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杂谈 > 杂谈

【明察秋毫造句】我们平时说话,是用“来自于……”还是用“来自……”

当有人介绍自己或某事时,总是使用这样的句子。我来自某个地方,这个消息来自某媒体。

偶一听得,不以为意,时间久了,听到人们大都这么说话,很是不爽。

一次看电视节目,听到一些名人大咖如此这般用这个“来自于……”的句式,接着,普通观众也使用这样的句式,我有些疑惑。尤其是,当一位当今资深的文藏大家兼民族文化学者也用“来自于……”这个句式的时候,我有些震惊。难道他忽视了我们汉语语法中句式的使用规范吗?还是从未对这样比较基本的句式毫无研究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来自于……”

首先,这是一个应用于补语句式的短语,带有一定的文言色彩。它的前面是主语,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后面应是补语,也是由名词或代词充当。比如:这件文物来自于红山,他来自于东北。表面上看,这样表述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但仔细分析,“来、自、于”,这三者都属于什么成分呢?

“来”,动词,作谓语,这毫无疑问。而“自”,作介词,解释为“从”。结合上面列举的句子,我们可以解释成:这件文物从红山来,他从东北来。问题出现了:上面句子当中的“于”又作何解释?

在这个句式中,很明显的,“于”就是介词,解释为“从”,是起引出“来”的地点的作用,但“自”也是介词啊!。这样看来,上文的句子“这件文物来自于红山,或他来自于东北”岂不是同时出现两个介词而且作用无二了吗?如此繁复的语言表达,真的是出现了语法错误,而且非常严重。

那么,正确的句式应该是怎样的?

应该是“来自……”。一个动词,一个介词,解释为“从……来”。因此,正确的语言表达应该是:这件文物来自红山,他来自东北。而不是先前很多人一直习惯的加一个“于”。

现在各种媒体非常发达,普通百姓、专家学者纷纷登台亮相,语言表达自然成了互动的最主要方式。如果是普通人或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因习惯或没有学到而使用“来自于……”,这是情有可原的,但学者专家如果也这样不假思索地使用“来自于……”,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要知道,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归根结底是依靠知识分子的,普通人不知道这种句式到底是对还是错,知识分子就有勘误并有意识地在自己发言的时候纠正的义务。所谓教化让文明得以光大,知识分子承担着传播民族文化的责任。如果缺少明察秋毫的态度,忽视了这类句子的口语或书面语的正确表达方式,那么,普通人就会跟着使用,进而普遍化。

试想,如果人们一直都使用“来自于……”,而不是“来自……”,没有知识分子纠错,时间久了,约定俗成了,错误的句子恐怕也就不得不被承认了。真要是因为“约定俗成”而被承认,抛弃“来自……”,肯定“来自于……”,我们悠久而灿烂的语言文化确实会掺杂进不少谬误。更何况,“来自……”本就源自文言文,在将错就错的情况下,又如何回头去解释古文中的这一类句法呢?

五千年中华文明,是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从古文中获取大量的知识和民族自信,其中语法的规范使用对文化的传承尤为重要,因此,请使用“来自……”,抛弃“来自于……”!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明察秋毫造句”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