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广元市利州区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追授荣山镇板桥村党支部书记张贵平同志为“全区优秀共产党员”。号召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向他学习。
谢文鸿 程琳 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谷
“今天娃儿们放假,路上干净了,畅通无阻了,可您却走了,荣山人民永远记住您,张书记一路走好!”
“基层干部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人,他们能直接感受到群众的幸福冷暖,现如今有太多的基层干部为党的事业奉献着自己的一生。他们是人民群众通往幸福大道的引路人,是党的先锋队,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张书记走好!”
“基层干部张贵平,抢险自救为人民。突发疾病献生命,一曲赞歌祭英灵。”
……
7月12日16时30分,广元市利州区荣山镇板桥村党支部书记张贵平在抢通村道时,突发疾病,不幸离世,将45岁的年轻生命永远定格在抗洪抢险第一线。
他的感人事迹传开后,广元利州干群和众多网友用各种形式表达对他的尊敬怀念之情。张贵平用自己的热血和青春,践行了入党时的铮铮誓言,在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新时代基层党组织书记的新的“标杆”。
从荣山村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计生专干、村主任,到张坝社区党委书记、再到担任板桥村(建档立卡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张贵平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听党话、分党忧,干难事、干成事,做干净人、办公道事,严律己、守清贫,为党的事业奉献了毕生心血。
7月13日上午9点,张贵平追悼会在张坝社区举行,社区老百姓们自发前往悼念。
不忘初心——“听党话、分党忧”
“党员就是党的人,我们要牢记入党誓言,听党的话、跟党走。”张贵平不但这样说,也这样做。他用实际行动践行听党的话,就要为老百姓做事,为党分忧。
“2016年底,村(社区)党组织换届,2017年利州区又要脱贫摘帽,全镇12个贫困村要退出,工作任务重、压力大,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很重要。”镇党委副书记邱媛菊回忆到。
板桥村距离荣山场镇18公里,是川北地区典型的高寒山村。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攻坚任务异常繁重。前几年,班子战斗力较弱,群众意见大,时有上访发生。配备一个讲政治、有能力的党支部书记,抓好村班子队伍建设,显得十分急迫。镇党委在对全镇村(社区)班子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后,决定让原张坝社区党委书记张贵平作为板桥村党支部书记人选。
当得知镇党委的初步决定后,张贵平很快把消息告诉了妻子。
“我不同意,那你把家背上!”历来都支持丈夫工作的赵素菊,这次坚决不同意。当天晚上,张贵平不厌其烦地给妻子赵素菊做工作,赵素菊清楚记得那晚,他和张贵平谈到了深夜。“这是组织的信任,我是党员,怎能不服从?”最后,赵素菊妥协了。“那么高的山,那么陡的坡,你骑电瓶车一定要注意安全。”
做这样的决定,张贵平也深知无论是工作量还是待遇保障,板桥村和张坝社区相比,完全两码事。凭着坚强的党性,组织上再一次找张贵平谈话时,他一口答应,连个不字都没说,任何要求也没提。
敢于担当——“干难事、干成事”
2017年1月15日,张贵平走马上任。
新岗位,张贵平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拼劲和激情。20天的全覆盖走访,发现的问题矛盾远远超出张贵平的想象:党员作用发挥不好,个别党员还与班子唱反调,群众信任度不高;对照脱贫检查验收标准,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基础设施建设,进度都明显滞后;群众对脱贫攻坚满意度不高……
着眼建强村党组织战斗堡垒,张贵平带头坚持“三会一课”、固定党日等制度,整顿村组干部队伍,7个村民小组长有6个进行调整;对党员作用发挥不好的李某某进行约谈;推行“民情日志”、定期走访、“党小组长中心户”管理,建立党员微信群,创新党员联户模式,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创新常态开展“以党心换民心、以干部辛苦指数换群众满意指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两换三问”活动……半年时间,板桥村风气得到全面改善。
脱贫攻坚产业是支柱。“留在村里的又都是老弱病残,到底发展什么产业才合适?”这让张贵平费劲心思。
村上多次组织召开群众会征求意见,有的建议学中口村搞旅游,有的建议学隔壁和平村养牛,甚至还有村民说“人都没几个了,搞啥都是扯淡”……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
