支撑庞大的殖民体系。
到1960年为止,远东地区只有香港、新加坡和文莱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新加坡虽然没有宣布独立,但在1959年已经建立了新加坡自治邦,开始实行内部自治了。
而文莱对英国来说,意义不大,所以一直没有太关注。而在50年代的经济繁荣之后,香港是英国经济版图中极其重要的城市。
英国在香港倾销了大量工业产品,并以此作为与亚洲国家经济交流的桥梁。
此外,香港的政治重要性远远超过了经济重要性。香港和西柏林很像,都是共产主义阵营的“飞地”,也是所谓的“自由世界之窗”。
因此,它被英国内政大臣描述为英国在远东的最后一个反共堡垒,所以对他们来说是极其至关重要的,不容有失!
在1958年炮打金门之后,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矛盾再次激化。
解放军陈兵于东南沿海,英国担心中国会发动突袭夺回香港。可是当时情况显示英国反应还是有一些过激了,尽管新中国奉行“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政策,但当时中央政府并不急于收复香港。
因为在新中国成立后,被美国领导的帝国主义封锁包围。
在经济层面,香港可以作为中国与西方发展经济联系的窗口。在外交层面,香港也是中国与西方之间的桥梁。
香港的老照片
因此,维持香港的现状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这一点是当时英国所没有想到的。
英国当时已经研制出了原子弹,他们认为只要是中国敢在香港出兵,他们就会采取原子弹!
但是事实上就是英国解读错了我们对“收复香港”的计划。
60年代的新中国处在百废待兴的阶段,而香港和澳门的收复并不在我们的第一手计划之中。
然而,英国的威胁和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武断干预,这些行为激怒了党中央,促使中国原子弹研发计划正式启动。
钱三强、邓稼先、钱学森等杰出科学家先后从西方国家回到祖国,投身于核武器的研发。经过近十年的潜心努力和精心研究,中国终于在1964年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核垄断,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从此世界格局发生了改变。
在香港问题上,英国的优势消失了。另一方面,连接亚洲和大洋洲的东南亚国家马来西亚脱离英国政府,宣布了独立。
英国和马来西亚之间的关系也几乎恶化到了随时要打仗的阶段。而为了应对随时爆发的战争,英国唯一能做的就是将本来部署在新加坡的战机和军舰重新调回本地,由此核威胁的喧嚣告一段落。
中英关系正常化,“一国两制”的概念成功解决香港问题
时间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苏关系彻底破裂,尼克松的破冰之旅让中国有机会和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进行密切交往,中英紧张局势也开始有所缓和。
到1971年,英国主要势力全部撤出东南亚,北大西洋地区再次成为英国的战略核心。
1972年中英关系取得突破:3月14日,两国正式建交,互派大使,在联合公报中达成三点共识:其一两国互相尊重对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对方的内政;其二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撤销在台湾的官方机构;其三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国际上的唯一合法性。
中英关系正式正常化,同时这也为和平解决香港问题提供了可能。
而在80年代以后,中国结束了内部动乱,开始了第二次重大改革发展道路。
香港曾经是大陆唯一的对外窗口,在世界经贸格局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未来的香港自然也会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1980年,与香港接壤的经济特区深圳成立后,香港问题的最终解决已迫在眉睫。
1979年,邓小平成为了新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
当时香港总督麦里浩访华,要求在满新界99年租约之后,也就是1997年继续租让的请求。
邓小平对此作出了非常明确的回应:届时中国必须重新获得香港的主权。邓小平在这方面的意志一直很坚定。在1982年,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时候,进一步阐述了中国在香港有关问题上的基本立场:
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当然,香港有其特殊性,因此邓小平在1984年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概念来解决香港问题。最终,在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的一贯执行下,香港终于在1997年7月1日重回祖国的怀抱。
结语
1997年的时候,邓小平在保证香港顺利回归祖国的同时,也保证了香港的经济发展。而伟大领袖毛主席当年在香港“十拿九稳”的情况下,停止了军队的前进,做出了一个绝大多数人都难以理解的明智决定,为新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才使香港成就了繁荣稳定。这样的先见之明,恐怕只有毛主席才能做到吧!向这些革命先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