张贵平左思右想,对区上下派的科技特派员、广元市顺强种养殖专合社负责人张会平打起了主意。 “我当时是不同意的,因为贵书记在板桥和我都是外地人,村上的情况也比较复杂,加之板桥又是高寒村,比较远……顾虑很多”张会平说,“但贵书记确实是个踏实人,我们从小长大,按辈分,还是我的长辈。他又多次找到我,要我支持他的工作,最后我只好被逼着答应了”。
为了发展好白芨、芍药等中药材种植,以及饲养家畜用的玉米和高山露地蔬菜种植等特色产业,张贵平亲自参与协调解决了土地流转中宁愿荒着也不租、瞒天要价等问题,今年5月,产业园缺水,他及时协调进行了解决。
在产业发展中,张贵平经常叮嘱张会平要优先解决贫困户务工增收。7月11日,也就是在出事前一天晚上10点过,他还给我打电话说,“最近雨多,芍药苗子长的有点差,等稍微晴一下要把苗子补上。”现在,何青英、刘彩群、李宇刚、双残户李光俊等贫困户在产业园务工每天收入可达60元。
一组是群众居住较为集中的地方,一直以来环境脏乱差,群众意见大。前几届村“两委”曾作为全村的工作重点,但由于缺乏资金、协调难度大等原因,最终不了了之。
“你这个外来书记,怕是来混一届又跑了”、“村上好久才能把这儿的路整好哦”……面对群众的质疑,“我一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案!”张贵平说。
2017年8月,张贵平起早贪黑制定了以大院为中心的一公里环户路线路方案。方案提交一组村民会上时,大家都觉得是好事情。但要拆李永章等7家300余平方房屋和占用刘新华等11户1200余土地,又觉得不一定能做通工作。好不容易争取的资金修路都捉襟见肘,况且还要验收后才能拨付。这些都让村民们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挨家挨户做工作,张贵平不但跟村民们掏心窝子交流,还动员了在上海经商的村民李进和李宇忠回来垫资施工。看到张贵平这么辛苦为大家,大家思想慢慢转变过来。后来不但没有要一分钱补偿,而且还义务投工投劳。仅一个多月,环户路全面建成。随后张贵平又争取镇党委对一组实施风貌塑造和微田园建设等项目。10月底,各家各户不但不用走泥巴路、还有了健身小广场、停车场,成了板桥村一道靓丽风景。“没想到贵书记还真把这么难的事情办得这样好!”李永章感叹道。
脱贫路上,不能让一个村民掉队。
村民李全章患心脏病,妻子刘巧英又是残疾人。去年李全章病情加重,张贵平又组织村组干部和帮扶干部“众筹”了1万余元,并借助帮扶单位,联系成都华西医院专家到广元他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同时还为其子李广协调外出务工,确保其家庭有稳定收入。
“将板桥村的工作交给张贵平,镇党委放心!”荣山镇党委书记梁启云说。
襟怀坦荡—办公道事、做干净人
“作为基层干部,只有办事公道、干净做人,群众才会信赖!”这是张贵平最爱跟班子成员们交心的话。
对于群众关心的村财务和项目实施情况,张贵平认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公开透明。“我们能及时了解到项目的进展情况,而且施工进度摆在那里的,大家还能有什么意见?”村民李宇刚说出了大家心声。2107年来,板桥村再未出现因项目实施和其他方面的上访情况。
一把尺子拉到底,这是张贵平对不合理要求的最好应答。2003年6月,张贵平负责荣山村经济林的补贴核查发放工作。在丈量到二组村民李银章家1亩多林地时候,因为只有稀疏的几颗油橄榄树苗,不符合全部纳入范围,李银章现场挥拳打向张贵平,差点把他推到两米多高的沟底去。但最终张贵平也都没有让步。
“贵书记办事公道,在我们这里是有名的!”张坝社区四组居民尹桂兰随时爱说这句话。为了荣山中学学生出行安全,区政府决定对荣山中学校门口下穿路进行改道,涉及占用10户居民土地。群众提出要解决养老保险和支付较高土地补偿金要求。“我们也知道不符合政策,但还是想拖时间争取下”,这是尹桂兰和张义山等群众的想法,但最后还是没招架住张贵平苦口婆心地讲政策、讲道理,经过无数次的走访后,大家还是痛快地把自家地里的蔬菜收拾干净了。
淡泊名利——严律己、守清贫
对群众一片丹心,对自己却近乎苛刻。
“村上每次推选先进时,贵书记在会上都说其他同志如何优秀,如何辛苦、成绩怎样明显,哪怕其他同志要推荐他,他都不同意。”这是与张贵平共事多年的张坝社区主任张全和板桥村主任薛林等人的共同感受。
对此,镇党委组织委员孙瑾也有同感。“今年七一,镇上考虑脱贫攻坚成效,准备推荐他为区级优秀共产党员,被他果断拒绝。”
在兄弟张义平的资助下,2007年张贵平终于把泥瓦房掀掉修起了四间起底两层带个瓦架子的楼房,但到今天,第三层的瓦架子上都没有安窗子,二楼也没厨房和厕所,连冰箱都用了快十年了。“贵书记家的条件在张坝社区确实算差的了,中等水平都够不上!”
不仅如此,连本来按家庭情况可以享受的政策,他都因自己是干部而坚决拒绝。
2008年,母亲王桂兰肝癌已经非常严重,父亲张必学因矽肺病也完全无法劳动。文书康秀琳又一次提出让他申请低保,“我是干部,再大的困难都该自己克服,再说我家吃低保群众怎么看?”2013年5月、2016年8月,母亲、父亲相继去世,张贵平至少欠下了6万元的外债,却依然没有申请过任何政策救助。
“当了这么多年的干部,从没有在社区和村上报销过一分钱的伙食费用。”“他每次在镇上办事,中午基本就是一碗3元钱的凉面。”也正是在张贵平的影响下,无论是张坝社区还是板桥村的干部,都习惯了遵守严格的组织和纪律约束。
在妻子赵素菊看来,张贵平太较真。“他不会说,一天到晚只会闷着头做事。只要镇上有工作安排和村上有啥事情,他就急得不行,总想把啥都做好,不让领导担心,不让群众有怨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